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安县东坑小学德育工作计划.doc
10页惠 安 县 东 坑 小 学德育工作计划 2012年秋惠安县东坑小学德育工作计划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一、指导思想新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将继续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省、市、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围绕县局《砥砺奋进、乘势而上、推进惠安教育科学持续发展》的工作安排,以“养成素质教育,实行星旗管理、铸就金色童年”为宗旨,以培养“文明礼仪、勤奋好学、遵纪守法、志向远大”为目标继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着重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二、工作要点与措施1、强化师德教育,努力提高队伍育人水平本校将继续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重点,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全面提高师德人文素养1)大力开展“喜迎十八大,创建新业绩”师德主题教育活动2)继续开展“读书明理、读书励志、丰富学养、专业发展”教师读书月活动,引导教师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2、立足养成,扎实常规,深化爱国主义教育1)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少先队将紧紧围绕县局及学区要求深入开展:“千所学校文明小博客”、“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活动”、“中秋经典吟诵”比赛、“中秋节日小报创评活动”、“惠安县首届‘美德少年’评选活动”、“ 迎接十八大: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活动”、“‘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即:知善—行善—扬善—乐善)等活动。
2)各月份主题教育:九月份:礼仪月;十月份:爱国主义教育月;十一月份:感恩月;十二月份:健身月;元月份:成长月3)丰富活动形式,培养文明学生本学期主要的德育活动有:①“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系列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各小学校常态化开展,运用“中华经典诵读”载体有效熏陶和引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措施:A、营造诵读氛围在阅报栏、黑板报、墙报登载古典文摘选萃,教室走廊、橱窗张贴通俗易懂古诗文及名言警句,配上生动形象的插图利用课前、课间、课后播放诵读碟片、配乐朗诵,引导学生在游戏和文体活动中诵读经典,营造书香满园的浓厚氛围学校要精选《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内容制成践行主题活动情况表,让学生在诵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B、坚持分层施教对低年级学生,有选择地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坚持以读为主,不求甚解,注重培养语感和整体感知能力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要求背诵《论语》、《大学》、《道德经》、《离骚》等,引导他们在诵读基础上理解经典内涵,边读边思考,规范自己言行C、丰富诵读方式运用读、讲、赛、吟等方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增强诵读效果D、学、玩“一体”。
把古典诗词编写成易学易唱的儿歌、童谣,引导学生传唱利用重大活动、节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设经典舞台,让学生通过朗诵、演讲、歌舞、快板、小品、相声、情景剧、诗配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在轻松快乐中感受经典E、贯通“古今”把经典诵读与学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相结合,引导中小学生在诵读中深刻理解经典段落的道德含义,将历史和现实融会贯通,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培育未成年人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相关活动A、经典文化进家庭展演(第1周)B、“过中秋,思团圆”诗歌朗诵会(第5周)C、重阳节评选“十大孝子”活动(第8周)D、用中华经典规范未成年人言行(第14周)E、“过大年、谢父母”感恩教育活动(第18周)②开展“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系列活动广泛开展“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突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表现,将美德少年标准分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等5个方面,并分别用“星”作为标志每颗星的具体内容是:A、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父母,孝敬长辈,自觉做到问候父母辛劳,记得父母生日,关心父母健康,帮助父母分担家务B、尊敬师长懂得尊敬老师,理解老师,礼遇老师,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
