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牧野现实主义题材长短片的主题表达路径.doc
3页文牧野现实主义题材长短片的主题表达路径 作者:望海军 刘景港 来源:《电影评介》2021 年第 13 期 一、美学路径:缺憾美与当下感 一部好电影需要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而美学价值的产生则需经由美学路径,即美学路径 是直抵故事深层主题的重要通道不同导演会在自己的创作经历中总结最具特色亦最有效的美 学表达路径综观文牧野的一系列作品,其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不够完美的边缘群体,故事结 局总是余留一股淡淡的哀伤气息人物与情节的不完满并未削弱作品的艺术价值,反而为其制 造出独有的缺憾美这种缺憾美学导向的是对现代人生存危机的思考,是对活在当下之生存观 的强调 (一)人物之缺憾 文牧野电影中的人物在人性方面几乎无可指摘,他们虽不是伟大的英雄,却都具有令人赞 叹的人性美;同时,这些角色往往具有某种性格缺陷,这便使其具有真实性,且能引起观众共 鸣不完满人物的塑造从正面或反面揭示了生活之真谛:于当下存留,则于当下生产意义 《石头》是文牧野初次执导的一部剧情短片,无业青年与狗的相依为命、人和狗对土地的 归属感在故事中一一展现毫无疑问,这则故事中的主人公具有人性闪光点,他身无长物,却 愿意花大价钱为狗治病,其善良、单纯的品质可见一斑。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人物为数不多 的台词中,有一句话交代了这只名为"石头"的狗的由来——"我也不知道什么品种,捡来的", 看似毫无感情的冷漠叙述凸显主人公人性之善良按照这一思路走下去,这似乎应该是一部人 带着狗走出困境的励志故事,但导演显然意不在此,主人公近乎完美的品质需要被打破、需要 缺陷于是在短片开头,主人公的出场并无任何光辉可言,他居住在破旧的土坯房子里,周遭 的老式物件显露其窘迫,房子外围墙壁上大大的"拆"字预示着生活的某种变故,一人一狗只能 进入城市谋生这时出现了一个新的空间,即城市中的租房这个空间依然破旧,画面里墙壁 上的石灰掉落在地板上,简单到近乎简陋的陈设在主人公的注视下渐次展现,而人与狗席地而 睡的场景似乎与前一空间的脏乱差形成了某种呼应关系从两个空间的相似之处可看出主人公 对生活的消极态度,这种随意甚至让他懒怠于为自己打造一个稍显舒适的床铺主人公的生活 态度作为反面典型突出了"当下感"这一美学主题,瞬息万变的现代世界需要人们对当下与自我 的尊重和关注 影片《我不是药神》中的程勇则被视作白血病病友的救世主,从前期以赚钱为目的倒卖药 品到后期为无钱买药的凄惨患病者而坚持,程勇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圣人。
但这完美之 中便无一点缺憾吗?显然不是,早年靠卖保健品为生的程勇一身落魄,甚至对妻子大打出手、 毫无情绪控制能力,在与妻子和律师谈话的那场戏中,他甚至想对律师动粗在与刘思慧交往 的过程中,程勇的好色特质更是展露无遗然而,性格缺点并不影响其人性中的美好与善良, 相反,我们可以将此种缺憾作为切入点走进人物的真实内心与故事的终极主题世界 (二)情节之缺憾 文牧野短片的结局方式近乎相同,让观众觉得故事并没有结束,看上去好像没有一个明确 的结局,他善于用一个相对比较温情的结局来弥补故事本身的绝望感[1] 《我和我的祖国》"护航"篇中,宋佳饰演的女飞行员凭借优秀的应变能力、丰富的飞行经 验和极高的团队责任感完成了任务,结局停留在主人公的微笑弧度里,也停留在男性飞行员对 女主人公表达敬意之时,仿佛一切遗憾都在这样的结局里被弥补然而这种奉献式的结局成功 背后的运作机制究竟是什么?为何女主人公失去了领飞巡航机会却仍旧不失完满?这便是文牧 野的高超之处,他用一种个人意义上的缺憾成就了集体意义层面的完美当女主人公自我梦想 成为遗憾之时,一切行动为国家、为他人的鲜明主题被凸显出来,如此便将故事中的缺口打造 为了一个具有艺术特色的风格化特征。
