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会计学之存货概述.ppt
58页Financial Accounting 第五章 存货,主讲:Emma 2015,第五章 存货,5.1 存货概述 5.2 原材料 5.3 周转材料 5.4 委托加工物资 5.5 存货的期末计量,5.1 存货概述,存货的定义: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三个目的,三、存货的初始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三、存货的初始计量,1、采购成本: 购买价款(不包括增值税) 相关税费(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 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代价(达到仓库以前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四、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FIFO) 加权平均法(综合加权平均) 移动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 毛利率法 后进先出法(LIFO)-取消,5.2 原材料,原材料是企业最常见的存货 定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物质5.2.2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科目设置: “原材料”账户 “在途物资”账户,“原材料”账户,核算内容:用来核算企业库存各种材料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的账户。
编号:1403 性质:资产类 明细账:(按照材料的品种、规格设置) 原材料-A材料,原材料(1403) (1)已验收入库的 (1)材料发出 实际成本 (2)减少的 企业库存材料的 实际成本,,,,“在途物资”账户,核算内容:用来核算实际成本下企业已购买但尚未入库的材料的账户 编号:1402 性质:资产类 明细账(按照材料的品种、规格设置) 在途物资-A材料,在途物资(1402) (1)购入材料的成本 (1)验收入库的金额 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实际成本下外购原材料,三种情况 单到料到 单到料未到 料到单未到,补充:运费中的增值税,运费的增值税可以抵扣的 取得运输发票,需要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运费成本=发票上的运费金额-运费的增值税 运费的增值税=发票上的运费金额*7%,实际成本下:第一种:单到料到,已支付货款(或已开出商业汇票)并同时收料: 借:原材料 (=材料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货款*17%+运费*7%)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应付账款 (=之和) 注: 1、原材料实际成本 =材料价款+(运费-运费*7%)+装卸费+保险费 2、可抵扣增值税的运费: 必须取得运费的普通发票。
3、随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 不得计算扣除进项税实际成本下第二种:单到料未到,①单(发票;款项结算凭证)到: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 ②料(收料单;入库单)到: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总结:料到单未到 (等.估.冲.记),①平时货到单未到:明细账登记,不作账务处理,等单到时再做账 ②月末如果单还未到,按暂估价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③下月初用红字冲销: 借:原材料 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红字 等单到:作单货同到的处理,总结:实际成本下 第四种:原材料短缺或毁损,(1)定额内损耗:计入材料成本; (2)供应单位少发:少付款(未付时)或要求退款(款已付) (3)运输部门责任、保险公司赔偿或个人责任:其他应收款; (4)自然灾害(非常损失)——营业外支出,需查明原因才能处理的,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核算,然后再转入相关账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实际成本下 2、自制原材料,企业生产车间自制完工并验收入库的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 自制存货的成本:料、工、费 借:原材料 贷:生产成本,生产成本(5001) 生产过程中发生 结转完工产品的 的各项费用: 实际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以及分摊记入的 制造费用 尚未完工在产品的实际成本,,,,实际成本下 原材料发出的账务处理,原理:谁用谁承担 企业一般在月末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进行材料发出的核算,编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直接用于生产产品) 制造费用(车间耗用) 管理费用(管理中耗用) 销售费用(销售中耗用) 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5.2.3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记录,科目设置: “原材料”账户(计划成本) “材料采购”账户(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不再设置“在途材料”或“在途物资”科目,“材料采购”账户,核算内容:用来核算计划成本下企业购入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账户。
作用:考核采购业务 编号:1401 性质:资产类 明细账(按照材料的品种、规格设置) 材料采购-A材料,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1、购入材料的 1、入库材料 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 2、月末结转入库 2、月末结转入库 材料的节约差异 材料的超支差异 余额: 尚未到达或尚未 入库材料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核算内容:用来核算企业在计划成本下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 编号:1404 性质:资产类(材料账户的备抵调整账户)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正数:超支差(蓝字)超支为正 负数:节约差(红字)节约为负 发出材料时,先结转计划成本,最后再调整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1、入库材料的 1、入库材料的节约差异 超支差异 2、结转发出材料的 差异(超差蓝字转、节差红字转) 余额:库存材料的 余额:库存材料的 超支差异 节约差异 超支差异(超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之差, “用兰字” 即“+” 超蓝 节约差异(节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之差, “用红字” 即“-” 节红,,,,原材料计划成本下的核算,借:材料采购 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借:原材料 (计划)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 贷:材料采购 (实际),借:原材料 (计划) 贷:材料成本差异 (节约) 材料采购 (实际),①,②,或,计划成本下 2、自制原材料,企业生产车间自制完工并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生产成本(实际成本)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计划成本下 3、投资者投入的原材料,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公允价值)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计划成本下的核算,4、如果是超支的成本差异率(正数):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4、如果是节约的成本差异率(负数):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材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计划成本下的核算,5、期末(月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
