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周口市沈丘县委办公室人民政府办公室选调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5.docx
130页河南周口市沈丘县委办公室_人民政府办公室选调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合计统分人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位于我国南海沿岸的盐场是_____A: 长芦盐场B: 淮北盐场C: 布袋盐场D: 莺海盐场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长芦盐场位于天津市和河北省的渤海沿岸;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省;布袋盐场位于台湾省;淮北盐场位于黄海沿岸本题所属考点-中国的海洋资源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此规定属于法律规范中的_____A: 委托性法律规范B: 命令性法律规范C: 禁止性法律规划D: 授权性法律规范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授权性法律规范是指授予公民、公职人员、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可以自行抉择做或不做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授权性规范在法律条文中,多以“可以”、“有权”、“享有”、“具有”等词来表达委托性规范是指授权某个国家机关就某一方面的问题或某一行为作出具体规定的法律规范其特点是不明确指出相应的规定所应包含的具体内容,而只是指出这个规定应由某一机关依据一定的原则作出。
命令性规范又称强制性规范,是指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十分明确,不允许人们以任何方式变更或违反的法律规范禁止性规范通常称为禁止性规定,是“命令当事人不得为一定行为之法律规定”,属于“禁止当事人采用特定模式的强行性规范”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现阶段,我国政府主要的经济职能是_____A: 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文化教育B: 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C: 经济建设、市场监管、公共管理D: 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社会服务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政府主要有三大经济职能:①宏观经济调控职能;②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③市场监管4.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_____A: 企业B: 市场C: 银行D: 政府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D【解析】我们建立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其中,市场经济起基础性作用,其主体是企业,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国家,也就是政府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这些像尘土一样卑微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他们的精神沉淀在我的心灵里,他们常常让我感觉到这个平凡的世界是那么可爱,这个散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默契,而看起来如草芥一样的生命种子,其实是那么坚韧和美丽。
最符合这段文字中心思想的是_____A: 生命不平凡但美丽B: 生命因平凡而美丽C: 生命既平凡又美丽D: 生命的平凡和美丽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文段用“尘土”来比喻卑微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和精神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显得十分可爱,作者通过“而”一字表达转折,强调了“平凡”和“美丽”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由此可推出,生命因平凡而美丽,B项表述正确A、C、D都没有体现出生命的“平凡”和“美丽”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6.以下关于大气臭氧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A: 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所以那里气温低B: 能散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地球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辐射之苦C: 是大气中存在臭氧的唯一场所,所以我们应善加保护D: 吸收大量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大气臭氧层能够吸收大量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而不是反射和散射,所以A、B错误C项臭氧主要存在于臭氧层,但并不完全存在于臭氧层,还有少部分的臭氧分子徘徊在近地面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组情形导致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_____①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前,未依法向当事人告知应予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②行政机关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③行政处罚没有法定依据;④行政处罚不遵守法定程序。
A: ①③B: 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①②是《行政处罚法》第41条规定的导致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的两种情形,③④是《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定事由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应_____的现代产权制度A: 健全权责明确,流转顺畅B: 健全归属明晰,保护严格C: 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D: 健全归属清晰,保护严格,不予流转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驱逐出境适用于_____A: 犯罪的外国人B: 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C: 有中国籍的但在外国有居住权的中国人D: 和外国人有婚姻关系的中国人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刑法》第35条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刑法》第11条规定,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故本题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的主要审查对象是_____。
A: 行政处理行为B: 行政决定行为C: 抽象行政行为D: 具体行政行为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行政诉讼的主要审査对象是具体行政行为主要审査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 程序是否合法,认定事实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是否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生态入侵是指人们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把某些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使得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不断稳定地扩展,从而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生态环境的过程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入侵的是_____A: 某实验室由于管理不当将试验用的致病性结核菌株散播了出去,造成结核病在周围居民中流行B: 美国科学家将从我国引进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该品种现已彻底取代了美国传统大豆C: 某地发生大面积放射性核素泄露,使某种植物发生变异,其繁殖能力超强,逐渐取代了该地域内的其他植物D: 产于南美洲的凤眼莲花朵艳丽,曾经作为观赏植物被我国引进,致使云南滇池因为凤眼莲的疯狂蔓延而鱼虾绝迹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生态入侵的要件是“把某些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不断稳定地扩展”且“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生态环境”。
三个要件缺一不可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致病性结核菌株散播”不符合“把某些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造成结核病在周围居民中流行”没有“改变当地生态环境”B项“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不符合”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C项“放射性核素泄露使某种植物发生变异”不符合“把某些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逐渐取代了该地域内的其他植物”并不能说明“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D项被我国引进的“凤眼莲的疯狂蔓延”体现了“把某些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不断稳定地扩展”,而“致使云南滇池鱼虾绝迹”说明了“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生态环境”故正确答案为D12.下面哪一种动物是两栖动物?_____A: 海龟B: 水蛇C: 海豚D: 娃娃鱼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海龟是爬行动物;水蛇是爬行动物;海豚是哺乳动物;娃娃鱼是两栖动物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上午10:00到12:00之间,通过人数最多的入口是_____A: 人口1B: 人口2C: 入口3D: 人口4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上午10:00到12:00,通过入口1的人数为8485-8342=143,通过入口2的人数为9306-9152=154,通过人口3的人数为6233-5989=244,通过入口4的人数为1299-1121=178。
通过人数最多的是人口3,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的特别奖颁发给了全体“中国人”组委会认为,在2008年的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忍、勇敢、智慧向中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这说明_____①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②集体主义思想已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价值取向③部分以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④全体中国人正确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D: ②④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可用排除法中国人共同的价值取向是共产主义思想,②错误;题干中并没有体现④的内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_____A: 牛顿B: 达尔文C: 爱因斯坦D: 伽利略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解析]爱因斯坦(1879—1955年)的相对论诞生于20世纪初(即1905、1916年)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1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_____A: 发展公有制经济B: 深化改革C: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D: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下列用语中只有_____属于公文“请示”的结束语A: 特此函达B: 此致,敬礼C: 当否,请指示D: 请尽快办理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所以一定要注意措辞,“当否,请指示”是请示的结束语18.关于甲午战争,正确的是_____①战争爆发的198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②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③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注意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④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⑤以198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984年4月17日结束⑥是日本在英、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A: ①②④B: ①②④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⑥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