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类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13页鱼类生理学复习题1 / 13〔课程代码 322072〕一、 填空题1、 气体分子集中的速度与〔溶解度〕成正比,与〔分子量平方根〕成反比2、 肺泡外表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3、 衡量组织兴奋性凹凸的指标是〔阈值〕4、 神经调整的根本方式是〔反射〕5、 机体功能的调整有〔神经调整〕、〔体液调整〕、〔自身调整〕6、 动物体内的把握系统分为〔非自动把握系统〕、〔反响把握系统〕、〔前馈把握系统〕7、 主动运输按其利用能量形式的不同,又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8、 细胞兴奋性变化经受〔确定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4 个时期9、 鱼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整方式是〔 神经 〕调整、〔 体液 〕调整和〔 自身 〕调整,其中起主导 作用的是〔 神经调整 〕10、 血液运输氧主要是与〔血红蛋白〕 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红细胞〕 中11、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12、 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中介物质是〔Ca2+ 〕13、 正常人和动物血管中的血液之所以不会发生凝固,是由于血浆中存在很强的抗凝血物质。
在血浆中最重要的 抗凝血物质有〔 肝素 〕和〔 抗凝血酶Ⅲ 〕14、 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心肌细胞膜上的〔 肾上腺素 能 β1 〕受体结合,可导 致心率〔 加快 〕,兴奋经房室交界传导速度〔 加快 〕,心肌收缩力〔 加强 〕15、 减压反射是一种〔负〕反响调整机制,可〔 双〕向调整血压的变化,它的生理意义在于〔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16、 PCO2 上升,氧离曲线〔右移 〕〔左移或右移〕,温度降低,氧离曲线〔 左移 〕〔左移或右移〕17、 动作电位包括〔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三个过程18、 静息电位是〔 K+ 〕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主要是〔 Na+ 〕的平衡电位19、 细胞在一次刺激引起兴奋后,其兴奋性要发生一系列变化,首先是〔 确定不应 〕 期,兴奋性降低到零; 此后兴奋性渐渐恢复,但阈强度仍大于正常的时期,称为〔 相对不应 〕期20、 在凝血和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血细胞是〔 血小板〔血栓细胞〕 〕21、 粗肌丝由〔肌球蛋白〕聚合而成,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三种蛋白组成22、 氧离曲线是表示〔 PO2 〕与〔 Hb 氧饱和度 〕关系的曲线。
23、 体内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胰液 〕24、 具有完整肾单位的鱼类,尿液生成过程有三:肾小球的〔滤过 〕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重吸取 〕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作用25、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肾小囊内压 〕26、 鱼类排出氨的部位是〔鳃〕27、 神经调整的根本方式是反射 ,其构造根底是〔 反射弧 〕28、 引起组织兴奋的条件是〔确定的刺激强度〕、〔确定的刺激时间〕和〔确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29、 骨骼肌的生理特性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30 、 血浆中主要缓冲物质对有 :〔 NaHCO3/H2CO3 〕,〔 蛋白质钠盐/ 蛋白质〕 和〔Na2HPO4/NaH2PO4〕二、推断题〔正确的写 1,错误的写 2〕1、 大气与肺泡间压强差是肺通气的原动力〔2〕2、 神经调整中的把握局部是感受器〔1〕3、 原尿滤过进入肾小管后称为小管液〔1〕4、 大肠不具备吸取功能〔2〕5、 胆汁在消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胆盐〔1〕6、 胃肠道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1〕7、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换气统称为内呼吸〔2〕8、 吸气肌主要是肋间外肌和膈肌。
〔1〕9、 负反响调整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机能活动的相对稳定性〔1〕10、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正反响调整〔2〕11、肌肉收缩的启动因素是Ca2+与肌钙蛋白的结合〔1〕12、Na+泵在维持细胞膜静息电位中起到重要作用〔1〕13、外加刺激必需落在心脏的舒张期才能使心脏发生期前收缩〔1〕14、交感缩血管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2〕15、氧离曲线是表示PO2 与 Hb 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1〕16、副交感神经兴奋,唾液、胃液、胰液和胆汁分泌削减〔2〕17、外环境是指机体生活的环境,内环境指体内的环境〔2〕18、但凡具有兴奋性的组织,一旦承受刺激后必定会产生兴奋2〕19、肌肉收缩的启动因素是Ca2+与肌钙蛋白的结合〔1〕20、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期较舒张期时间长〔2〕21、外加刺激必需落在心脏的舒张期才能使心脏发生期前收缩〔1〕22、呼吸的生理意义只在于摄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而与体液的酸硷平衡的维持无关〔2〕23、消化道平滑肌的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1〕24、打算肾小球滤过量的主要动力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压〔2〕25、交感缩血管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1〕26、肌肉收缩滑行现象的直接证明是:暗带长度缩短,明带和H 带不变。
