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ocx
14页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基于国家2010—2012年公布的相关数据,对影响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各类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和区域比较结果发现,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四个方面:质量因子、机会和投入因子、物质条件因子、负向影响因子,其中质量因子影响最大;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其经济发展并不完全同步,上海、北京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其经济发展较为匹配,广东、浙江的一些指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城乡发展不够均衡,上海、北京城乡差异较小,广东城乡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生师比、教师学历和职称等方面;发达地区幼儿园教师未评职称的比例较高,普遍达到50%建议增强政策的系统性,增加并优化学前教育投入,设立幼儿园教师职称晋升系列,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影响因素;发达地区; 作者简介:叶平枝,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广州510006);作者简介:张彩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北京100088) 一般而言,学前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学前教育发展是否一定与经济发展同步呢?对此,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和研究发现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推进因素,决定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水平。
[1]另一些研究却不支持这种观点例如,广东是我国位居前列的经济发达地区,而广东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却相对滞后有研究将其列为学前教育一般发展地区[2],甚至有研究将其归为学前教育发展比较落后的第四类地区[3]可见,经济发展与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性,以及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仍有待进一步考察本研究拟采用因子分析及比较分析方法,探索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程度,从而为促进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而多元的,既囿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也受学前教育内部各类因素的影响为便于量化研究,本研究将可测且可改变的影响因素作为考察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众多影响因素进行聚类,探索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因子 (一)样本和因素选择 根据十年来全国GDP和人均GDP的排名,本研究将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广东作为发达地区的研究样本使用2010—2012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以及2010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影响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各类因素进行数据分析。
分析软件为EXCEL2007和spss19.0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选择13个因素,并参考已有研究[4],假设这13个因素共有五个维度,分别是教育普及、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条件和教育公平(见表1) 毛入园率常常是衡量学前教育普及率和入园难易的一项重要指标[5]毛入园率的统计方法有所不同,一是“在园幼儿数/4~6岁适龄儿童数”,[6]二是“在园幼儿数/3~5岁适龄儿童数”1本研究采用后一种统计方法 学前教育质量的指标选择比较多元,生师比和教师素质是两个重要指标生师比是影响教育质量尤其是师幼互动的一个重要指标,较低的生师比代表着个体接受个性化保教的机会和师幼互动的机会大大提高[7]在评价教师素质时,常用的指标是“大专及以上教师所占比例”为了全面考察教师素质,本研究主要从学历和职称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既考察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的比例,也揭示未评职称和学历不达标教师所占的比例为反映不同教师群体的职称情况,对不同职称进行赋值和标准化,将其变成可以进行群体比较的职称指数所以,本研究选择了四个指标来反映教师的整体素质 衡量学前教育投入的常用指标是“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比例”(简称“学前教育投入比例”)。
但该指标只反映了学前教育投入占整个教育投入中的比例,没有反映学前教育分享社会发展红利的状况因此,本研究选择“学前教育投入比例”和”幼儿人均公共经费指数”两个指标来衡量学前教育投入[8] *2010年3~5岁适龄儿童数指2005年、2006年、2007年三年出生人口数的总和,年出生人口数=年平均人口出生率,年平均人口=(年初人口+年末人口)/2,2011年2012年3~5岁适龄儿童数均以此类推数据均来自《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10》职称指数根据国家每五年可以正常申请高一级职,故小学三级赋值5,小学二级赋值10,以此类推,小学一级赋值15,小学高级赋值20,中学高级25,未评职称按“1”赋值将各个职称级别的人数乘人数就可以了解教师总体的职称级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幼儿园教师必须(高中)以上毕业学历,学历不达标就是教育投入中考察的是学前教育公共财政预算事公共经费指数数据来自2010—2012年的《中国教育经》城镇数据在2010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农村就是农村部分的数在2011年、2012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城镇包、城乡结合部、镇区三个部分的数据,农村包括镇乡 学前教育条件主要考察教育的硬件条件,但已有研究缺乏对这方面的研究。
