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义学次课》PPT课件.ppt
147页第三章第三章 语义学语义学第一节第一节 语义和语义学语义和语义学一、语义是什么一、语义是什么二、语义的性质二、语义的性质三、语义的类型三、语义的类型四、语义单位四、语义单位五、语义学五、语义学二、语义的性质二、语义的性质•(一)语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一)语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二)语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二)语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三)语义的稳固性和变异性(三)语义的稳固性和变异性•(四)语义的明确性和模糊性(四)语义的明确性和模糊性三、语义的类型三、语义的类型 语言意义语言意义 语法意义语法意义语义类型语义类型 言语意义(词语在交际中的具体的、言语意义(词语在交际中的具体的、 特殊的、临时的意义)特殊的、临时的意义)注意注意:语言中的意义有多种产生途径:词汇具有的语言中的意义有多种产生途径:词汇具有的意义(语汇意义),语境提供的意义(语境意义)意义(语汇意义),语境提供的意义(语境意义),推理产生的意义(隐含意义或言外之意)等等。
推理产生的意义(隐含意义或言外之意)等等语汇意义语汇意义概念意义概念意义附加意义:附加意义:评价意义、评价意义、形象意义、文化意义、形象意义、文化意义、语体意义语体意义通俗意义通俗意义专门意义专门意义认知意义认知意义指称意义指称意义一一 语义和语义学语义和语义学一、语义是什么一、语义是什么一、语义是什么一、语义是什么 < <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 >二、语义的性质二、语义的性质二、语义的性质二、语义的性质 < <客观性和主观性、概括性和具体性、稳固性和变异性、客观性和主观性、概括性和具体性、稳固性和变异性、客观性和主观性、概括性和具体性、稳固性和变异性、客观性和主观性、概括性和具体性、稳固性和变异性、明确性和模糊性明确性和模糊性明确性和模糊性明确性和模糊性> >三、语义的类型三、语义的类型三、语义的类型三、语义的类型 < <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 >四、语义单位四、语义单位四、语义单位四、语义单位 < <义项、义素、义丛、表述义项、义素、义丛、表述义项、义素、义丛、表述义项、义素、义丛、表述> >五、语义学五、语义学五、语义学五、语义学 < <传统语义学、现代语义学传统语义学、现代语义学传统语义学、现代语义学传统语义学、现代语义学> >第二节 义素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掌握概念:义素分析的原则掌握概念:义素分析的原则•学会应用:步骤和方法、名词模式、动词学会应用:步骤和方法、名词模式、动词模式、形容词模式模式、形容词模式第二节 义素分析•知识要点:•义素分析的原则、步骤和方法、名词模式、动词模式、形容词模式第二节 义素分析•重点、难点:义素分析的方法和模式 第二节 义素分析一、义素分析的原则一、义素分析的原则 对等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简明性对等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简明性原则原则二、义素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二、义素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1 1、确定范围、确定范围 2 2、比较异同、比较异同 3 3、简化义、简化义素素三、义素分析的模式三、义素分析的模式名词模式:名词模式:{ {义项义项}=[}=[属性属性1 1、属性、属性2……2……属性属性n n、、类别] ]动词模式:动词模式:{ {义项义项}=[}=[主体、方式、主体、方式、动作、客、客体、因果体、因果] ]形容词模式:形容词模式:{ {义项义项}=[}=[范围、范围、方面、程度、、程度、性状性状] ]名词模式名词模式•名词的义素分析模式可概括为:名词的义素分析模式可概括为:{义项义项}==[属性属性1、、属性属性2、、……属性属性n、、类属类属]。
其中其中“属性属性”就是各就是各个义项之间相互个义项之间相互对立的性质对立的性质,可以有多项;,可以有多项;“类类属属”就是各个义项就是各个义项共属的类别共属的类别,一般只有,一般只有一项一项表示类属的义素可以放在表示类属的义素可以放在最后最后,也可放在,也可放在最前面,最前面,但不要插在表示属性的义素中间各个属性义素但不要插在表示属性的义素中间各个属性义素之间的先后顺序可以灵活处理,但之间的先后顺序可以灵活处理,但各义项的同类各义项的同类义素应保持位置对应义素应保持位置对应这种义素结构模式与一般这种义素结构模式与一般下定义的下定义的“属加种差属加种差”模式相当,模式相当,“类属类属”就是就是“属属”,,“属性属性”就是就是“种差种差”如前面所分析如前面所分析的一些例子,都属于这种名词模式的一些例子,都属于这种名词模式•母亲母亲 舅舅舅舅 姑姑姑姑 姨娘姨娘 姨夫姨夫母亲 舅舅 姑姑 姨娘 姨夫•男性•血亲•长辈•母系•直系•亲属动词模式•动词的义素模式可概括为:动词的义素模式可概括为:{义项义项}==[主体、方式、主体、方式、动作动作、客体、因果、客体、因果]其中“主体主体”就是动作行为的就是动作行为的主体;主体;“方式方式”就是动作行为的时间、方位、工具、就是动作行为的时间、方位、工具、材料、情状、程度等,材料、情状、程度等,“方式方式”可以有多项;可以有多项;“动动作作”就是动作行为的类别,如就是动作行为的类别,如“移动移动/静止静止”“分开分开/结合结合”“获得获得/失去失去”“增加增加/减少减少”等;等;“客体客体”就是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包括受事、成果、与就是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包括受事、成果、与事等,事等,“因果因果”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原因、结果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原因、结果等。
其中等其中“主体、方式、动作主体、方式、动作”是一般动词都有的是一般动词都有的,,“客体、因果客体、因果”则不是每个动词都有的则不是每个动词都有的方式方式”和和“因果因果”的位置可在的位置可在“动作动作”的前面或后面的前面或后面动作动作”义素一般是一组动词共有的义素一般是一组动词共有的如表示趋向的如表示趋向的一组动词可分析如下:一组动词可分析如下: 动词模式(例动词模式(例1 1))• { {进来进来} }==[ [物体、朝向参照点、从外面、物体、朝向参照点、从外面、移动移动、到里面、到里面] ]•{ {进去进去} }==[ [物体、背向参照点、从外面、物体、背向参照点、从外面、移动移动、到里面、到里面] ]•{ {出来出来} }==[ [物体、朝向参照点、从里面、物体、朝向参照点、从里面、移动移动、到外面、到外面] ]•{ {出去出去} }==[ [物体、背向参照点、从里面、物体、背向参照点、从里面、移动移动、到外面、到外面] ]•{ {上来上来} }==[ [物体、朝向参照点、从下面、物体、朝向参照点、从下面、移动移动、到上面、到上面] ]•{ {上去上去} }==[ [物体、背向参照点、从下面、物体、背向参照点、从下面、移动移动、到上面、到上面] ]•{ {下来下来} }==[ [物体、朝向参照点、从上面、物体、朝向参照点、从上面、移动移动、到下面、到下面] ]•{ {下去下去} }==[ [物体、背向参照点、从上面、物体、背向参照点、从上面、移动移动、到下面、到下面] ]•窥视窥视 眺望眺望 瞻仰瞻仰 鸟瞰鸟瞰•{窥视}{窥视}=[+人人+用眼睛用眼睛+从小孔或缝隙从小孔或缝隙 +看看] {眺望}{眺望}=[+人人+用眼睛用眼睛+从高处从高处 向远处向远处 +看看] {瞻仰}{瞻仰}=[+人人+用眼睛用眼睛 +恭敬地恭敬地 +看看] {鸟瞰}{鸟瞰}=[+人人+用眼睛用眼睛+从高处从高处 向下处向下处 +看看]•娶娶 嫁嫁 入赘入赘 动词模式(例动词模式(例2 2))• {娶娶}=[男人、在男方家、与女人、结婚男人、在男方家、与女人、结婚]•{嫁嫁}=[女人、在男方家、与男人、结婚女人、在男方家、与男人、结婚]•{入入赘赘}=[男男人人、、在在女女方方家家、、与与女女人人、、结结婚婚]三、形容词模式三、形容词模式•形容词模式可概括为:形容词模式可概括为:{义项义项}==[范围、范围、方面方面、程、程度、性状度、性状]。
其中其中“范围范围”就是义项适用的范围,就是义项适用的范围,相当于动词模式中的相当于动词模式中的“主体主体”;;“方面方面”就是表就是表示事物哪些方面的性质,是身体方面还是精神方示事物哪些方面的性质,是身体方面还是精神方面,是重量,还是高度、长度、温度等等;面,是重量,还是高度、长度、温度等等;“程程度度”就是性质的不同程度等级,一般分就是性质的不同程度等级,一般分“十分十分”、、“相当相当”、、“比较比较”等几级;等几级;“性状性状”就是事物就是事物属性的基本类别,如大小、多少、高低、远近、属性的基本类别,如大小、多少、高低、远近、快慢等等其中快慢等等其中“程度程度”只是少数形容词才有的只是少数形容词才有的义素,义素,“方面方面”义素一般是一组形容词共有的义素一般是一组形容词共有的如表示温度的一组形容词可分析如下:如表示温度的一组形容词可分析如下:(三)形容词模式(三)形容词模式 •{义项义项}==[范围、方面、程度、性状范围、方面、程度、性状] •{凉凉}==[物体或气候、物体或气候、温度温度、比较、低、比较、低]•{冷冷}==[物体或气候、物体或气候、温度温度、相当、低、相当、低]•{热热}==[物体或气候、物体或气候、温度温度、相当、高、相当、高]•{烫烫}==[物体、 物体、 温度温度、非常、高、非常、高]•分析:肥、胖、瘦分析:肥、胖、瘦•{肥肥} = [动物、动物、 脂肪、多脂肪、多] •{胖胖} = [人、人、 脂肪、多脂肪、多] •{瘦瘦} = [人或动物、脂肪、少人或动物、脂肪、少]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虚词的义素分析还很少有人研究。