2)27、反射弧由五个局部组成,因此在实际的反射进程中,神经调整是通过一种开放回路来完成〔2〕28、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峰电位,但是刺激到达阈值后,峰电位就始终保持固有的大小和波形〔1〕29、动物在缺氧环境中,促使肾脏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红细胞数增多〔1〕30、由于 O2 和CO2 在血液中都可以与血红蛋白结合运输,因此二者存在着竞争性抑制现象〔2〕三、单项选择1、 可兴奋细胞包括〔C〕A.神经细胞、肌细胞; B.神经细胞、腺细胞; 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2、排尿反射是( C)A.自身调整; B.负反响调整; C.正反响调整3、体液调整的特点是 (C )A.快速 B.准确 C.长期4、 在人体功能调整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 C)A.全身性体液调整; B.自身调整; C.神经调整 5、某人红细胞与B 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响,此人血型可能是〔C 〕A.A 型; B.A 型和O 型; C.A 型和AB 型6、人体的根底代谢率与〔C 〕成正比A.身高; B.体重; C.体外表积7、糖尿病、侏儒症、尿崩症,分别是〔A 〕缺乏引起的A. 胰岛素、生长素、ADH ; B.生长素、胰岛素、ADH; C.ADH、生长素、胰岛素8、以下关于稳态的表达,哪一项为哪一项错误的〔 A〕A .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常常保持确定平衡的状态,称之为稳态;B. 稳态是一种简洁的由机体内部各种调整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 C.维持机体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之为稳态;D.稳态一旦不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将受到威逼9、对静息电位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D〕A 由 K+外流导致,相当于的平衡电位; B 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C 其数值相对稳定不变; D 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相等的10、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细胞外液以〔 〕、〔 〕最多,细胞内液以〔 〕 最多。
〔C〕A. Na+ K+ Cl-; B. Na+ Na+ Cl-;C. Na+ Cl- K+; D. Na+ K+ K+ 11、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不包括〔C 〕 A.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部;B. 三联管构造处的信息传递,导致终池释放Ca2+;C. 肌浆中的Ca2+浓度快速降低,导致肌钙蛋白和它所结合的Ca2+解离;D. 肌浆中的Ca2+与肌钙蛋白结合12、不属于心脏的构造是〔 C 〕 A.静脉窦; B. 心室; C. 动脉球; D. 动脉圆锥13、对蛋白质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C〕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14、以下构造中,自律性最高的是: (A)A. 窦房结; B. 房室交界;C. 房室束; D. 浦肯野纤维15、以下哪种状况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削减〔 B 〕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C.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D. 血浆晶体渗透压上升16、肺活量等于〔D〕A.潮气量+补吸气量; B.潮气量+补呼气量;C.潮气量+余气量; D.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17、9、心室肌细胞动作点位平台期的离子根底是〔D〕A. Na+内流,Cl-外流; B. Na+内流,K+外流;C. Ca2+内流,K+外流; D. K+内流,Ca2+外流18、生物体内环境稳态是指〔C〕A.细胞外液理化因素保持不变; B.细胞内液理化因素不变; 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在确定范围内波动;D.细胞内液理化性质在确定范围内波动19、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整方式是(D) A.体液性调整; B.自身调整;C.正反响调整; D.负反响调整20、对静息电位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D〕。
A. 由 K+外流导致,相当于的平衡电位; B. 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C. 其数值相对稳定不变; D. 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相21、肾脏重吸取离子中哪一种离子既能重吸取又能分泌〔B〕A. K+; B. Na+; C. Cl-; D. Ca2+ 22、体内CO2 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D〕A.静脉血; B.毛细血管血液; C.动脉血液; D.组织液23、以下因素中,不刺激胆汁分泌的是〔 C 〕A. 迷走神经兴奋; B.胃泌素分泌;C.交感神经兴奋; D. 促胰液素释放24、关于外呼吸的表达,以下各项中正确的选项是:〔 D 〕A. 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B. 肺泡气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C. 肺泡气和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D. 肺通气和肺换气25、肠期的胃液分泌是食物刺激哪个局部的感受器引起的〔C〕A.口腔和咽部;B.胃;C.十二指肠;D.回肠26、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时可消灭〔D〕A.肾球囊囊内压上升;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上升;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27、关于致密斑的描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B )A.位于近球小管起始部; B. 是Na+含量变化的感受器; C.是肾素分泌细胞; D. 可调整抗利尿激素的释放E.是晶体渗透压感受器28、对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刺激作用最强的是: (D ) A.肾素; B.血管紧急素原;C.血管紧急素I; D.血管紧急素II; E.血管紧急素III29、神经肌肉接头中,去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D )A.磷酸二脂酶; B. ATP酶;C.腺苷酸环化酶; D.胆碱脂酶; E.脂肪酶30、以下哪一类神经纤维属于肾上腺素能神经: (C )A.副交感的节前纤维; B.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绝大局部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D.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E.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四、名词解释1、极化:细胞在安静时细胞膜外呈正电位,膜内呈负电位的状态。
2、生理性止血:正常状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顿 的现象3、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4、渗透性滤尿:通过提高小管液中溶质是浓度,提高渗透压,阻碍水分的重吸取,使得尿量的增加的方式5、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6、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