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图专题课件.ppt
79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地 图,主要内容:,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二、等值线(以等高线为主)三、地形剖面图地图: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地理事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用特定的符号制作而成的图形例:,如果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千米,则该图比例尺为多少?,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厘米:,100,千米,=1,:,10 000 000,注意单位换算:,1,千米,=10,5,厘米,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1,、比例尺概念、表示方法,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练习,1,:若图中,A,、,B,两点的图上距离为,2.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为,A,B,1,:,50000000,比例尺的计算,170,180,170,50,60,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a,、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练习,2,、下列各种不同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A,、,1,:,4000000,B,、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30,千米,C,、,50 0 50,千米,D,、,1,:,2000000,C,b,、根据经纬网比较比例尺大小,26,25,3,4,A,11,26,C,11,25,25,30,25,29,25,20,0,5,D,练习,3,、,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10,5,10,B,15,C,方法:,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间隔所跨经纬度越多,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练习,5,:下面三幅图,比例尺最大的是,,最小的是,实地范围最大的是,,最小的是,内容最详,,最简略的是,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3,、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上面四图的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1,、,ABCD 2,、,CDBA,3,、,ABDC 4,、,BADC,3,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原比例尺,;,原比例尺,放大,n,倍:原比例尺,(,1,)4.,比例尺的缩放,(,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原比例尺,缩小到,1/n,:原比例尺,(,1/n,);,原比例尺,缩小,1/n,:原比例尺,(,1-1/n,)练习,7,:一张,1,:,12 000 000,的地图,若将该图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4,倍,放大后的地图比例尺是,(),A,、,1,:,48 000 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C,、,1,:,6 000 000 D,、,1,:,9 000 000,B,(,2,)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所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1,、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地图三要素,方向,3,、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练习,8,:,(,1,)图中村庄,A,大致在,村庄,B,的,方向2,)图中公路,CD,的,走向大致是,正北,西南东北,西东,C,D,A,B,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一、地图三要素,图例和注记,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用作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二,.,等值线的一般规律,在地图上,将,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线1,、等值线为一组概念,:,2,、等值线图类型较多,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水温、气温,),、等压线,(,等压面,),、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震线、等潜水位线、太阳高度等值线,3,、等值线分布规律,同线等值;,等值距全图一致,(,特别标出例外,),;,等值线均为闭和曲线,等值线(除等高线外)一 般不相交、不重合;,等值线疏密程度表示数值变化快慢;,一条等值线两侧数值大小趋向相反,(二)等高线地形图,1,、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绝对高度(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2,、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即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图绘制原理,(二)等高线,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示坡线:,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3,、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几条特殊的等高线与地貌,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5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和缓,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丘陵地形;,山地地形;,高原地形,平原地形;,4,、重要等高线的含义与作用,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也表示海岸线;,200,米等高线可以区分平原和低矮丘陵;,500,米、,1000,米等高线表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等高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等高线反映高山和高原等5,、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类型,山顶,密闭等高线的,最内层,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山脊,等高线,向低处突出,的地点的连线,300,200,100,山谷,等高线表现为,向高处凸出,鞍部,两山顶之间,地形平坦,的地方,C,Y,X,N,M,100,300,300,200,200,100,400,400,图,2,陡崖,等高线相当,密集,或,重叠,的地方,熟练判断基本地貌类型,示意图 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地,盆地,山脊,2.,等高线图的判读,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谷,鞍部,峭壁陡崖,熟练判断基本地貌类型,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
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例,1,: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并说出字 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山峰,鞍部,山脊,山谷,山谷,练习,15,:,读上图,图中等高线表示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图中盛行风向为,_,风;,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地区西北,西北,820,830,840,P,N,Q,30m,0,风向,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梯田:,海拔,较低,6,、等高线数值的判读:,A,、,推算等高线的值:,B,、,计算相对高度:,C,、,判断坡度陡缓:,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n,1,),dH,(,n,1,),d,垂直相对高度,tan,坡度角,=,水平距离,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高距知道任一条等高线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值A,、推算等高线的值:,300,200,400,例,1,、如图,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A,:,150,米,H,A,100,米;,B,:,50,米,H,B,0,米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闭合区域:,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值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值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值;,(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A,B,B,、计算相对高度:,计算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一是可能求最大相对高度,二是可能求最小相对高度公,式:,(,n,1,),dH,(,n+1,),d,(,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的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例:该图中,A,、,B,两点以及陡崖的相,对高度是多少?,AB,的相对高度:,300,H,500,陡崖的相对高度:,500,米,,600,米,200,米,,300,米,200H,400,陡崖顶部和底部绝对高度(海拔)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断崖处的等高线中,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b,,等高距为,h,,则,a,顶部绝对高度(海拔),a+h,;,b h,底部绝对高度(海拔),b,(,3,)此断崖的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1,)河流,ab,段的流向为,(),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2000,年高考,)12.,读图,回答,:,B,D,A.59m B.99m C.199m D.259m,A.150m,B.99m,C.210m,D.249m,D,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C,、判断坡度陡缓:,规 律,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例、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
B,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垂直相对高度,tan,坡度角,=,水平距离,例、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200,220,A,280,200,D,260,200,C,240,200,B,(,2,),判断气候特征:,(,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7,、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河流水系、水文特征:,(,1,)水系特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概况,(面积、水系排列形式)、,水力资源,等2,)水文特征:,是指河流的,流量、流速,、,含沙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年际或季节变化)、,冰情,(有无冰期、冰期长短、凌汛)等A,、水系特征: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300,400,500,500,400,300,山,脊,山,谷,集水线,分水岭,B,、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的迎风,坡、背风坡位置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后常形成冲积扇。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C/100m,),(,2,)判断气候特征:,B,、山区应考虑坡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a,、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