虚词的义素分析还很少有人研究•在实词中,表抽象意义的词也很难用义素在实词中,表抽象意义的词也很难用义素分析法来进行,即使是表具体意义的词也分析法来进行,即使是表具体意义的词也不容易分析不容易分析 练习练习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的义素结构: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的义素结构:•1.买主、卖主.买主、卖主•2.高、矮.高、矮•3.偷、抢.偷、抢•看看 见见 望望•蒸蒸 煮煮 煎煎第三节第三节 语义的聚合语义的聚合•教学目标:•熟悉掌握以下基本概念:•语义场的性质和类型、语义的聚合关系语义场的性质和类型、语义的聚合关系 一、语义场一、语义场 •语义场理论是语义场理论是德国德国著名语言学家著名语言学家特里尔特里尔((J. Trier))首先提出来的他从索绪尔关于语言系首先提出来的他从索绪尔关于语言系统性的理论中受到启发,在统性的理论中受到启发,在《《智能义域中的德智能义域中的德语词汇语词汇》》((1931年出版)一书中提出了语义年出版)一书中提出了语义场理论 •语义场理论与差不多同时兴起的语义场理论与差不多同时兴起的义素分析义素分析理论理论一起,一起,奠定了现代语义学的基础。
奠定了现代语义学的基础 一、语义场一、语义场•(一)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以义项(一)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以义项为单位)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又叫词为单位)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又叫词汇场,有时简称义场或词场也有人认为语汇场,有时简称义场或词场也有人认为语义场与词汇场有所不同,词汇场以词为单位义场与词汇场有所不同,词汇场以词为单位 •所谓核心义素,就是指表示事物、动作所属类所谓核心义素,就是指表示事物、动作所属类别或性状所属方面的义素,即名词中表示别或性状所属方面的义素,即名词中表示““类类属属””的义素,动词中表示的义素,动词中表示““动作动作””的义素,形的义素,形容词中表示容词中表示““方面方面””的义素 一、语义场一、语义场一、语义场一、语义场•(一)语义场的性质:层次性、系统性、相(一)语义场的性质:层次性、系统性、相对性对性•(二)语义场的类型:(二)语义场的类型:•1 1、二元义场:关系型二元义场;异质型二元、二元义场:关系型二元义场;异质型二元义场义场•2 2、多元义场:有序型多元义场;无序型多元、多元义场:有序型多元义场;无序型多元义场语义场的性质语义场的性质•1 1.层次性.层次性•2 2.系统性.系统性•3 3.相对性.相对性•1.层次性.层次性•由于事物现象的分类可粗可细,类别可由于事物现象的分类可粗可细,类别可大可小,因此语义场也是可大可小。
大可小,因此语义场也是可大可小 •语义场有不同的层级,较小的语义场就语义场有不同的层级,较小的语义场就是它所属的较大语义场的下级语义场,是它所属的较大语义场的下级语义场,或称为或称为“子语义场子语义场”或或“子场子场”;较大;较大的语义场就是其上级语义场,或称为的语义场就是其上级语义场,或称为“母语义场母语义场”或或“母场母场” •语义场的层级性体现了语义的纵向聚合语义场的层级性体现了语义的纵向聚合关系 •由于事物现象的分类可粗可细,类别可大可小,因此语义场也是可大可小最小的语义场只有两个词语如“父亲父亲-母亲-母亲”、、“丈夫-妻子丈夫-妻子”、、“儿子-女儿儿子-女儿”就是三个最小的语义场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又可汇集为较大的语义场如这三个最小语义场就可汇集为较大的语义场-直系亲属语义场较大的语义场又可汇集为更大的语义场,直至一个语言系统中最大的语义场,如“事物”、“时间”、“空间”、“数量”、“活动”、“性状”、“关系”等等这样,语义场就有不同的层级,较小的语义场就是它所属的较大语义场的下级语义场,或称为“子语义场”或“子场”;较大的语义场就是其上级语义场,或称为“母语义场”或“母场”。
属于同一个较大语义场的词语,可能分属不同的层级如“车、船、飞机”属于同一个层级,而“汽车、轮船、飞机”就不属同一个层级不同层级的词语不能列入同一级语义场语义场的层级性体现了语义的纵向聚合关系纵向聚合关系•判断:香蕉、苹果、梨子、水果判断:香蕉、苹果、梨子、水果•是否是同一层级的语义场是否是同一层级的语义场2.系统性.系统性•如“丈夫丈夫”与与“妻子妻子”相互依存相互依存中医”和“西医”也是相互依存的,虽然不能说没有西医就没有中医,但可以说没有“西医”这个词,就没有“中医”这个词,“中医”这个词就是为了区别于“西医”才产生的•语义的系统性还表现为,一个词语的意义,取决于这个词跟哪个词语的意义,取决于这个词跟哪些词语构成一个语义场些词语构成一个语义场如“叔叔、伯伯”跟“舅舅、姑父、姨父”等构成一个语义场时,有[亲属]、[年幼/年长于父]的意义,当它们与“阿姨、大妈”等构成一个语义场时,就没有这样的意义如“工人叔叔”“农民伯伯”,并没有年龄长幼的含义•由于语义场具有系统性,而不同的语言系统、不同的方言以及不同的语言系统、不同的方言以及不同的时代,其语义场的构成情况会有所不同不同的时代,其语义场的构成情况会有所不同,因此,同一个词或相当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中,可能有不同的语义价值。
如广东话中只有“肥肥”和和“瘦瘦”而没有而没有“胖胖”,“肥”既可形容动物,也可形容人;而普通话中“肥”一般只形容动物,若形容人,就是骂人,把这个人当动物看待广东话的“肥婆”、“肥仔”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胖大嫂”、“胖小子”,没有骂人的意思所以,广东话的“肥”与普通话的“肥”语义价值就有所不同3.相对性.相对性•语义场的构成,是以词语的义项为单位的,因此,同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义项,就分属几个不同的义场如“叔叔”有表示亲属称谓和表示社交称谓两种不同的义项,各个义项分属不同的语义场•另一方面,一个较大的语义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为不同的较小语义场如亲属语义场,可按辈分划分,也可按性别划分,可按直系/旁系划分,也可按血亲/姻亲划分,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来的结果就有所不同所以,一个词语属于哪个一个词语属于哪个语义场,哪些词语构成一个语义场,不是绝对的,语义场,哪些词语构成一个语义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而是相对的一、语义场一、语义场•(二)语义场的类型•1 1.二元义场.二元义场•由由两两个个同同级级词词语语((以以义义项项为为单单位位))构构成成的的义义场场就就是是二二元元义义场场根根据据义义项项之之间间不不同同的的对对立立关关系系,,二二元元义义场场又又可可分分为为关关系系型型和和异质型两个小类。
异质型两个小类•1 1)关系型二元义场)关系型二元义场•表示事物之间表示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相互关系的二元义场,就是关系型二元义场,的二元义场,就是关系型二元义场,可以简称关系义场这种义场中的词语具有相互依存性,反可以简称关系义场这种义场中的词语具有相互依存性,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进行关系推理,从一方推知另一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进行关系推理,从一方推知另一方 •2 2)异质型二元义场)异质型二元义场•表示事物之间表示事物之间不同性质不同性质的二元义场,就是异质型二元的二元义场,就是异质型二元义场,可以简称异质义场这种义场中的词语具有义场,可以简称异质义场这种义场中的词语具有相相互对立的不同性质,互对立的不同性质,但不涉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但不涉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不能进行关系推理因此不能进行关系推理 •判断:•“师傅-徒弟”、•“丈夫-妻子”、•“上面-下面”、•“买-卖”、•“出口-进口”、•“给予-获得”、• “父亲-母亲”、• “父母”和“子女” • “死-活”、•“出-进”、•“动-静”•“白天-夜晚”、•“寒假-暑假”、•“硬卧-软卧”、•“正确-错误”、•“真实-虚假”、•“成功-失败”、• “长-短”、•“大-小”、•“多-少”一、语义场一、语义场•2.多元义场.多元义场•由由三三个个或或更更多多的的同同级级词词语语((以以义义项项为为单单位位))构构成成的的义义场场,,就就是是多多元元义义场场。
根根据据义义项项之之间间有有无无顺顺序序关关系系,,多多元义场又可分为有序型和无序型两个小类元义场又可分为有序型和无序型两个小类•1 1))有序型有序型多元义场多元义场•义项之间具有义项之间具有大小、先后、高低大小、先后、高低等顺序等级关系的多等顺序等级关系的多元义场,就是有序型多元义场,可以简称有序义场或元义场,就是有序型多元义场,可以简称有序义场或顺序义场顺序义场 •2 2))无序型无序型多元义场多元义场•义项之间没有顺序等级关系的多元义场,就是无序型义项之间没有顺序等级关系的多元义场,就是无序型多元义场,可以简称无序义场多元义场,可以简称无序义场 •一、二、三……十、百、千、万”、•“春、夏、秋、冬”、•“东、南、西、北”、•“红、黄、蓝、绿……”、•“酸、甜、苦、辣”、•“炒、煮、蒸、炸……”•“蛙泳、蝶泳、仰泳、自由泳”、•“金、银、铜、铁……”、•“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秒、分、刻、小时•“走、跑、蹦、跳”二、语义的聚合关系二、语义的聚合关系1 1、纵聚合关系:上下义关系、总分关系、纵聚合关系:上下义关系、总分关系•2 2、横聚合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横聚合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类义关系类义关系二、语义的聚合关系二、语义的聚合关系 (一)纵聚合关系(一)纵聚合关系•纵纵聚聚合合关关系系是是上上下下级级语语义义场场中中词词语语之之间间的的上上下下级级关关系系,,也也就就是是母母场场和和子子场场之之间间的的层层级级关关系系。
纵纵聚聚合合关关系系包包括括两两个个小小类类::上上下下义义关系和总分关系关系和总分关系二、语义的聚合关系二、语义的聚合关系 1.上下义关系.上下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就是逻辑上的属种上下义关系就是逻辑上的属种关系具有关系具有属种关系属种关系的一组词的一组词是上下义词,其中表示属概念是上下义词,其中表示属概念的词是上义词,表示种概念的的词是上义词,表示种概念的词是下义词词是下义词 •上下义词具有包容性上下义词具有包容性 •上下义词具有相对性上下义词具有相对性 •上下义词还具有传递性上下义词还具有传递性 •上下义词具有包容性包容性,上义词的所指范围包容下义词所指范围,可以进入“乙是甲”的格式,但不能反过来说“甲是乙”如可以说“钢笔是笔”,但不能说“笔是钢笔”•上下义词具有相对性相对性,甲词是乙词的上义词,乙词又可能是丙词的上义词如“枪”是“武器”的下义词,又是“手枪”的上义词•上下义词还具有传递性传递性,若甲词是乙词的上义词,乙词是丙词的上义词,那么甲词也是丙词的上义词反之亦然如“人”是“男人”的上义词,“男人”是“老汉”的上义词,那么“人”也是“老汉”的上义词•由于上下义词具有传递性,因此上下义词的上下义关系有远有近。
