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辅助材料效应对水彩画创作启迪.doc
6页辅助材料效应对水彩画创作启迪摘要:水彩画艺术在整个美术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充 当着各异的角色,随其角色的转换,水彩画在承载着思想文 化和时代精神的同时也展现了不同于表现形式和材料技法 的面貌当下画种间距日益模糊,已进入读图时代的水彩画, 其材质的介入与发展也已进入了新的探索空间关键词:水彩画创作辅助材料本体语言物质性语言 随着艺术多元化的发展,水彩画在风格和题材上不断拓 展与延伸,新表现媒体与特殊表现手法的出现,使其产生了 多样化与综合性视觉效果,这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 念,而且开拓了水彩画艺术表现的新领域一、辅助材料介入对水彩画本体语言的拓展何谓绘画之本体语言?即该画种的物质材料特性决定 的有别于其他画种的艺术语言就水彩画艺术而言,“水彩, 其特点就在水’与彩间不发挥水之长处,逊于油画 和粉画之力;不发挥彩之优点,便不成于水墨画之韵水与 彩之结合视为妙,实乃水彩画之本体语言《周易》中提到了 "水”,认为“润万物者,莫润乎水”; 袁宏道也曾说:“天下之至活者,水也水彩画创作中的 水,其生命力犹如自然界中的水一样,滋养在水彩画艺术中, 故而生机与活力因水而存在或许先言“上善如水”、“智 者乐水‘之影响,或许水彩画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材料、工具 之相似性,中国的水彩画家更钟情于“水”之特性呈于纸 面。
水彩语言中“水”淋漓的特质为水彩画家们所推崇,然 水且不易人为控制流动性、挥发性、气候等诸多客观因素, 都大大地提升了水彩画创作之难度较之于水彩画基本材料 而言,辅助性材料中某些特性有助画家创作,从而把控其 “水性”鉴于“水”易流淌之特点,留白处理在水彩画创 作中便可列举,留白处于画面的,为隔绝水与颜色的交渗, 为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薄膜,可事先涂上留白液、凡士林或白 色蜡笔等辅助材料待绘画完成后,这等材料可完全清除, 而不影响其画面最终效果若写生于室外,光线、温湿度等 因素导致水易挥发、水彩颜料易干,从而极大影响水彩画进 展,此时,为减缓画作中水分蒸发的速度,可放置阿拉伯树 胶(合理配比)、水彩混合辅助剂等辅助材料介入水中;若 于阴湿气候或在旁于湖海而做画,空气中多水分而延缓画作 干的时间,此时若借以酒精注入水中,画作则会在预期时间 晾干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此等问题与追求水彩“水” 性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若处理不妥就对创作影响甚大若言之“水”为水彩画创作之生命,那"彩”便为水彩 画创作生命之印痕透明”、“半透明”成为水彩画创作 中颜色的基本特征,丰富多彩的画面效果通过异样颜色的兼 糅、叠加与混合而成。
水彩画的色之特性更是无与伦比地传 达在明暗效果方面上,戏剧性与趣味性由此而生色彩追求 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色”无色”非颜色不存在,而是表 象看似简单无华,实则耐人寻味,丰富之极,色彩绚烂之极 归于平淡乃"无色”真纯见于平淡之中,纯粹现于‘无 色”之内的艺术本质便接近,创作者、欣赏者的心灵便贴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色兼糅,孕于一体受水彩画 工具材料的影响,仅仅凭创作者精湛的技艺而将“彩”语言 的独特魅力发挥到“无色”这一极致实为不易创作者借助 于辅助材料,不仅可能改善某些颜色的纯度与明度,还解决 了多种颜色叠加、混合的问题,同时扩充了色彩的种类,这 在追求水彩画语言极致的道路因辅助材料的运用而更迈进 了 一步如英国当代水彩画家约翰•雅德理(John Yaroley) 的作品《卡勒梅尔,马德里》、《奶奶的帽子》中,浓墨铺彩 运用大胆,创作初时,画面并未留白过多,而是于创作终结, 沿主物体之边缘线使用白色树胶颜料勾勒,营造阳光强烈之 效,且与阴影浓重的光影对比强烈至极亮部借以水彩纸本 身明度属性,提高明度和增强对比度和的双重作用于白色的 背景之中,故而对水彩画之色与纸张,就创作者本身的要求 颇为讲究。
