
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困境及应对措施[1].doc
7页目录一、 摘要…………………………………………………………2二、 关键词………………………………………………………2三、 农村初中地理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21、 地理教育举步维艰,学科教研地位尴尬……………22、 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主导作用难以发挥……………33、 地理教学模式单调,学生缺乏学习活力……………34、 学校地理教具较少,正常活动无法开展……………35、 部分学校重视不足,地理教师待遇不公……………36、 学生家长不够重视,改变认识任重道远……………4四、 改变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现状的措施………………………41、 落实地理教育政策,完善目标管理制度……………42、 推进素质教育进程,落实教育教学制度……………53、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尽快完成角色转变……………54、 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建立合理评价体系……………6五、参考文献……………………………………………………7谈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困境及应对措施摘要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目前面临诸多困境,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在地理学科不参加中考的影响下,地理在整个初中教学中的地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专业师资少、业务水平低、经费投入少、教学评价不合理等。
针对目前现状,必须改变认识,加强学科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评价体系,引导和规范农村初中地理教育 关键词 地理教育 农村初中 困境 对策 新课标提出“使学生具有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学素养”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素质的提升和人的发展但当前农村地理教学面临诸多困难,新课标创新精神和育人目标的达成存在诸多障碍要让农村地理教学走出禁锢,真正发挥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能力,应在全面分析农村地理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农村初中地理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一)就教育相关政府部门分析 1、相关政府部门对地理重视不够,致使地理教育举步维艰,学科教研地位尴尬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初中地理是不纳入中考学科的,这无疑把地理教育推向了学科教育的边缘,造成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都对地理学科漠不关心,在农村地区更是举步维艰地理课往往被学生当成了睡觉课,学校不闻不问,老师穷于应对,学生置之不理,场面尴尬异常确实让地理老师心理失去平衡,纷纷改教其他学科,这进一步削弱了地理学科的地位农村初中一般都成立了各科教研组,便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但地理学科却没有专门的教研组,而是隶属于政史教研组,而且在政史教研组日常教研活动中,一般都不安排地理教研活动。
主管部门也极少搞地理教研活动,地理老师只能关起门来教书,地理课堂失去活力,学生学习失去兴趣,教师论文失去评选资格教师敷衍塞责,课堂死气沉沉,专业地理老师的地位尴尬2、相关政府部门对地理教育投资不够,地理教师待遇不公当前,国家和地方对农村地区的教育重视度依然不足,特别是对农村地理教育支持力度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乡村初中基本没有地理教学所需的教学挂图、地球仪等基本教学工具,其它教学设备更无从谈起,经费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地理学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二是地理教师缺少交流平台;教师在岗期间进行业务进修、教学交流、观摩学习对于农村中学地理老师来说是一种奢侈地方教育部门主办的教研活动往往仅局限在城区学校,边远地区的老师很少有机会参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学校老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较高规格定点的业务学习因要花费数额不少的差旅费而被校方束之高阁因此,原本很正常的学术交流、业务培训就成了农村地理教师难圆的梦,纷纷成了井底之蛙这种状况使之无法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造成城乡地理教学质量差异悬殊 地理近多年来不是中考科目,许多学校领导只是为了完成义务教育而开设地理课。
地理课在学校课时量中比重较低,地理的1节课只能算0.8课时,同样要准备1节课,可是得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报酬,大大的打击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领导们在排课时,总是把地理排到下午的第1节和第2节,地理老师每天可谓是倍受饥饿和困倦的煎熬地理考试的结果也是无人过问二)就师资力量分析 1、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主导作用难以发挥 现今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鱼目混珠、杂而不精主要表现:一是专业地理教师总量不够,不能满足地理教育需求;据笔者统计,在我县七八年级共40个班级的学校,专业地理老师也就2人,乡镇学校基本没有专业地理老师二是兼职地理教师专业知识薄弱,甚至根本不懂地理专业;存在以下种种情况:(1)大都是把地理课作为“搭头课”来任教他们中有主教语文的、数学的、政治的、生物的等,甚至有的学校连搞事务的同志也来兼教两节地理课2)更换频繁,有的学校一年更换一个地理教师,个别学校一学期更换一个3)兼职地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缺乏地理基础知识这些老师根本就不懂地理知识,要让他们传授更多地理知识给学生简直是强人所难更何况大多学历偏低、年龄老化三是挤占“挪用”地理课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地理教学的主导作用难以发挥。
2、地理教学模式单调,以灌输型为主 社会不关心,学校不重视,老师不积极,学生不主动,导致地理老师上课刻板单调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能充分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色,不会用地图,不会在黑板上绘图用图讲解,甚至不备课的现象广泛存在上课照本宣读,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气氛不活跃,不符合初中生年龄段学习的要求,湮灭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3、学校地理教具较少,正常活动无法开展 学校在地理学科投资较少,有的农村学校连最基本的教学挂图都没有,更不要说什么地球仪,运行仪,地理园之类的了,曾出现了地理老师带着篮球走进教室的尴尬局面这必将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和高中地理教育严重脱轨在农村教育经费比较吃紧的情况下,为地理这样被严重边缘化了的学科争取点经费是相当困难的地理教育经费的紧张已经严重制约了地理学科的生存和发展教师上课只能讲活动,而不是做活动,本来很有趣的地理活动课变得枯燥乏味,不要说学生,老师对自己的课都不满意,但苦于无奈,每年在订购教具的时候地理仍是无人问津长此以往,地理课只能在学生当中被视为副科,既然学校都不重视,学生又怎能重视起来呢?(三)就学生方面分析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学习活力。
