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害紧急救援的基本知识.docx
3页灾害紧急救援的基本知识1、 灾害和受灾人群灾害是指自然的或人为的事件(如地震、海啸、洪水、干旱、风 暴等)造成严重的财产破坏和人员伤亡,影响大批人群的正常生活和 生产,这种损害超出了一个地区维持正常运转的能力范围,从而产生 寻求外界救助的需求,而这种救助要求不同领域和不同部门的参与灾害常常使大量人群遭受生命、健康和财产的严重损失和伤害, 特别是弱势群体,如:婴幼儿、孕妇或者哺乳期妇女,老人和残障者 灾害给人群带来的影响是严重的,紧急救援工作首先要面对直接的、 即时的伤害;同时也要考虑到间接和远期的影响紧急救援的重点是针对灾区群众的生命危险和生存保障,救援的 重点人群是:处在生命危险中的人员(如被埋、被困);严重受伤和患病的人员;失去基本生活条件的群众(如房屋被毁、缺水、缺食品);孕妇和婴幼儿;无人陪伴儿童2、 灾害的近期和长期影响的评估灾害救援有明显的阶段性,通常可以界定为三个阶段:早期/紧急/应急阶段(0T个月);中期/恢复阶段(1-6个月);后期/重建/发展阶段(6个月以上);重大灾害时,应急阶段可能延长到3-6个月,恢复阶段1-2年应急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抢救伤员,同时要满足受灾群众的生存需 求,包括食物、水、卫生,急救医疗站,避难场所,以及帮助失散的 家庭重新团聚。
在恢复阶段开始时,要尽快制定有预见性的计划,处 理更广泛领域的问题例如,更广泛的免疫接种计划,母婴健康计划, 儿童和成人的卫生和教育体系的重建,心理康复计划等整个救灾计 划和行动必须能够符合各个阶段的特点和需要在灾害紧急救援开始时,就要了解灾害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 收集灾区的人口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尽快对受灾人群的种类和数量 做出快速的评估,并在救援实施过程中对最初的评估进行修正根据 评估可以对救援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物资供应和时间做出判断对财 产损失的评估可以同时或稍后进行迅速获得下列数据和信息:死亡数或死亡率伤病人员的数量和发生率处在直接生命威胁的紧急状况中的人员的数量(如地震中被埋在 废墟中的人,被洪水围困的人等)失去基本生存保障的人员的数量,如缺乏住所、食物和饮水的人 群失去陪护人员的儿童的数量等在紧急救援开始实施的同时,要立即对次生灾后的风险进行评估, 其重要性不亚于对伤病人员的紧急救治,因为一旦次生灾害发生,可 能会导致比原发灾害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对次生灾害进行风险评估, 采取有力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灾害紧急救援中的重要的挑战和任务次生灾害有三种:第一种是继发的自然破坏事件,如地震后的溃堤、大火等;第二种是灾后的社会动荡,如灾民的无组织迁移引发的暴力等;第三种是灾后疫病流行。
由于生活设施、卫生设施的破坏,大量 人畜死亡,人口的流动,生活环境的恶化,人们免疫力降低,医疗设 施的破坏等等因素,为疾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灾后有可能发生的疾病很多,儿童是遭受这些疾病威胁最脆弱的 群体而一旦在儿童中发生传染病,就很容易在人群中扩散因此, 必须在灾后加强对儿童疾病的监测和防治中、后期,还要对慢性的问题进行评估,包括伤残的康复,心理 的持久影响,保健、教育和文化的恢复,生产和生活的重建这些影 响甚至可以延续到数十年以后灾害对儿童造成的影响的真正深度和 持久性往往被低估了,例如,儿童营养不良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急性的 问题,它却能够带来影响终生的后果;尽管心理创伤的最早征兆出现 在灾难发生当时,可要处理好这种创伤可能需要几十年在某些情况 下,可能永远不能完全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