具有最邻近的上下义关系的上下义词,就是直接上下义词;具有间接上下义关系的上下义词就是间接上下义词如“人-男人”就是直接上下义词,“人-老汉”就是间接上下义词二、语义的聚合关系二、语义的聚合关系 •2.总分关系.总分关系•总分关系是词语所指对象总分关系是词语所指对象之间的之间的整体与部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具有整体部分关系的一组具有整体部分关系的一组词是总分词,其中表示整词是总分词,其中表示整体的词是总义词,表示部体的词是总义词,表示部分的词是分义词分的词是分义词 •总分词也具有相对性和传总分词也具有相对性和传递性 •总分词也具有相对性和传递性甲词是乙词的总义词,乙词又可能是丙词的总义词,如“头”是“身体”的分义词,又是“鼻子”的总义词,那么“身体”也是“鼻子”的总义词反之亦然•但总分词的相对性与上下义词有所不同由于不同的事物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构成部分,因此,同一个词(同一种意义)可能是几个表示不同事物的,没有上下义关系或总分关系的词的分义词如“驾驶室”既是“轮船”的分义词,又是“汽车”的分义词;“根”是“树”的分义词,也是“草”的分义词;“头”既是“人”的分义词,也是“牛”的分义词。
上下义词一般没有这种性质•总分词的总分关系也有远有近,也可分直接总分词和间接总分词表示最邻近的总分关系的词是直接总分词,表示间接总分关系的词就是间接总分词如“中国-华中”就是直接总分词,“中国-武汉市”就是间接总分词•“笔-钢笔”•“人-男人”•“听-偷听”•“销售-批发”“•红-粉红”•“白-雪白” •“中国-北京”•“森林-树”•“衣服-衣襟”• “博士-硕士”•“处长-科长”•“车、船、飞机”•东、南、西、北 •“中国-上海”•“大学-系”•“剧场-舞台”•“房子-客厅”•“教学楼-教室”•“身体-头”•“鞋子-鞋底”•“四季-春天•”“森林-树”•“船队-船” 二、语义的聚合关系二、语义的聚合关系 •(二)横聚合关系(二)横聚合关系•横横聚聚合合关关系系是是同同一一语语义义场场中中词词语语之之间间的的同同级级关关系系横横聚聚合合关关系系包包括括三三个个小小类类::同同义义关关系系、、反反义义关关系系和和类类义关系二、语义的聚合关系二、语义的聚合关系 •(二)横聚合关系(二)横聚合关系•1.同义关系.同义关系•语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之间的关系是同义关系,具有同义关系的一组词是同义词。
同义词只是词的某些义项相同或相近,而不是所有的义项都相同或相近 •如“死”和“逝世”是同义词,但“死”有几个义项:A.失去生命;B.达到极点,如“死顽固”,“高兴死了”;C.不灵活,如“死心眼”……只有A义项与“逝世”是同义词•同义词是指词的概括意义、固定意义相同同义词是指词的概括意义、固定意义相同或相近或相近,不包括具体意义、临时意义相同不包括具体意义、临时意义相同的现象的现象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中“包袱”和“负担”同义,“机器”与“脑筋”同义,但“包袱”的负担义是语汇意义,“机器”的“脑筋”义只是临时意义,所以,只有“包袱”和“负担”是同义词,“机器”和“脑筋”不是同义词,这类词有人称为临时同义词•有一部分同义词概念意义完全相同,有人称为等有一部分同义词概念意义完全相同,有人称为等义词或狭义同义词义词或狭义同义词但这类词的附加意义一般也有所不同•如“聪明-狡猾”“顽强-顽固”的评价意义不同,“琢磨-推敲”“时髦-摩登”的理据意义不同,“脑袋-头颅”“故乡-老家”的语体意义不同•大部分同义词是概念意义基本相同,而又有细微差别,有人称为近义词或广义同义词这类词概念意义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语义轻重不同。
有的词语义较轻,有的)语义轻重不同有的词语义较轻,有的词语义较重如:词语义较重如:•祝贺-庆贺祝贺-庆贺 批评-批判批评-批判 失望-绝望失望-绝望 损坏损坏-破坏-毁坏-破坏-毁坏 尽力-极力-竭力尽力-极力-竭力•2)语义侧重不同各个词各有不同的侧重)语义侧重不同各个词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如:•诚实-忠实诚实-忠实•3)范围大小不同有的词所指范围较小,)范围大小不同有的词所指范围较小,有的词所指范围较大如:有的词所指范围较大如:•房间-房屋房间-房屋 树林-森林树林-森林•4)个体集体不同有的词可指称个体,也)个体集体不同有的词可指称个体,也可指称集体,有的词只能指集体如:可指称集体,有的词只能指集体如:•树-树木树-树木 船-船只船-船只 书-书本书-书本 纸-纸张纸-纸张 人-人类人-人类•5)搭配对象不同各个词的搭配对象有同有异搭配对象不同各个词的搭配对象有同有异如:如:•关心-关怀关心-关怀 •不少近义词同时具有几个方面的差别如不少近义词同时具有几个方面的差别如“祝贺祝贺-庆贺-庆贺”除了语义轻重不同外,语义侧重也有不除了语义轻重不同外,语义侧重也有不同,同,“祝贺祝贺”侧重于用语言对喜事表示高兴和赞侧重于用语言对喜事表示高兴和赞美;美;“庆贺庆贺”侧重于举行某种活动表示喜庆。
此侧重于举行某种活动表示喜庆此外,外,“祝贺-庆贺祝贺-庆贺”的搭配对象也有所不同,的搭配对象也有所不同,“祝贺祝贺”一般用于向别人道喜,一般用于向别人道喜,“庆贺庆贺”既可用于既可用于对别人,也可用于对自己(集体)对别人,也可用于对自己(集体)•这类近义词除了概念意义的差异之外,在附加意这类近义词除了概念意义的差异之外,在附加意义、语法意义上也可能有所不同义、语法意义上也可能有所不同二、语义的聚合关系二、语义的聚合关系 •(二)横聚合关系(二)横聚合关系•2.反义关系.反义关系•语语汇汇意意义义相相反反或或相相对对的的词词语语之之间间的的关关系系是是反反义义关关系系,,具具有有反反义义关关系系的的一一组组词词是是反义词反义词•一个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可以与不同的词构成不同的反义词如“孩子”既可与“大人”构成反义词,也可与“父母”构成反义词•词语的反义关系是以共同的论域为前提的,因此,同一个词处于不同的论域,也可构成不同的反义词如:“高”以个子为论域,与“矮”构成反义词,也可以位置为论域,与“低”构成反义词没有共同论域的词不能构成反义词,如“高”和“胖”就不是反义词•反义词也是以语汇意义为标准的,不包括临时构成反义关系的现象。
如“亡国论者看敌人如神物,看自己如草芥”,其中“神物”与“草芥”临时构成反义关系,只是临时反义词•反义词一般分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类•绝对反义词绝对反义词是构成矛盾关系矛盾关系的反义词这类反义词没有中间现象,非此即彼,否定一方,就肯定另一方如:“动-静”“死-活”“有-无”“公-私”“男-女”“是-非”“成功-失败”“正确-错误”“直接-间接”“直线-曲线”等等•相对反义词相对反义词是构成反对关系反对关系的反义词这类反义词有既非此、亦非彼的中间现象,否定一方,不能肯定另一方如:“大-小”“长-短”“美-丑”“上-下”“赚-赔”“买-卖”“正数-负数”“勇敢-怯懦”“前进-后退”“出去-进来”等等•相对反义词与绝对反义词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互相转化如某校只有大教室和小教室两种,这时“大-小”就是绝对反义词了又如,下围棋时只有胜负两种结果,这时“胜-负”是绝对反义词,而下中国象棋时还有平局,这时“胜-负”就是相对反义词了二、语义的聚合关系二、语义的聚合关系 •3.类义关系.类义关系•类义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类义关系就是指横聚合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和狭义类义关系狭义类义关系是除了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之外的横聚合关系。
具有类义关系的一组词是类义词•多元义场中的同级词语都是狭义类义词如“苹果、梨、桃子、香蕉……”“蛙泳、仰泳、蝶泳、自由泳”“煮、蒸、炒、炸……”“东、南、西、北”“博士、硕士、学士”“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等•根据类义关系的远近,类义词可以分为直直接类义词接类义词和间接类义词间接类义词两种属于同级语义场,具有共同的直接上位概念的类义词是直接类义词,如“车、船、飞机”,具有共同的直接上位概念“交通工具”,属于同级语义场,是直接类义词而“汽车、轮船、飞机”也是类义词,都属“交通工具”,但它们没有共同的直接上位概念,不属同级语义场,是间接类义词二、语义的聚合关系二、语义的聚合关系 •(三)义项派生关系(三)义项派生关系 •有多个义项的多义词语,各个有多个义项的多义词语,各个义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种义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也是一种聚合关系(联想联系也是一种聚合关系(联想关系) •分分析析词词语语的的派派生生关关系系时时,,一一般般把把多多义义词词语语的的义义项项分分成成本本义义和和派生意义两种派生意义两种二、语义的聚合关系二、语义的聚合关系 •(三)义项派生关系(三)义项派生关系 •本本义义是是多多义义词词语语各各个个义义项项中中最最早早的的义义项项,,也也是是其其他他义义项项形形成成的的基基础础。
如如““手手””的的本本义义就就是是““人体上肢前端拿东西的部分人体上肢前端拿东西的部分””•派生意义派生意义是直接或间接从本义的基础上派生出是直接或间接从本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意义来的意义 •根根据据词词义义派派生生的的方方式式,,派派生生义义又又分分两两种种::一一种种是是引申义引申义,一种是,一种是比喻义比喻义第四节第四节 语义的组合语义的组合•重点难点重点难点•述谓结构的分析述谓结构的分析•述谓结构的类型述谓结构的类型 (一)逻辑意义(一)逻辑意义句子的逻辑意义反映语句与现实的关系,在逻辑学句子的逻辑意义反映语句与现实的关系,在逻辑学中,一般用真假值来分析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中,一般用真假值来分析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句子的逻辑意义是由句子中实词本身的意义和相句子的逻辑意义是由句子中实词本身的意义和相互间的语义关系构成的,不涉及词语在句子中的互间的语义关系构成的,不涉及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性质语法性质 •((1 1)小王打破了杯子小王打破了杯子•((2 2)小王把杯子打破了小王把杯子打破了•((3 3)杯子被小王打破了杯子被小王打破了•这三个句子的语法结构各不相同,但这三个句子这三个句子的语法结构各不相同,但这三个句子中实词的意义相同,语义关系也相同,中实词的意义相同,语义关系也相同,“打破打破”是动作,是动作,“小王小王”是施事,是施事,“杯子杯子”是受事。
