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工学]数控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的对比分析.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33845291
  • 上传时间:2018-0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0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1 / 19目录绪论 .................................................................................................................................21.1 课题设计的背景 .............................................................................................21.2 数控技术发展的历程 .......................................................................................21.3 数控系统发展的前景 .......................................................................................31.4 我国数控系统发展的现状 ...............................................................................4工艺的对比 .....................................................................................................................72.1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 ......................................................72.2 数控加工与普通加工内容的差别 ...................................................................72.3 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与普通加工的工艺性分析对比 .......................82.4 加工工艺路线的对比分析 ...............................................................................82.5、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难点) ..................................................................112.6、工序尺寸及其偏差的确定 ..........................................................................122.7 机械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 ............................................................................14小结 ...............................................................................................................................16致谢 ...............................................................................................................................16参考文献 .......................................................................................................................17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2 / 19绪论1.1 课题设计的背景什么是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

      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1908 年,穿孔的金属薄片互换式数据载体问世;19 世纪末,以纸为数据载体并具有辅助功能的控制系统被发明;1938 年,香农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数据快速运算和传输,奠定了现代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基础数控技术是与机床控制密切结合发展起来的1952 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成为世界机械工业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件,推动了自动化的发展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控制功能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数控机床是一种技术密集度及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是综合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加工精度高,质量容易保证,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掌握数控车床的加工编程技术尤为重要1.2 数控技术发展的历程 数控(NC)阶段 在 1952~1970 年,早期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低,对当时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影响还不大,但不能适应机床实时控制的要求。

      人们不得不采用数字逻辑电路“搭”成一台机床专用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被称为硬件连接数控(HARD-WIRED NC) ,简称为数控(NC) 随着元器件的发展,这个阶段历经了三代,即 1952 年的第一代--电子管;1959 年的第二代--晶体管;1965 年的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数控(CNC)阶段(1970 年~现在) 到 1970 年,通用小型计算机业已出现并成批生产于是将它移植过来作为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从此进入了计算机数控(CNC)阶段到 1971 年,美国 INTEL 公司在世界上第一次将计算机的两个最核心的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之为微处理器,又可称为中央处理单元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3 / 19到 1974 年微处理器被应用于数控系统这是因为小型计算机功能太强,控制一台机床能力有富裕,不如采用微处理器经济合理而且当时的小型机可靠性也不理想早期的微处理器速度和功能虽还不够高,但可以通过多处理器结构来解决 到了 1990 年,PC 机的性能已发展到很高的阶段,可以满足作为数控系统核心部件的要求数控系统从此进入了基于 PC 的阶段。

      总之,计算机数控阶段也经历了三代即 1970 年的第四代--小型计算机;1974 年的第五代--微处理器和 1990 年的第六代--基于 PC 1.3 数控系统发展的前景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4〕 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 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 5 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将其确定为21 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在轿车工业领域,年产 30 万辆的生产节拍是 40 秒/辆,而且多品种加工是轿车装备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航空和宇航工业领域,其加工的零部件多为薄壁和薄筋,刚度很差,材料为铝或铝合金,只有在高切削速度和切削力很小的情况下,才能对这些筋、壁进行加工。

      近来采用大型整体铝合金坯料“掏空”的方法来制造机翼、机身等大型零件来替代多个零件通过众多的铆钉、螺钉和其他联结方式拼装,使构件的强度、刚度和可靠性得到提高这些都对加工装备提出了高速、高精和高柔性的要求 从 emo2001 展会情况来看,高速加工中心进给速度可达 80m/min,甚至更高,空运行速度可达 100m/min 左右目前世界上许多汽车厂,包括我国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已经采用以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生产线部分替代组合机床美国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4 / 19cincinnati 公司的 hypermach 机床进给速度最大达 60m/min,快速为100m/min,加速度达 2g,主轴转速已达 60?000r/min加工一薄壁飞机零件,只用 30min,而同样的零件在一般高速铣床加工需 3h,在普通铣床加工需 8h;德国 dmg 公司的双主轴车床的主轴速度及加速度分别达 12*!000r/mm 和 1g 在加工精度方面,近 10 年来,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 10μm 提高到 5μm,精密级加工中心则从 3~5μm,提高到 1~1.5μm,并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开始进入纳米级(0.01μm)。

      在可靠性方面,国外数控装置的 mtbf 值已达 6?000h 以上,伺服系统的mtbf 值达到 30000h 以上,表现出非常高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高速、高精加工,与之配套的功能部件如电主轴、直线电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1.4 我国数控系统发展的现状机床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确定为 16 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通过国家相关计划的支持,我国在数控机床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有了较大突破,创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和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开发取得了较大进展,在五轴联动、复合加工、数字化设计以及高速加工等一批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自主开发了包括大型、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机床,精密及超精密数控机床以及一大批专门化高性能机床,并形成了一批中档数控机床产业化基地 (2)关键功能部件的技术水平、制造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功能逐步完善,部分性能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部件开发出了高速主轴单元、高速滚珠丝杠、重载直线导轨、高速导轨防护装置、直线电机、数控转台、刀库与机械手、A/C 轴数控铣头、高速工具系统、数字化量仪等高性能功能部件样机,其中有的品种已实现小批量生产。

      (3)中高档数控系统开发研究与应用取得一定成果通过自主研发或与国外开展技术合作,在中档数控系统的开发和生产上取得明显进展初步解决了多坐标联动、远程数据传输等技术难题;为适应数控系统的配套要求,相继开发出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5 / 19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和主轴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并形成了系列化产品与国外的差距 (1)高档数控机床的国内供应能力不足 尽管我国机床行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数控化率稳步提高,但机床消费和生产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目前,国内对中高档机床的需求量逐渐超过低档机床但国产数控机床以低档为主,高档数控机床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机床制造业的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工作主要在行业性的研究院所进行能力薄弱,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差,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缺乏优秀技术人才虽然国产数控机床制造商通过技术引进、海内外并购重组以及国外采购等获得了一些先进数控技术,但缺乏对基础共性技术的研究,忽视了自主开发能力的培育,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慢 (3)产品质量、可靠性及服务等能力不强 国产机床在质量、交货期和服务等方面与国外著名品牌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质量方面,国产数控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MTBF 与国际先进数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