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听课评语》.docx
27页教师听课评语 教师听课评语1 1、 (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谆谆诱导,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维, 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体现教师主导,学生 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例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体现新课程的“三 维目标”; (2)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教学基本功较 扎实; (3)建议: ①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 ②创设的例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更好训练学生的思维; ③备课要考虑多种因素,上课要灵活(遇到例,可以让学生讨论) 2、 (1)引课能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 合作精神; (2)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但应留有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教学目标能体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4)这是一节整合课,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师生互动,成果分享,培养 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在这一点上老师还应加强; (5)较成功的一节课 3、 (1)能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但实施呈现传统化,如能创设例情景,但没有引发同 学讨论思维,课堂氛围不够浓厚,教学效果不佳; (3)应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资料(问题)和总结归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4、 (1)应教会学生如何容易处理数据,如何从数据中发现结论(规律); (2)本节课实际上不需要利用网络教学,只需要引用多媒体课件就足矣; (3)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新教师的缺点),注意控制课堂节 奏、语言节奏) (4)课堂教学方式较传统,希望年轻教师要大胆探索、大胆改革 5、(1)能通过创设例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能利用课件直观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3)能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学生学习外语的基本技能; (4)教学思路较清晰,教学效果尚可,但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 性,特别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 学生的主体性; (5)能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录音→录像片段)→资料库 6、 (1)能利用课前演讲及课文资源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 (2)能利用例、练习引发学生思考、发言,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 (3)应大胆引导学生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教学基本技能及教学艺术(表现力等)有待培养、提高; (5)教学设计思路基本合理,但应从“三维目标”的实现加以完善、补充,另 注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7、 (1)教学基本功尚可,能利用对话,播放录音,观看录像片断、图片等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听、说、读、写); (2)教学方式较传统化,特别是课堂的语言氛围有待改进(教师汉语较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有待加强(应让学生主动、思考、讨论),还有过早 归考点内容; (3)本节课使用了较先进的教学手段(网络教学),但效果并不比其它教学效果明显(多媒体、语音室),能否算整合课? 8、(1)能按常规教学思路落实好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 (2)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资料,使学生直观感受学习内容; (3)能利用网络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分享成果,获得成功喜悦的情感、态度,并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4)建议:在现代化教学中,还应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等情感艺术,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9、 (1)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学生主持分组抢答活动,促进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采用激励式评价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溶入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能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直观感受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亲身”体验); (3)教学设计能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力求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教学过程课堂氛围生动,活跃轻松(教师的表情亲近感)教学效果总体良好; (4)体会:利用例贯穿于英语教学中,确实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及掌握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
10、 (1)能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2)能拓宽课本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能创设思维,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发表个人观点; (4)教学设计较传统,虽然达到培养学生听、说、读等技能,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影响教学效果; (5)教学的艺术性有待加强(如讲课的“激情”) 11、 (1)教学设计思路总体上较清晰,能通过创设例情景,学生探究实验及“活动”等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分析讨论数据处理,培养学生分析例的能力等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语言需进一步简炼,节奏感需进一步增强,课堂把握能力、组织能力需进一步重炼 12、 (1)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能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能自然介绍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并直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4)能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5)建议:注意语速、节奏以及过渡性语言(数学的逻辑);让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意见; (6)课堂容量较大; (7)注意板书; (8)小游戏→亲身体验(与实际相结合)→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 13、 (1)能利用课件展示示意图、实验过程进行直观教学,较好突破教学中的一些难点; (2)能利用点拔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的效果; (3)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能系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能与考纲中的考点紧密联系,针对性较强; (4)建议: ①板书; ②引导学生做笔记;③教学节奏感的控制(“激情”);④注意答案播放时机的控制;⑤多“靠近”学生,加强交流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14、 (1)授课“激情”不足,节奏感不强,导致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2)教学方式较传统,应利用例引发同学思考、讨论,活跃同学思维,提高课 堂教学效果 15、 (1)能借助多媒体播放电视片段,使学生“身临其境”为学习理解课文打开“方 便之门”; (2)能利用例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但应留较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引发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 堂教学效果; (3)教学设计思路尚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通过过渡语言的把握,教学节奏的控制以及师生互动的促进来展现教学设计,以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 效果; (4)注意板书,并教会学生如何做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6、 (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且课堂教学实施较好,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2)本节课最大特点就是以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注意过程体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讨论氛围,体现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的课堂模式,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 (3)倘若更好把握语言的节奏、情感,鼓励更多同学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动性,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 (4)板书 教师听课评语2 1.潘海燕的〈〈分式的基本性质〉〉,能采用类比引入新课,讲解例题详细,对个别容易出错的地方能反复强调,及时反愧巩固。
选题类型较全面,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有待拓展 2.狄永伟的〈〈海燕〉〉,能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海燕的优秀品质,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引领、导航作用新课程理念有所体现,但课堂内容略显单薄,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知识面 3.秦丽燕的〈〈光〉〉,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整理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能结合物理现象给予解析,学生容易理解复习内容详略得当但作为复习课,课堂容量还需加大 4.庞巧珍的〈〈数的开方〉〉,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采用学生回忆复习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和整理结合知识点辅以相关例题、习题,讲练结合例题规范,针对学生基础少扎实,采用此类复习方法能进一步夯实基础,值得肯定 严中良 5.项海芸的〈〈分式的约分〉〉,习题设计难易合理有序整堂课围绕找公因式这个关键,设计了多种题型,并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探索、学生口答、学生模拟练习、学生板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基本上能解决问题,但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6.毛利群的〈〈分式的约分〉〉,通过分数运算类比引出分式的约分,学生容易理解,易于接受课堂容量较大,但习题还需优化老师讲解较多,师生双边活动需增多 7.李春涛《分式的加减法》,语言幽默风趣,将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的传授,能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双基落实,效果大为显著。
8.严中英的〈〈漫步书法世界〉〉,本课从书法欣赏入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内容安排有序,但学生反映稍显沉闷 9.项海芸的〈〈分式的约分〉〉,能精选习题,题目设置有梯度,提问面向中下等学生注意知识的衔接,运用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懂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够,有待提高 10.曹国华〈〈鸦片战争〉〉,知识点详尽,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并能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如能适当增添一些互动环节,气氛会更好 教师听课评语3 1、教学内容难易适当,由浅入深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但师生双边活动较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板书工整有条理,分析透彻,提示恰到好处但二倍角的相对性要着重强调 2、个别老师出现了课堂节奏掌握不好,单词短语教学太长,挤占了句子和篇章的教学句子和篇章才是一节课的重点,当然应该用多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和巩固 3、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 4、教师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过硬,板书优美,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事件与人物,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
并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5、教学目的全,准,科学性强,切合实际教学重点明确,突出重点的方法恰当、有效教学难点找到,解决的方法恰当、有效教学内容信息量最大,教学结构安排科学,从容自然,有张有弛教学过程体现两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积极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调动了学生教学方法灵活有效,课堂反馈渠道畅通无阻,形式多样,方向多维,矫正及时有效 6、教学设计思路基本合理,但应从“三维目标”的实现加以完善、补充,另注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7、教师和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都做得非常好,预习要求适当、贴合学生实际,有一定自学要求,高而不高学生思考积极,课堂气氛非常好,回答踊跃;教师讲授环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完成目标情况良好,课堂效率较高;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8、该专题内容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积淀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参与多,课件精美,涉及知识范围广,开阔学生眼界,点面结合加练笔,让学生对鸟的认识逐步深入,效果较好 9、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注意归纳总结,能联系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听闻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但与学生互动交流稍显欠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