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doc
8页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杨崇贵 四川省威远县人民医院内二科 摘 要: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128 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 (64 例) 和治疗组 (64 例) 所有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抗凝、降血脂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治疗 1 个月后, 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脂联素 (APN) 、一氧化氮 (NO)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 、内皮素 (ET) 、血栓素 B2 (TXB2) 及血液流变学水平, 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 1 个月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19%,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1.25% (P0.05) , 具有可比性1.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6];心血瘀阻型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 主症:胸痛或胸闷。
次症: (1) 疼痛部位固定不移, 痛引肩背或臂内侧, 心悸不宁, 口唇紫暗; (2)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3) 脉涩具有主症, 并具有次症 2 项或 2 项以上者即可诊断1.1.3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1) 符合西医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 (2) 符合中医心血瘀阻证证候诊断标准; (3) 自愿参加本研究,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 近 1 个月内未应用相关药物治疗排除标准: (1) 其他心脏疾病、重度神经官能症等所致胸痛者; (2) 合并脑、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3) 血压控制不满意或糖尿病未达到一般控制标准者; (4)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5) 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抗凝、降压、降血脂, 舌下含硝酸甘油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 (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20~30 ml/次, 1 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45mg, 3 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1 个月1.3 观察指标(1) 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所需硝酸甘油剂量; (2) 血清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 (APN) 、一氧化氮 (NO)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 、内皮素 (ET) 、血栓素 B2 (TXB2) 水平; (3) 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水平; (4)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判定标准[7]: (1)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超过 80%, 硝酸甘油用量减少超过 75%, 血液流变学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2) 有效:心绞痛症状减少超过 50%, 硝酸甘油用量减少超过 45%, 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 (3) 无效:心绞痛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 硝酸甘油用量增加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1.5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19.0 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 检验,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 1 个月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1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1.2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见表 1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 ] 下载原表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治疗 1 个月后, 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P<0.05) , 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果见表 2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治疗 1 个月后, 两组患者的 APN、NO 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 (P<0.05) , TNF-α、hs-CRP、ET、TXB 2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P<0.05) , 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 结果见表 3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过程中, 两组患者均无恶心、呕吐、乏力、腹泻、头痛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3 讨论冠心病心绞痛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 冠状动脉痉挛或血栓形成及冠脉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等引起的急性心绞痛,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8]当冠脉血供不足时, 血管内皮就会增加分泌 ET、TXB 2等缩血管物质, 而 NO 等舒血管物质分泌则减少, 使得血管内皮功能发生紊乱, 进而使心血管发生病理改变[9]ET为收缩因子, 对缺氧很敏感, 当冠脉狭窄时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大量 ET, 加重冠脉缺血情况和对心肌细胞的损害[10]当心肌发生缺血或再灌注时, 血栓素 A2 会在血小板激活作用下显著增加, 并在极短时间内转化为 TXB2, 发挥维持血管紧张状态和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11]NO 为舒血管因子, 具有抑制血小板激活和聚集等作用[12]。
APN 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 具有抗炎及抑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 等表达[13]而炎症反应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和破裂, TNF-α 具有诱发炎症反应、促进内皮细胞损伤和促进凝血及血栓形成等作用, 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发展[14]hs-CRP 是反应机体炎症状态的标志因子, 有着高度的敏感性, 可作为判断斑块稳定性、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15]故本研究选择 APN、NO、TNF-α、hs-CRP、ET 及 TXB2作为主要观察指标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s) 下载原表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 (±s) 下载原表 中医学将冠心病归属于“胸痹”“心痛”范畴, 《灵枢·厥病篇》曰:“痛如以锥针刺其也, 心痛甚者《素问·气交变大论》:“阴厥上下中寒, 谵妄心痛《素问·脏气法时论》:“心病者, 胸中痛……”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 素体虚弱或年老体衰、情志失常、饮食不当、寒邪内侵等导致阴阳气血失调, 进而产生血瘀、寒凝、气滞、痰浊等病理产物, 气虚无以推动血液运行, 血滞而导致血瘀, 瘀血阻滞于心脉, 心血瘀阻型为其常见证型, 治宜活血祛瘀通脉[16]。
丹红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复方制剂, 主要成分为三七、冰片、丹红, 具有不良反应小、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研究[17]表明, 丹红注射液在改善血液循环及心脏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改善血液循环方面, 丹红注射液能提高细静脉内的红细胞流速, 消除沉着于细静脉血管内皮的白细胞等作用, 改善微循环, 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 改善红细胞纤维蛋白原、电泳时间、血球压积等指标;抑制细胞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 通过清除 O2减少 H2O2的产生, 阻断羟自由基及氧自由基的产生;通过增加 B 淋巴细胞瘤-2 基因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从而减少内毒素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在改善心脏功能方面, 丹红注射液可明显减弱缺氧环境对心肌细胞的收缩和细胞内钙参数的作用, 减少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 (LDH) 的释放, 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 改善微循环, 能扩张冠状动脉, 增加冠脉流量, 加强心肌收缩力, 减轻急性缺血和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 保护心脏功能麝香保心丸主要成分为麝香、人参、蟾酥、牛黄、肉桂、苏合香、冰片等, 研究[18]表明, 麝香保心丸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 改善缺血性心电图表现;此外还具有调节血脂, 保护血管内皮和抑制血管壁炎症, 稳定易损斑块以及促血管新生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表明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能有效缓解心血瘀阻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 且安全性高;治疗组 APN、NO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TNF-α、hs-CRP、ET、TXB 2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表明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能有效保护心血瘀阻型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 防止脂质过氧化损伤, 具有抗炎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作用;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表明血液流变性的改善作用可能是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机制之一综上所述, 丹红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能有效降低 TNF-α、hs-CRP、ET、TXB 2水平, 升高 APN、NO 水平, 发挥抗炎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马维军, 王海燕.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 (5) :1197-1199. [2]夏里丰, 吴国红, 胡霞, 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PCI 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实用医学, 2014, 26 (7) :821-822. [3]王长城, 朱华峰.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23) :2552-2553. [4]王婷, 曹影, 曾令霞, 等.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 (冠心病心绞痛) 瘀血闭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药材, 2013, 36 (7) :1197-1200. [5]郑莉, 柳得元, 芦海, 等.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作用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 2015, 43 (1) :113-114. [6]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内科杂志, 1981, 20 (4) :254. [7]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68-73. [8]闫海慧, 王希利, 孙明, 等.脑心清片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和丹参酮ⅡA 磺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6, 31 (6) :767-771. [9]王峰, 王植荣, 陈建业, 等.水蛭提取物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 (10) :1188-1189. [10]赵淑明, 张文立, 李昌, 等.益气化痰祛瘀方对冠心病大鼠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5) :814-815. [11]Good RI, Mc Garrity A, Sheehan R, et al.Variation in thromboxane B2 concentrations in serum and plasma in patients taking regular aspirin before and after clopidogrel therapy[J].Platelets, 2015, 26 (1) :17-24. [12]李静, 王建榜, 王西辉, 等.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清NO、v WF、VEGF 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 2015, 55 (28) :40-41. [13]黎材心, 王庭学.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