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方哲学智慧07信仰的时代.ppt

42页
  • 卖家[上传人]:woxinch****an2018
  • 文档编号:44705622
  • 上传时间:2018-06-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93.50K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讲:信仰的时代n从哲学上讲,西方哲学有两大源头,一 个是希腊哲学,一个是基督教哲学n基督教自诞生至今,有无数的基督教徒 积极献身于这项事业,从而形成了一个 基督教哲学的连续传统n一、基督教的诞生n二、教父哲学n三、经院哲学一、基督教的诞生n基督教,是以新旧约 全书为圣经,信仰人 类有原罪,相信耶稣 为神子并被钉十字架 从而洗清人类原罪、 拯救人类的一神论宗 教 n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n《圣经》对于基督教的诞生是这样描述的:耶 稣是上帝耶和华之子耶稣在三十岁时受了约 翰的洗礼,又受到撒旦的诱惑,坚定了他对上 帝的信念此后他率领门徒四处宣扬福音耶 稣的传道引起了犹太贵族的恐慌,他们收买了 耶稣的门徒犹大,把耶稣钉死在了十字架上 但是三天之后,耶稣复活,向门徒显现神迹 从此信仰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的晚餐基督教哲学n是以论证神学为目的的唯心主义宗教哲 学这一理论体系的基础就是《圣经》 ,上帝是其中心,信仰是其宗旨n在基督教的长期发展中,随着时代、政 治、经济、思想的变化,其形态经历了 前期的教父哲学和后期的经院哲学二、教父哲学教父n从公元2世纪到公元6世纪,基督教会中 一些具有哲学修养的教徒,借用希腊哲 学,尤其是新柏拉图主义和斯多葛学派 的哲学,在理论上论证和捍卫了基督教 信仰,使基督教第一次有了相对统一和 完整的教义。

      由于他们对教会的贡献, 教会尊称他们为“教父”意思是教会的父 亲教父哲学n教父哲学是基督教为其教义辩护的一种宗教唯 心主义思想体系,主要分为希腊和拉丁两大派 n教父哲学主要是以哲学论证神、三位一体、创 世、原罪、救赎、预定、天国等教义 教父哲 学认为真理的精神世界必然存在,而且必须首 先独立存在和永恒存在无论人们掌握与否, 都无法予以否定这真理的精神世界就是神 人类的思维是可以本能地直观到神的奥古斯丁的教父哲学n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 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 人物n代表作:《忏悔录》、《论三位一体》 、《上帝之城》 上帝创世说n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写道:“你创造天 地,不是在天上,也不在地上,不在空中,也 不在水中,因为这些都在六合之中;你也不在 宇宙之中创造宇宙,因为在造成宇宙之前,还 没有创造宇宙的场所你也不是手中拿着什么 工具来创造天地,因为这种不由你创造而你借 以创造其他的工具又从哪里得来的呢?哪一样 存在的东西,不是凭借你的实在而存在?因此 你一言而万物资始,你是用你的‘道’——言语— —创造万有 n他认为上帝创世既不需要材料也不需要工具, 甚至连时间和空间也不需要,他仅凭语言就足 以产生整个世界。

      原罪”与“救赎”n在早期基督教神学中,人性论构成了上帝论和 基督论之外的第三个重要领域,而基督教人性 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原罪”与“救赎”n奥古斯丁认为只有善才是本质和实体,它的根 源就是上帝,而罪恶只不过是“善的缺乏”或“本 体的缺乏”上帝作为至善,是一切善的根源 ,上帝并没有在世间和人身上创造罪恶罪恶 的原因在于人滥用了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意志, 自愿地背离了善之本体(上帝) n这种决定论的“原罪”和“救赎”理论使得基 督教的人性论像上帝论和基督论一样充 满了神秘主义色彩原罪”是先验的和形 而上学的罪,而“救赎”同样也是先验地被 预定的人的自由意志遭到了贬抑,人 的邪恶本性使他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 而向善,只有上帝的恩典才能使人重新 获得善良意志,并最终得到拯救 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n奥古斯丁认为,自从人类祖先亚当、夏娃因犯 罪而被贬人间之后,现实世界就被划分为两座 城:“一座城由按照肉体生活的人组成,另一 座城由按照灵性生活的人组成n前者是“上帝之城”,它是上帝的“选民”即预定 得救的基督徒的社会,这是一座永恒之城,在 现世中代表着它的就是教会;后者是“世俗之 城”,它是撒旦的领域,是肉体淫乱的地方, 在现世中表现为异教徒的生活态度。

