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分析【报告】.doc
8页2012年九年级诊断考试化学临夏市第一中学质量分析报告一、 命题的指导思想本次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命题的指导思想为: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有利于诊断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改进教育教学提供依据;有利于推进实施素 质教育和课稈•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切实减轻学业过重的课业负担,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一个坚持,四个有利)二、 命题的质量指标1、 依据:《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化学学科课程标准(修订本)》;初中化学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下册)2、 思路: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的掌握情况,适当考查在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 的能力,不出偏题和怪题、难题注重基础,考查学科的能力和索质,体现课改精神及化学课程三维FI标的要 求;覆盖主要的核心知识,突出测试重点减少题量,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思考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测试学生信息迁移、举一返三、学以致用的应用 能力突出化学学科特点,着眼于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加强了对实 验考查的比重试卷结构简洁、合理,题量适度。
根据学科特点很好地处理了客观题与主观 题的比例命题的难易程度按小考要求,控制在8: 1 : 1左右3、 指标:考试吋间10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易难比为8:1:1;期望值:平均分783分,及格率855%;知识点:30-50个(初三化学上、下册全部知识);能力点:10-15个;卷长:36题;试卷有一定区分度,试题设有一定坡度,试卷总体难度力求与学习能力诊断 和学生实际相符三、 诊断测试的统计分析1、诊断测试的基本统计数据本次诊断测试,临夏市第一中学参加考试的学生1776人平均46.7,及格率 45. 45%不符合测试期望要求2、学生学习能力诊断的抽样统计学习能力诊断指 项能力诊断知识载体题号测试分 值得分状况记忆能力化学用语:兀素符 号、化学式、化学方程 式基本概念:化学变 化、物理变化、化 合反应、分解反应、13、 19 、23、 27、28 (3) 29(1) (2)(3 ) 30(3 ) 32(1 ) 33(4 ) 34(1)20得分:9. 48 得分率:49. 6%观察能力实验:仪器、装置计算:12、24、33(1)(2)(3) 、 34(1)25得分:12.9 得分率:51.42%思 维 能 力分析与综合基本概念、物质知 识、实验、计算。
内容较多,不一 一列出,包括上、 下册的主要知识 点、)3 3 2 ii F-*3 O 1 5 3 这种状况跟现在普遍存在的习题式教学 与学习有关,也与客观标准化考试有关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自学能力弱,与吋代 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不利于学牛的成长与发展,这种状况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必须要重视,要改进3) 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有所提高这与社会发展一•致,说明教师、学生对信息 获取和处理的重视,符合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要求4) 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偏弱特别是综合、演绎、概插、想象、反思能力较 弱,表现为创新能力低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要加强学生 思维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综合以上分析:本次初三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诊断说明,学生还是以记忆性 学习为主,学习方法比较单一,缺乏思考性学习,更加缺乏创新性思考,学生对 通过做习题进行学习的依赖性非常强,改变与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的 效率,仍然是今后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3、知识点得分率的抽样统计题号知识点分值得分率1化学变化、物理变化191.46%2溶液的概念179. 27%3有机合成材料144. 72%4化合价171.06%5化学肥料136. 42%6空气的成分182. 11%7六大营养素149. 11%8物质的组成173. 50%9清洁的燃料188.21%10二氧化碳的用途187. 97%11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134. 72%12基本实验操作17& 86%13化学用语252. 44%14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31. 14%15碳单质的用途278.46%16元素周期表263.21%17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情景)11的问题238. 39%18化学他识在日常生活小的应用251.54%19金展活动性和化学反应类型262. 52%20物质的除杂246. 67%21水的组成及用途250%22常见碱的性质和用途251.54%23综合相对分子质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和酸的性质243. 86%2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57. 14%25图表信息的处理227. 16%26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562. 34%27燃料的燃烧对客气的污染356. 12%28燃烧的条件、根据情景写化学方程式544. 76%29物质的分类547. 18%30物质的鉴别637. 48%31溶解度曲线539. 84%32概念知识在新情景中的应用635. 98%33实验技能在新情景111的应用937. 84%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841.68%35计算冗素的质量比、和对分子质量和物质中某 元索的质量分数354. 68%36测定纯碱样品757. 92%由上表可知:(1) 学生的“双基”掌握还是较好的。 关于“双基”知识点一般的得分率都60% 以上2) 化学计算学生掌握较弱就是最简单的计算,还是有较多的学生不会解答3) 化学实验得分率没有达到期望的要求,还是偏低4) 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能力低,凡是通过理解概念进行解答的问题,得分 率不高5) 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的知识得分率也不高6) 学生分化严重,有36.4%学生得分在40分以下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问题:1、 学生分化严重,学习困难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2、 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差表现为没有反复练习过的试题,不管有多么简单, 学生总是不会解答3、 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存在问题,普遍存在分析、判断、推理、归纳能力的薄弱, 学生的学习完全以记忆性为主,运用知识的能力弱4、 缺乏生活、生产实际的常识对策:1、在目标制定、实施上下工夫,增强教学的原动力教学H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动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 必要条件制定符合新课标和学生实际的课时教学H标,课时H标与学生的心理 特征和认识水平相适应,实现三维H标的整合教学中,在教师主导下,落实和 实现教学H标2、 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改进课堂教学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改进课堂教学首先,创造性地“用教材”,把教 材用好、用活、用实。 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 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Z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 补充,使Z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 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 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其次, 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 设新的教学情境,如现实生活情境或模拟现实生活的情境,操作情境,趋近学生 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探究情境等,使学生不仅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而且能激发学生认知的需要、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第三,是精心设计教学 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 为基础的有效课堂化学教学3、 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通过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引导与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丰富学 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开放式教 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化学 学习活动的机会,提供“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问和时间,使教学过程与学习 过程相统一,使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体现学生学会学习的一般过程。 教师不仅要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还要从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指导学生学会化学 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从化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和转化问题, 使它变成更易于解决的形式,通过教师的引导、指导和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使 学生逐步养成思维的习惯,养成勤奋刻苦,求实创新的精神教学中,还要全面、 综合地从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等因素岀发,引导学生采用恰当 的方式学习,从而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4、 抓好备课和作业布置与批改两个重点环节,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在备课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备课组集体研讨教学H标和重点、 难点,可以将一节课从引入、呈现、操练到叽固练习、布置作业等每一个环节进 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选择后形成完整的最佳教案作业是教学活动过程中重要的环节Z-—作业的性质是影响学生作业有效性 的重要条件,直接关系到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及作业完成的数 量和质量,制约作业的有效性和成功率对学生来说,作业的H的是巩固和提高 学习成效,激发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对教师来说,作业可以提供教学 反馈,修正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因此,必 须优化作业设计,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