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A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对外汉语模拟试题(共13页).doc
13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6年04月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模拟题一1、 填空题(共10分)1、 先天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语言学家 2.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当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一致时,学习者会很快掌握第二语言,这种迁移被称为 3.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 4. _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5.中介语是由美国语言学家 提出的,6.新中国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 7、从教学过程上看, 是教学这一认识过程的真正主体,是教学实践和认识过的的承担者8、我国中学没有开设阿拉伯语的课程,而外语大学有阿拉伯语专业,可以用一种 倾向测验来选拔在未来阿拉伯语学习上具有潜能的学生9、从长期的对外汉语实践来看, 是大多数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主要障碍10、偏误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 答案:1、乔姆斯基 2. 正迁移3.课堂教学 4.偏误 5.塞林克 6.《汉语教科书》7、学生 8、语言能力 9、汉字 10、普遍语法理论二、选择题(共10分)说明:第11—20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可选项,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选项,每题1分。
11.一般来说,每学期进行的期末考试属于( )A.水平测试 B.成绩测试 C.诊断测试 D.适应阶段12.下列练习中,哪种练习不属于理解性练习 )A.造句 B.句型操练 C.翻译 D.填空13.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发是( )A.听说法 B.直接法 C.认知法 D.功能法14.按照先后顺序可以把一个人所习得、掌握的语言划分为( ) A.母语和外语 B.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 C.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D.本族语和非本族语15、教学过程模式多样,大学高年级及研究生教育更应强调学习中创造性的发挥,可利用( )A、活动式 B、发现式 C、发展式 D、传授式16、下列练习中,哪一种不属于理解性练习 )A、说出或写出反义词 B、图示方位词 C、选词填空 D、同义词替换17、《医用汉语》、《商务汉语》属于( )知识类教材A、语法 B、文化 C、语言技能 D、特殊用途18、下列哪种测试能够有效地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
)A、水平测试 B、 成绩测试 C、诊断测试 D、潜能测试19、汉语水平考试(HSK)、英语水平考试(EPT)是按什么来划分的?( )A、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分 B、按命题方法分C、按用途分 D、按命题的制作要求分20、下面哪项不能衡量测试的信度?( )A、测试的题量 B、测试的等值性 C、测试的稳定性 D、测试的内部一致性答案:11. B 12.B 13.A 14..C 15、B 16、C 17、D 18、A19、C 20、A三、名词解释(共5分)说明:每题2.5分,共5分21、第二语言22、语言交际能力答案:21、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可以叫第二语言22、语言交际能力:指一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外在的能力,属于言语范畴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四、简答题(5分)说明:请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加以简述。
23、常常听到有的留学生说这样的话:“下课以后,他马上走出去教室了请你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并简要说明在教学中你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答案:偏误原因:复合趋向补语的处所宾语位置不对下课以后,他马上走出去教室了这句话中,“出去”是“走”的复合趋向补语,“教室”是处所宾语,应该放在复合趋向补语的中间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下课以后,他马上走出教室去了 教学方法:在讲授动词的复合趋向补语时,用比较法,将动词的一般宾语和处所宾语的位置做比较,不同类型的宾语,在“V+复合趋向补语”中位置不同,处所宾语要放在复合趋向补语的中间教学对策:反复强调处所宾语放中间这样的概念,强化练习,通过反复,让学生明白并且在实际运用中没有偏误五、综合课教案设计题(共20分)说明:本题是教案设计题,共20分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教案我来中国两个多月了”,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初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课时为90分钟)我来中国两个多月了(记者采访留学生罗兰……)记者: 你来中国多长时间了?罗兰: 两个多月了记者: 对这儿的生活习惯了吧?罗兰: 差不多已经习惯了,不过我每天早上都不能吃早饭记者: 为什么?罗兰: 上课的时间太早。
