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运河考察记.docx
1页大运河考察记之济宁(下)作者:石永民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2012年第9期(续上期)第二天上午,到济宁考察古运河、太白楼、铁塔、参观济宁博物馆、“中国运河之都”— —济宁展览等济宁古运河市区段保护建设较好,石砌的驳坎排列整齐二级扶坡上有树木和园林灯,堤 岸和水面有亲水平台相连接,两岸石栏杆也很漂亮堤岸边即是闹市区,有众多的商铺,其中 济宁著名的玉堂酱园亦位于此该酱园始建于1714 年,是鲁西南地区唯一的“中华老字号” 企业玉堂产品因其选料精良,精工细作,南北风味兼蓄而著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品尝后, 赞誉玉堂产品说:“真是京省驰名、味压江南 从此,这玉堂酱菜就成为皇家贡品离玉堂酱园不远处就是济宁太白楼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中有23 年是在济宁度过的,太 白楼是他常去饮酒赋诗的地方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济宁市在太白楼建立了李白 纪念馆,使之成为古运河畔的标志性的历史建筑清初诗人、戏曲作家孔尚任寓此写《桃花 扇》,使这里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上午考察完济宁古运河市区段后,我们又追踪至济宁古运河道,拍摄古运河对口闸及古埠、 古桥等遗迹,搜寻历史文化遗存等只见高高的河堤上青草萋萋;羊儿成群,颇具田园风光。
寻访至新老运河交汇处,河面豁然开宽,煤船衔尾,鱼贯而入中午时分,到达济宁京杭大运 河特大桥,在桥上远眺济宁港天河煤炭装卸作业区,见运河两岸满是黑呼呼的煤堆、煤山,运 河上排列着一长串的煤船,作业区吊机、铲车隆隆作响,川流不息据了解,黄河以北的运河 从1965 年至今已经断航近40 余年但济宁的煤船沿运河往南一直可航行至杭州,是济煤南运 的黄金水道在济宁运河沿岸看到,众多的运煤船穿梭在大运河中,港口码头一派繁忙据港 口工作人员测算,如果煤通过汽车、火车运到海港再运到南方,成本将翻好几倍,而现在通过 运河船运成本只有公路运输的十分之一,大运河黄金水道的效益十分明显下午,在征得济宁博物馆领导的同意下,翻拍了《济宁千秋》展览中的文物在展馆外广 场,我们见到了济宁著名的九级楼阁式铁塔,铁塔通高22.5 米,始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581 年),是我国现存明代以前最高的铁塔铁塔旁有数门清代的铸铁大炮过铁塔左拐,有一座 清代建筑,据传曾是僧格林沁王府,现辟为“中国运河之都——济宁展览场地大厅内陈列有 一艘约四米长的双帆漕船模型,背景是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随团画家绘制的“会通河漕运 图”大厅还展示有清代驻济宁各漕督、总河生平年表。
最有价值的是用声、光、电展示南旺 分水原理的模型,颇能说明分水济运问题展区还陈列有运河船上铁锚、渔具等从展厅中复 原的总督河院署模型看到,该院署有大堂、二堂、三堂,有书院、射圃、演武厅等,规模宏大, 布局严谨,气派威严济宁运河漕运及河工治理等历史积淀深厚,内容丰富,在展示水工科技方面有独到之处, 可供借鉴济宁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鲁西南鼓吹乐、四平调、汶上渔鼓、汶上梆子、微山渔家虎头 服饰、水浒人物故事、泗水民歌、济宁玉堂酱菜制作技艺,以及大禹传说、端公腔、夏镇八景 的故事、微山湖渔具、漕河斗蟋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