见面主动向老师问好,虚心接受老师教导,上课时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C、友爱同学懂得热情礼貌,言行文明,宽容待人,诚实守信有团队精神,善于与同学沟通交流,互帮互助,互学互爱,共同进步积极参加献爱心、送温暖等关爱活动D、热爱劳动懂得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光荣,自觉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农业生产、社区服务,参加环境保护、植绿护绿、公益宣传、扶贫救灾等小小志愿者活动,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E、勤俭节约懂得珍惜父母和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一度电、一粒粮、一滴水、一张纸,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品格相关活动A、尊敬师长(教师节)(第2周)B、孝敬父母(第3周)C、友爱同学(第7周)D、热爱劳动(第9周)E、勤俭节约(第13周)③开展“洒扫应对”主题系列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精神,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开展“洒扫应对”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洒扫应对”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
具体内容包括生活、劳动技能能力的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教育一)劳动实践教育A、在学校,快乐劳动B、在家庭,自理自立C、在社区,志愿劳动二)谦恭有礼教育A、在学校,文明礼仪伴我行B、在家庭,培养待人接物礼节C、在社区,争做文明小公民三)责任担当教育A、在学校,开展“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民”教育B、在家庭,开展“日行一孝”教育C、在社区,开展关爱活动四)生命安全教育4)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了解建立家校了解卡,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多渠道与家长沟通信息,继续抓好与相关单位共建活动,办好家长学校,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5)构建“平安校园”九月份:1、防溺水安全主题教育――学生征文比赛2、防震演练3、法制副校长参加升旗仪式及校务会十月份1、交通安全主题教育――学生手抄报比赛2、食品卫生安全主题教育十一月份1、消防安全主题教育2、消防安全演练3、“安全与责任”教师演讲比赛十二月份1、禁毒安全教育与实验室安全主题教育2、安全工作整档2013年1月份安全工作检查与反馈6)按时出版《学区简讯》。
三、主要工作安排:月份主题周次日期主 要 内 容八预备周26/81/91、开学招生注册2、整理校容校貌,校园安全自检九礼仪月︵常规教育、尊师教育、礼仪教育︶一2/98/91、开学典礼,举行第一次升旗仪式2、养成教育系列活动①日常规:升旗、门岗、日评、播音等制度②新生入学训练3、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系列(一)经典文化进家庭展演4、参加省“千所学校文明小博客”活动二9/915/91、庆祝第28个教师节活动:“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系列(一)尊敬师长2、安全教育系列:校园紧急疏散演练3、开展班容班貌布置,检查评比4、开展《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活动5、开展“中秋经典吟诵”比赛三16/922/91、第十五届全国推普周:开展“三个一”活动2、期初常规检查(目标管理、期初常规)3、“六项技能、运动队”开展训练4、“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系列(二)孝敬父母5、参评县首届“美德少年”四23/929/91、出版学区《教育简讯》2、举办中秋“节日小报”创评活动3申报县级文明学校4、29/9补课(上周五功课)十爱国月︵队史教育、尊老敬老教育︶五30/96/101、中秋、国庆放假(9.30-10.7)(1)开展庆祝活动(2)加强学生安全教育2、“中华经典诵读”系列(二)“迎中秋,思团圆”诗歌朗诵会3、“洒扫应对“系列(一)劳动实践教育六7/1013/101、庆祝建队日系列活动①队章、队前教育②举行新队员入队仪式,进行队史教育2、“洒扫应对”系列(二)谦恭有礼教育七14/1020/101、举行学区第二十三届田径运动会2、组建学区小学生田径队并集训3、“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系列(三)友爱同学4、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八21/1027/101、出版学区《教育简讯》2、“中华经典诵读”系列(三)重阳节评选“十大孝子”活动3、“洒扫应对”系列(三)责任担当教育十一九28/103/111、安全教育手抄报比赛2、“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系列(四)热爱劳动感恩月︵法制教 育、感恩教 育、集体主义教育︶十4/1110/111、期中全面家访。
十一11/1117/111、校园小歌手比赛2、“洒扫应对”系列(四)生命安全教育3、五评“工作”小结十二18/1124/111、参加县小学生运动会2、“安全与责任”教师演讲比赛3、参加县“校园小歌手”比赛十三25/111/121、出版学区《教育简讯》2、学区期中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3、“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系列(五)勤俭节约十二健身月︵节约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十四2/128/121. 学区小学生作文竞赛(四至六年)2. “中华经典诵读”系列(四)用中华经典规范学生言行十五9/1215/121、学区小学生六项技能素质2、心理健康教育十六16/1222/121、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2、节约教育十七23/1229/121、 出版学区《教育简讯》2、诚信教育,安全教育元月成长月︵教育重点:勤学乐学教育︶十八30/125/元1、元旦放假(30/12~1/元)2、“迎新春、庆元旦”主题班(队)会3、“迎新春、庆元旦”书画比赛及展览4、“中华经典诵读”系列(五)“过大年、谢父母”感恩教育活动十九6/元12/元1、 出版学区《教育简讯》2、 勤学乐学教育二十13/元。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