是受事施事-动作-受事施事-动作-受事”等语义关系就是逻辑意义等语义关系就是逻辑意义 (二)语法意义(二)语法意义•句子的语法意义是由词语的语法形式所表现句子的语法意义是由词语的语法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主要由词语的语法形态、虚词出来的意义,主要由词语的语法形态、虚词或语序等表示或语序等表示 •“小王小王”有时属主语,有时属状语;有时属主语,有时属状语;“杯杯子子”有时属宾语,有时属主语,有时属状有时属宾语,有时属主语,有时属状语主语主语”等就是语法意义汉语表示等就是语法意义汉语表示这些语法意义,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许多这些语法意义,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许多语言还用各种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语言还用各种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如性、数、格、时态、语态等等如性、数、格、时态、语态等等(三)语用意义(三)语用意义•句子的语用意义是说话人说出该句子时的交句子的语用意义是说话人说出该句子时的交际意图和交际价值交际意图与语言环境密际意图和交际价值交际意图与语言环境密切相关•“客人来了客人来了和和“来了客人来了客人•这两个句子具有不同的交际价值,前者这两个句子具有不同的交际价值,前者““客客人人””处于话题位置,表示处于话题位置,表示““客人客人””是已知的,是已知的,定指的;后者则表示定指的;后者则表示““客人客人””是不速之客。
是不速之客 述谓述谓结构及其分析结构及其分析•什么是述谓结构什么是述谓结构•述谓结构,是指由一个谓词和若干谓项组成谓词是句义的核心成分,一般就是句子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谓词的类型 •根据谓词需带谓项(一般只包括施事、受根据谓词需带谓项(一般只包括施事、受事、结果、与事,不包括时间、处所、工事、结果、与事,不包括时间、处所、工具等)的数目,谓词可以分为具等)的数目,谓词可以分为•一元谓词一元谓词•二元谓词二元谓词•三元谓词等类型(三元谓词等类型(““元元””有人称为有人称为““位、位、向、价、目向、价、目””等)等)•必须带一个谓项的动词(不及物动词)是一元谓必须带一个谓项的动词(不及物动词)是一元谓词,如词,如““跑、游行、去跑、游行、去””等等;等等;•必须带两个谓项的动词(一般及物动词)是二元必须带两个谓项的动词(一般及物动词)是二元谓词,如谓词,如““听、吃、织听、吃、织””等等;等等;•必须带三个谓项的动词(必须同时带施事、受事必须带三个谓项的动词(必须同时带施事、受事和与事的及物动词)是三元谓词,如和与事的及物动词)是三元谓词,如““买、教、买、教、送送””等等•此外,还有很少的零元谓词。
如英语的动词此外,还有很少的零元谓词如英语的动词rainrain(下雨)、(下雨)、blowblow(刮风),汉语的(刮风),汉语的““变天、变天、开春、秋凉开春、秋凉””等等 述谓结构及其分析述谓结构及其分析•在述谓结构的分析中,谓项与谓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一般称为“格”,或者叫“角色”常见的有•““施事格施事格””((AgentiveAgentive)、)、•““受事格受事格””((ObjectObject)、)、•““与事格与事格””((DativeDative)、)、•““时间格时间格””((TimeTime)、)、•““处所格处所格””((LocativeLocative)、)、•““工具格工具格””((InstrumentalInstrumental)、)、•““结果格结果格””((FactitiveFactitive))•述谓结构中,谓项与谓词的语义关系,一般称为“格”(case),或“角色”常见的格有“施事格”(A)、“受事格”(O)“与事格”(D)、“结果格”(F)、“时间格”(T)、“处所格”(L)、“工具格”(I)等施事格表示动作或性状的主体,受事格表示受动作支配的对象,与事格表示动作的参与者或受益者,结果格表示动作造成的事物,时间格表示动作的时间,处所格表示动作的处所方位,工具格表示动作的工具材料。
•格关系有时可用某些虚词标明,一般称为“格标(记)”格标一般是介词,如汉语的介词“被、把、给、在、用”等被被”后面一般是施事后面一般是施事,“把把”后面一般是受事后面一般是受事,“给给”后面一般是与事后面一般是与事,“在”后面一般是处所或时间,“用用”后面一般是工具后面一般是工具•一个述谓结构中的一个谓词不能带两个相同的格并列成并列成分、复指成分是同一个格,而不是两个相同的格分、复指成分是同一个格,而不是两个相同的格如“我和她是同学其中“我和她”是同一个格这个人我不认识他其中“他”复指“这个人”,也是同一个格因为这个句子的逻辑意义就是“我不认识这个人用“他”复指“这个人”属于语法问题,而不是逻辑语义问题•分析一个句子的述谓结构,一般就是找出句子的谓词和谓项,并且标明格关系 述谓结构分为四种类型:述谓结构分为四种类型:•简单述谓结构简单述谓结构•复合述谓结构复合述谓结构•从属述谓结构从属述谓结构•降格述谓结构降格述谓结构 述谓结构分析练习述谓结构分析练习•1.今天在1303教室 上课•2.我 今天 在1303教室 给你们 上 《语言学概论》•3. 我 今天 在1303教室 给你们 上 《语言学概论》,你们一定要来啊。
•4.我 今天 在1303教室 给你们 上 罗老师委托的《语言学概论》,你们一定要来啊述谓结构分析练习述谓结构分析练习•1.今天在1303教室 上课• T L V•2.我 今天 在1303教室 给你们 上 《语言• A T L D V•学概论》• O•3. 我 今天 在1303教室 给你们 上 《语言• A1 T L D V1•学概论》,你们一定要来啊• O ∧ A2 V2 •4.我 今天 在1303教室 给你们 上 罗老师• A1 T L D V1 O1(A3•委托的《语言学概论》,你们一定要来啊• V3 O2 ) ∧ A2 V2语义指向及语义指向分析一、语义指向的特定含义一、语义指向的特定含义二、语义指向的理论背景及形成二、语义指向的理论背景及形成三、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三、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四、语义指向分析练习四、语义指向分析练习三、语义指向三、语义指向•(一)什么是语义指向•语语义义指指向向是是句句子子中中词词语语之之间间的的语语义义关关系系,,主主要要指指非非连连续续成成分分之之间间的的语语义义关关系系。
例例如:如:•((1)他浓浓的泡了一杯茶他浓浓的泡了一杯茶•((2)小王扭伤了腰小王扭伤了腰•((3)老李死了一头猪老李死了一头猪•((4)他一向性格开朗他一向性格开朗(二)语义指向的特定含义(二)语义指向的特定含义1.特定含义特定含义:一方面,语义指向不一定只是关于名词:一方面,语义指向不一定只是关于名词的语义指称问题,也包括其他各种实词(动词、形的语义指称问题,也包括其他各种实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的语义关系问题;另一方面,这种容词和副词等)的语义关系问题;另一方面,这种语义指向关系又专门指一个成分跟另外两个或多个语义指向关系又专门指一个成分跟另外两个或多个成分中的某一个具有成分中的某一个具有“相关相关”的关系,即确定某个的关系,即确定某个词语跟结构内出现的或可能设在结构内出现的哪个词语跟结构内出现的或可能设在结构内出现的哪个其他词语其他词语“相联系相联系”(related to)2.实例(1)老王吃饱了 (2)老王喜滋滋地炸了盘花生 老王吃光了 老王脆脆地炸了盘花生 老王吃快了。
老王早早地炸了盘花生句法结构关系/语义结构关系句法结构关系/语义结构关系•一、一、句法结构关系/语句法结构关系/语义结构关系义结构关系, ,实际上是语实际上是语言结构或者语言成分之间言结构或者语言成分之间同时并存着的两种不同性同时并存着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质的关系. .他们之间有时他们之间有时一致一致, ,但并不总是一致的但并不总是一致的句法结构关系/语义结构关系句法结构关系/语义结构关系•二、什么是句法结构关系/语二、什么是句法结构关系/语义结构关系?义结构关系?•平时讲语法分析时,常常提到平时讲语法分析时,常常提到结构中成分与成分之间具有结构中成分与成分之间具有““主谓、动宾、动补、定中、状主谓、动宾、动补、定中、状中、联合中、联合””等关系,这些就是等关系,这些就是““句法结构关系句法结构关系””有时,还有时,还会提到结构成分之间具有会提到结构成分之间具有““施施事和动作、动作和受事、动作事和动作、动作和受事、动作和工具、动作和对象、动作和和工具、动作和对象、动作和处所处所””等,这些就是等,这些就是““语义结语义结构关系构关系””。
句法结构关系/语义结构关系•一、一、句法结构关系/语义结构关系句法结构关系/语义结构关系的一致的一致•如如•((1 1)吃面包/洗衣服/开汽车/搬)吃面包/洗衣服/开汽车/搬东西/看电影东西/看电影• (2)(2)小李打了父亲/公园买了一头小李打了父亲/公园买了一头狗熊/我家养了一只小鸟狗熊/我家养了一只小鸟•例(例(1 1)从句法结构看,都是动宾关)从句法结构看,都是动宾关系,从语义结构看,都是系,从语义结构看,都是““动作和动作和受事受事””的关系例(的关系例(2 2)从句法结构)从句法结构看,都是看,都是““主谓主谓/ /动宾动宾””的关系,从的关系,从语义结构关系看,都是语义结构关系看,都是““施事和动施事和动作行为作行为/ /动作和受事动作和受事””这两种关系具这两种关系具有一致性有一致性句法结构关系/语义结构关系•((1 1)吃面包)吃面包/ /吃食堂吃食堂/ /吃火锅吃火锅/ /吃老本吃老本/ /吃快餐吃快餐•((2 2)小李死了父亲小李死了父亲/ /公园跑了一头公园跑了一头狗熊/ /我家飞了一只小鸟我家飞了一只小鸟•例(例(1)从句法结构上看,还是动宾关)从句法结构上看,还是动宾关系,甚至其中的动词都是系,甚至其中的动词都是“吃吃”,但,但其语义结构关系就不一样。
