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沥青路面的就地冷再生基层(底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docx
4页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底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文章主要介绍了二级大路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底基层)从人员机械配置、旧路面材料分析、补强、破裂拌和、整形、碾压、养生,到施工质量掌握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底基层)技术是指把旧沥青路面面层、基层掺入肯定数量、符合标准要求的水泥(或稳定剂、集料),根据设定的厚度,用冷再生气进行破裂拌和处理后,整形、碾压,并经后期养生,使其达到设计路面基层或底基层技术指标要求的施工工艺该工艺具有施工简便快速、充分利用旧路面层材料、爱护环境、质量牢靠、施工进度快、经济效益好等优点笔者曾依据路网改造项目的实际状况,通过细致的观看、讨论,对其施工工艺和质量掌握进行了探究为此对冷再生施工主要工艺和质量掌握要点归纳如下 1 施工预备 1.1人员配置 除冷再生气组人员外,需另配试验检测人员2人,技术负责人1人,工人10~15人 1.2机械配置 冷拌再生气1台,洒水车3~4台,50t振动压路机1台,18t~21 t光轮压路机2台,平路机1台 1.3再生气组开工前预备 对再生气及其配套的全部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再生气械操作人员是否已把握全部与再生施工有关的数据,全部再生施工开头程序是否均已清晰。
1.4旧路面缺陷修复 对于局部翻浆地段进行换填砂砾进行夯实碾压,对于路肩下沉、路面偏拱及旧路坑槽处理,均采纳填补砂砾修整 1.5旧路面混合料分析 通过对旧路结构的现场调查,对旧路结构层厚度不足路段,应加铺砂砾以保证再生层厚度冷再生气现场破裂未掺加水泥的旧路面,由试验人员就地均衡取料,通过对拌和料的筛分及多次击实试验,确定粒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掺加的水泥剂量 1.6水泥摊铺在纵向每隔10m放出施工掌握线 钉上钢筋桩并挂线,利于冷再生气边线掌握,经室内试验确定冷再生底基层水泥用量为4%,施工过程中按5%掌握摊铺水泥前按路线前进方向每10m为一格,计算出每一格水泥用量,然后人工按每格摊铺几袋水泥,将水泥匀称布满方格,确保水泥布撒匀称、全都、等厚原有路缘石待路面冷再生碾压成型后再拆除 2 旧路面再生破裂拌和 冷再生段采纳等厚法施工,按全路宽12 m计算,考虑到半幅施工的搭接问题,所以在第一次半幅施工时,加宽50 cm进行施工,利于另半幅冷再生的搭接施工冷再生气一次破裂宽度为2.5 m,半幅路面以行进3次完成工作时,冷再生气需一辆洒水车紧跟作业,其余2~3辆洒水车协作保证拌和用水,拌和过程中按试验的最佳含水量掌握加水,拌和行进速度7m/min~10m/min。
考虑到水泥的初凝时间,以及各道工序的连接问题,以100m实施工长度为限,当冷再生气单幅破裂100m后,返回预备其次幅进行的当中,对刚完成的100m进行稳压,然后平地机进行刮平,501振动压路面进行振动压实,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平整度按规范要求掌握 3 再生层整形 半幅路段拌和完毕后,先用50 t振动压路机稳压2~3遍后用平地机初步整平,测量人员依据设计纵断高程和横坡度,每10m为一断面分左中右3个点测出高程,按1.05-1.1的松铺系数,人工找出基准点,高程不足时准时调整富有路段材料,高出段准时用平地机刮平通过旧路整形达到“调坡”、“调拱”的目的,且保证平整度满意设计要求要求整平精度要高确保平整度和纵断面高程、横坡度符合设计按“宁刮勿补”的原则,严禁“薄层找补”若找补厚度过薄,找补前先将稳压后的局部低洼处用齿耙将表层5 cm耙松,再行找补确保碾压成型全都,不起皮、不松散、无离析现象 4 再生层碾压 再生层整形完成准时碾压,检测含水量必需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量整形后检测各项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碾压挨次为用振动压路机振压3遍,18 t~21 t光轮压路机静压1~2遍,表面要保证平整、潮湿。
碾压后外观平整,无明显轮迹,检测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使用50 t双幅/双频振动压路机的时,要确保:初压时使用高幅,低频振动模式,这将保证整个深度内具有良好的压实复压采纳低幅/高频,这将保证对铺层上部的良好压实 5 再生层养生 碾压检测合格后准时洒水养生,养生期内中断全部交通,杜绝洒水车以外的任何车辆进入,养生期不少于7 t,要使冷再生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潮湿,做到每天准时洒水,专人看管,确保再生层不因洒水养生不当产生损坏 6 质量掌握要点 再生处理旧路面宽12 m,外掺32.5缓凝水泥剂量为4%;冷再生底基层再生拌和厚度20 cm,其中5 cm为整平层,整平压实后保证冷再生底基层再生厚度1 cm~5 cm的设计要求,水稳砂砾底基层强度应达到1.5 MPa以上,压实度及平整度必需达到二级大路底基层要求 总之,采纳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基层、底基层施工实践,从工期效益、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都具明显的优点与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1)它不仅可以节省能源和资源,降低材料费、人工费,节约运输费,几乎可以不受阴湿或低温季节影响,可以适应严冬以外各种施工季节,改善了施工条件、削减了环境污染、有益于环境爱护,大大加快施工进度而缩短工期。
(2)采纳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基层或底基层施工通过拌和、整形、碾压后,可以解决旧路偏拱,还可对纵坡进行微调 (3)削减了基层材料用量,这对于自然 砂砾级配不达设计标准地区尤为重要 (4)施工质量有保证,人为因素影响少,特殊是对路基原有强度保持良好,与开挖比较,削减了扰动 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