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立体图形案例.doc
3页《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案例 庞亚娜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 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及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教具、学具准备 若干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小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请听他说了些什么?你们能帮上贝贝这个忙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结交好友为开头引入本课,唤起学生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一个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操作感知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师: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设计意图】学生对各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经历认识各类物品特点的过程 (3)出示课件,揭示概念 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图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4)齐读图形名称 (5)板题:认识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从实物到图形名称到立体图形的认知,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多媒体形象化教学的功能,展示出抽象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生成,解决本课重点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别出示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辩认2.学生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3.亲身体验,感知特点 (1)学生选一个喜欢的物体做好朋友,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4.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5.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四)游戏“看谁摸得准”1、老师与一生做游戏(示范) 2、小组游戏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设计意图】游戏是大家都喜欢的活动,易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多种感官加深对各种形状形状物体的体验 (五)巩固练习(第37页1、2题)设计意图】给每个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在数数的过程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六)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或者参与运球游戏使学发现圆柱会“轱辘”,球能任意滚动 2、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分小组进行合作完成,既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逐步体验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七)小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好朋友?他们的样子你都记下了吗? 2、猜一猜 板书: 认识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教学反思: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本节课分为六个环节进行教学:(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二)动手操作,感知形状三)实践探究,形成表象(四)抽象图形,认识特征五)实践应用,体验特征六)全课总结,回顾提高整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操作、讨论的机会,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起来,让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嘴、动耳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还使学生在玩中进一步巩固了各种物体的特点 本节课教学我认为比较好的方面是: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时使学生对物体的识能由具体物品逐步抽象为数学上的几何图形,并应用图形特征解决实际问题2、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体验,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由浅入深逐步探究图形的特征,使探究活动基本做到了有效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把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慢慢学会发散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用数学的乐趣4、观察、操作、发现,用感观来体验不同立体图形有不同的特点,加深对各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操做用脑想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创新 不足之处:1、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的组织教学不到位,学生不听指挥,随意玩桌上的物品。
2、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求不够明确,学生没有听清楚就操作3、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多说说图形的特征4、在“说说生活中在哪儿见过这些立体图形”这一问题时,我觉得虽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但还不够大胆展开 教学改进措施:1、课前要加强小组合作的意识,互帮互助的意识,别舍不得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实物放在一起分类,这样也许就不会出现小朋友们各玩各的局面2、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3、评价手段不够丰富,评价语言不够生动、灵活4、问题的设计要科学,语言要儿童化5、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于今后加强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