如其语义结构关系就不一样如“吃面吃面包包”(动作和受事);吃食堂(动作(动作和受事);吃食堂(动作和处所);吃火锅(动作和工具);和处所);吃火锅(动作和工具);吃老本(动作和凭借);吃快餐(动吃老本(动作和凭借);吃快餐(动作和方式)等例(作和方式)等例(2)死的行为主体)死的行为主体不是主语不是主语“小李小李”,而是宾语,而是宾语“父亲父亲”同样是“主谓主谓/动宾动宾”的结构关系,的结构关系,但表现出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但表现出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多指单义关系/多指歧义关系•一、多指单义关系一、多指单义关系•一、多指单义关系一、多指单义关系,是说虽然结是说虽然结构上某个成分可能与其他多个构上某个成分可能与其他多个成分在语义上相联系,但不会成分在语义上相联系,但不会造成不同的理解,也就是该成造成不同的理解,也就是该成分一般与其中哪个成分相联系分一般与其中哪个成分相联系是确定的是确定的•如如“老王请教小李怎么编程序老王请教小李怎么编程序”(老王编程序(老王编程序/*小李编程序)小李编程序)多指单义关系/多指歧义关系•二、多指歧义关系二、多指歧义关系•在某一类结构中,某个成在某一类结构中,某个成分不但可能跟多个成分在分不但可能跟多个成分在语义上相联系,而且这些语义上相联系,而且这些语义联系在理解上也是不语义联系在理解上也是不确定的。
如确定的如“老王答应我老王答应我再写一篇再写一篇”(老王再写一(老王再写一篇?我再写一篇?)等篇?我再写一篇?)等•老王在火车上写标语老王在火车上写标语可能的情况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有几种?)(三)语义指向的类型(三)语义指向的类型 •从句法成分看:•1.补语的语义指向补语的语义指向 • 例如:( 例如:(1)你砍)你砍<快快>了,慢一点!了,慢一点! • ( (2)我看)我看<完完>了了《《红楼梦红楼梦》》• 第一,前指动词 第一,前指动词 • 例如:( 例如:(3)我砍)我砍<累累>了 • ( (4)我学)我学<会会>了滑雪 •第二,前指主语第二,前指主语 •例如:(例如:(5)我们砍)我们砍<光光>了树再休息了树再休息 • ( (6)他一连发)他一连发<出界出界>两个球 •第三,后指宾语第三,后指宾语• • 例如:( 例如:(7)把刀都砍)把刀都砍<钝钝>了 • ( (8)他把牙都吃)他把牙都吃<坏坏>了•第四,前指第四,前指“把把”的宾语 •补语补语•[1] 砍倒了 •[2] 砍累了•[3] 砍钝了•[4] 砍快了•[5] 砍破了。
砍破了• 2.状语的语义指向状语的语义指向 • 例如:(例如:(1)血压)血压【【急剧急剧】】下降 • ( (2)我)我【【经常经常】】打乒乓球打乒乓球 •第一,后指中心语第一,后指中心语• 例如:( 例如:(3)祥子)祥子【【青筋蹦跳青筋蹦跳】】地坐下 • ( (4)四凤)四凤【【胆怯胆怯】】地望着大海地望着大海 •第二,前指主语第二,前指主语 •例如:(例如:(5)花也很多,)花也很多,【【圆圆圆圆】】的摆成一的摆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 • ( (6)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猪猡”•第三,后指宾语第三,后指宾语 • • 例如:( 例如:(7)我把王群)我把王群【【满意满意】】地打发地打发走了 • ( (8)师傅们把水泥行条和楼板)师傅们把水泥行条和楼板【【纵横纵横交错交错】】地摆在一起地摆在一起 •第四,前指第四,前指“把把”的宾语•状语状语•[1] 我没买多少书,只买了一本书我没买多少书,只买了一本书•[2] 我没买什么,只买了一本书。
我没买什么,只买了一本书•[3] 我没做什么,只买了一本书我没做什么,只买了一本书•[4] 小王慢慢地走上领奖台小王慢慢地走上领奖台•[5] 我圆圆地画了一个圈 我圆圆地画了一个圈 •[6] 我狼狈地摔了一跤我狼狈地摔了一跤•3.定语的语义指向定语的语义指向 •例如:(例如:(1)他昨天买了件(羊皮)大衣他昨天买了件(羊皮)大衣 •((2)我要好好地逛一逛(美丽)的西湖我要好好地逛一逛(美丽)的西湖•第一,后指中心语第一,后指中心语• • 例如:( 例如:(3)他做了一个(惬意)的美)他做了一个(惬意)的美梦 • ( (4)我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我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 • 第二,前指主语 第二,前指主语 • 例如:(例如:(5)陈小平看了(一天)的书陈小平看了(一天)的书 • ( (6)孙静在家等了(一上午)的孙静在家等了(一上午)的•第三,前指述语第三,前指述语•定语定语•[1] 他晚年过着幸福的生活他晚年过着幸福的生活•[2] 他干了一整天的活他干了一整天的活•[3] 孩子们每人买了两块钱的菜孩子们每人买了两块钱的菜•[4] 他做了他做了50块钱的衣服。
块钱的衣服•[5] 她昨天想了一天的心事 她昨天想了一天的心事 •[6] 小王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小王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7] 小李拔了十块钱的草小李拔了十块钱的草 •4、谓语、谓语•[1] 我找个老师问一下我找个老师问一下•[2] 我找个老师教一下我找个老师教一下•[3] 我找个老师讨论一下我找个老师讨论一下•[4] 我找个人一起去 我找个人一起去 •[5] 三顿饭就把他吃厌了三顿饭就把他吃厌了•[6] 一句话就把小张说火了一句话就把小张说火了 语义指向分析训练题语义指向分析训练题一一 分析下列动补结构中,形容词的语义指向:分析下列动补结构中,形容词的语义指向:a砍光了 b砍累了 c砍钝了d砍快了 e砍疼了 f砍坏了二二 指出下列例中,指出下列例中,““胜胜””、、““败败””的语义指的语义指向:向:A中国队大败韩国队中国队胜利)B中国队大胜韩国队中国队胜利)•三三 分析划线部分的语义指向分析划线部分的语义指向•1.1.他的心跳得他的心跳得冲出胸膛冲出胸膛•2.2.孙小姐的眼睛张得孙小姐的眼睛张得像像O O一样圆一样圆。
•3.3.他做得他做得若无其事若无其事•4.4.这事跑得他这事跑得他直喘气直喘气•5.5.我字写得我字写得很糟很糟•6.6.你把我想得你把我想得太好了太好了•7.7.她们把嘴收得她们把嘴收得像眼药水瓶口那样小像眼药水瓶口那样小•8.8.水烧得水烧得热热•9.9.你来得你来得巧巧10.10.老王老王烂了烂了一筐苹果一筐苹果11.11.前面前面走来走来一个人12.12.一锅饭一锅饭吃吃三个人13.13.小明有块金表很小明有块金表很得意得意14.14.小明有块金表很小明有块金表很漂亮漂亮15.15.妹妹哭妹妹哭醒醒了弟弟16.16.苗苗苗苗在院子里在院子里喂鸽子17.17.老师老师在黑板上在黑板上写字18.18.他他在课桌上在课桌上跳舞19.19.他被他被粗暴地粗暴地 押上押上了牛车20.20.这个问题我一定记得这个问题我一定记得牢牢的牢牢的21.21.他摔他摔断断了腿22.22.我们已经打扫我们已经打扫干净干净教室了23.23.他们他们圆圆地圆圆地围了一个圈围了一个圈24.24.他他在火车上在火车上写字25.25.三位三位学生家长学生家长26.26.新新老师宿舍老师宿舍(四)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语义指向分析是对述谓结构分析的一种必语义指向分析是对述谓结构分析的一种必要的补充。
述谓结构分析只分析谓词和谓要的补充述谓结构分析只分析谓词和谓项之间的语义关系,不管其他词语之间的项之间的语义关系,不管其他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可是实际上句子中其他词语之语义关系可是实际上句子中其他词语之间也有各种语义关系,搞清这种语义指向,间也有各种语义关系,搞清这种语义指向,对于准确理解句子的意义,消除歧义以及对于准确理解句子的意义,消除歧义以及说明句式转换的规律,都有重要的意义说明句式转换的规律,都有重要的意义 •词语之间的语义指向往往是句子的非连续成分之词语之间的语义指向往往是句子的非连续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但是可以通过句式转换,变成连间的语义关系,但是可以通过句式转换,变成连续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所以,语义指向分析可续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所以,语义指向分析可以说明句式变换的规律如有领属关系或事物-以说明句式变换的规律如有领属关系或事物-性状关系的词语都可以变成偏正结构例如上面性状关系的词语都可以变成偏正结构例如上面例(例(1)-()-(4)都可以转换成下面的句子:)都可以转换成下面的句子:•((5)他泡了一杯浓浓的茶他泡了一杯浓浓的茶•((6)小王的腰扭伤了小王的腰扭伤了•((7)老李的一头猪死了。
老李的一头猪死了•((8)他的性格一向开朗他的性格一向开朗•又如又如“他喝醉了酒他喝醉了酒与与“他喝光了酒他喝光了酒语义指向的作用语义指向的作用第一,可以解释其他方法不能分化的歧义第一,可以解释其他方法不能分化的歧义((7))a1老王有一个女儿,很满足老王有一个女儿,很满足 a2老王有一个女儿,很漂亮老王有一个女儿,很漂亮 a3老王有一个女儿,很骄傲老王有一个女儿,很骄傲8))a老王在飞机上看到了大海老王在飞机上看到了大海 b老王在房顶上发现了敌人老王在房顶上发现了敌人第二,可以解释某些句法结构形式的语法意义第二,可以解释某些句法结构形式的语法意义((9))a礼物我收到了不少/香烟我只抽阿诗玛礼物我收到了不少/香烟我只抽阿诗玛 b电器我只买进口的/穿的我最在意鞋子电器我只买进口的/穿的我最在意鞋子第三,可以解释某些句法结构形式的变换条件第三,可以解释某些句法结构形式的变换条件10)) a1 老王喝光了酒老王喝光了酒 b1老王喝醉了酒老王喝醉了酒 a2 老王把酒喝光了老王把酒喝光了。
× b2老王把酒喝醉了老王把酒喝醉了 × a3 这瓶酒就把老王喝光了这瓶酒就把老王喝光了B3这点酒就把老王喝醉这点酒就把老王喝醉了•((11))• a1小姑娘唱红了小姑娘唱红了 b1这首歌唱红了这首歌唱红了• a2这首歌唱红了小姑娘这首歌唱红了小姑娘 b2小姑娘唱红了这首歌小姑娘唱红了这首歌 • a3这首歌吧小姑娘唱红了这首歌吧小姑娘唱红了 b3小姑娘把这首歌唱红了小姑娘把这首歌唱红了 语义指向分析作用 •(1)可以进一步帮助分析句子的语义结构,揭示语可以进一步帮助分析句子的语义结构,揭示语义结构的特点义结构的特点•语义指向分析语义指向分析不限于直接之间不限于直接之间的语义关系,还可以的语义关系,还可以考察其他各种考察其他各种非直接成分之间非直接成分之间语义上的直接联系语义上的直接联系语义指向分析就是语义指向分析就是分析句子的语义结构中的直接成分析句子的语义结构中的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分之间的关系因此运用语义指向分析方法可以进因此运用语义指向分析方法可以进一步分析句子的语义结构,揭示语义结构的特点。