与之类似的是《恋爱中的城市》,在这部由多个短片集合而成的影片里,文牧野执导"布 拉格"篇,他同样为身处布拉格的主角设置了一个充满遗憾但又余韵悠长的结局为父亲遗愿 而走遍世界的潇洒女孩与街头混混的偶遇,已然超越常规逻辑中的恋爱定理,但却产生了独特 而奇妙的浪漫感素不相识的主人公在这座文艺气息浓厚的城市里對彼此萌发悸动,相识、相 恋继而相守是每一对有情人的目标,然而当导演在悠长而缓慢的弦乐伴奏中设计出一场离别的 戏份,这个故事便格外令人回味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两人分别的场景——呼啸而过的列车带走 女主人公的身影,当男主人公遥望着恋人的离去,他的面部表情是放松、释然的,甚至带了些 许笑意对于这个饱受地头蛇欺凌的少年而言,能够保护并且倾听自己所爱女孩的秘密未必不 是一种完美,那么在这完满结局里的分别不过是微不足道的遗憾对于女主人公又何尝不是如 此?她的前路必须走完,因此必须离开,但她在这座城市中感受到的美好会始终存留当列车 开走,人们继续自己的生活,结局的缺憾凸显了主人公对当下生活的关注与理解只要正在生 活,即使是当下的分离也是物哀之美 《我不是药神》同样通过结局的缺憾美凸显了"活在当下"这一主题。
剧情推至后半段,已 经成为老板的程勇选择重新前往印度为患者购买格列宁,并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在这一 刻他已经做好了舍生取义的准备,结局必定会充满缺憾,但主人公却选择不问前路风疏马聚, 只顾当下救世仁心当他坐在囚车里时,观众或许会为这法不容情的结尾发出无限感慨,但街 道上的白血病人纷纷脱下口罩向其表示敬意时,充满不甘的结尾仿佛被程勇活在当下的勇气填 平 二、镜头路径:饱和与稀释 法国著名学者德勒兹(Deleuze)认为,景框可被划分为两种类型,即饱和与稀释饱和 镜头是"宽荧幕和景深摄影,使各自独立的给定内容多样化¼¼稀释镜头则将整个重点置放于 单一客体上"[2]文牧野将饱和镜头与稀释镜头相结合,打造出不失美感又足够真实的艺术特 色,通过不同镜头展现复杂而深刻的主题 根据德勒兹的定义可知,饱和镜头中蕴含多重客体,前景与后景交叉出现,增强影像的层 次感,通过众声喧哗般的嚣闹进一步深化故事主题在 2011 年的短片《金兰桂芹》中,文牧 野通过展现两个东北老人一天的活动揭示了陪伴与友谊对老年人的重要性,其表达路径正是依 靠对饱和镜头的精妙把握短片开头一分钟里,金兰来到桂芹家中为她检查电视,此时荧幕以 宽幅度呈现,左边的挂历和右边的老式立柜打造出一个对称结构,位于中间位置的电视机首先 进入观众眼帘。
当两位老太太走向电视,她们便成为了前景,作为中心的电视机在纵深基础上 被推往后景,桂芹的离去再次使电视机重新获得焦点位置,但当金兰擦电视机时她的身体又再 次将其推向后景如此一来,电视机作为陪伴机器所象征的意义便忽闪忽现——它确实作为桂 芹的"伙伴"存在于这个空间中,但金兰的出现又使它的陪伴属性被取代,于是镜头中的这个主 要客体时而显现、时而隐没所有的客体交杂一处,不仅使电视机与金兰的位置产生了复杂意 义,从而推演出"陪伴"这一主旨,而且令观众感受到饱和镜头多元化的复杂美感短片结尾处 颇有深意,两位老太太相伴而坐,空间已然从桂芹家置换到金兰家,但左侧的风扇与右侧的红 色窗帘依然使电视机位于对称结构之中心摄影机将两位老人认真观看的模样纳入其中,同时 也将电视机中的人物纳入其中,电视机正在播放《机灵小不懂》中的不懂老师与人探讨"朋 友,什么是朋友"当镜头焦点置于这一行字幕时,影片主题也就呼之欲出——电视机中的人 是朋友,电视机外、电影镜头内的人亦是如此多层次的镜头将老人间的友谊刻画得入木三 分,揭示了陪伴和理解对于人的重要性 电影空间系统是依靠摄影机取景,以二维银幕为界,景框内包含了所有事物的空间的集 合。
电影画面所呈现内容的取舍,是电影制作的最初要义¼¼电影就是一种由运动幻想和纵深 幻想产生的"三维"空间[3]稀释镜头通常会舍弃大部分无用客体,而将摄影机焦点置于一个主 要部分,被关注的事物通常与故事内涵有着不易察觉却又足够绵长的联系例如,《安魂曲》 的开头,文牧野将手持摄影机对焦于男主人公,这是一位历经沧桑的男人,他眉宇间闪动着狠 厉气息,嘴角和额头上的擦伤预示着某种事故的发生当镜头被男人带伤的面庞所充满,观众 会对他的身份和经历感到好奇紧接着剧情正式展开,一场车祸带走了他的妻子,儿子也因此 躺在急救室里,人物的悲惨命运逐渐呈现,绝望感与宿命感充斥在二维银幕中需要注意的 是,这一短片使用了大量稀释镜头,男主人公的整个面部时常出现,其中不仅有悲苦绝望,到 后期则又增添了出卖妻子尸体的挣扎无奈和救下儿子后的期冀另外,短片结尾对冥婚场面的 处理也以稀释镜头为主——大红色的纸人在熊熊烈火中燃烧殆尽,火舌自微小起而蔓延至整个 镜头空间,明明是一场祭奠两个年轻人死亡的场景,却在这一暖调影像中获得了某种涅槃新生 的迹象,这新生指的是孩子的被救,也是男主人公对生活的重新认知 三、叙事路径:角色与时间的叠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