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15篇.docx
78页2024年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15篇 目录 门式钢管脚手架支撑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一般安全要求 ①模板支撑的基础必须平整严实,并做好排水,回填土必须分层回填,逐层夯实 ②当模板支撑架设在钢筋混凝土楼板、挑台等结构上部时,应对该结构强度进行验算 ③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200mm,当超过200mm时,一榀门架承载力设计值应根据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进行修正;伸出长度为300mm时,应乘以修正系数0.90,超过300mm时,应乘以修正系数0.80模板支撑架的高度调整宜以采用可调顶托为主 ④模板支撑构造的设计,宜让立杆直接传递载荷当载荷作用于门架横杆时,门架的承载能力应乘以折减系数,当载荷对称作用于立杆与加强杆范围时,应取0.90当载荷对称作用在加强杆顶部时,应取0.70当载荷集中作用于横杆中间时,应取0.30 (2)模板支撑施工 ①模板支撑在安装前应在楼面或地面弹出门架的纵横方向位置线并进行抄平 ②门架、调节架及可调托座应根据支撑高度设置,支撑架底部可采用固定底座及木楔调整标高。
③用于梁模板支撑的门架,可采用平行或垂直于梁轴线的布置方式垂直于梁轴线布置时,门架两侧应设置交叉支撑平行于梁轴线设置时,两门架应采用交叉支撑或梁底模小楞连接牢固 ④门架用于楼板模板支撑时,门架间距与门架跨距应由计算和构造要求规定,水平加固杆应在周边顶层,底层及中间每5列、5排通长连续设置,并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楼板模板支撑较高时(大于10m),门架设置剪刀撑应在外侧周边和内部每隔15m间距连续设置到顶,剪刀撑宽度不应大于4个跨距或间距,斜杆与地面倾角宜为45°~60° ⑤门架用于整体式平台模板时,门架立杆、调节架应设置锁臂,模板系统与门架支撑应做满足吊运要求的可靠连接 ⑥搭设模板支撑时,施工操作层应铺设脚手板,操作工人应系安全带 (3)模板支撑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①不得使用严重变形、损伤和锈蚀的门架及其配件 ②可调底座、顶托应采用防止砂浆、水泥浆等污物填塞螺纹的措施 ③不得采用使门架产生偏心载荷的混凝土浇筑顺序,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④应避免装卸物对模板支撑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⑤交叉支撑、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钻探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第一章 钻探机场地基的修筑 第一条 机场地基应平整、坚固、稳定、适用钻塔底座的填土部分,不得超过塔基面积的1/4 第二条 在山坡修筑机场地基,岩石坚固平稳时,坡度应小于80°,地层松散不稳定时,坡度应小于45° 钻机类型与地基面积表一 钻 机 类 型 地 基 面 积 总面积/㎡ 长×宽/m xy-1(xu-100) 60 10 ×6 xy-2(xu-300-2 ) 99 11 ×9 xy-3(xu-600 143 13 ×11 ju-1000 143 13 ×11 xb-500 130 13 ×10 xy-4(xb-1000a) 154 14 ×11 xy-5(xu-1500) 180 15 ×12 第三条 机场周围应有排水措施。
在山谷、河沟、地势低洼地带或雨季施工时,机场地基应修筑拦水坝或修建防洪设施 第四条 机场地基应满足钻孔边缘距地下电缆线路水平距离大于5米,距地下通讯电缆、构筑物、管道等水平距离应大于2米 第二章 钻探设备安装、拆卸、搬迁 第五条 钻塔安装与拆卸应遵守下列规定: 1、安装、拆卸钻塔前,应对钻塔构件、工具、绳索、挑杆和起落架等进行严格检查 2、安装、拆卸钻塔应在安装队长或机长统一指挥下进行,作业人员要合理安排,严格按钻探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塔上塔下不得同时作业 3、安装、拆卸钻塔时,起吊塔件使用的挑杆应有足够的强度拆卸钻塔应从上而下逐层拆卸 4、进入机场应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不得赤脚或穿拖鞋,塔上作业应系好安全带,禁止穿带钉子或者硬底鞋上塔作业 5、安、拆钻塔应铺设工作台板,塔板台板长度、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 6、夜间或5级以上大风、雷雨、雾、雪等天气禁止安装、拆卸钻塔作业 第六条 钻架安装与拆卸应遵守下列规定: 1、起、放钻架,应在安装队长或机长统一指挥下,有秩序地进行 2、竖立或放倒钻架前,应当埋牢地锚。