一步分析句子的语义结构,揭示语义结构的特点例如例如补语和主语、宾语之间,状语和主语、宾语之补语和主语、宾语之间,状语和主语、宾语之间,定语和谓语动词间,定语和谓语动词((他想了一天的书他想了一天的书之间在之间在句法上不是直接成分,而在语义上有着直接的关系句法上不是直接成分,而在语义上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语义指向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运用语义指向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 (2)可以解释其他方法不能分化的歧义可以解释其他方法不能分化的歧义•[1]“别砍破了!别砍破了!”•[2]“他上了一天的课他上了一天的课•[3]“我借了他我借了他100元钱•[4]“我租了他一间房我租了他一间房• 汉语句子存在着许多歧义结构,分化这些汉语句子存在着许多歧义结构,分化这些歧义结构各自的性质和特点,可以运用不同歧义结构各自的性质和特点,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一般有层次切分法、成分定性法、的方法一般有层次切分法、成分定性法、变换分析法等但是有些句子的歧义结构无变换分析法等但是有些句子的歧义结构无法用这三种方法来加以分化例如:法用这三种方法来加以分化例如:• •[5] 你别锯坏了你别锯坏了• 这个句子有歧义,既可以表示为这个句子有歧义,既可以表示为(a)“你别把木你别把木头(或者其他被锯的东西)锯坏了头(或者其他被锯的东西)锯坏了”,也可以表示,也可以表示(b)“你别把锯锯坏了你别把锯锯坏了”。
对这种歧义,我们无法对这种歧义,我们无法用上述的三种方法来加以分化,无论从层次构造、用上述的三种方法来加以分化,无论从层次构造、句法关系上,还是从句式变换上看,在表示这两种句法关系上,还是从句式变换上看,在表示这两种意思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其格式都是意思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其格式都是• “NP+别别+V+A+了了”分化这种歧义结构,就可分化这种歧义结构,就可以用语义指向分析法这个格式的补语以用语义指向分析法这个格式的补语A(坏)的(坏)的语义指向不同表示语义指向不同表示(a)的意义时,补语的意义时,补语A(坏)语(坏)语义上指向义上指向V(锯)的受事,如木头等表示(锯)的受事,如木头等表示(b)的意的意义时,补语义时,补语A(坏)语义上指向(坏)语义上指向V(锯)的工具,(锯)的工具,如锯这样就分化了如锯这样就分化了“你别锯坏了你别锯坏了”这一歧义结构这一歧义结构•消除歧义消除歧义•例如例如“他在火车上写标语他在火车上写标语 •又如又如“他借了小王一辆车他借了小王一辆车•“老王答应我再写一篇老王答应我再写一篇”•(老王再写一篇?我再写一篇?)(老王再写一篇?我再写一篇?)((6))a1老王有一个女儿,很满足。
老王有一个女儿,很满足 a2老王有一个女儿,很漂亮老王有一个女儿,很漂亮 a3老王有一个女儿,很骄傲老王有一个女儿,很骄傲7))a老王在飞机上看到了大海老王在飞机上看到了大海 b老王在房顶上发现了敌人老王在房顶上发现了敌人•(3)可以帮助解释某些句法结构的语法意义可以帮助解释某些句法结构的语法意义•语义指向分析方法也能够用来帮助说明解释一些比较语义指向分析方法也能够用来帮助说明解释一些比较复杂的结构成分的句法语义功能比如说复杂的结构成分的句法语义功能比如说“动词动词+结结果补语果补语”,(也称动结式述补结构,简称动结式)也称动结式述补结构,简称动结式)有的能带宾语,有的不能带宾语;有的除了能带宾语有的能带宾语,有的不能带宾语;有的除了能带宾语外,还要求一个其他的成分与之共现用配价概念来外,还要求一个其他的成分与之共现用配价概念来说,动结式有一价、二价、三价的区别那么哪些动说,动结式有一价、二价、三价的区别那么哪些动结式是一价的,哪些动结式是二价的,哪些动结式是结式是一价的,哪些动结式是二价的,哪些动结式是三价的?有哪些规律?动结式的配价有不少因素在起三价的?有哪些规律?动结式的配价有不少因素在起作用,十分复杂,其中语义指向就是一个主要因素。
作用,十分复杂,其中语义指向就是一个主要因素王红旗(王红旗1995)动结式的配价要受动词和补语共同制)动结式的配价要受动词和补语共同制约,补语的语义指向往往会直接影响动结式的配价约,补语的语义指向往往会直接影响动结式的配价根据补语在语义指向上的差别,可以把动结式分成两根据补语在语义指向上的差别,可以把动结式分成两大类型:一类是补语无语义指向的,另一类是补语有大类型:一类是补语无语义指向的,另一类是补语有语义指向的补语无语义指向的动结式的配价,只由语义指向的补语无语义指向的动结式的配价,只由动词的价来决定即动词是一价的,由它构成的动结动词的价来决定即动词是一价的,由它构成的动结式的配价也是一价的;动词是二价的,由它构成的动式的配价也是一价的;动词是二价的,由它构成的动结式的配价也是二价的结式的配价也是二价的•例如:例如:•[6] 孩子睡着了 孩子睡着了 •[7] 他找到了钥匙他找到了钥匙• 补语有语义指向的动结式又可以分成两类:语义补语有语义指向的动结式又可以分成两类:语义指向为述语动词的和语义指向为体词的语义指向指向为述语动词的和语义指向为体词的语义指向为述语动词的动结式的配价,也是决定于述语动词为述语动词的动结式的配价,也是决定于述语动词的价。
例如:的价例如:• [8] 你走早了(一个小时) 你走早了(一个小时) •[9] 他们查清了事故的原因他们查清了事故的原因• 例例[8]动结式的补语动结式的补语“早早”语义指向述语动词语义指向述语动词“走走”,,“走走”是一价的,动结式的配价也是一价的是一价的,动结式的配价也是一价的例例[9]动结式的补语动结式的补语“清清”语义指向述语动词语义指向述语动词“查查”,,“查查”是二价的,动结式的配价也是二价的是二价的,动结式的配价也是二价的a礼物我收到了不少/香烟我只抽阿诗玛礼物我收到了不少/香烟我只抽阿诗玛 b电器我只买进口的/穿的我最在意电器我只买进口的/穿的我最在意鞋子•(4)可以帮助说明某种语言单位具备不具备某种语可以帮助说明某种语言单位具备不具备某种语法功能的规律法功能的规律•[10] a.张三是谁? 张三是谁? •b.谁是张三? 谁是张三? •c.张三到底是谁?张三到底是谁?•d.*谁到底是张三? 谁到底是张三? •e.到底谁是张三?到底谁是张三?•在有在有“到底到底”的句子里,疑问代词的句子里,疑问代词“谁谁”只能放在只能放在后面•[11] 我才一万块钱,连个车轮子也买不来。
我才一万块钱,连个车轮子也买不来• [12] 我才五十九岁,还可以再干一届我才五十九岁,还可以再干一届•“才才”的语义只能后指的语义只能后指((5)可以解释某些句法结构形式的变换)可以解释某些句法结构形式的变换条件a1 老王喝光了酒老王喝光了酒 b1老王喝醉了酒老王喝醉了酒 a2 老王把酒喝光了老王把酒喝光了 × b2老王把老王把酒喝醉了酒喝醉了 × a3 这瓶酒就把老王喝光了这瓶酒就把老王喝光了B3这点酒这点酒就把老王喝醉了就把老王喝醉了• (6)为解释某些语法现象提供一种新的角度为解释某些语法现象提供一种新的角度•[13]“我找个老师问一下我找个老师问一下•[14] “我找个老师教一下我找个老师教一下•[15] “我找个老师讨论一下我找个老师讨论一下•都是都是“Np1++Vp1++Np2++Vp2”结构,但结构,但“我找个我找个老师问一下老师问一下”的的“问问”指向指向“我我”,是,是“我找老师我找老师+我问老师+我问老师”,因而,因而“我找个老师问一下我找个老师问一下”是连动是连动句,句,“老师老师”是宾语;是宾语;“我找个老师教一下我找个老师教一下”的的“教教”指向指向“老师老师”,是,是“我找老师+老师教我我找老师+老师教我”,,因而因而“我找个老师教一下我找个老师教一下”是兼语句,是兼语句,“老师老师”是是兼语;兼语;“我找个老师讨论一下我找个老师讨论一下”的的“讨论讨论”指向指向“我我”和和“老师老师”,是,是“我找个老师,我和老师讨论我找个老师,我和老师讨论”,因而难以确定句法结构性质,需要进一步研究。
因而难以确定句法结构性质,需要进一步研究• (7)有助于开阔语法研究的思路,拓宽语法研究的视野有助于开阔语法研究的思路,拓宽语法研究的视野• 语义指向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开始运用于分析补语、形容词状语开始运用于分析补语、形容词状语等在句中的等在句中的语义指向,它是属于语义平面的既而发展为分析语义指向,它是属于语义平面的既而发展为分析副词副词的语义指的语义指向,而且不只限于向,而且不只限于句中句中,也可以在,也可以在句外句外同时又引进了同时又引进了语境、预语境、预设、意愿、焦点、已知信息、新信息设、意愿、焦点、已知信息、新信息等概念和分析的手段,把语等概念和分析的手段,把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开拓义分析和语用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开拓了语法研究的视野了语法研究的视野• 语义指向分析方法在上述方面成功的运用,给我们以启示:可语义指向分析方法在上述方面成功的运用,给我们以启示:可以进一步以进一步发展运用发展运用到其他方面,比如到其他方面,比如连词和代词连词和代词等• 有些连词由于位置不同其语义指向也不同例如:有些连词由于位置不同其语义指向也不同。
例如:“只有、只只有、只要、不管要、不管”等用在主语之前,其语义指向后边整个主谓结构;用等用在主语之前,其语义指向后边整个主谓结构;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其语义指向后边的谓语部分从而可以引起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其语义指向后边的谓语部分从而可以引起句子意义的变化例如:句子意义的变化例如:• [16] 只有经理外出洽谈生意,他才能借此轻松一下只有经理外出洽谈生意,他才能借此轻松一下• [17] 只要小张说清楚,他是不会有意见的只要小张说清楚,他是不会有意见的• 这两句中的连词这两句中的连词“只有只有”和和“只要只要”都用在主语之前,其语义都用在主语之前,其语义指向都是后边的整个主谓结构,后一分句的主语指向都是后边的整个主谓结构,后一分句的主语“他他”也都是在也都是在一定语境中另有所指的对象,句子没有歧义一定语境中另有所指的对象,句子没有歧义•如果这两句中的连词都用在主语之后:如果这两句中的连词都用在主语之后:• [16′]经理只有外出洽谈生意,他才能借此轻松一经理只有外出洽谈生意,他才能借此轻松一下• [17′]小张只要说清楚,他是不会有意见的小张只要说清楚,他是不会有意见的。
• 那么连词的语义指向就是后边的谓语部分,谓语动那么连词的语义指向就是后边的谓语部分,谓语动词的施事可能是前边的主语,也可能是一定语境另有词的施事可能是前边的主语,也可能是一定语境另有所指的对象,后一分句的主语所指的对象,后一分句的主语“他他”既可以回指前一既可以回指前一分句的主语;也可以另有所指分句的主语;也可以另有所指• 关于关于代词代词的语义指向,已对的语义指向,已对“这样这样”的语义指向作的语义指向作了初步探索其语义指向有三种情况:语义指上,语了初步探索其语义指向有三种情况:语义指上,语义指下和语义同步义指下和语义同步语义指上语义指上即语义指向上面的整段即语义指向上面的整段话语或是句子、分句话语或是句子、分句语义指下语义指下即语义指向下面的话即语义指向下面的话语语义同步语义同步即语义就指向紧跟在它后面的词语;二即语义就指向紧跟在它后面的词语;二者在语义上互相照应段业辉者在语义上互相照应段业辉1987)这一分析虽然)这一分析虽然还有待商榷,但是它把语义指向分析的视域扩大到篇还有待商榷,但是它把语义指向分析的视域扩大到篇章,给人以启发章,给人以启发语义指向的研究方向语义指向的研究方向•一、副词的语义指向研究•副词语义指向研究的一个特点是同时引进了蕴涵、副词语义指向研究的一个特点是同时引进了蕴涵、焦点、预设、句重音、辖域等语用概念。
