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乳突前缘进针法面神经阻滞治疗面肌痉挛.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7040665
  • 上传时间:2018-04-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乳突前缘进针法面神经阻滞治疗面肌痉挛乳突前缘进针法面神经阻滞治疗面肌痉挛张岩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261041我院疼痛门诊自 1997 年来,采用乳突前缘进针法行面神经干阻滞治疗面肌痉挛 80 例,效果良好,而且较传统定位方法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副作用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一般资料 80 例病人中男 51 例,女 29 例,皆为单侧面肌痉挛,其中左侧为 52 例,右侧为 28 例,发病时间为 3 月~12 年,平均为 3.6 年,病史在 10 年以上者 13 人,年龄 28~65 岁,平均 42 岁全部病人在治疗前均行 X 光或 CT 检查,排除肿瘤方法方法 取病人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常规皮肤消毒,用 5.5 号 50mm 针头在乳突前缘耳垂后下方垂直进针,首先触及乳突骨面,然后略提针沿骨缘前滑下平行外耳道继续进针 2~3mm,病人出现面瘫症状,示针头已经刺中面神经干,回吸无血后,注入镇痛液 2~5ml(2%利多卡因 5ml、曲铵缩松40mg、VitB122ml VitB12ml、) (病史在 5 年以上者,经上法治疗效果不佳者,经病人同意可注入无水酒精 0.5ml,出针后加压数分钟即可) 。

      每周 1 次,4 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 1 周再行下一疗程,80 例病人治疗 4 次者 11 例,6 次者 31 例,8 次者 26 例,10 次者 8 例,1 次者 4 例2、治疗结果治疗结果对面肌痉挛在治疗后出现面瘫者,痉挛方能完全消失,如在治疗后不出现面瘫者,痉挛多数不能完全消失,故在治疗前应充分解释清楚已达病人谅解与合作80 例病人全部用乳突前缘进针法,除 4 例在治疗时引起外耳道出血合并感染中止治疗,另有一例只治疗一次未见效果再未来诊治外其余 75 例病人全部出现面瘫,最后痉挛全部消失3、讨论讨论传统的面神经阻滞方法是在下颌角与乳突连线中点进针,刺入方向前方位于额中央人中连线平行,侧方位与正中线程 30 度角,针头指向颈乳孔外口,深度可达 3~5cm,常反复多次进针调整角度,方可寻找到颈乳孔,在穿刺过程中易出现进针过深损伤血管和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及针尖进入外耳道引起出血和感染等,有时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乳突前缘进针是根据面神经出颈乳孔后在乳突前缘骨乳裂处垂直下行至乳突尖,向前穿过腮腺分布于面部的解剖关系所取的新定位进针法,此处面神经干较为固定,周围无大血管和神经,而骨性标志清楚,只要平行于外耳道沿乳突前缘垂直进针既可触及面神经干,病人出现异感和相应症状。

      通过对 80 例病人的治疗我们体会如下;(1)乳突前缘进针法与传统的进针法比较有定位简单、易操作、成功率高、副作用少、痛苦小等优点,而治疗效果两者无差异2)在进针时应靠近外耳道后下方,注意与耳道平行刺入,针尖方向勿倾斜以免刺入外耳道引起出血及感染本组有 4 例病人曾出现外耳道出血,2 例病人出现外耳道感染中止治疗3)用无水酒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用药前须上病人充分说明用药后可能出现的面部运动障碍或长期面瘫及局部肿痛等,病人同意后方可用药b; 注药时必须确认刺中面神经干出现面瘫后,先注入 2%的利多卡因 2ml,再注无水酒精c;注药应缓慢便注射边观察,注完后立即出针加压数分钟4) 乳突前缘进针法面神经干阻滞治疗面肌痉挛是对病人损伤小、治疗效果较好的方法,但也有一定的缺点:a;需数次治疗方能奏效,b;治疗后平均一年左右可能复发,须再次治疗,对治疗不成功者可进一步考虑做手术治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