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数学建模竞赛D题.docx
2页全国数学建模竞赛D题 2016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D题军事行动避空侦察的时机和路线选择(提示:选择本题前阅读附件4有利于对题目的理解)大型国防工程施工、武器装备实验或部队大规模移动的隐蔽性关系到国家安全以及战争胜败,通常采用“避、变、骗、反”四种手段对付卫星侦察避”,就是掌握卫星运行规律,避开卫星过顶的时间段组织行动;“变”,就是针对侦察卫星的特点,相应地改变地面部队的活动规律,减弱卫星侦察的效果;“骗”,就是将军事目标伪装成非军事目标;“反”,就是利用各种武器摧毁卫星上的设备或卫星载体无论哪种方式,都必须准确掌握卫星的运行规律请你们通过数学建模,解决以下问题问题一:某地域(地图坐标:北纬31.90~32.25度;东经118.02~118.91度)内拟建设一大型国防工程,计划利用境外卫星过顶的间隙组织施工该地域长期受Q型、L型卫星(有关数据见附件1)监视附件2-1、附件2-2、附件2-3是Q型、L型、K型卫星被配置在该区域内某观察站(北纬:32.0209度;东经: 118.7681度)观测到的情况,请你们据此完成以下任务(注:附件中数据不是附件4中定义的“过顶时间”,而是观察站本次最早观察到卫星的时刻、卫星与观察站距离最近的时刻和本次观察结束的时刻,但它们之间可以换算):1. 附件2-1给出了D0、D1、D2日Q型卫星被该观察站观测到的情况,请预测此后一天(D3)、此后三天(D5)的卫星被观测到的情况及过顶情况,并结合Q型卫星的侦察范围给出D3、D5两天内确保安全施工的时段。
2. L型卫星是双星(L-1、L-2)协作工作附件2-2给出了L-1、L-2卫星在8月16日-21日被该观察站观测到的情况,请你们研究两星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情况,由于L型卫星是雷达成像照相侦察卫星,能全天候、全天时进行侦察,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因而威胁比较大,请给出8月23日L-1、L-2卫星被观测到的情况及过顶情况和确保安全施工的时段(不考虑Q型卫星),并进一步寻找它们在侦察方面的薄弱环节3.附件2-3是某卫星(记为K型)十次被该观察站观测到的情况,除此对其一无所知请你们预测其未来三次的被观测到的情况,并说明该卫星已经被连续观察最少n次才能够确定下次被观测到的情况所需要的n,以及观察次数对预报精度的影响问题二:某部需要从新疆的阿勒泰隐蔽地经喀什运动到和田并在和田执行某任务,24小时后再隐蔽地返回阿勒泰(不必经喀什),部队可以按需要选择在高速公路(最大速度100公里/小时)或普速公路(除高速之外的其他公路,最大速度50公里)上行进,假设部队出发时(2016年11月1日凌晨5时整)Q型卫星、L-1卫星(它们的轨道要素见附件1,其他L型卫星都不考虑)均位于各自轨道的近地点行车时车队最大长度2千米,部队每开进10~12小时可选择途经的县级以上(含县级)城市休息10小时以上(即连续开进时间不少于10小时,不多于12小时),请你们根据附件3给出的地图(必要时可借助因特网获取有关地理信息),设计合理的行军时机、路线和宿营地,避开L-1卫星侦察,并预测Q型卫星的过顶时刻,以便及时做好隐蔽工作,尽可能快地安全到达目的地。
问题三:研究导弹发射装置的战时隐蔽问题有专家提出,运动方式可能是移动发射装置规避卫星侦察的有效方案请你们研究以下问题:假设某移动发射装置可在某一指定区域内自由运动,分别研究针对Q 型、L型(包括L-1、L-2)、K型卫星的侦察能够规避的可行性、条件(区域大小、形状、路网状况及其他你们认为需要的条件)和方式欢迎进一步针对两种或三种卫星的组合侦察能够规避的可行性、条件和方式并考虑卫星参数变化对方案的影响附件1 卫星资料附件2-1、2-2、2-3 卫星被观测到的情况附件3 新疆地区交通图附件4 关于本题的快速入门导引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