      “光照说” n奥古斯丁在认识论上综合了柏拉图的回忆说和 亚里士多德关于积极能动的理性灵魂的观点, 提出了“光照说”n他将恩典和真理说成是源之于上帝、见之于我 们心灵的理性之中的东西他把上帝比作真理 之光,把人的心灵比作眼睛,而把理性比作心 灵的视觉,正是上帝的光照使心灵的理性看到 了真理按照这种“光照说”,只有在虔诚的信 仰中,上帝的光照才会显得通明透亮,而神圣 的真理也只有在灵魂摆脱肉体之后才能最终被 认识 上帝存在的证明n奥古斯丁不仅通过“原罪”与“恩典”学说表达了 一种神正论思想,而且也试图用理性的方式来 证明上帝的存在他是教父派中最早尝试用理 性来证明上帝存在的人之一,而信仰的特点就 在于“以赞同的态度思想”来对待表现在《圣经 》和各种教义中的基督教真理因此他坚持“ 相信,然后理解”的基本立场,在坚持信仰至 上性的前提下承认理性的作用奥古斯丁认为 ,运用理性来证明上帝存在的方法有三种:一 是通过宇宙的秩序,二是通过万物的等级,三 是通过人心的内省和思辨 三、经院哲学n经院哲学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 义哲学,属于欧洲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 态,是天主教教会用来训练神职人员, 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故名经院 哲学。

      n经院哲学的主要思想基础是从古代文献 中发掘出来和从阿拉伯世界中辗转留归 的亚里士多德主义1、实在论与唯名论n中世纪经院哲学围绕个别与共相的关系 之争形成的两个对立派别——实在论和唯 名论n共相是中世纪经院哲学术语,指普遍、 一般n唯名论否认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认为 共相后于事物,只有个别的感性事物才 是真实的存在 n实在论断言共相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 共相是先于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 ,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 n唯名论者和实在论者都形而上学地割裂 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实在论者把一般 说成是独立的精神实体,是第一性的, 而个别事物是第二性的,这是客观唯心 主义唯名论者未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否定了一般的客观内容,给主观唯心 主义开了方便之门 n但在中世纪特殊条件下,唯名论作为实在论的 对立面产生和发展起来,它肯定个别事物的实 在性,认为个别事物先于人的思想、概念而存 在,这就为人们对自然界进行具体研究和经验 认识提供了理论条件因此,唯名论,特别是 后期的唯名论,同自然观和认识论上的唯物主 义萌芽有着密切联系,是唯物主义的最初表现 唯名论对以后的哲学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它是英国唯物主义者理论的主要成分 之一;另一方面,又被贝克莱、休谟等主观唯 心主义者所利用。

      2.托马斯.阿奎纳n托马斯·阿奎纳(约1225年—1274年)是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他 把理性引进神学,用 “自然法则”来论证“ 君权神圣”说死后也被封为天使博士( 天使圣师)或全能博士他是自然神学 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哲学学 派的创立者,成为天主教长期以来研究 哲学的重要根据他所撰写的最知名著 作是《神学大全》天主教教会认为他 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将其评为33 位教会圣师之一知识论阿奎纳相信“任何能使人类认清真理的智慧都 是由上帝所先行赋予的”不过,他也相信人 类天生便有能力在没有上帝启示的帮助下了解 到许多知识,即使这种知识一直被启示亦然, “尤其是与信仰有关的事物上”阿奎纳还认为 ,凡接近自然过程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在 自然界,支配权总在单一的个体手中统治宇 宙万物的只有一个上帝,蜜蜂也只有一个王, 因此国家由一个君主来治理,才是最好的政体 ,也才是最符合上帝的本意 神迹n阿奎纳相信上帝所给予人类的启示可以分为两种:一 般的启示以及特别的启示n一般的启示可以透过观察上帝创造的自然秩序而获得 ,这样的观察可以透过逻辑思考而获得重要的结论, 例如认知到上帝的存在。

