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德育教育的感悟.docx
5页学生德育教育的感悟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 道德情操,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 如何开展学生德育工作, 我认为:一、正确掌握德育的指导思想,统筹安排德育的基本内容 二、提升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的主将作用三、重视校园文化的德育 功能一、正确掌握德育的指导思想,统筹安排德育的基本内容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的根本认识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基础人 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体能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 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居领先地位,起主导作用我 认为当前,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坚持以共产主义思想体 系为核心,从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抓起 ,把他们对共产主义 的向往,引导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阶段全民族的共同理想 上来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 素质教育遵循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统筹安排, 各有侧重小学,主要向学生进行 五爱”为基本内容的初步的社会公 德教育和有关社会常识教育在内容上应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强对学生思想前途的教育,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 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 教育,近代史和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2、增强道德意识,学校应以 五爱”为目的,以 五心”教育为中心, 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位蓝本 ,努力提高学生 的道德水准,造就高尚的社会主义新人,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3、强化纪律观念学校应通过严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纪 律约束,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纪律观念,勇于同违纪行为作斗争同 时,向学生进行一定的民主、法制教育 ,以便培养他们成长为合格人才二、提升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的主将作用学校工作,德育为首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各级 各类教师都肩负着树德育人的神圣职责,而班主任就是这支育人大军 中的主将可以说德育工作的成效性的大小取决于班主任在德育管理 中的投入大小,它包括知识、经验的投入,时间、情感的投入,工作 方法、方式的不断学习和不断改进,也取决于班主任是否具有强烈的 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学校的德育管理中,班主任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班主任既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 者当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时, 则班集体的德育工作就会有声有色,生动而富有成效,就会对学校的其它工作产生极 大的良性的推动作用,反之,会使学校德育工作陷于被动的局面,影 响学校的其它工作的正常开展要提升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的主将作用,必须做到:(一)、正确认识班主任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直接领导者,是班集体建设中的管理者和 组织者。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直接参与学 生活动和引导、干预学生最多,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程度最 高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他能熟悉班内每一位学生的情况: 学生的个性 特征,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能力,学生的思想与情感的发展状况,…等 等,使得其在引导和管理学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这种优势主要表现为情感优势和权威优势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两种优势是学校 德育管理的一大法宝从实际工作来看,如何在学生中培养和树立以 及运用这两种优势是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切实解决的问题 而能把这两 种都有机的结合起来的班主任总能在班级管理中取得成功 班主任由于工作关系所形成的德育影响效力在学校工作中是其他人员所很少 能具有的所以说,如果把学校教职工看成一支育人大军,则班主任 就是这支大军中的主将学校要在德育管理中真正取得实效, 必须发 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的主将作用二)、重视对班主任的培养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一定就是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从一名合格的教 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再到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的过程, 就是一个教师的角色意识不断转换,情感及社会价值观不断丰富和完善, 工 作方式和工作态度的不断提高,育人理念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过程,是 一个教师经历一个自我重塑的过程。
作为学校要培养和打造一支精良 的育人队伍,必须要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引导教师去完成这个自我完 善和自我重塑的过程1、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研讨用研讨的形式重树和更新教育及管理理念,用研讨的形式去寻找 平时工作中的不足,去寻找更优的工作方式和更优的工作途径作为 学校管理者应该看到班主任的工作研讨活动在校内班主任培养上的重要作用和解决德育管理中较普遍、 较突出问题的重要地位学校有 意识地收集在当前的德育管理中所反应出来的比较有共性的问题或 者急须解决问题进行甄选,然后确定一个研究科题,组织和发动班主 任展开相应的科题研究,在研究中去寻找相关的理论支持和行之有效 地操作办法通过研究不仅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而且还能提高班主任 的德育理论水平这种科研的行式可以大大丰富和完善学校德育管理 方法2、学校组织开展传“帮“带"活动学校组织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工作时间长的教师向缺少管理 经验,工作时间短的年青班主任传经送宝通过活动使优秀的管理经 验和方法得到发扬和传承这种活动能有效地解决年青班主任在工作 中所遇惑时经验和方法不足的问题三、重视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具有暗示性和渗透性的特 点。
校园文化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无言的教育,是感化学生的熔炉,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 响它与显性课程相配合,成为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和 有效手段,也是学生实践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所具有 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校园文化是由校内师生自发组织创造和享有的精神文明和文化 氛围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内师生的道德风尚、精神面貌、行为 方式以及文娱活动的水平另一方面校内师生在校园文化当中生活 , 必然受到有形的或无形的、有明文规定的或无明文规定的等各种规范 的要求和制约如各种社团的规章制度、各种活动的基本要求 ,以及师生的行为习惯、学校相关规定守则等,都对师生的行为起着规范和 制约的作用即使是自发的文娱活动,如校园棋艺爱好者的课余活动, 其相聚的时间、场所、规则等,虽无明文规定,却都能自觉遵守,秩序井 然如果某人不能守其规范或与之相悖,就会显得格格不入另一方 面,受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他会不断调控自己的行为,逐步融 入到群体之中,最终成为群体中的一员这种规范作用,有助于学生按 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自己,规范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 惯。
特别是校风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氛围力量和精 神因素,这种无形的力量可以促使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2、情感陶冶是指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情 操方面受到感染、熏陶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是直接的 理论输入,而是通过创设各具特色的校园生活、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 , 以及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艺术活动等形式潜移默化进行的 各具特色 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够使学生丰富的情感合理地释放出来 如:通过绿 地、鲜花,把自然的美呈现给学生,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健康审美愉悦; 通过老师真诚的爱、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会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 生的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使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 艺术及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的品德起潜移默化的作 用如通过墙报、小报、壁画等形式把德育内容展示出来 ;通过组织 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朗读诗歌、聆听音乐、欣赏画展、观看电影等 , 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被校园文化所展示的风采中鲜明的 导向所感染,从而激发欲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娱乐精神、优化 素质,逐步成为一个在衣着服饰、言谈举止以及理想追求、心灵品格 等方面都符合学校教育要求的合格人才。
尤其是校园文化形式多样 , 内容丰富,选择性大,吸引力强学生自愿参加,寓教于乐,其德育的熏 陶感染作用犹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有很强的教育亲和力和渗透 性3、实践锻炼,学生在校园中接受学校德育的同时,亲身参与到校园 文化活动的实践中,使之具有了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功能校园为 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大舞台,为学生创造了各种表现自我的机会 他们从中可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找准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可以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自我组织管理、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以及独立自主、自我调控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内部潜能例如:在课外 兴趣小组活动中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通过生产劳动锻炼形成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和勤劳俭朴、坚韧顽强 等品质;通过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使学生接触社会、体察民心,扩展 了学生社会知识面和社会交际面;通过执行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规章 制度,使其珍惜时间,富于组织性、纪律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的过程, 其实效是把德育付诸于实践并内化为个人品格的过程 ,从中可以使优 良的方面得到肯定、强化、巩固和发展,使不良的方面得到否定、弱 化、矫正和改进总之,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中,既让学生更好地认 识自我,熟悉学校,了解社会,又能把德育的知识转变为个人的思想认 识,丰富了情感,培养了意志品质,基本素质得以提高。
总之,加强和改善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 急,只要广大工作者多想办法,精诚团结,真抓实干,学校德育工作的节 奏必将扑面而来,定能鲜花盛开、硕果累累!真正收到教育人、塑造 人的品德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