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五大道导游词.doc
5页天津五大道导游词亲爱的朋友,当您来到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海滨城市——天津的时候,相信您一定会爱上这座美丽的拥有 1007 万人口的现代化都市在您徜徉着金街,品尝着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麻花,欣赏着海河夜色的时候,请您千万不要忘了,到五大道风情区来转一转这里的小洋楼别具特色,构成了一幅异国风情建筑的靓丽画卷,特别是当您进一步了解到这里曾经上演过中国近代史上一幕幕人生戏剧的时候,会更加对其中蕴藏着的人文历史所折服说起小洋楼,上海、青岛、厦门、武汉都有很多,但比较起来,天津却是现存最多,保存最好,而且是最为集中,也是最为出名的其中,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居住在其中的人不同寻常据不完全统计,仅五大道地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曾居住过二任民国总统,分别是徐世昌和曹锟,七任国务总理或代理国务总理,此外还有数十位各省督军、省市长等著名教育家严修、张伯苓,著名医学家朱宪彝、方先之,著名爱国将领高树勋、鹿钟麟,美国第 31 届总统胡佛青年时期,英国400 米跑奥运冠军里迪尔等均曾在此居住这里就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是百年社会历史变迁的一个写照 不信,就让我带您到这里来看一看吧 提起五大道,是指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以西的长方形地区,共有 22 条道路,总长度为 17 公里,总面积 1.28 平方公里。
历史上曾经由海河淤泥垫地而形成由于 19世纪初期,这里曾经是英国租界,各国建筑设计师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先后建造了西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 2000 余所,占地面积 60 多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 100万平方米自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天津城建部门为便于统一管理,将这一地区依照沿东西向从南到北分布的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成都道等统称为“五大道”地区至今,“五大道”已成为天津小洋楼的代名词 据文物管理部门和房管部门统计,这一地区现存各级地上不可移动文物近百处,其中市级文保单位 14 处,名人旧居和风貌建筑 300 余处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无论从地域面积、文物数量、近代名人遗迹等,都是首屈一指其具有的近代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之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构成了天津这个具有 600 年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厚底蕴 提起五大道的小洋楼还须向您再讲述一下天津的租界历史自 1860 年至 1903 年,英、法、美、德、日、俄、意、比、奥等西方列强纷纷强迫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分别在天津城东和东南地区划出部分地段作为租界地自此,天津被九国列强分割他们各自为政,按照各自国家的建筑风格,建起一片一片的国中国,这便是天津小洋楼的由来。
而小洋楼最集中、占地面积最大的,莫过于英租界的五大道地区 2003 年,五大道风情区被评为“津门新十景”之一市政府正在进一步制定规划,要将五大道地区建设成为集现代化高档商务区、高档商住区、高档文化旅游休闲区为一体的人文景观风情区下面,就让我们逐条道路来体会五大道的浪漫欧陆风情吧马场道是五大道中最长的一条马路,全长为 3216 米,因通往英租界跑马场而得名,曾经是近代天津达官显贵云集、交错往返的一条繁华道路末代皇帝溥仪、清朝各色遗老,民国下野政客、失意的军阀等均在此道路上留下足迹马场道先后被称为马厂道、7 号路、民国时曾改为海宁路,后又恢复马场道的叫法道路两侧的西式建筑,鳞次栉比,交相辉映,充分体现出一派欧陆风情您面前的这座三层西式小洋楼,位于马场道入口处的马场道 