      n虽然人可以透过对一般启示的逻辑思考认知到上帝的 存在、以及一些与上帝有关的事物,但有一些其他知 识必须是要透过特别的启示才能得知的在阿奎纳来 看,耶稣基督显示了上帝的存在便是特别的启示之一 而许多基督教的重要神学基础,例如三位一体的概 念,也都需要透过教会和经籍的传播才能得知,而不 能只透过逻辑思考获得 伦理学n阿奎纳的伦理学是根基于他所谓“行为的第一原则”之 上的在《神学大全》中他这样解释道: “美德代表了 一些权力的运用虽然人们是以结果来评价一件行动 的是非,然而权力的结果只是行动而已因此如果说 权力是完美的,这也必须要取决于其行动才行 n阿奎纳将审慎、节制、正义、以及坚忍列为人类的四 大美德这四大美德都是自然而与生俱来的,而且它 们之间是互相连结的神学 n阿奎纳认为神学是一种科学,以文字记载的经籍和教 会传统作为学术的基本资料 n这些基本资料则是来自于上帝在漫长历史中给予人类 的启示信仰和理性虽然是不同的、但却是互相关联 的,这两者是研究神学资料的主要工具阿奎纳相信 这两者是研究神学所不可或缺的,更确实的说,若要 了解有关上帝的知识,信仰和理性的交叉点是必须的 n阿奎纳混合了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的原则,主张应该理 性的思考并研究自然,就如同研究上帝启示的方法一 样。

      依据阿奎纳的说法,上帝透过自然给予人类启示 ,也因此研究自然便是研究上帝而神学的最终目标 ,在阿奎纳来看,便是要运用理性以理解有关上帝的 真相,并且透过真相获得最终的救赎 评价n阿奎那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经院哲学的一代 宗师,他的《神学大全》几乎涉及当时人类知 识的所有领域,构成了中世纪哲学和神学的最 全面、最系统的理论体系,它代表着经院哲学 的最高成就n由于阿奎那的杰出贡献,推崇理性的亚里士多 德主义逐渐取代 了含有神秘因素的柏拉图主义 ,成为经院哲学的主流形态;托马斯主义也日 益取代了奥古斯丁主义,成为唯一正确的基督 教官方哲学反托马斯主义的方济各修会经院 哲学家 n理性主义与神秘主义之间的矛盾,在中 世纪基督教哲学中表现为托马斯主义与 奥古斯丁主义的对立在反对托马斯主 义的理性神学方面,方济各修会的“三杰” ——罗吉尔·培根、邓斯·司各脱和威廉· 奥卡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罗吉尔·培根 n罗吉尔·培根(1214—1292年)出生于英国桑 莫斯特郡的一个乡村贵族家庭,他是中世纪经 院哲学家中最早提倡进行科学研究的人n他认为,影响人们获得真理的“障碍”有四种: 一是“屈从于谬误甚多、毫无价值的权威”;二 是“习惯的影响”;三是“流行的偏见”;四是“由 于我们认识的骄妄虚夸而来的我们自己的潜在 的无知”。

      n正是这四种障碍,使得人们深陷于愚昧无知的 黑暗中而不自知,错把谬误当作真理,从而妨 碍了他们去认识真正科学的奥秘n培根特别对托马斯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举 出了许多例证来说明经院学者只重推理不重经 验而导致的谬见,并大声呼吁重视经验和科学 实验n他把经验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在经验,即通过 感官而获得的关于外部事物的经验;另一种是 内在的启示,即通过信仰的天恩而获得的神圣 的启示但是相对于这两种经验,培根更加重 视科学实验由于罗吉尔·培根在实验科学方面 的贡献,他被后人视为近代实验自然科学的先 驱n 在共相问题上,培根反对把共相实体化的实在 论他认为自然界的不同事物都具有质上的差 异性,这些各有特质的具体事物就是实验科学 研究的对象,而实在论者所主张的那些超自然 的和独立存在的一般实体或本质是完全无助于 科学研究的,因此应该予以摒弃n总之,无论是在对待经验和科学实验的态度上 ,还是在对于共相问题的理解上,罗吉尔·培根 的观点在他所处的时代里都无疑是具有超前性 的他比三百年后的弗兰西斯·培根更早地成为 了近代英国实验自然科学和经验哲学的始祖约翰·邓斯·司各脱 n约翰·邓斯·司各脱(1265—1308年)出生于 苏格兰,他虽然只活了43岁,却留下了 许多讲稿和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有《牛 津评注》、《巴黎记录》以及《形而上 学精细论题集》、《自由论辩集》等。

      n司各脱思想以其意志主义的特点而著称司各 脱坚持反对托马斯的神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