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城2016年事业编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1).docx
7页源城2016年事业编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打印版】源城2016年事业编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打印版】1:演绎作品:又称派生作品,指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创造性劳动而产生的作品根据以上定义,以下不属于演绎作品的是()单项选择题《 查看答案1:答案《巴黎圣母院》日文版属于翻译;《三个火枪手》电影剧本属于改编;《难点词汇释义》属于注释;A项不符合定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解析 2:答案C题目详解:考查种属关系枕头属于卧具,宣纸属于文具,故选C 解析 3:答案C题目详解:题干中得出的结论是“今年环境好于去年”,而题干提到的论据只涉及上半年的数据C项补充了一个下半年的反面论据,削弱了结论 解析 4:答案C题目详解:新式数字迷信特指根据数字谐音而强加寓意C项不是根据谐音,而是根据象形来命名 解析 5:答案A题目详解:勉励,鼓励或鼓舞,其搭配的客体一般为“学生”“劳动者”,不能单独使用;勉力,尽力而为因此本题第一空应选“勉力”,排除B、D两项再来看第三空,“以致”用来形容不好的后果,而第三句话并没有体现出贬义的倾向,因此排除C,本题选A 解析 6:答案D。
题目详解:削弱质疑型,吸烟导致儿童患中耳炎,论据是通过调查得知,78%的中耳炎二天都是来自二手烟家庭,D项是在否论据,是说调查并不可靠,数据无效 解析 7:答案B题目详解:社会事实的定义要点是:存在于个人之身外,使个人不能不服从A、C、D三项都符合,B项“先天下之忧而忧”只是一些人的理想,不是所有人都要服从的,不符合定义 解析 8:答案A题目详解:本题空处文段主要讲的是价格对通货膨胀的调控作用终止”指停止,不再继续阻止”使不能前进、使行动停止这两词有停止意,但根据市场经济实际,价格只能起调控作用,并不能制止通货膨胀,故排除C、D抵制”一词意为反对一样事物,抗拒、抑制遏制”意指制止、控制、阻止,其有控制的意思,与本题意思最为符合,故本题答案选A 解析 9:答案【答案】D题目详解: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型,主要考察概括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文段首先提出了一个大的语段背景,即现代中国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着巨大压力,且大多数人心态并不好,之后提到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即并没有相关的,切实有效的指导,最后通过“需要”一词提出文段的主题句,即“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无疑需要切实有效的指导”,因此对比四个选项,A项以偏概全,只提到了文段论述的表面现象,并非文段的论述中心。
B项的核心含义是“怎样寻找就业机会与发展前途”,而原文却是在论述寻找就业机会与发展前途的过程中应该需要有效指导来调节心理状态,显然与文意不符,予以排除C项也偏离了原文题意,因此也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解析 10:答案D题目详解:此题也比较简单,属于固定搭配,深化对…改革;加强对…的指导;完善…的体系因此选择D 解析 11:答案A题目详解:生病需要就医吃药,A项空虚了需要信仰来寄托情感B、D中两者是反义关系,C项是并列关系 解析 12:答案C题目详解:第一个句子根据“据此”可知,疑惑已经得到解答,迎刃而解和不攻自破符合意思;袖手旁观:形容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或不予协助“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_______就可以得到的知识意思是只有做才能得到知识,袖手旁观就得不到知识.第三个句子要填的成语修饰“名篇”,脍炙人口的意思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而流芳百世意思是美名永远流传后世,脍炙人口搭配、语义均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 解析 13:答案D题目详解:转折(但我们后面的是要强调的部分,强调的是空间探索的意义重大A利弊并存,文中只说空间探索自开始以来一直受指责,并没有谈论弊。
BC说法不全面 解析 14:答案C题目详解:(1)问:甲所学专业?题干中确定的条件只有:⑤学习外语的出生在北京市;(2)与条件⑤相关的词项是:外语、北京3)条件中涉及外语和北京的是①和③4)根据条件①知道乙不学外语,根据条件③丙不出生在北京市推知丙也不学外语既然乙、丙都不学外语,于是推出:甲学外语 解析 15:答案A题目详解:文段用“首……其次……”表述二噁英治理的两大主要难题:即技术和成本,A项表述正确;B项在文中没有提及,C、D项过于绝对,属于主观臆断 解析 16:答案A题目详解:因为只能派一名干部下乡,故丁肯定不能入选 解析 17:答案B题目详解:解题的关键在于“腹部不适的症状”B项不存在“腹部不适”这一特征,故此不是消化不良其余选项都属消化系统问题,所以答案为B 解析 18:答案D题目详解:可理解为两种意思:其一,我喜欢在“早晨”读书,而不是其他时间;其二,我喜欢在造成“读书”而不是做其他事情故D为正确答案 解析 19:答案A题目详解:这句话的前半句主语为“青年”,后半句主语为“我们”,前后主语不一致,为句意杂糅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解析 20:答案本题可用排除法。