目的:将计划成本调成实际成本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 注意:分清材料成本差异的正负数(超支差为正,节约差为负数),成本差异率也有正负之分,×100%,5.3 周转材料,定义: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 包括: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账户,核算内容:反应周转材料的增减变动、结存情况的账户 实际成本 & 计划成本 编号:1411 性质:资产类 明细账 周转材料-包装物 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1411) (1)入库 (1)发出 摊余价值,,,,二、包装物,包装物的概念:为了包装本企业产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坛、瓶、袋等 包装物的核算内容: 1.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 2.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3.随同商品出售而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4.出租或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三、低值易耗品,定义:是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如生产专用工具、办公管理用品、各种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由于其价值较低,且易于损坏,为便于核算和管理,在会计上把它归入存货类,视同存货进行实物管理。
低值易耗品领用与摊销的核算,《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二十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一次摊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五五摊销法,适用于:可供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多次反复使用的低值易耗品 首次领用时,摊销50%,报废时,摊销50% 科目设置: 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五五摊销法,【例题】:甲公司的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批,实际成本为100 000元,采用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编制会计分录为: (1)领用时(全部转出):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100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100 000,五五摊销法,(2)领用摊销价值的一半: 借:制造费用 50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50 000 (3)报废时再摊销其另一半: 借:制造费用 50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50 000 同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100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100 000,5.4 委托加工物资,定义:是指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商品等物资。
实际成本包括: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往返运杂费+加工费用+相关税金,委托加工物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账务处理如下(只就委托方而言): 1、发出材料委托他人加工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甲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2、委托加工物资,2、支付运费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支付加工费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4、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入库时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委托加工材料,,补充: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用于连续生产,直接用于销售,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 委托方应将受托方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分录为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按规定准予抵扣的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5.5 存货的期末计量,5.5.1 存货清查 5.5.2 存货的期末计量,待处理财产损溢,定义:用来核算企业在财产查明过程中查明的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 会计科目编号: 1901 性质:资产类(双重性质科目)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财产损溢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损溢(1901),,,(1)发生的盘亏,(1)发生的盘盈,(2)处理的盘盈,(2)处理的盘亏,,尚待处理的财 产净损失,尚待处理的财 产净溢余,存货的清查- 盘盈,(1)审批前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 审批后(查明原因)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冲减管理费用),存货的清查- 盘亏,(一)账户设置 1、“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原材料”(残值) 3、“管理费用” (定额内合理损耗) 4、“其他应收款(责任人、保险公司赔偿) 5、“营业外支出” (非常损失),存货的清查- 盘亏,正常的盘亏(定额内部损耗) (1)审批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 (2) 审批后 借:管理费用 (合理损耗)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存货的清查- 盘亏,非正常损失,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1)审批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 审批后 借:原材料(残料入库) 其他应收款(用于由责任人赔偿)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