二、辅助材料介入对水彩画多层物质性语言的延展由水彩画面之整体风格而言,受本体语言的约束,水彩 特有的水韵、透亮等特征限制其发展,使之水彩创作进入了 以“优美”为代名词的审美范畴,从而多以表现一些小型的 风景、静物等常态作品而存在艺术创作所处时代之前沿, 有时需剑走偏锋看待毕加索当年发现手中的油画颜料已满 足不了他的精神追求时,为强化其作品的表现效果,大胆地 将沙子和其他材料介入作品之中,来加厚油彩的做法,令众 多水彩艺术家跃于“甜美”的圈子,剖析水彩本身的局限 性,为挖掘水彩画语言中“壮美”的因素而另辟蹊径当下 的水彩画家正努力借以辅助材料,让手中的辅助材料通过精 神体现,与自我创作相吻合,许多个性鲜明的艺术作品应运 而生,使得水彩在视觉领域的表现范围进一步拓展如张克 让的水彩作品《牧羊老人》,巧妙地用食盐做效果,斑驳的 肌理充分体现了羊皮袄粗糙、陈旧与厚实的质感广派” 水彩画家笔下陶器的绘制,是用丙烯打底,而后添加蛋黄和 胶合剂于水彩颜料中再上色,通过这些媒介来表达出土陶器 质拙古朴的特点和自然剥落的痕迹诸如此类作品,已超越 了传统水彩画的审美范畴,画面整体形式意味较浓,凝实、 洒脱、厚重的“壮美”趣味蕴涵其中,极具感染力。
英国水 彩画家唐•法雷尔的作品,以旧桌案来展现材料本身所特有 的天趣之美,其审美与表现风格一改过去人们对水彩的认 识,拓展了水彩画艺术的表现范畴、形式与手段,并最终形 成了一种新的审美视觉体系时过境迁,辅助材料的出现与介入,形成了多元化的发 展态势,打破了单一水彩画的样式除了视觉领域外也拓展 其他感知领域,如水彩画辅助材料的色泽、质地与肌理的产 生等特性使人由此产生共通感,全面地诠释了艺术家的精神 思想追求三、辅助材料的拓展对创作思想内涵的表达在当下美术的进程中,水彩绘画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但作品的存在仍多以情趣小品的倾向而少有触动人的精神 层面,在水彩创作的过程中利用辅助材料,除具体实施之外, 其运用之效则更应关注作品的精神负载和文化内涵把握当 代材料意识在绘画运用上的“度”为其关键,抛弃传统,屏 蔽思想内涵的表达,便偏颇甚极部分画家在进行材料语言 创新探索上,徘徊在“知觉印象”浅薄的层面,过分强调外 在形象对视觉感官的刺激作用,一味追求画面的视觉冲击 力,并非做工于如何提高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和感化内心精 神层面,取悦于人的华丽表面、招揽的表现手段所形成的效 果,充斥在刻意经营的画面之中,故而撞击欣赏者心灵实为 难事。
成熟的审美情操和专业观念为材料语言的创新与使用 的基础,切勿以固化的审美情操来衡量一切,离奇材料与怪 诞表现所形成的艺术作品来哗众取宠,水彩画创作者应从高 度思想、高尚情操驾驭到高品质的创作上,不断追求创作思 想的髙度一致,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四、结语水彩画创作是精神与物质相结合,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 与范围,借以不同的辅助材料表现多样的语言和效果介入到 异样的题材中,丰富了其作品艺术追求,为当代水彩画拓宽 了现有的风貌及审美取向如若在把握辅助材料"度”的前 提下,借鉴符合作品内涵的不同媒材,探寻其绘画综合的可 能性,非常有建设性意义参考文献:[1] 张元.油画教学•材料艺术工作室[M].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7.[2] 姚尔畅.绘画颜料与色彩指南[M].上海:上海人民美 术出版社,2004.[3] 黄增炎•黄增炎赏珍集-就水彩画创作问题答[M].广 东: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 8.[4] 蒋跃•东西方绘画的交汇-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M]. 第1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 宋清•对中国水彩画“当代性”的思考[J].艺术观 潮,2008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