2 号,就是 1927 年被张作霖任命为国务总理的潘复旧居它四周有宽大的院落,院内花草树木繁茂,使该楼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环境幽雅,是一座典型的欧式花园别墅位于马场道 102 号的房屋为意大利连排式建筑,这里曾经居住过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李烛尘先生,他与范旭东联合创办的天津永利碱厂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工业象征 位于马场道 117 号的天津外国语学院,始建于 1920 年,原名为天津工商大学,也曾是北疆博物院即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创办人为法国学者黎桑。
校内建筑均为法式,上世纪 20 年代陆续建成,其中主教学楼正面上的大时钟体现了法国罗曼式建筑风格马场道 121 号为五大道上唯一的一幢西班牙建筑风格的别墅式住宅,由英国皮毛商人达文士建于 1905 年,是目前五大道地区保存完好的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沿马场道右拐昆明路就进入了睦南道睦南道全长 1968 米,同样建于上世纪初,最早称为香港道,后改镇南道等名称睦南道上房屋错落有致,街两旁的法国梧桐等冠盖树木高大茂密,由于车辆不多,更显得睦南道上一分难得的幽静走进睦南道首先看到的是爱国将领高树勋的旧居(睦南道 141 号)该住宅为二层别墅小楼,红砖墙,红瓦坡顶,左侧突出一伞状塔楼,造型小巧别致,风格独特睦南道金林村 4 号是清末最后一个总管太监小德张的居所小德张原名张祥斋,宫名张兰德,宫号“小德张”民国二年小德张携大量资财和家人奴仆来天津英租界,在爱丁堡道(今重庆道 55 号)置地建房后来他将该楼让给庆亲王载振,又在别处购建房屋多处小德张晚年家境逐渐衰落,后来搬到这座独院小楼居住,1957 年在此楼去世位于睦南道 74 号的四幢建筑风格相同的别墅式楼房是李勉之旧居该楼外檐为花岗石砌基,卵石混水墙,大坡度尖屋顶,设有屋顶晒台。
室内护墙板、地板全为高级硬木制做,客厅为六角形,内有造型精致的壁炉,是具有德国风格的庭院式别墅住宅睦南道 20 号是一座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建筑,它的主人就是曾经盗掘慈禧墓的军阀孙殿英该楼建于 1930 年,是孙殿英以其二姨太的名义购置的住宅每逢军旅生活空隙,便来此居住该楼为三层砖木结构,正面大型露台,上立有四组绞绳式立柱,柱头雕有花饰,楼内装饰古朴典雅,整幢建筑具有西洋古典风格睦南道上的香港大楼得名于原香港道,位于睦南道 2—4 号,建于 1937 年,由著名奥地利建筑家盖苓设计建筑平面呈“L”形,砖混结构,地上五层、地下一层、房屋 183 间,作为高级公寓楼简洁明快,现代气息浓郁沿睦南道左拐香港路,就到了重庆道位于重庆道 4 号的是张作相旧居,张作相,字辅忱(1881-1949),奉天(今辽宁)义县人1911 年东北讲武学堂毕业,奉系军阀将领,辅佐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执政东北,任东北边防副司令兼吉林省政府主席1933 年因热河失守而去职,来天津买下此楼隐居在此期间日伪多次派人威逼利诱,劝其出任伪职,均被拒绝1949 年初,张作相因突发心脏病,病逝于寓所该楼建筑设计考究,墙面凹凸多变,镶有西式雕花,楼顶高低错落,屋顶平坡结合,风格别致,主楼两侧设有青条石台阶,为一座西洋古典式建筑。
与张作相旧居相对的重庆道 23 号,是曾任北洋政府江西督军的孟恩远旧居沿重庆道左拐新华路就来到了大理道入口大理道全长 1745 米,原名新加坡道,该道以各式欧陆风格的单体小洋楼而著称大理道 1 号原为英美烟草公司总经理住宅,建于 1922 年,为英国乡村别墅式风格位于大理道 3 号的建筑为曾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的蔡成勋旧居非常少见的是蔡成勋在自家西式建筑风格院落中,建起了完全为中式的蔡家祠堂,成为五大道风貌建筑中的一景寓所是三层砖木结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外檐为青砖墙,顶层中部为平顶,两侧为坡顶,第三层有前出檐的平台,风格庄重古朴,楼内装修豪华,有中式硬木透雕落地隔扇,做工精美家庙是中国庙宇式平房建筑,红柱黄瓦,古色古香,为家庭祭祖所用与蔡成勋旧居相对的大理道 4 号西式洋楼,是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内务总长的张志潭旧居,真可谓“门当户对”沿着大理道右拐昆明路就来到了常德道常德道是五大道中最短的一条道,全长只有 1219 米,原名科伦坡道,鳞次栉比的各式小洋楼成为五大道万国建筑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德道 1 号为罗马柱式的欧洲中世纪风格三层小楼,正门有退台式的圆台阶,圆门厦,上有圆阳台,十分典雅精巧。