我们在国内九点钟才上课呢,这儿八点钟就上课了记者: 下午一般做什么?罗兰: 有时候老师给我一个小时,有时候我自己学习记者: 晚上呢?罗兰: 晚饭后我常散一会儿步,有时跟朋友聊一会儿天,然后就开始复习功课记者: 晚上要学习多长时间?罗兰: 不一定,有时候两个多小时,有时候三四个小时记者: 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罗兰: 很多运动我都喜欢,像网球、排球、游泳、跑步什么的记者: 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罗兰: 不客气答案:一 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时量补语的用法2、要求学生掌握“就”和“才”的意义和用法二 教学重点1、时量补语:动词 + 时量补语2、就::早,快 才:晚,慢三 教学方法 图示,情景引导,启发,归纳四 教学环节(一)组织教学(2分钟)点名,问候(二)复习旧课(10分钟)通过听写和提问复习前一课所学内容三)讲练新课(70分钟)1. 学习生词(15分钟):朗读生词(教师领读,学生齐读、点读)——生词听写——生词讲练(词→词组→句子)2. 学习语法(25分钟) 时量补语: 板书:动词 + 时量补语 + (了) .: 我 来中国两个多月 了——非持续性动词 他 去上海 三天 了。
她离开中国一年 了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持续性动词 我学了 一年 (的)汉语 我汉语学了 一年(了)汉语我学了 一年(了) 补充提问:(1)你哥哥结婚多久了? (2)你来中国多久了?(3)你们认识多久了?(4)你晚上学习多久汉语?听多长时间音乐?晚饭大概吃多长时间?作业一般写多长时间?“就”和“才”: 板书:就:早 快才:晚 慢 ; 电影八点钟开始,他七点半就来了 电影八点钟开始,他九点才来补充提问:从你的国家到中国几个小时?你的家到学校多长时间?北京到上海与到香港的距离比较,时间比较等3.学习课文(30分钟)领读课文---课文问答---分组练习---分组朗读课文---学生复述课文,表演课文四)本课小结(5分钟)以板书总结本课两个重要语法点五)布置作业(3分钟)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情况2016年04月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模拟题二 一.填空题(共10分)1、知觉的特性:组织性、 和恒常性2、中介语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赛林克_3.功能法的心理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_.。
4.目的在于妥善地将学习者按程度分班或编组的测试叫___分级测试____5. 在课堂教学中,若干个教学步骤组成一个 6. 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是成绩测试和 7.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对语言学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 8. 有的教材有课本、学生用书、教师手册、练习本等,初中高级之间有衔接,这体现了教材的 性9.是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代表人物是贝力兹的教学法是 10、课堂教学的口头表达训练中,应以 为中心答案:1.整体性2.赛林克3.人本主义心理学4.分级测试5. 教学环节 6. 水平测试 7 语言功能论8. 系统 9. 直接法10.学生二、选择题(共10分)说明:第11—20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可选项,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选项,每题1分11.( )主张“发现学习”A.认知法 B.直接法 C.语法翻译法 D.听说法12.王刚来到美国两个月了,在初来乍到的兴奋期过后,经常情绪低落,感到孤独,想家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还生了一场病,他可能已处于文化( )阶段。
A.蜜月阶段 B.挫折阶段 C.调整阶段 D.适应阶段13.一般来说,每学期进行的期末考试属于( )A.水平测试 B.成绩测试 C.诊断测试 D.适应阶段14.下列练习中,哪种练习不属于理解性练习 )A.造句 B.句型操练 C.翻译 D.填空15.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发是( )A.听说法 B.直接法 C.认知法 D.功能法16.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 )A.20世纪70年代末 B. 20世纪80年代初 C. 20世纪80年代中 D. 20世纪80年代末17.按照先后顺序可以把一个人所习得、掌握的语言划分为( )A.母语和外语 B.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 C.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D.本族语和非本族语18.《古代汉语》属于( )教材A.语言技能类 B.语言知识类 C.文化知识类 D.特殊用途语言19.提出语言功能论的是( )A.乔姆斯基 B.斯金纳 C.韩礼德 D.皮亚杰20.HSK属于( )考试。
A.成绩测试 B.水平测试 C.诊断测试 D.潜能测试答案:11.A 12.B 13.B 14.B 15.A 16.B 17.C 18.B 19.C 20.B三、名词解释(共5分)说明:每题2.5分,共5分21.偏误分析22.迁移答案:21.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22.迁移指学习者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求助于已知的第一语言知识去理解并运用目的语,有可能由此而产生偏误23、 外国学生常说“她是漂亮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加以改正,并说明理由;再简要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参考答案:(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