地理科目不参加中考,学生也就不重视地理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无法调动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也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麻木不仁 2、学生家长不够重视,改变认识任重道远地理在近年来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副科,这些在学生的脑海里已经成为定式,无论老师怎样强调,怎样引导,都很难改变,寄希望于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但调查结果显示:85%的家长对学生地理科目从不过问,10%的偶尔过问,只有5%的家长对此还比较重视,无论期中考试还是期末考试,家长首先关心的是语文、数学、英语,然后就是政史这种位置,就决定了他们对孩子学习地理将有怎样的引导,没有家长和学校的支持,地理老师又有多大的能耐去改变学生的认识,促使他们去认真的学习地理呢?二、改变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现状的措施地理课是初中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它对增进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爱国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我们必须重视农村地区的地理教育工作,大力改变农村地区的地理教育现状,为培养具有环境观、资源观、全球意识的新时代公民努力一)对于相关政府部门 1、应该完善地理教育政策,真正体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教育主管部门要与时俱进,提高地理教育的认识,重视农村地理教育的发展。
在地理师资上要尽量向农村倾斜,不断的为农村地理教学倾注新的力量加大对农村地区地理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一是真正实施基础素质教育;教育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的要求,降低各学科难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确实实施素质教育二是切实落实学科教育公平;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观念,同等对待各科教学国家要改革考试制度,不将学科分成三六九等,或者整合课程大纲,对学科教学进行切实可行改革措施,切实重视地理教学三是努力改变绩效评价方式;把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和所谓名校区别开来,“因材施评”降低教学成绩比重,加大“育人”权重四是确实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为农村地理教学增加投入,增添基本教学工具和设备,有条件的地区要添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逐渐缩小城乡差别五是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只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才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六是大力重视地理学科教学;鼓励专业教师担任地理教学工作,在进修学习、业务培训、晋升职称、奖金分配等方面,给予地理教师同等待遇和机会,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条件合适的地区要制定地理学科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让教师了解教育学、心理学、地理科学发展状况及成果,使教师接收新知识、新信息,掌握新的教学手段。
尤其向农村地区倾斜,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的师资培训和培养力度七是积极建立城镇交流机制;鼓励城市骨干教师到基础薄弱学校任教或兼职,制定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建立城镇中学教师定期到农村初中支教服务或农村教师到城市初中学习交流制度八是继续鼓励农村支教计划;提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进行支教活动,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区担任教师,并在考研、考公务员上给予政策优惠九是积极推动校园安全立法;要鼓励农村地区的学校和教师在做好安全工作的情况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地理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加大地理教育的投资力度,培养更多的专业型地理教师一是学校领导要改变意识,更新观念,用全新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学校教育,平等对待地理教育,真正重视地理教学二是制定相关的教学制度,完善目标管理,给老师一个宽松的环境,平等对待每一位教师,提高地理教师的地位,充分调动全体老师的积极性三是严格按教学大纲开课,开足地理课程四是学校教导处、教研处除不定期检查,严格把关,坚决杜绝代课、占课现象五是鼓励地理教师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如投影、幻灯、录像和多媒体等,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多鼓励地理教师做课件,这样做即可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增加对地理的感性认识。
六是改进教学方法,在平时教学中,能开展双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应大力鼓励地理教师因地制宜发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地理活动提高教学时效,优化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七是加大教育教研力度,挖掘自身潜力,通过观摩课、评优课、说课、论文评比等活动,大力开展业务练兵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高 3、提高地理教师的待遇,完善地理教具的配备工作4、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建立合理评价体系 要想地理学科在农村学校正常的发展,必须要合理公平地对待这门学科,给它应有的地位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快地理学科与相关科目的整合,逐渐加大地理学科渗透到其他学科的力度,并在中考分数值上有所反映二是干脆将地理纳入中考科目,但命制地理试题应遵循新课标精神,处理好三种关系: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利于初中地理教育和高中地理教学;有利于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三是学校应消除学科歧视,消除主、副科之分,公平对待每一们学科四是老师 “教”与学生“学”要并重考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五是处理好考试和评价的关系地理学科也可像中考“政史”那样,“全开卷”式进行,不但可以减少学生“作弊”现象的滋生,而且提供了客观公平的环境。
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考出学生的真实地理水平,引起教师注意地图教学,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平时要注重提高读图能力,这确实可以起到地理教学“减负增效”的作用地理学习评价试题的特点应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