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民园体育场,民园体育场地处重庆道、大理道、常德道之间,东临河北路,西界衡阳路民园体育场早年为沼泽洼碱地带,后因海河疏通航道,用淤泥填成平地,占地 41200 平方米,属旧英租界英工部局在此修建铁柱围墙,建有木质和水泥看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在这里举行过万国足球赛和万国田径赛1941 年日本军国主义接管将民园体育场移交伪市政府教育局1943 年民国体育场铁柱围墙被日本拆走制造军火,改建为砖砌围墙 1954 年民园体育场足球场地铺设了草坪,并搭起了 24 米高的木质灯架,成为全国第一个灯光草坪足球场八十年代初,民园体育场进行大规模改建,建成椭圆形封闭看台,足球场四周铺设 8 条 400 米塑胶田径跑道,建有 40 米高的大型灯光塔架,可容纳两万名观众,成为全市独一无二的国际标准田径、足球比赛场地位于五大道北侧的依次为重庆道和成都道重庆道上大多为英国联排式高级公寓式房屋,但其中也有多座名人旧居重庆道民园体育场正门西北角的现代建筑称为民园大楼,它由奥地利建筑师盖苓设计,最巧妙的是民园大楼的方孔式围墙,它采用百叶窗的原理,看似透空透光,实际从外边根本对里面无法窥视,这就适应了房主人深居私秘的心理,自然反映出五大道独有的幽雅沉静与温馨的氛围。
五大道上唯一的一座王府——庆王府就座落在离顾维钧旧居不远处的重庆道上位于重庆道 55 号的庆王府是清王朝庆亲王第四代传人爱新觉罗·载振旧居清末民初,我国政治舞台风云变幻,清朝的遗老遗少,北洋政府的总统、总理、督军纷纷到天津租界地购置房产有的图个清静,当上寓公;有的蛰居在内,密谋其外许多历史事件的密谋策划都发生在天津故有“北京是前台、天津是后台”之说当时的租界,成了“国中之国”,正好成为庇护力图东山再起的下野政客,妄图复辟的遗老遗少的保护所 1922 年,原清末皇室大总管张祥斋(又名小德张)在五大道中的剑桥道(今重庆道 55 号位置)督建了一所宅院宅基地为中国传统的长方形布局,中轴为楼房四合院,院墙和外檐顺应当时建筑潮流,采用西洋建筑的手法,拱卷壁柱大门,券脸正中的火炬装饰,竟与 1921 年重建的天津鼓楼一模一样,反映出 20 世纪 20 年代天津建筑中外融合的时代风格楼房四合院立面上、下两层、地下室基座一层一、二层外檐均作列柱式外廊,下联坐凳式栏杆,平顶四周作栏杆式女儿墙三层栏杆高低一致,立柱式黄、绿、紫琉璃砖,十分抢眼,反映出主人对紫禁城琉璃色彩的留念由于地下室很高,故东、西、北三面均设高台阶进出首层大门和旁门。
北门为主入口,17 层半石阶垒成宝塔形进入大厅后,仿佛又进入四合院,四面二层楼房围合的天井,架设高侧窗罩棚,成为严谨的方形大厅,厅内设置可拆的戏台,供大型宴饮、娱乐、聚会使用,二层房屋作回廊,可俯视大厅一、二层房间设餐厅、客厅、卧室,供主人使用厅、堂装修古色古香,颇具皇家气派此外,院内还建有数千平方米中式花园,假山、流水一应俱全1923 年,清室第四代和硕亲王载振,为在天津寻找一处安宁舒适的宅邸,相中了小德张这套宅院,便以郑州道空地基 8.75 亩和北马路浮房十余所置换到手1924 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把逊帝溥仪赶出紫禁城载振也从北京庆王府举家移居天津,直至 1947 年 71 岁的四世庆王在此病故目前,此处建筑为市外办办公使用为发掘保护历史人文景观,在一楼 350 平方米大厅内,布置了历史陈列,成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外事交流亲和力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场所位于河北路 283 号的欧式古典建筑称为“疙瘩楼”,如今已经改造为“能吃的博物馆”——粤唯鲜海鲜酒楼各位朋友在这里不仅能吃到丰富的美味,而且能欣赏到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而这正是店主人经营的独到之处这里保存有清道光年间的“圣旨”,各种石刻、古代兵器等。
还有最叫绝的是,酒店 305 房间曾是著名京剧大师——马连良的旧居据文物部门测算,仅粤唯鲜内收藏的文物目前已价值 3 亿余元人民币,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现在,我们又来到一处著名的餐馆——昆明路 1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