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原文及译文.docx
5页曹操〈〈让县白明本志令》原文及译文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原文及翻译三国志曹操原文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 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 心选举,违连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 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活,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 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 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 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 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 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 本志有限也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乂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 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 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 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 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幸而破绍,枭其二子乂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 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 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 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乂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 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 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 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 “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 况燕后嗣乎! ”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 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 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 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孤非徒对诸启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 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 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滕》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 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
何者?诚恐己离兵为 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乂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 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 援,为万安计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 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 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 户三万,何德堪之! 7工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 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1]译文我被举为孝廉时,年纪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 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 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上的人都活楚地了解我所以我在济南任国相时,开始 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这就触犯了那些朝廷的权贵因而被豪强权 贵所恨,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辞官之后,年纪还轻,回头看看与我同年被荐举的人当中,有的年纪已五 十多岁了,还没有被人称作年老自己内心盘算,从现在起,往后再过二十年, 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相等罢了。
所以返回 家乡,整年不出,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精致的书房, 打算在秋夏读书,冬春打猎,只希望得到一点瘠薄的土地,想老于荒野、不被人知,断绝和宾 客交往的念头但是这个愿望没有能实现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都尉,乂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乂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 希望得到封侯,当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 墓”这就是我当时的志向然而遇上董卓犯上叛乱,各地纷纷起兵讨伐这时 我完全可以招集更多的兵马,然而我却常常裁减,不愿扩充;所以这样做,是因 为兵多了意气骄盛,要与强敌抗争,就可能重新引起祸端所以汴水之战时,我 部下只有几千人,后到扬州再去招募,也仍不过三千人,这是因为我本来的志向 就很有限后来我担任兖州刺史,击败了黄巾农民军,收编了三十多万人再有袁术 在九7工盗用皇帝称号,部下都向他称臣,改称城门为建号门衣冠服饰都按照皇 帝的制度,两个老婆预先抢着当皇后计划已定,有人劝说袁术立即登基,向天 下人公开宣布袁术回答说:“曹公尚在,还不能这样做此后我出兵讨伐, 擒拿了他的四员大将,抓获了大量部届,致使袁术势穷力尽,瓦解崩溃,最后得 病而死待到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势强盛,我估计自己的力量,实在不能和他 匹敌;但想到我这是为国献身,为正义而牺牲,这样也足以留名后世。
幸而打败 了袁绍,还斩了他的两个儿子还有刘表自以为是皇室的同族,包藏奸心,忽进 忽退,观察形势,占据荆州,我乂平息了他,才使天下太平自己当上了宰相, 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今天我说这些,好像很自大,实是想消除人们的非议,所以才无所隐讳罢 了假使国家没有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霸呢!可能有的人看 到我的势力强大,乂生性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会私下议论,说我有夺取帝位的 野心,这种胡乱猜测,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宁齐桓公、晋文公所以名声被传颂至 今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兵势强大,仍能够尊重周朝天子啊《论语》说:“周 文王虽已取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仍能尊奉殷王朝,他的道德可说是最崇高的 了因为他能以强大的诸侯来侍奉弱小的天子啊从前燕国的乐毅投奔赵国, 赵王想与他图谋攻打燕国乐毅跪伏在地上哭泣,回答说:“我侍奉燕昭王,就 像侍奉大王您,我如果获罪,被放逐到别国,直到死了为止,也不会忍心谋害赵 国的普通白姓,何况是燕国的后代呢? ”秦二世胡亥要杀蒙恬的时候,蒙恬说:“从我的祖父、父亲到我,长期受到秦国的信用,已经三代了现在我领兵三十 多万,按势力足够可以背叛朝庭,但是我自知就是死也要恪守启臣之义, 不敢辱 没先辈的教诲,而忘记先王的恩德。
我每次阅读有关这两个人的书, 没有不感 动得悲伤流泪的从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以 说是被信任的,到了曹丕兄弟,已经超过三代了我不仅是对诸位来诉说这些,还常常将这些告诉妻妾,让他们都深知我的 心意我告诉他们说:“待到我死去之后,你们都应当改嫁,希望要传述我的心 愿,使人们都知道我这些话都是出自肺腑的至要之言 我所以这样勤勤恳恳 地叙说这些心腹话,是看到周公有《金滕》之书可以表明自己的心迹,恐怕别人 不相信的缘故但要我就此放弃所统率的军队,把军权交还朝庭,回到武平侯的 封地去,这实在是不行的啊为什么呢?实在是怕放弃了兵权会遭到别人的谋害 这既是为子孙打算,也是考虑到自己垮台,国家将有颠覆的危险因此不能贪图 虚名而使自己遭受实际的祸害这是不能十的啊先前,朝庭恩封我的三个儿子 为侯,我坚决推辞不接受,现在我改变主意打算接受它这不是想再以此为荣, 而是想以他们作为外援,从确保朝廷和自己的绝对安全着想每当我读到介子推逃避晋文公的封爵,申包胥逃避楚昭王的赏赐,没有不 是放下书本而感叹,以此用来反省自己的我仰仗着国家的威望,代表天子出征, 以弱胜强,以小胜大想要办到的事,做起来无不如意,心里有所考虑的事,实 行时无不成功。
就这样扫平了天下,没有辜负启主的使命这可说是上天在扶助 汉家皇室,不是人力所能企及的啊然而我的封地占有四个县,享受三万户的赋 税,我有什么功德配得上它呢!现在天下还未安定,我不能让位至于封地,可 以辞退一些现在我把阳夏、柘、苦三县的二万户赋税交还给朝庭,只享受武平 县的一万户姑且以此来平息诽谤和议论,稍稍减少别人对我的指责吧!矣计矣 三=兰.源多套i=二F志K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