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暨新高三适应性联合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12页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暨新高三适应性联合考试试题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用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着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你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如下图所示,某学者绘制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关系示意图(部分),由图可知A.儒学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学派 B.诸子思想主张各异但相互影响C.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繁荣 D.法家学说是各派思想的最后归宿2.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刘邦在地方制度上兼顾秦和东方习俗的做法A.动摇了西汉的统治基础 B.加强君主专制维护统治C.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 D.为西汉历代统治者沿用3.“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九十万,占当时户政人口的六分之一,以江苏为最多,山东、安徽、四川、陕南、湖北等次之。
……换言之,亦即晋永嘉以来北方平均八人之中,有一人迁徙至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A.促进了长江以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B.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的南移C.加剧了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导致了士族门阀政治走向衰落4.780年,唐朝开始推行两税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确定总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户和客户,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两税法的推行A.迅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B.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C.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加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5.宋朝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中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活跃的王朝,然而在民间却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民间会形成此谚语的原因是A.宋朝各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B.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C.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 D.宋朝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6.明清时期中国金银比价一直高于欧洲,明初大概是1:6,随后是1:8,欧洲中世纪(5-15世纪)一般是1:14十四五世纪以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根据学者全汉昇估算,1700-1830年由美洲输入中国的白银约为6亿元(银元),折合约4.3亿两(白银)据此可知A.金银套利是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目的B.明清时期中国经济仍遥遥领先于世界C.古代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地位D.白银大量输入将加速中国经济货币化7.到甲午战争前夕,外国资本在我国开办的企业达191个,其中船舶修造和各种加工工业占到总数的60%,外资企业投资总额估计约达2800万元,利润一般在10%至24%之间,雇佣工人约达34000人,占当时我国工人总数的34.6%至37%材料说明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促进了中国产业工人的产生与壮大B.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我国传统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C.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刺激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D.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推动了我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8.下表为武昌起义以后,清朝地方督抚出身背景统计表(百分比)武昌起义以后地方督抚出身背景统计表——李细珠《不同的结局:辛亥革命爆发后地方督抚的抉择》据上表,清朝地方督抚出身背景的变化A.充分调动了资产阶级参政热情 B.说明晚清科举制出现重大变革C.是清政府面对危机的应急反应 D.有利于地方军阀左右国家政局9.1919年6月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
然而一年以后,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400多种左右,且大多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这表明A.宣传新文化已成为当时社会主要潮流B.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C.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中的重要力量D.五四运动为中共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0.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法令规定:各活期存户只能按照其存款金额每星期提取5% ,但每星期至多以提取法币150元为限;各工厂、公司、商店及机关为支付工资及军事有关的用款,则另行规定国民政府此举意在A.积极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 B.加强对经济干预以备抗战所需C.凭借国家政权打压民族企业发展 D.对革命根据地实施全面经济封锁11.我国外交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在战略制定方面,由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转向以国家利益为重,由反对现行的国际体系转向参与国际体系,认识到首先要发展自己,只有在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后,才能影响世界”上述转变发生的背景是A.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B.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2.古雅典各种祭神活动和宗教节日庆典是城邦的头等大事。
僭主庇西特拉图统治时期创办雅典娜节、城市酒神节等大型节日,并为节日庆典大兴土木;克利斯提尼创办了10个地区部落之间的酒神颂歌比赛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古雅典A.借助节日活动强化僭主的政治 B.借助祭神活动来维护民主政治C.借助公共活动提高城邦凝聚力 D.借助宗教仪式加强对民众的控制13.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当代表们吵得不可收拾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提议去请牧师他们请来了牧师,带领大家祈祷,以放弃“唯我正确”的看法,这反映了A.美国民主政治的建立有斗争有妥协B.制宪会议是地方各州力量的博弈场C.美国常利用宗教力量解决政治纷争D.美国政治生活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14.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四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严重曲折到逐步走向完善成熟,重新奋起其中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指A.巴黎公社——十月革命B.《共产党宣言》——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新中国建立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15.从1917年到1953年,苏联(俄)的粮食产量从5460万吨增加到8100万吨,同期粮食征购量从180万吨增加到3100万吨。
从1918年到1933年,苏联(俄)的食品和食品原料的外贸进口占比从14.8%下降到8.2%导致以上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内外战争的影响 B.农业集体化的推行C.经济体制出现变化 D.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16.“冷战的一些结果必定是投机的,没有这些结果,美国致力于重建德国和日本经济是极不可能的……美国和苏联也很可能不会如此积极地进行太空研究,如果没有强调太空的研究,科学的衍生物和微型化能够如此快的实现是不可思议的……冷战还使西欧人产生了一种紧迫感,没有美国的影响他们可能不会感觉到这种紧迫感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A.冷战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冷战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C.冷战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美国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52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第20、21、22题10分其中,第17~19题是必做题,第20~22题是选做题)(一)必考题:共42分17.(15分)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融、互相影响。
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国家建构,有两种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一种是秦汉中原王朝的郡县制,另一种是蒙元和满清边疆帝国创造的多元宗教和治理体制以往的中国历史,过于强调秦汉体制的正统性和重要性,但秦汉的郡县制,从来没有真正统一过中国,更无法解决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抗问题,倒是由边疆民族创造的、到清代成熟的多元宗教和双重治理体制,有效地解决了农耕民族与游妆民族的并存共生,并最终将农耕民族视野之外的广袤的边疆,从草原、戈壁到高原森林,统统列入了中国的版图——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和世界认同》材料二 古代并无“中华民族”的名称,“中华民族”的提出是在清末,其时西方列强入侵激发起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觉意识,“中华民族”观念由此萌芽南京临时政府从国家层面认可民族平等,有利于改变历朝历代狭隘的大汉族观与清朝满族独尊的民族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凡属蒙、藏、青海、回疆同胞……今皆得为国家主体,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即皆能取得国家参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层面将“五族共和”和“中华民族”确立为“中华民国”立国的法律依据。
这些举措大大促进了中国境内各民族形成“中华民族”为一体的共识——摘编自何一民等《从“恢复中华”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请回答:(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创造的“多元宗教和治理体制”是什么这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何历史意义? (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华民族”这一名称提出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其主要内涵9分)18.(15分)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此后,人类社会发展也面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简表——根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材料二 日益深化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逐渐遇阻,贸易保护主义的身影无处不在,各种非关税壁垒盛行;地缘政治冲突交织着极端势力,民粹主义思潮扑面而来2016年以来,随着英国公投脱欧,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签署并退出TPP事件交替登场,中美贸易争端,美欧贸易争端,让全球经济陷入动荡之中在西方,一股逆全球化的寒流对艰难前行的全球经济无疑带来极大的冲击在被美国经济学家鲁里埃尔鲁比尼称为“新病态(New Abnormal)”的现实世界,已习惯于享受全球红利的民族国家,正面临着令人惶恐的不确定性。
——摘编自张韦恺镝、刘强《逆全球化、反全球化与全球化新出路的中国方案》(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市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四个阶段所呈现出来的共同特征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遭遇困境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 (9分)19.(12分)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前的中国,民族备受欺凌,军阀混战不已,国家四分五裂,人民在苦难中挣扎为了实现国家独立,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探索寻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但止步于此,无力向前完成历史的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为饱经蹂躏的中国开辟了光明的未来……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领导人民改天换地,到领航中国翻天覆地,百年征程,苦难与辉煌交织,光荣与梦想辉映——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用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