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国保险业市场发展规模.doc
10页2016年中国保险业市场发展规模保监会消息,2016 年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服务大局能力显著提升全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3.10 万亿元其中,财产险和人身险业务分别同比增长 9.12%和 36.51%赔付支出过万亿元,同比增长 21.20%保险业资产总量15.12 万亿元,增长迅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增速创新高2016 年,保险市场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一是寿险业务一马当先,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17442.22 亿元,同比增长 31.72%其中,普通寿险贡献突出,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10451.65 亿元,同比增长 55.34%,对行业保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 55.77%二是健康险业务高速增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4042.50 亿元,同比增长 67.71%三是财产险业务增速保持稳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8724.50 亿元,同比增长 9.12%其中,车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6834.55 亿元,同比增长 10.25%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6 年全国分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结构继续优化升级,行业集中度下降2016 年,保监会共批准了 20 家保险公司筹建,否决了 4 家,仅在 2016 年12 月就有 5 家保险公司获批。
全年已开业全国保险机构共 203 家,较年初增加9 家其中,保险集团公司 12 家,新增 1 家;财产险公司 79 家,新增 6 家;人身险公司 77 家,新增 1 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22 家,新增 1 家人身险公司前 10 家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 15683.75 亿元,市场份额为 72.3%,同比下降 3.55 个百分点财产险公司前 10 家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 7924.67 亿元,市场份额为 85.52%,同比下降 0.72 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保障能力稳步增强,“保险业姓保”从风险保障看,2016 年保险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 2372.78 万亿元,同比增长 38.09%,高于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 10.59 个百分点,保额增速明显快于业务增速其中,财产险公司提供风险保障金额 1282.88 万亿元,同比增长36.22%;人身险公司提供风险保障金额 1089.90 万亿元,同比增长 40.35%从赔付支出看,2016 年,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 10512.89 亿元,同比增加 1838.75亿元,增长 21.20%,同比上升 1 个百分点。
其中,财产险、意外险、健康险业务赔款支出 5652.27 亿元,同比增长 14.85%;人身险业务死伤医疗给付 461.23亿元,同比增长 23.28%,满期给付 3647.56 亿元,同比增长 31.26%;年金给付751.83 亿元,同比增长 25.41%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服务能力再上台阶,大局作用显著2016 年,保险业资产总量 15.12 万亿元,增长迅猛保险业积极发挥保险功能作用,抓住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脱贫攻坚战略两大主线,推动保险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一是助力振兴实体经济,二是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三是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四是为稳就业作出积极贡献;助推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方面,从农业保险看,2016 年,参保农户 2.04亿户次,提供风险保障 2.16 万亿元,为 3822.71 万户次农户支付赔款 299.21 亿元,同比增长 26.22%从大病保险看,截至 2016 年底,全国 31 个省(区、市)保险公司承办的大病保险业务覆盖人群达 9.7 亿人,累计支付赔款 300.90 亿元大病保险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的基础上提升了 13.85%,整体报销比例达到 70%。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创新行业深入发展,新技术方兴未艾2016 年,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保险业应用不断深入从云计算应用看,全行业已有 50 余家机构与第三方社会化云平台合作,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促进产品创新从电子保单应用看,全行业有 104 家机构签发了 3.61 亿张电子保单,其中财产险公司 46 家,电子保单数量 1.98 亿张;人身险公司 58 家,电子保单数量 1.63 亿张从互联网保险业务看,117 家保险机构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实现签单保费 2347.97 亿元其中财产险公司 56 家,实现签单保费403.02 亿元;人身险公司 61 家,实现签单保费 1944.95 亿元2016 年新增互联网保险保单 61.65 亿件,占全部新增保单件数的 64.59%其中退货运费险签单件数达 44.89 亿件,同比增长 39.92%;签单保费 22.36 亿元,同比增长24.97%2016 年中国保险行业电子保单和互联网保险业务情况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多年来参与保险公司筹建项目丰富的经验来看,从 2005年至今,保监会否定的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出资能力、项目的商业模式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以及拟任高管团队等。
根据保监会要求发起设立保险公司的股东如超过 15%的股份,必须具备:1、具有持续出资能力,最近 3 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2、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净资产不低于 2 亿元人民币;3、信誉良好,在本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另外单个股东(包括关联方)出资或者持股比例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 20%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中商行业研究服务内容行业研究是中商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
中商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料中商行业研究方法中商拥有 10 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利用中商 Askci 数据库立了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在产业研究咨询领域利用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 分析模型、PEST 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竞争分析模型、SWOT 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产业评估体系在市场预测分析方面,模型涵盖对新产品需求预测、快速消费品销售预测、市场份额预测等多种指标,实现针对性的进行市场预测分析中商研究报告数据及资料来源中商利用多种一手及二手资料来源核实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一手资料来源于中商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中商通过行业访谈、访问等调研获取一手数据时,调研人员会将多名受访者的资料及意见、多种来源的数据或资料进行比对核查,公司内部也会预先探讨该数据源的合法性,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及合法合规二手资料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中国海关、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发布的各类数据、年度报告、行业年鉴等资料信息数据来源 数据种类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公开发布的各类年度数据、季度数据、月度数据等政府部门 宏观经济数据、行业经济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贸易数据等行业协会 年度报告数据、公报数据、行业运行数据、会员企业数据等社会组织 国际性组织、社会团体公布的各类数据等行业年鉴 农业、林业、医疗、卫生、教育、环境、装备、房产、建筑等各类行业数据公司公告 资本市场各类公司发布的定期年报、半年报、公司公告等期刊杂志 在开期刊杂志中获取的仅限于允许公开引用、转载的部分中商调研 研究人员、调研人员通过实地调查、行业访谈、获取的一手数据中商的产业研究服务优势产业研究优势 优势体现丰富的数据资源、强大数据挖掘能力中商是中国首家自建数据库系统的产业研究咨询机构,公司自主研发的 Askci 数据库和 CISource 中商情报通对各类数据建立中商企业数据库、全球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行业数据库、区域数据库、调研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覆盖近 5000 多个细分产业数据。
知名的研究团队,优质的研究咨询服务中商拥有具备专业背景知识和熟悉产业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产业分析师、行业专家及咨询顾问共计 300 余名,在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细分行业及政策法规研究方面具备很强的实力公司研究团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产业研究咨询服务及个性化的专项咨询服务专门的客服团队,满足客户个性化咨询服务公司建立了专门的客服团队,能够更为准确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满足,并且能够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快速的处理,深入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产品解决方案通过加强员工培训与业务创新,开创了民营银行筹建、保险公司筹建等新型咨询服务业务产业大数据平台成就最具影响力行业门户公司旗下中商情报网是是国内专业的商业大数据发布和查询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吸引培养了一批忠实用户,已成为中国财经领域“最具影响力行业门户”,为国内外企业、金融从业人员、创业人员、科研院所工作者等提供客观、时效、高价值的商业资讯中商的影响力国家政府部门及权威媒体广泛报道与引用中商产业研究院专业研究结论国内外主流财经媒体及国家政府部门大量引用中商数据及研究结论,如央视财经、凤凰财经新浪财经、中国经济信息网、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