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院校思政课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研究.docx
6页高职院校思政课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研究 【Summary】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对思政课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影响,笔者通过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观测发现,高职学生存在自律性不强,团队合作意识不足、自主学习意愿不强等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找到解决对策,对于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Keys】思政课、行为习惯、高职学生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学生行为习惯存在问题: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或模式,学生学习的行为习惯对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学生行为习惯有助于思政课的有效进行,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如自律性、自主学习意愿、团队合作能力等,可以提高他们在思政课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高职学生在学习思政课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自律性不强高职学生的自我定位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所以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没有专业课高,因此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都自律性不强,具体表现为不能有效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容易被其他事务或娱乐活动分散注意力高职学生缺乏对自己行为的自我约束和控制,尤其是玩现象比较严重,刷短视频或者游戏等,据调查:除去学习和睡觉的时间,剩余的8小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玩7-8小时;三分之一的学生玩5-7小时;三分之一的学生玩2——5小时[1]。
课堂上玩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要想提升学生的“抬头率”和“点头率”,如果学生自律性不够强,自己无法克服瘾,即使教师讲课内容再精彩,也不能实现有效教学 2、团队合作意识不足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中经常用到团队合作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高职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能够与同学协作完成项目和任务,尊重他人意见,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有的同学在团队合作中不积极参与,“等”“靠”意识严重;以自我为中心,无法融入到团队;团队分工不明确,甚至团队成员出现分歧、冲突和摩擦等,团队合作氛围差、团队汇报效果差等情况3、自主学习意愿不强高职院校开设多门思政课,经观测发现无论是课堂积极性还是课后作业完成的积极性都不高,对思政课的学习存在缺乏热情和动力的现象教师布置的课后习题和阅读任务,通常80%左右的学生会按教师要求完成,但是仍有20%的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任务采取漠视或者不理睬如果教师不布置相应的课后阅读任务,绝大部分学生基本不会主动阅读课堂上,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不愿意积极思考,不愿意举手发言如果教师不要求记课堂笔记,大部分同学都不会主动记笔记如果老师要求记笔记,仍有一部分同学不理睬,对于教师的要求不给予任何“回应”。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1、社会因素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期望值高或者因竞争激烈导致的“就业难”问题,会让学生可能对职业发展抱有不切实际或者消极的观念,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缺乏信心,导致学生就业信心不足从而影响了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高职学生对就业后的薪资待遇满意度不高,就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尤其是认为思政课的学习对于职业技能的发展帮助不大,就丧失学习的动力 2、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家庭环境中缺乏对学习的重视和鼓励,或者家庭成员对学习没有积极的态度和榜样,学生可能会受到消极影响云南高职院校的生源80%来自于农村,父母对于子女的学习期望值就是顺利毕业,能够考上专升本、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能够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所以对于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不太关注,缺乏家长的监督和管控3、个人因素高职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稍有不足,高考分数就可以体现加之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低于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因此不能对自己严格自律或积极主动去探索学习[2]在高职院校中,如果身边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周围的同伴对学习不重视或者有消极的态度,学生可能会受到影响而产生不爱学习的态度。
三、解决办法思政课教育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思政课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这些价值观和观念的灌输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例如,思政课可以教育学生严格自律、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等,这些教育内容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展现出来作为思政课教师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1、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学生自律性差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时间规划,做好学习计划上课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对于沉迷严重的同学,进行多次提醒,与学生分析沉迷的危害,让学生能够及时戒除瘾2、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方法和技巧是事半功倍的关键,包括阅读技巧、记忆方法、笔记技巧等,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尤其是思政课的学习,教师在讲授PPT的过程中,也需要帮助学生用板书的形式归纳重点,让学生边听边记笔记,不仅可以及时的跟进老师的讲课思路,而且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脉络能够清晰了解,同时也可以防止学生对知识点的遗忘学生愿意记笔记,就能够放下,也就愿意听课3、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例如开展讲党史故事、唱红歌、快板、经典诵读比赛、角色扮演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享受学习的过程,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4、提供学习支持和反馈 及时给予学生学习上的支持和指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定期提供反馈,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和进步建立奖励机制,对学生的自律性和主动性表现进行认可和奖励,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和进步 此外,思政课教师也应该多与班主任和员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家庭情况以及平时学习情况等,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情绪,增强自律性和主动性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政课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学生的行为习惯不仅受到思政课教育的影响,同时也会反过来影响他们对思政课的态度和参与度如果学生具备积极的行为习惯,他们就能更加积极的参与思政课,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Reference:[1]杨梅,周正柱.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策略 [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 36 (12): 114-117.[2]刘丽,李丽. 大思政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探析 [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 (05): 36-37.杨丽(1983-),女,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Email:452455534@黄涛(1982-),男,汉族,讲师,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国土空间信息学院教师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高职院校思政课学生学习现状研究“(编号:2023J1594)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