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怀化市水东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8页湖南省怀化市水东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A.ADP和NADPH B.ATP和NADPH C.CO2、C3 D.丙酮酸和〔H〕参考答案:B2. 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则制作人工种子,及生产治疗烫伤、割伤的药物——紫草素,应分别选用编号 A.④② B.③② C.③④ D.④③参考答案:B3. 最能反应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B.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3︰1C.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D.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参考答案:D4. 下表中动物细胞部分结构的功能按甲~丁的顺序与动物细胞的结构名称(①~⑤)配对正确的是:( ) 功能细胞结构甲:细胞分裂时与染色体运动有关①内质网乙:脂质合成的场所②高尔基体丙: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③溶酶体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④核仁 ⑤中心体A.⑤①③② B.③②①④ C.⑤①②④ D.③②①④参考答案:C5. 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A. 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 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 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 噬菌体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参考答案:C 6. “生物导弹”是指( )A. 单克隆抗体 B. 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C. 杂交瘤细胞 D. 在单克隆抗体上连接抗癌药物参考答案:D【分析】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在原位杀死癌细胞.)其优点是疗效高,副作用小,位置准确。
详解】生物导弹是指单克隆抗体上连接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能够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在原位杀死癌细胞.故选D点睛】注意:生物导弹不等于单抗7. 2006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会议在我国天津市举行,会议的主题为:行动起来,遏制艾滋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 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C.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染 D.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参考答案:A8. 右图为某一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3号和4号均为杂合子 C.7、8、10产生含正常基因配子的概率均为 D.4号和7号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参考答案:C9. 下面有关人体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含量变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小肠大量吸收葡萄糖后,胰高血糖素分泌会减少B.若数小时未进食,胰岛素分泌增加C.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肌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D.高浓度的胰岛素会刺激肝脏分解糖原参考答案:A10. 人类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目前该病有20多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A.多方向性(不定向性) B.可逆性 C.随机性 D.普遍性参考答案:A11. 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
A、B、C、D构成生物群落,箭头①~⑨表示循环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中的气体X是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完成①过程的能量主要是由⑧过程提供的C.D经⑤、⑥、⑦过程获得的能量占A、B、C总能量10%~20%D.C处在第三营养级参考答案:D12. 某国家妇女的生育年龄大都在20~35岁,如果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增长得比35岁以上年龄段慢,且每位妇女生育孩子的数目长期保持现在的水平,那么该国家的人口将 ( )A、出生率不变,人口数量基本稳定 B、出生率下降,人口数量下降C、出生率不变,人口数量下降 D、出生率下降,但人口数量基本稳定参考答案:B13.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标记的细菌;③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上清液、沉淀 C.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参考答案:A14. 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C.内质网的膜 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参考答案:C15. 生物的多样性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原因不包括( )A.复杂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出生率和死亡率相近B.物种多的生态系统中包含着复杂的负反馈调节机制C.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D.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它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可以由这个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来取代参考答案:A16. 基因工程中常作为基因的运载体的一组结构是A.质粒、线粒体、噬菌体 B.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C.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D.细菌、噬菌体、动植物病毒参考答案:C17. 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与其有相同的运输方式 ( )A.H2O B.K+ C.甘油 D.脂肪酸参考答案:B18. 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参考答案:B19. 关于“噬细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S和放射性同位素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S和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P、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参考答案:C20.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参考答案:B21. 在蓝藻和黑藻细胞中,都含有的细胞器是A.中心体 B.内质网C.核糖体 D.高尔基体参考答案:C22. 乌干达木薯业曾遭到了病害的毁灭性打击,科学家究其原因发现,是一种新的病毒引发的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
这一事实有力地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B.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但随着棉铃虫抗性的增强,抗虫棉有可能被淘汰 C.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可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使之成为除不掉的“超级杂草” D. 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原体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参考答案:D23. 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上,对照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下B.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CFM C.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羊毛脂D.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参考答案:A24. 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 )①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②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若让②杂交的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 A.1/2 B.1/4 C.1/8 D.3/8参考答案:C25. 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右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参考答案:D26.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 )A.基因组的改变 B.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原癌基因的激活 D.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参考答案:B【考点】51:细胞的分化.【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据此答题.【解答】解:A、细胞分化后,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此基因组不变,A错误;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C、原癌基因的激活是细胞癌变的原因,不是细胞分化的实质,C错误;D、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而不是细胞分化的实质,D错误.故选:B.27. 温度下降会引起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减缓,其原因是 A. 降低了呼吸强度 B.改变了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方式 C.降低了蒸腾作用强度 D.降低了部分蛋白质活性参考答案:AD28. 下列关于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B.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C.麦芽糖经水解可以产生果糖 D.缺水时,动物体内的反馈调节能促使机体减少水的排出参考答案:D29. 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产生温室气体 B、需要能量驱动C、不依赖于水 D、具有全球性参考答案:C30. 下列有关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可由多对基因控制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C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得到表现 D基因型相同时,表现型就相同参考答案:D 31. 受精作用是卵子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能够阻止一个卵子与两个或多个精子结合的机制是①精子排出后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内的获能 ②卵子排出后在输卵管内的进一步成熟③透明带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