研究的焦点、预设、句重音、辖域等语用概念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表示范围或关系意义的副词以及热点主要集中在表示范围或关系意义的副词以及否定副词的否定中心和否定范围上否定副词的否定中心和否定范围上语义指向的研究方向语义指向的研究方向•二、状语的语义指向研究二、状语的语义指向研究•较早用语义指向的概念对状语进行研较早用语义指向的概念对状语进行研究的学者是刘月华究的学者是刘月华(1983),(1983),作者把描写作者把描写性状语分成M性状语分成M1 1、M、M2 2、M、M3 3三类三类, ,根据根据三类描写性状语的语义特征三类描写性状语的语义特征, ,考察其在考察其在句中的语法位置句中的语法位置, ,找出不同类别的描写找出不同类别的描写性状语的句法及语义指向规律性状语的句法及语义指向规律语义指向的研究方向语义指向的研究方向•二、状语的语义指向研究二、状语的语义指向研究•此后此后, ,徐复岭徐复岭(1986)(1986)讨论了连动短语前的状语讨论了连动短语前的状语语义指向问题语义指向问题; ;张力军张力军(1990)(1990)、董金环、董金环(1991)(1991)从形容词状语的语义特征入手探讨了它们的语从形容词状语的语义特征入手探讨了它们的语义指向规律义指向规律; ;张爱民张爱民(1996)(1996)将形容词重叠式作将形容词重叠式作状语与作其他成分的语义指向作了比较状语与作其他成分的语义指向作了比较; ;郑贵郑贵友友(1995(1995、、19961996、、1998)1998)、侯友兰、侯友兰(1998)(1998)引入引入““系系””的概念将形容词状语纳入句法框架中进行的概念将形容词状语纳入句法框架中进行考察。
讨论状语语义指向的文章还有张国宪考察讨论状语语义指向的文章还有张国宪(1991(1991aa) )、李子云、李子云(1993)(1993)、张世才、张世才(1999)(1999)可以看出以看出, ,对状语语义指向的研究是多角度、多对状语语义指向的研究是多角度、多侧面的语义指向的研究方向语义指向的研究方向•三、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三、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对补语语义指向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对补语语义指向的认识可以追溯到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初文炼年代初文炼(1960)(1960)、李临定、李临定(1963)(1963)对对““得得””字补语句的讨论吕叔湘字补语句的讨论吕叔湘(1986)(1986)对对““主主+ +动动+ +补补+ +宾宾””句式中补语跟主语或宾语句式中补语跟主语或宾语( (包括含动补结构的包括含动补结构的““把把””字句和字句和““被被””字字句句) )有语义关系的句子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有语义关系的句子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揭示了动补结构的多义性揭示了动补结构的多义性语义指向的研究方向语义指向的研究方向•三、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三、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作者把这种句式中成分间的语义关作者把这种句式中成分间的语义关系归纳为十六种系归纳为十六种, ,认为补语跟主语或认为补语跟主语或宾语的语义关系宾语的语义关系““不妨说是有一种不妨说是有一种主谓关系主谓关系””。
这一认识对动补结构这一认识对动补结构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中期以后年代中期以后, ,述补结构内部的语述补结构内部的语义关系问题一时成为语法界讨论的义关系问题一时成为语法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热门话题之一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张国宪张国宪(1988(1988、、19911991bb) )尝试从配价角度对结果补尝试从配价角度对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进行探讨语的语义指向进行探讨, ,还讨论了结果补语语义指还讨论了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的形式标志陆俭明向的形式标志陆俭明(1990)(1990)讨论了讨论了““动动+ +形形+ +了了””述补结构中形容词补语的语义指向规律马真、述补结构中形容词补语的语义指向规律马真、陆俭明陆俭明(1997)(1997)把形容词充当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把形容词充当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具体归纳为十种崔承一具体归纳为十种崔承一(1991)(1991)用语义指向分析用语义指向分析手段将述补手段将述补( (结果结果) )宾谓语句的语义结构总结为十宾谓语句的语义结构总结为十一种类型其他如詹人凤一种类型其他如詹人凤(1989)(1989)、朱子良、朱子良(1992)(1992)、、李小荣李小荣(1994)(1994)、王红旗、王红旗(1993(1993、、1996)1996)、森山美纪、森山美纪子子(1999)(1999)。
语义指向分析训练题语义指向分析训练题1.1.分析下列动补结构中,形容词的语义指向:分析下列动补结构中,形容词的语义指向:a a砍光了砍光了 b b砍累了砍累了 c c砍钝了砍钝了d d砍快了砍快了 e e砍疼了砍疼了 f f砍坏了砍坏了2.2.指出下列例中,指出下列例中,““胜胜””、、““败败””的语义指向:的语义指向:a a韩国队大败韩国队大败b b中国队大败韩国队中国队大败韩国队c c中国队大胜中国队大胜 d d中国队大胜韩国队中国队大胜韩国队3.3.思考:结合话语研究实例,举例说明,语义指向思考:结合话语研究实例,举例说明,语义指向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作用?(五)语义指向分析的方法(五)语义指向分析的方法•根据语义指向的基础和确定语义指向的原则,汉语语法学界建立根据语义指向的基础和确定语义指向的原则,汉语语法学界建立了如下几种确定语义指向的方法了如下几种确定语义指向的方法• 1. 成分分解 成分分解—组配法组配法• 成分分解成分分解—组配法是以词汇语义兼容关系和语义兼容原则为依组配法是以词汇语义兼容关系和语义兼容原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确定语义指向的方法。
含有句法附加成分(定语、据建立起来的确定语义指向的方法含有句法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的句法结构,其语义都是复合的通过句法成分的状语、补语)的句法结构,其语义都是复合的通过句法成分的分解一组配,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构成复合语义的各个组成分解一组配,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构成复合语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从而确定句法附加成分的语义指向请看下面的例子:部分,从而确定句法附加成分的语义指向请看下面的例子:• [1] a.我们踢赢了球 我们踢球+我们赢了(补语指向主语)我们踢赢了球 我们踢球+我们赢了(补语指向主语)• b.我们踢破了球 我们踢球+球破了(补语指向宾语)我们踢破了球 我们踢球+球破了(补语指向宾语)• c.我们踢完了球 我们踢球+踢完了(补语指向述语)我们踢完了球 我们踢球+踢完了(补语指向述语)• 通过句法成分的分解通过句法成分的分解—组配,我们确定了上述例子中补语的语组配,我们确定了上述例子中补语的语义指向 成分分解成分分解—组配法是确定实词充当的句法成分的语义组配法是确定实词充当的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的有效方法指向的有效方法• 2. 消元法和换项法 消元法和换项法• 消元法和换项法都是以句法语义兼容关系和共存原则为依据消元法和换项法都是以句法语义兼容关系和共存原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确定语义指向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的主要作用是确建立起来的确定语义指向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主要作用是确定有指成分的定有指成分的“项项”如前所述,具体的次范畴在语义上对与如前所述,具体的次范畴在语义上对与之组配的成分有更具体的选择性如果有指成分所选择的被指之组配的成分有更具体的选择性如果有指成分所选择的被指成分不出现,就会造成语义缺位例如:成分不出现,就会造成语义缺位例如:•[2] a.他一共买了三本书 他一共买了三本书 •b.一共买了三本书 一共买了三本书 •c.一共三本书一共三本书•d.一共三本 一共三本 •e. *他一共买了书 他一共买了书 •通过消元操作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凡是通过消元操作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凡是“一共一共”和表示总和表示总量的量的“三本三本”同现的句法结构都是合法的;而一旦消去表示总同现的句法结构都是合法的;而一旦消去表示总量的量的“三本三本”,,“一共一共”的语义指向就会落空,形成不合法的的语义指向就会落空,形成不合法的句法结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句法结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肯定,“一共一共”的被指成分就的被指成分就是句法结构中表示总量的成分是句法结构中表示总量的成分“三本三本”。
