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改革开放40年黄山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2385308
  • 上传时间:2022-07-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2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改革开放40年黄山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潘琼琼摘 要: 职业教育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黄山职业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规模化、多样化、体系化、科学化、信息化、特色化和知名化七大特征,同时也存在职业教育“分等”现象严重、社会认同度偏低,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发展瓶颈突出,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紧缺、基础薄弱,职业教育与市场脱钩、对口就业难度加大等问题为此,建议探索路径如下: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传统观念;加强组织引导,增加资金投入;做好品牌建设,彰显自身特色;壮大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深化产教结合,构建校企合一Key: 改革开放 黄山职业教育 回顾 困境 路径分析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它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黄山市职业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系统地审视这段历史,判断成就,反思问题,设计未来发展路径,是当前黄山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一、黄山职业教育发展的回顾(一)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为徽州地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徽州地区随之着手进行中等教育结构调整:整顿初中,压缩高中,发展职教从学校数量上看,总体呈稳定上升态势1982年,虽在全区多所中学内开设农职班,但真正意义上的农业职中仅2所到1997年,全市有中专5所,技校1所,职高22所(处)经资源整合,现在趋于稳定阶段:全市有1所高职和14所中职学校从招生人数上看,1978年前多数中职学校被撤,少数几所勉强办学,且以招收工农兵学员为主1978年后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到1997年已招收5696人进入21世纪,我市坚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2005年以来,我市基本实现普职招生比达到1:1的目标经过40年的发展,黄山职业教育经历了从寥寥无几到遍地开花再到占据半壁江山的地位二)职业教育发展的多样化多元化的社会要求职业教育的多样化,以适应社会时代变迁的需要过去40年中,经过摸索、规划、试验等方式,全市多所职业学校积极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如行知学校的非遗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徽州师范学校的乡村教师培养发展模式,炎培学校的现代服务业教育发展模式,黄山旅游管理学校的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此外,为适应现代社会分工细致化的要求,各校在自身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又开设了多样化的发展专业。

      据统计,目前黄山市职业学校累计开设专业100余个,涵盖了财经商贸、加工制造、交通运输、旅游服务、医疗卫生、教育等13个专业大类三)职业教育发展的体系化与改革开放以前职业教育的零散式实验和局部式发展格局不同,40年来,黄山职业教育发展有了一个新突破,那就是追求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即体系化发展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扩大中职教育份额,适当缩小普通教育比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平行发展”①开始,黄山职业教育逐步构建起一个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以行知学校、黄山旅游管理学校、炎培学校、徽州师范学校为基础,中高等职业教育(包括应用本科)相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四)职业教育发展的科学化职业教育从被忽视到被重视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科学性的产生改革开放之前,黄山职业教育研究基本处于空白,即使有研究也仅仅是徜徉于表层的“观察”,缺乏实质性价值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者们对职业教育的細致深化研究为黄山职业教育的科学性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一是布局的合理化通过资源整合,我市职业教育形成了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体、安徽省行知学校和黄山旅游管理学校为两翼,安徽省徽州师范学校,祁门、黟县、休宁职教中心为四个中心的布局。

      二是专业设置的科学化趋向明显改革开放以前,徽州地区的职业学校倾向于对第一产业人员的培养,专业设置单一1993年起,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我市职业教育服务重心由农业逐步向工业、服务业转移,重点开创和发展了医药卫生、非遗教育、旅游教育、学前教育和现代服务教育等专业,可谓领域宽广、数量齐全五)职业教育发展的信息化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我市重视程度高,资金投入多,建设力度大,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市所有职校都建有校园信息网络、信息技术教育中心、网络安全管理中心,全部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和基本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水平高各校努力打造信息运用的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提升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等各领域的信息化运用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徽州师范、黄山旅校校园管理系统和应用水平较高,在全省排名靠前信息教学运用普遍通过外派培训、校内交流、公开展示等形式,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已实现“网络教学人人会”全市多名教师参加全国中职教师教学设计及说课大赛,获得奖项现在,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黄山市现代职业教育事业的强有力支撑。