受数据限制,本研究将幼儿人均图书作为一个指标进行尝试性探索 学前教育公平主要考察城市和农村的差异本研究将城乡生师比、教师学历、教师职称、人均图书的差异作为衡量教育公平的四个指标 根据已有研究,公办园比例、教师薪酬、幼儿园收费、课程质量等也是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但由于数据的获得性受限,本研究没有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 (二)因子分析结果与解释 上述五维度的假设是否成立,不同因素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如何,存在怎样的差异?本研究对六个发达地区2009—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第一步是考察各自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性,判断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的适切性由相关系数矩阵可知,13个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部分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8,即存在高度相关说明该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后,使各指标的均值为0,方差为1首先得到初始和旋转后的特征值方差解释表(见表2)方差贡献率表示因子反映原始指标的信息量 由表2可知,前四个初始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5.20%、21.15%、16.45%,旋转后前四个初始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8.23%、24.57%、16.15%和11.92%,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0.87%。
即四个因素所包含的信息占原始变量包含总信息的90.87%,其余变量对方差的影响很小,因此,取前四个新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可见,通过因子分析之后,原来假设的五个因子被归纳为四个因子其中,第一个因子的影响最大 为清楚四个因子的实际意义,通过SPSS软件中的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来表示各变量对公共因子的贡献程度根据成分得分矩阵,将各个因子进行归类,得到如下因子命名表(见表3) 从表3可知,第一个因子由生师比、教师素质及其这些指标的城乡差异所构成,可称为“质量因子”先前假设的“教育公平”中的三个指标,即专科以上教师城乡比、教师职称城乡比、城乡生师比也纳入该因子中可见,这些指标是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须引起关注其中,教师学历和生师比早已得到关注,而教师职称状况较少涉及,本研究显示该指标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第二个因子中,笔者意外发现“毛入园率”与学前教育投入的两个因素共同构成第二个因子,反映学前教育的机会与其投入息息相关,可称为机会和投入因子但是,假设中“教育机会”维度没有得到数据的支持 第三个因子包括“人均图书”和“人均图书的城乡比”,可称为物质因子 第四个因子由“教师未评职称的人数”和“学历不达标的人数”构成,呈现负相关,可称为“负向因子”。
在教师素质研究中,已有研究多关注高学历教师的比例,鲜少关注低学历教师和未评职称教师的构成比例,笔者认为,这是有失偏颇的假如高学历教师较多,低学历教师和未评职称教师也较多时,学前教育的质量同样大打折扣这一推论得到因子分析结果的支持 结合表2的研究可以发现,这四类影响因子对学前教育发展影响递减质量因子最大,教育机会和投入因子其次,物质因子第三,负向因子第四 二、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影响因子的区域比较 根据前述思路,我们以全国的平均数据为对照,主要以2012年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数据为依据,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各类影响因子进行具体探讨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探讨中,比较2009—2011年三年的学前教育投入情况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2》和2010—2012年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除经费以外的各类数据反映的是2012年的情况,人均GDP和教育经费的指标反映的是前一年的情况 (一)学前教育质量因子 1.生师比 对发达地区生师比进行研究,可以获得如下发现:第一,发达地区的生师比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上海和浙江的生师比更低,江苏、广东和天津的生师比相对较高;第二,天津、广东、江苏生师比城乡差异较大,与全国平均城乡差异接近,农村生师比均高于城镇生师比一倍左右,天津甚至达42.45∶1,而北京、上海、浙江的城乡差异较小,保持在12∶1到20∶1之间。
见图1) 整体而言,北京、上海在生师比和生师比城乡差异方面均较为理想,比较符合2012年确定的国际标准[9]其原因可能在于,北京、上海两地公办幼儿园占主流,政府投入较大,教师可获得性和稳定性也较高可以肯定的是,生师比过高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天津、广东生师比的城乡差异达到一倍以上显然是有问题的 2.专科及专科以上教师比例 在专科及专科以上教师比例上,上海、北京、江苏、天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几乎接近100%,浙江的比例与全国水平接近,广东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发达地区幼儿园教师的学历一般较高,但也存在差异,浙江和广东的教师并没有学历上的优势从该指标的城乡差异来看,上海、北京的城乡差异较小,广东、天津的城乡差异较大,农村幼儿园教师学历明显低于城镇幼儿园教师见图2) 学历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标志尽管《教师法》规定幼儿园教师具有中师以上学历即可,但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有赖于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高学历的教师在教育理念、环境创设、师幼互动、活动设计及组织、解读幼儿、个性化教育以及反思和个人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发展学前教育就必须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投身学前教育事业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是一个世界趋势。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发达地区教师的学历普遍较高,上海几乎没有专科以下的教师浙江表明幼儿园教师在这几个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浙江尤其是广东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接近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这些发达地区难以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和发展环境有待提升 3.教师职称指数 从教师职称指数来看(见图3),上海、天津、北京、江苏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天津职称指数基本在小学一级和小学二级之间,北京和江苏平均降一级;浙江与全国水平相似,基本在小学三级水平;广东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师平均职称达不到小学三级水平这些发现与上述的学历层次具有相似的趋势,但天津幼儿园教师的职称比学历更有优势,北京、江苏却恰好相反,具有较高的学历却并没有较高的职称 教师职称指数既反映教师从教的年限和专业水平,也反映不同地区教师职称晋升的难易程度从教师职称水平来看,上海、天津、北京和浙江的教师职称水平相对较高,说明这些地区教师的从业时间较长、稳定性高,职称晋升的机会相对较多但是,浙江尤其是广东的教师则从业时间短、流动性大,或职称晋升的机会有限然而,所有发达地区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