3、竖立或放下钻架时,作业人员应离开钻架起落范围,并应有专人控制绷绳 4、钻架钢管材料应满足最大工作强度要求 5、钻架腿之间应安装斜拉手,应在钻架腿连接处的外部套上钢管结箍加固 6、起、放钻架,钻架外边缘与输电线路边缘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表二的规定 钻架与输电线路边缘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表二 电压/kv <1 1-10 35-110 154-220 350-550 最小安全距离/m 4 6 8 10 15 第七条 钻机设备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 1、各种机械安装应稳固、周正水平 2、安装钻机时,井架天车轮前缘切点,钻机立轴中心与钻孔中心成一条直线,直线度范围±15毫米 3、各种防护措施、安全装置应当齐全完好,外露的转动部位应设置可靠的防护罩或者防护栏杆 4、电气设备应安装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地方 第八条 设备搬运应遵守下列规定: 1、机动车搬运设备时,应有专人指挥;人工装卸时,应有足够强度的跳板;用吊车或葫芦起吊时,钢丝绳、绳卡、挂勾及吊架腿应牢固。
2、多人抬动设备时,应有专人指挥,相互配合 3、轻型钻机整体迁移时,应在平坦短距离地面上进行,并采取防倾斜措施 4、禁止在高压线下和坡度超过15°坡上或凹凸不平和松软地面整体迁移钻机 5、使用起重机械起吊钻机设备时,应遵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三章 升降钻具与钻进 第九条 升降机的制动装置、离合装置、提引器、游动滑车、拧管机和拧卸工具等应灵活可靠 第十条 使用钢丝绳应遵守下列规定: 1、钢丝绳安全系数应大于7 2、提引器处于孔口时,升降机卷筒钢丝绳圈数不少于3圈 3、钢丝绳固定连接应不少于3个;绳卡距绳头应大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 4、钢丝绳应定期检查变形、磨损、断丝钢丝绳应按《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5972-1986)的规定报废 钢丝绳用卡子连接的要求参照表 表三 绳径/mm 8.8 11 13 17.5 19.5 24 28 32.5 绳卡个数 3 3 3 3 4 5 5 6 卡子间距 70 80 100 120 140 160 200 230 第十一条 升降机,应平稳操作,严禁升降过程中用手触摸钢丝绳。
第十二条 提引器、提引钩,应有安全连锁装置;提落钻具或钻杆,提引器切口应朝下 第十三条 钻具处于悬吊或倾斜状态时,禁止用手探摸悬吊钻具内的岩心或探视管内岩心 第十四条 操作拧管机和插垫叉、扭叉,应由一个人操作;扭叉应有安全装置 第十五条 发生跑钻时,禁止抱插垫叉或强行抓抱钻杆 第十六条 开孔钻进时前,应对设备、安全防护设施、措施进行检查验收 第十七条 机械转动时,禁止进行机器部件的擦洗、拆卸和维修;禁止跨越传动皮带、转动部位或从其上方传递物件;禁止戴手套挂皮带或打腊;禁止用铁器拨、卸、挂传动中皮带 第十八条 钻进时,禁止用手扶持高压胶管或水龙头,修配高压胶管或水龙头时应停机 第十九条 调整回转器、转盘时应停机检查,并将变速手把放在空档位置 第二十条 转盘钻机钻进时,严禁转盘上站人 第二十一条 扩孔、扫脱落岩心、扫孔或遇溶洞、松散复杂地层钻进时,应由机(班)长或熟练技工操作 第四章 孔内事故处理 第二十二条 孔内事故处理前,应全面检查钻塔(钻架)构件、天车、游动滑车、钢丝绳、绳卡、提引器、吊钩、地脚螺丝、仪器、仪表等。
第二十三条 孔内事故处理时,应由机(班)长或熟练技工操作,并设专人指挥;除直接操作人员外,其他人员应撤离 第二十四条 禁止同时使用升降机、千斤顶或吊锤起拔孔内事故钻具 第二十五条 禁止超设备限定负荷强行起拔孔内事故钻具 第二十六条 打吊锤时,吊锤下部钻杆处应安装冲击把手或其他限位装置,禁止手扶、握钻杆或打箍;人力拉绳打吊锤时,应统一指挥 第二十七条 使用千斤顶回杆时,禁止使用升降机提吊被顶起的事故钻具 第二十八条 人工反钻具,扳杆回转范围内严禁站人;禁止使用链钳、管钳工具反事故钻具 第二十九条 反转钻机反钻具应采取低速慢转 第三十条 使用钢丝绳反管钻具连接物体应牢固可靠 第三十一条 钻孔爆破应遵守下列规定: 1、下爆破筒前,应进行孔径、孔深、偏斜度探测 2、向钻孔内送药包时,应慢速下放 3、爆破前应确定爆破危险边界,并做好爆破警戒工作 第五章 机场安全防护设施 第三十二条 钻塔座式天车应设安全档板,吊式天车应安装保险绳 第三十三条 钻机水龙头高压胶管,应设防缠绕、防坠安全装置和导向绳。
第三十四条 钻塔工作台,应安装可靠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度应大于1.2米,木质踏板厚度应大于5毫米或采用防滑钢板 第三十五条 塔梯应坚固、可靠;梯阶间距应小于400毫米,坡度小于75° 第三十六条 机场地板铺设,应平整、紧密、牢固;本质板厚度,应大于40毫米或使用防滑钢板 第三十七条 活动工作台安装、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作台应安装制动、防坠、防窜、行程限制、安全挂钩、手动定位等安全装置 2、工作台底盘、立柱、栏杆应成整体 3、工作台应配置直径30毫米以上棕绳手拉绳 4、工作台提引绳、重锤导向绳应采用直径9毫米以上钢丝绳 5、工作台平�重锤应安装在钻塔外,与地面之间距离应大于2.5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