行政领导班子由不同的气质结构的人组成,进行协调合作、取长补短,就会形成一个功能完善、高效合理的群体结构A项说法过于绝对化,同样,CD说法也过于绝对化所以答案选B 解析 21:答案C题目详解:社会责任是行为主体对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应尽的责任或义务A项和B项中的责任和义务,对象不明确,不能判断其是否属于公民社会责任D项中岗位职责是行为主体对工作单位应尽的责任,不属于社会责任的范围C选项符合题意 解析 22:答案B题目详解:B项中“对群众反映较大问题”应改为“对群众反映较大的问题”少了“的”字,句子将变的不通顺而A,C,D中则有无“的”字皆可 解析 23:答案B题目详解:电阻大小与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关 解析 24:答案A 解析 25:答案D题目详解:A、B、C三项分别从业务需要、调整流程、法律责任等方面对近期内人工接线员不会减少的现象做出了较合理的解释D项表述说明的只是电子接线员的优势,不能用来解释上述现象 解析 26:答案【答案】D题目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搭配,一般来说,“丰富阅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都属于固定搭配,因此正确答案为D 解析 27:答案D[解析]法的普遍性是指法作为一般的行为规范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和特性。
但法的效力有局限性,一国具体的法律,其效力也不同 解析 28:答案 B解析:演变,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演进,指演变进化;演绎,指由一般到特殊的变化过程;演化,指自然界的发展变化依据题干,显然C、D要被排除掉,又因为演进含有演变的意思,同时强调变化的过程,所以在这里选择B最佳 解析 29:答案C题目详解:文段中克鲁格曼通过类比方法揭示了经济学家不能做出准确预测的客观性,故本题应选择C选项克鲁格曼没有告诫人们不要相信经济学家预测,只是提示人们应该理性地认识经济学家做出的预测,故D选项是不正确的[解题误区]本题易误选D,但其说法较主观,且在原文段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引申,倾向于意图推断题的答案作为主旨概括题,C项概括较准确且服从原文毕竟有时候经济学家的预测是对的,D项如改成“提醒人们慎重对待经济学家的预测”妥些 解析 30:答案解析一:由第一空可以首先排除A、D盖棺定论”多用来指入,“无可厚非”也多指人这两个成语与第一空的中心词“史实”“历史真相”搭配不当B、C两项的成语都有表示非常确定之意,但根据后文的“看起来无可置疑”可知,第一空填入的词语与之语义相反显然“言之凿凿”的语义较“铁证如山”轻。
因此应填入“言之凿凿”解析二:本题亦可从第二空着手解答第二空考查动宾搭配,宾语是“历史”A、C、D三项的词语都只表达对“历史”的一种处理方式,而B项的“加减”是两种处理方式,更符合文意 解析 31:答案B题目详解:“简捷”是“简单明了,直截了当”的意思,如“说话简捷”简洁”指(说话、行文)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话由成语“简洁明了”可知句②中选用“简洁”句③中“抱怨”表示埋怨的意思,没有“报怨”一词,只有“以德报怨”;句④中形容环境宜用“幽雅”,形容人则用“优雅”本题选B 解析 32:答案C题目详解:题干中的两个词轮胎是汽车的必要组成部分,C项操纵杆是飞机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解析 33:答案党的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解析 34:答案D安慰荆效应是指病人在没有获得有效的治疗的情况下,“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从而使病症得到舒缓的现象A项,老钱因为误诊而死亡,并没有说老钱是否有其他疾病,病症也没有缓和;B项,小马感冒好了,并没有进行治疗,而是通过自身免疫力使感冒不治而愈;C项,公司不属于病人,主体不符D项,牙痛病人一进牙医诊所就感觉牙痛好多了,是因为他们觉得马上会得到治疗,牙痛从而得到了缓解,属于安慰剂效应。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解析 35:答案B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词句排序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的排序衔接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推理不当,应合乎逻辑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排序首先根据选项设置确定首句,通过阅读不难发现句②为发语词,是文段的开始接着确定与句②相连的语句,选项中提供的是④⑥两句,根据连贯性可知②④相连最为合理,因为句⑥中提到的“这种危险”在文中并无提及实际上由此已经确定了答案所在,即为B选项为了确定答案的准确性,再按照B选项提供的顺序进行检验:文段首句提到细胞迅速生长,接着说生长同时存在危险,第三句提到什么样的危险,第四句讲如何避免危险,第五句讲避免危险的同时也存在弊端,即衰老程序不可逆转,最好讲不可逆转的结果,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 解析 36:答案B题目详解:本题的主要结论是工业部采取高效的节能措施导致了工业能源总耗用量的降低要削弱这个结论,就要找出另外一个导致降低的理由,B项能源密集型工业部门产量的下降,说明能源的消耗量也相应急剧下降,刚好符合条件,所以应当选择B项 解析 37:答案【答案】D题目详解:D项否定失当严禁”与“不得”语义重复,应删掉“不得” 解析 38:答案A。
题目详解:意图判断题B、D两项中的自然环境和遵循自然规律在文中没有体现文段主要从细菌的繁殖无可匹敌、代谢无法比拟两方面说明细菌是生命力很强的,C项“超出人们的想象”无从体现故选择A 解析 39:答案C 解析 40:答案A题目详解:作家与出版社无隶属关系,作家写书,出版社出书;A演员演电影,制片厂后期制作,所以选A 解析 41:答案【答案】C题目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理解的能力定于语境,由“因此”可知,“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变”一句是“相机破例”的条件,而“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则是“相机破例”的结果,综合来看相机破例即顺应形势作出改变,C项正确A,B,项中的“时机”和D项的“不拘一格”材料中没有体现,故不选故正确答案为C 解析 42:答案B题目详解: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高速行驶比较安全论据:大多数汽车事故出在中等速度的行驶中,极少的事故是出在高于150公里/小时的行驶速度中题干通过事故发生的次数判断行驶的安全性,只需通过比例论证说明,大多数人都是中等速度开车,即中等速度开车的基数较大,从而说明并非高速行驶安全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