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皇图岭小学六礼一仪.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2447168
  • 上传时间:2017-09-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3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攸县皇图岭镇中心小学“六礼三仪”项目申报书一、项目名称:“六礼一仪” (本校为中心小学,故只有启蒙仪式)二、项目团队:皇图岭镇中心小学“六礼一仪”项目实施小组主要负责人:尹伟建主要参与人:文运华 丁茂良 丁建军 刘建华 丁 林 欧育华周奎迪 谢志民 袁永忠 杨 伟 颜 习 全体班主任三、工作策略:1、遵循八项原则①科学性原则文明礼仪教育应根据教育学与心理学原理作为实践的理论依据,在要求上要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②主体性原则人的文明礼仪程度是由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对文明礼仪的体验、文明礼仪的行为等因素构成,它是主体意识的表现,主体意识越强,文明礼仪也会随之越强 在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礼仪习惯及其文明礼仪行为的教育中,未成年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老师只有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 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未成年人才会在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中提高认识, 把这项教育变为自身的需要, 主动实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更好地有利于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③渗透性原则学校教育应当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康的人格培养, 而礼仪教育与美德教育相结合,培养新一代文明的社会人就成了主宰、支撑整个生命的成长、 获取幸福人生的决定因素。

      倘若缺失了这些因素,人的其他部分的成长和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和限制由此可见,人的生命的完整性, 决定了人的行为习惯统摄性 而这种具有统摄性状态的教育,又必然是通过渗透的方式而并非依赖于独立时空而开展的其实我们所说的礼仪教育、 文明行为的培养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无时无处不在, 浸入到家庭、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表现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真正的有效的德育,应当在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渗透的方式来完成④实践性原则人的良好礼仪习惯和文明行为是在完成一定任务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它会随着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变化,扩展而扩展;也是通过生活、学习、社会实践中一次次行为训练、一次次强化而逐渐养成、稳定下来的光凭说教,不让学生承担任何工作、不从事任何活动,是不能养成任何责任心的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一方面要从未成年人学习、 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抓起, 抓紧小事不放松, 日积月累,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另一方面, 要根据未成年人的不同年龄特点,开展各项活动,给未成年人创造锻炼的机会,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文明礼仪意识,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⑤自律原则自律,就是要克己,慎重;就是要求学生在运用文明礼仪时,积极主动,自觉自愿,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能人前人后一样,校内校外相同。

      ⑥真诚原则应用文明礼仪,必须诚心诚意,待人以诚这样去做,待人友好与敬意才易于为他人所接受 不允许在运用文明礼仪时逢场作戏, 言行不一, 口是心非, 投机取巧, 做假骗人, 这就是真诚的原则的含义⑦示范性原则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是有极强仿效性,要树立学生榜样进行示范 要在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同时, 也要加强老师和家长的文明礼仪教育,要求老师与家长要起示范作用⑧系统性原则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既要注重幼儿园、 小学学段的有效衔接, 避免重复,又要全面学习和践行仪态之礼、餐饮之礼、出行之礼、交往之礼、学习之礼、观览之礼以及启蒙仪式,不可偏废,还要注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2、搭建四个平台1、认知明理,搭建认知平台每学期的开学第一周是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大集训, 孩子们系统学习“礼仪” 通过学习教育,给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思想基础2、常规训练,搭建实践平台每周一、三、五大课间活动,学校将德育与经典诵读、学生礼仪训练有机地整合 在这种综合素养大集训中, 孩子们不只是受到了中华经典文化的熏陶,也懂得了文明、礼仪的基本规范3、走进课堂,搭建提升平台学校结合礼仪规范,在学生行为习惯、文明礼貌、自我认识、自我规范、自主管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并汇编《有养乃成》校本教材,将其作为校本课进入课表,极大地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

      4、走进实践,搭建体验平台通过课堂教学、 日常管理、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充分利用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校园典礼、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积极发挥学校、 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促进文明礼仪教育的开展, 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 体现于学校和家庭合作的全过程, 融汇于学校和社会联系的全过程, 构建多位一体的立体教育模式,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保障措施:1、积极谋划,科学决策将“六礼一仪”建设工作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之中,与其他特色创建活动并轨运行2、加强管理,整体推进全体班主任和每一个教职工都要从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出发, 在项目组的指导、组织下抓好抓实实行“一套班子十条线”的管理模式一套班子” ,即学校“六礼一仪”工作领导小组(即校园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全体成员) ,校长为组长,对全校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负总责;“十条线”是:①校长——政务处——班主任——学生一条线;②校长——大队部——志愿者——学生一条线;③校长——政务处——班委会——学生一条线;④校长——大队部——学生会——学生一条线;⑤校长——教务处——科任教师——学生一条线;⑥校长——年级组长——学生一条线;⑦校长——值周教师、值日教师——学生一条线;⑧校长——总务处——后勤工作人员——学生一条线;⑨校长——家长委员会——社会人士——学生一条线;⑩校长——镇、村——社区——学生一条线。

      3、师长参与,形成氛围全体教师、 家长率先垂范, 让教与学、 情与理、 知与行自然融合;打造以小组、班级文化建设为依托的校园文化,促进礼仪蔚然成风4、立足课程,强化教学 ①、落实礼仪教育课时计划结合品德与社会等课程,每周必须开设 0.5 节“有养乃成”校本课②、 认真上好主题班会课; 秋季开学初集中举行起始年级的启蒙教育仪式③、继续开展德育论坛、校际班主任经验交流等研讨活动,探寻有效途径④、做好课内向课外、校内向校外的拓展延伸,引领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5、丰富活动,创新模式①、坚持举办好主题队活动和升旗仪式;②、制定年级、班级礼仪教育计划,保障活动的有序进行;③、组织多形式的展示、评优、竞赛活动;④、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家庭、文明社区活动在校学习礼仪、走向社会实践礼仪、传播礼仪6、评价引领,榜样导行一手抓活动,一手抓评价,保障“六礼一仪”活动健康实施文明礼仪教育的评价体系实行档案袋式管理,共分成四个部分:一是同学之间的评价: 二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评价; 三是家长的评价;四是学生自我评价,努力使评价全方位、多角度、合理、公正①、开展礼仪班级、礼仪家庭和文明少年的评比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②、礼仪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并作为各项评优的条件四、进程安排:第一阶段( 3 月份) :宣传、启动第二阶段( 4— 10 月份) :普及“六礼一仪”常识;实施“知礼、守礼、行礼”为主题的“有养乃成”系列化教育;起始年级启蒙教育仪式;重点为每月一“礼” 第三阶段( 11 月份) : “礼仪”强化训练第四阶段( 12 月份) : “礼仪”展示、评比、表彰总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