      六)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化黄山市紧紧围绕建设黄山现代国际旅游都市,加快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具有黄山产业特色的相关专业②到目前为止,结合实际,我市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以非遗教育、旅游教育、学前教育和现代服务教育为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同时,各校把未来发展与本地产业结构紧密结合,打造了一批极具特色的重点专业黄山职业技术学院的雕刻艺术与工艺专业,行知学校的徽雕艺术专业,徽州师范的学前教育专业,黄山旅游管理学校的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休宁职高的传统木工专业等,各校错位发展,特色鲜明,影响力增强七)职业教育发展的知名化1984年开始,我市职教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索农科教统筹结合的道路,从休宁溪口职业中学开始,黄山职教的全国影响力逐步扩大到目前为止,在全市14所中职学校中,安徽省行知学校和黄山旅游管理学校被评为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中华职校被评为国家重点职业学校,休宁职高和徽州师范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学校,祁门职教中心和黟县职教中心被评为合格县级职教中心趁着这股强劲发展的东风,各校也在努力发展一批重点专业,比如行知学校的徽雕艺术、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和电子技术应用,黄山旅游管理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导游服务、中餐烹饪与营养和计算机应用(旅游商务)专业,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黄山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一)职业教育“分等”现象严重,社会认同度偏低多年来,职业院校已培养出数以千计的毕业生,成为我国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来源,对社会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但黄山市职业教育仍呈现出“叫座不叫好”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不高,存在认知偏差一些人仍认为学历和文凭是评判人才的唯一标准,忽视技能型人才所以,认识投射到社会,自然而然地把职业教育看作低等层次的教育,把职业院校学生与成绩差、素质低画等号这种认识不仅让一些职业院校的师生觉得本身低人一等,而且让一些人对职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提出质疑,影响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二)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发展瓶颈突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力、物力的支持,它们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我市加大对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黄山高职、行知学校、徽州师范和黄山旅校分别获得较大资助;其他多所职校也另建了功能齐全、条件完备的新校区从纵向上看,这是前所未有的进步但同时应注意到,横向比较上,黄山职业教育的投入远低于同等层次的普通教育,不仅中职生生均拨款低于同等学力的生均拨款,而且在项目指标的分配、资源的获取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致使黄山职业教育遇到发展的瓶颈期。

      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紧缺,基础薄弱职业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纵观我市职业教师特别是中职师资状况仍不乐观首先是数量不足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573人,师生比约为1:30;“双师型”教师398人,师生比约为:1:45,即使是聘请代课教师也未能缓解师资紧张状态,同时质量有待提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人数是475人,学历合格率为82.9%,与全部合格还有一定的差距;中高级职称人数不到50%随着社会转型期对教育的高要求与职业学生素质普遍偏低之间的矛盾,使得一些教师的工作压力大,成就感低,职业倦怠明显最突出的表现是部分教师不愿主动担任班主任,认为会有精力枯竭感四)职业教育与市场脱钩,对口就业难度加大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③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牢牢抓住市场变化这根大动脉但职业教育与市场脱钩,对口就业难度加大已成为影响黄山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制约因素原因有三:一是职教模式不突出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职业学校是由普教转型而来的,学校的管理模式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带有明显的普教痕迹二是专业设置脱轨专业设置存在闭门造车、拍脑袋决策的现象,不考察市场的专业需求,盲目开设一些专业,或者只求眼前热门专业,缺少长远考虑。

      三是教授内容过时专业教师或“双师型”教师不下工厂、不进车间较普遍,只凭自身经验进行教授的情况时有发生三、黄山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分析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緩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④因此,寻找一条适合黄山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刻不容缓一)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传统观念职业教育发展突遇瓶颈期的思想根源在于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认识的偏差性因此,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发展好职业教育需要政府、社会及学校三管齐下首先,黄山市政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全市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考虑,制定适合本地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营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其次,黄山市政府和社会组织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媒体宣传、公益讲座等方式,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接受新型的人才观再次,各职校应对家长学生进行长期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择业观的指导,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家长和学生充分认识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让职教观念深入人心二)加强组织引导,增加资金投入组织引导和资金投入是发展好职业教育的政治保证和物质保证。

      政府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立足黄山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规模实际,真正把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坚持职业教育公益性,切实做到新增财政教育投入着力向职业教育倾斜,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落实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政策,将公办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⑤到2020年,着力打造与现代产业体系及社会服务体系相匹配、结构合理、中高职衔接、产教融合、独具黄山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⑥三)做好品牌建设,彰显自身特色社会越成熟,品牌效应越明显,打造职教品牌已经成为职业学校赢得家长和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但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从过去单纯注重速度、数量的发展,转向内涵、质量和效益发展,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创建有特色的黄山市职业教育其一,明确办学特色,把品牌建设作为黄山职业教育发展的首要目标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特色,提高学校知名度,增强核心竞争力其二,以示范性专业建设为抓手,打造专业品牌要根据经济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培育现代服务业专业,做强学前教育专业,做精非遗文化专业,发展旅游服务专业,让品牌专业带出品牌职业学校的发展道路。

      四)壮大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职业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践行者和主导者,其数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