•再看下面一组例子:再看下面一组例子:• [3] a.他究竟去哪个城市? 他究竟去哪个城市? b.*他究竟去广州他究竟去广州? ? c.他去广州?他去广州?• [4] a.他究竟去不去? 他究竟去不去? b.*他究竟不去? 他究竟不去? c.他不去?他不去?• [5] a.他究竟去了没有? 他究竟去了没有? b.*他究竟去了? 他究竟去了? c.他去了?他去了?• [6] a.他究竟去,还是不去? 他究竟去,还是不去? b.*他究竟去? 他究竟去? c.他去?他去?• [7] a.他究竟何时去? 他究竟何时去? b.*他究竟八月去他究竟八月去? ? c.他八月去?他八月去?• [8] a.他究竟去多久? 他究竟去多久? b.*他究竟去半年他究竟去半年? ? c.他去半年?他去半年?• •通过上面的换项操作和消元操作,我们可通过上面的换项操作和消元操作,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把以看到:如果把a组例子中的疑问成分换成组例子中的疑问成分换成非疑问成分,变成非疑问成分,变成b组的例子,就会形成不组的例子,就会形成不合法的疑问句;而一旦消去合法的疑问句;而一旦消去b组例子中的状组例子中的状语语“究竟究竟”,变成,变成c组例子,又会成为合法组例子,又会成为合法的疑问句。
据此,我们可以断定,上面的疑问句据此,我们可以断定,上面a组组例子中的状语例子中的状语“究竟究竟”的语义就是指向它的语义就是指向它后面的疑问成分后面的疑问成分• 3. 移位法 移位法• 移位法也是以句法语义兼容关系和共存原则为依据建移位法也是以句法语义兼容关系和共存原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确定语义指向的方法不同的是,这种方法的立起来的确定语义指向的方法不同的是,这种方法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确定有指成分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确定有指成分的“指指”请看下面的例请看下面的例子:子:•[9] a.张三是谁? 张三是谁? •b.谁是张三? 谁是张三? •c.张三到底是谁?张三到底是谁?•d.*谁到底是张三? 谁到底是张三? •e.到底谁是张三?到底谁是张三?•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句子中没有副词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句子中没有副词“到底到底”的时候,的时候,“张三是谁?张三是谁?”中的中的“张三张三”和和“谁谁”的移位较为自由,且不影响句子的合法性;而一旦句子的移位较为自由,且不影响句子的合法性;而一旦句子中出现了中出现了“到底到底”,表示疑问点的疑问代词,表示疑问点的疑问代词“谁谁”就只就只能出现在能出现在“到底到底”的后面,而不能出现在的后面,而不能出现在“到底到底”的前的前面。
据此,我们可以确定,副词面据此,我们可以确定,副词“到底到底”的语义是后指的语义是后指的,而且指向疑问成分的,而且指向疑问成分• 再看下面的例子:再看下面的例子:• [10] a.一斤米一块钱一斤米一块钱→一块钱一斤米一块钱一斤米• b.一斤米才一块钱一斤米才一块钱→一块钱才一斤米一块钱才一斤米• 再看下面的例子:再看下面的例子:• [10] a.一斤米一块钱一斤米一块钱→一块钱一斤米一块钱一斤米• b.一斤米才一块钱一斤米才一块钱→一块钱才一斤米一块钱才一斤米• 上面例上面例a中的两个句法结构虽然语序不同,但语义相同,也就是说,例中的两个句法结构虽然语序不同,但语义相同,也就是说,例a中中的两个句法结构是同义结构上面例的两个句法结构是同义结构上面例b中的两个句法结构同例中的两个句法结构同例a的两个句法结的两个句法结构情况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句法结构中多出了副词充当的状语构情况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句法结构中多出了副词充当的状语“才才”,而,而就是因为多出了这个就是因为多出了这个“才才”,例,例b中的两个句法结构却语义相反:中的两个句法结构却语义相反:“一斤米才一斤米才一块钱一块钱”是说东西便宜,是说东西便宜,“一块钱才一斤米一块钱才一斤米”是说东西昂贵。
为什么例是说东西昂贵为什么例a句法句法结构中多出了结构中多出了“才才”,就会由同义结构变为反义结构呢?问题显然出在,就会由同义结构变为反义结构呢?问题显然出在“才才”上• 副词副词“才才”的语法意义之一,就是表示主观上认为数量少,程度低例如:的语法意义之一,就是表示主观上认为数量少,程度低例如:• [11] 我才一万块钱,连个车轮子也买不来我才一万块钱,连个车轮子也买不来• [12] 我才五十九岁,还可以再干一届我才五十九岁,还可以再干一届• 在在“一斤米才一块钱一斤米才一块钱”和和“一块钱才一斤米一块钱才一斤米”这两个句法结构中,这两个句法结构中,“一块一块钱钱”和和“一斤米一斤米”分别受到分别受到“才才”的语义的影响,从而成为一个较小的量;的语义的影响,从而成为一个较小的量;而相对应的而相对应的“一斤米一斤米”和和“一块钱一块钱”则成为较大的量,所以才分别表现了则成为较大的量,所以才分别表现了“东西便宜东西便宜”和和“东西昂贵东西昂贵”的意思因此,上面的同义结构变成反义结构的的意思因此,上面的同义结构变成反义结构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句法结构中多出了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句法结构中多出了“才才”,而且还由于,而且还由于“才才”的语义后指。
的语义后指也就是说,也就是说,“才才”是一个后指副词是一个后指副词• 4. 对比法 对比法• 否定副词否定副词“没、没有没、没有”的语义是多指的对于的语义是多指的对于多指成分的具体的被指成分,口语中可以用加重多指成分的具体的被指成分,口语中可以用加重音的方法显示,书面上可以用着重号来表示重音音的方法显示,书面上可以用着重号来表示重音此外我们也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来显示多指成分的此外我们也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来显示多指成分的具体的语义指向也就是说,对比法也是显示具具体的语义指向也就是说,对比法也是显示具体的语义指向的一种方法例如:体的语义指向的一种方法例如:•[13] a.张三没杀人,他杀了一只鸡 张三没杀人,他杀了一只鸡 •b.张三没杀人,张三打人了张三没杀人,张三打人了• c.张三没杀人,李四杀人了张三没杀人,李四杀人了• 例例a通过后续句的对比,显示了否定点通过后续句的对比,显示了否定点“人人”;例;例b通过后续句的对比,显示否定点通过后续句的对比,显示否定点“杀杀”;;例例c通过后续句的对比,显示了否定点通过后续句的对比,显示了否定点“张三张三”语义与歧义短语•1、语音造成歧义、语音造成歧义•[1] 原来住在这里原来住在这里•[2] 想起来了想起来了•[3] 咬死咬死/猎人猎人//的狗的狗•[4] 游船、油船、邮船游船、油船、邮船•(语气语调)(本音、轻声)(停顿)(同音词)(语气语调)(本音、轻声)(停顿)(同音词)•2、多义词造成歧义、多义词造成歧义•[1] 往华北调往华北调•[2] 要来了要来了•[3] 给他去给他去•(向、从)(将要、)(得到)(向、从)(将要、)(得到)•3、句法造成歧义、句法造成歧义•[1] 出口产品出口产品•[2] 唱好歌唱好歌•4、语义指向造成歧义、语义指向造成歧义•[1] 批评的是小陈批评的是小陈•[2] 鲁迅的回忆鲁迅的回忆•[3] 鸡不吃了鸡不吃了•5、语用造成歧义、语用造成歧义•[1] 你别锯坏了。
你别锯坏了•[2] 他只给了十元钱他只给了十元钱思考与练习•一、举例说明句子的三种意义一、举例说明句子的三种意义•二、举例说明述谓结构、谓词的类型、谓项的格二、举例说明述谓结构、谓词的类型、谓项的格•三、举例说明述谓结构的各种类型三、举例说明述谓结构的各种类型•四、分析下列句子的述谓结构:四、分析下列句子的述谓结构:•1 1.去年,小王用自己买的毛线给他织了一件毛衣,这件.去年,小王用自己买的毛线给他织了一件毛衣,这件毛衣这时他正穿在身上毛衣这时他正穿在身上•2 2.对这个问题,老王发表了意见.对这个问题,老王发表了意见•五、举例说明什么是语义指向?语义指向分析有什么作用五、举例说明什么是语义指向?语义指向分析有什么作用??练习练习•对下列各组词进行义素分析对下列各组词进行义素分析•1 1 鞋子、靴子、袜子鞋子、靴子、袜子•2 2 看、见、望看、见、望•3 3 边疆、边境边疆、边境•4 4 母亲、舅舅、姑姑、姨娘、姨父母亲、舅舅、姑姑、姨娘、姨父•5 5 习惯、习气、陋习、积习习惯、习气、陋习、积习•6 6 男人、女人、男孩、女孩男人、女人、男孩、女孩•5、义素分析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义素分析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 )、)、(( )和()和( )。
•6、语义场具有(、语义场具有( )、()、( )、和()、和( ))几种最基本的性质几种最基本的性质•7、据语义场中同级词语的多少,可以把语义场分、据语义场中同级词语的多少,可以把语义场分为(为( )和()和( )两大类•8、语义场中的词语之间,存在着(、语义场中的词语之间,存在着( )和()和( )两种聚合关系两种聚合关系•9、总分关系是词语所指对象之间的(、总分关系是词语所指对象之间的( )与()与( )的关系•10、纵聚合关系包括两个小类:(、纵聚合关系包括两个小类:( )关系和()关系和( )关系•11、一般把多义词语的义项分为(、一般把多义词语的义项分为( )和()和( )两种•12、句子的意义涉及三个层面,构成三种不同的、句子的意义涉及三个层面,构成三种不同的意义:(意义:( )、)、( )和和( )•13、基本词汇具有(、基本词汇具有( )、()、( )、()、( ))三个特点三个特点•14、多义词后多项意义,最初的那项意义叫(、多义词后多项意义,最初的那项意义叫( ),有此派生出的意义叫(),有此派生出的意义叫( )。
•15、派生义的产生方式主要有(、派生义的产生方式主要有( )和()和( )两种•16、(、( )和()和( )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17、在语言的发展中,(、在语言的发展中,( )的变化速度最快,()的变化速度最快,( )次之,而()次之,而( )的演变最为缓慢的演变最为缓慢•18、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具有强烈的(、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具有强烈的( )•19、(、( )和()和(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20、(、( )和()和( )都是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都是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