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带复习资料).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好**
  • 文档编号:119298459
  • 上传时间:2020-01-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7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1讲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解法【知识要点】一. 知识结构网络二、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 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1. 直接开平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方法之一,适用于方程经过适当整理后,可化为或的形式的方程求解当时,可两边开平方求得方程的解;当时,方程无实数根2. 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步骤:(1)将方程一边化为0;(2)将方程另一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3)令每个一次因式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后求解,它们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3.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为:(1)化二次项系数为1(2)移项,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3)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4)原方程变为的形式(5)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出方程的解4.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1)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确定a、b、c的值;(2)计算的值并判别其符号;(3)若,则利用公式求方程的解,若,则方程无实数解典型例题】(1)(用因式分解法) 解:(2)(用公式法) 解: (3)(用配方法)解: 【经典练习】一、直接开方法(1) (2)二、配方法注:(1) (2)二、公式法1. 用求根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解:; 解:; 解: ; 解:; 解:;解:; 解:(7)方程无实数根;; 解:; 解:(9)先在方程两边同乘以100,化为整数系数,再代入求根公式, 解:。

      三、因式分解 1.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各方程:(1)x2-5x-24=0; 解:;(2)12x2+x-6=0;解:;(3)x2-4x-165=0 解:;(4)2x2-23x+56=0;解:;(5); 解: (6);解:(7) 解:; (8); 解: (x-2)2-5(x-2)+6=0,(x-2-2)(x-2-3)=0,x1=4,x2=5;(9)t(t+3)=28; 解:(9)t2+3t-28=0,(t+7)(t-4)=0,t1=-7,t2=4;(10)(x+1)(x+3)=15解:x2+4x+3=15,(x+6)(x-2)=0,x1=-6,x2=22.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y-1)2+2y(y-1)=0; 解:; (2)(3x+2)2=4(x-3)2; 解: (3)9(2x+3)2-4(2x-5)2=0; 解:[3(2x+3)+2(2x-5)][3(2x+3)-2(2x-5)]=0, (4)(2y+1)2+3(2y+1)+2=0 解:[(2y+1)+1][(2y+1)+2]=0, 三、综合练习 1. 下列方程中,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方程是( B ) A. 7x2-x-1=0 B. 9x2=4(3x-1) C. D. 2. 若a,b,c互不相等,则方程(a2+b+c2)x2+2(a+b+c)x+3=0( C )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根的情况不确定 解析: 因为△=4(a+b+c)2-12(a2+b2+c2) =4(-2a2-2b2-2c2+2+2+2) =-4[(a-b)2+(b-c)2+(c-a)2]<03. 若方程的两个实根的倒数和是S,求:S的取值范围。

      分析:本题是二次方程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即利用方程有两个实根,,求出m的取值范围,再用S的代数式表示m,借助m的取值范围就可求出S的取值范围 解:设方程的两个实根为 ∵方程有两个实根 4.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1)x+(m-2)2=0m取什么值时, (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方程没有实数根? 解析:△=(2m+1)2-4(m-2)2=5(4m-3) (1)当,即时,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时,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当时,原方程没有实数根5. 已知关于x的方程 ① (1)求证:对于任意实数k,方程①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如果a是关于y的方程 ②的根,其中为方程①的两个实数根 求:代数式的值 分析:第(1)题直接运用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到结论,第(2)题首先利用根与系数关系可将方程②化成,再利用根的定义得到,将代数式化简后,把整体代入即可求出代数式的值 (1)证明: ∵ ∴对于任意实数k,方程①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解:∵是方程①的两个实数根 ∴方程② ∵a是方程②的根,∴ 注:第(2)问中的整体代换在恒等变形中有广泛的应用6.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之差的平方为m (1)试分别判断当时,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2)若对于任意一个非零的实数a,总成立,求实数c及m的值 解:(1)原方程化为 ∴ 即成立 当时,原方程化为 由,可设方程的两根分别为 则 ∴ 即不成立 (2)设原方程两个实数根是 则 ∵对于任意一个非零的实数a,都有 第2讲 根的判别式【知识要点】1.根的判别式: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当时,方程无实根【典型例题】1. a,b,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 求证:关于x的方程b2x2+(b2+c2-a2)x+c2=0没有实数根分析:此题需证出△<0已知条件中a,b,c是三角形的三边,所以有a>0,b>0,c>0还应注意有一个隐含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证明:因为△=(b2+c2-a2)2-4b2c2 =[(b2+c2-a2)+2][(b2+c2-a2)-2] =[(b+c)2-a2][(b-c)2-a2] =(b+c+a)(b+c-a)(b-c+a)(b-c-a) (要判断这个乘积是不是负的,应审查每个因式的正、负) 因为b+c>a,即b+c-a>0, 同理b-c+a>0,又c+a>b,即b-c-a<0 又a+b+c>0,所以△=(b+c+a)(b+c-a)(b-c+a)(b-c-a)<0 所以,原方程没有实数根经典习题】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 ) A. 以a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B. 以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C. 以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D. 以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2.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k取什么值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如果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满足,求k的值 解:(1) 解得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2)∵,分两种情况 ①当,∴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②当 由根与系数关系,得 ∴ 3. 已知方程的两根的平方和为11,求k的值 解:设方程的两根为 则有 ∴ 当 ∴ 注:用根与系数关系后,要计算判别式检验是否有实根4.含有绝对值的一元二次方程 (1). 方程-8-4=0的实数根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解: 显然x=0不是方程的根 当x<0时,x|x|-8|x|-4<0 ∴x<0的任何实数不可能是方程的根 当x>0时,方程为x2-8x-4=0 此方程两根之积为-4<0,可见两根为一正一负又因x>0, 故负根舍去所以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 (2). 求方程x2-|2x-1|-4=0的实数根 解:令得 显然不是方程的解 当时,方程是 即 x=-1舍去,∴x=3 当时,方程是 即解得 舍去,∴ 故方程的实数根是5.a,b,c,d为有理数,先规定一种新的运算:,那么=18时, 6. 已知是方程的两根,求代数式的值。

      7.(广东广州,19,10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的值分析】由于这个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因此⊿=,可得出a、b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化简后,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a,即可求出这个分式的值.【答案】解:∵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 全品中考网∵∵,∴8.(四川乐山中考)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1) 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 设,求t的最小值.(3) 解:(1)∵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4) ∴, ………………………………………………………………………2分(5) 即,(6) 解得.……………………………………………………………………4分(7) (3)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 6分(8) ∴, …………………………………………7分(9) ∵,∴,(10) ∴,(11) 即t的最小值为-4. ………………………………………………………10分9.( 四川绵阳中考)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 = 2(1-m)x-m2 的两实数根为x1,x2.(1)求m的取值范围;(2)设y = x1 + x2,当y取得最小值时,求相应m的值,并求出最小值.【答案】(1)将原方程整理为 x2 + 2(m-1)x + m2 = 0.∵ 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 [ 2(m-1)2-4m2 =-8m + 4≥0,得 m≤.(2) ∵ x1,x2为x2 + 2(m-1)x + m2 = 0的两根,∴ y = x1 + x2 =-2m + 2,且m≤.因而y随m的增大而减小,故当m =时,取得极小值1.10.( 湖北孝感中考)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1)求p的取值范围;(4分) (2)若的值.(6分)【答案】解:(1)由题意得: …………2分解得: …………4分 (2)由得, …………6分 …………8分 …………9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