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城乡产业转型工作汇报.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8319821
  • 上传时间:2018-0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城乡产业转型工作汇报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古人讲:不谋全局者,城乡产业转型工作汇报不足谋一时市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何去何从?务必要引起我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这为我市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市转型过程中,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市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而深刻的意义城市转型涵盖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生态转型、文化转型,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和基础是经济转型本文仅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一些探讨一、实现城市转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市作为一个老工矿城市支柱产业大都建立在资源开发和围绕资源产业形成的加工行业上长期以来,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市承受了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近年来,虽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方式新增了一批税源增长点,但由于资源严重枯竭的影响,资源型行业提供的税收持续萎缩,固有税源不断下滑,导致全市整体增收困难地方财力的严重不足,使在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安全生产、人员就业、可持续发展等等各方面都面临极大的财政支出压力,收支矛盾凸显,直接影响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市要走出资源枯竭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困境,必须探索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城市转型的重要决策,面对困境提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国发38号文件为契机,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型为目标,以培育新型支柱产业为抓手,以实施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抓好技术改造和创新,着力拓展延伸产业链,着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着力推进经济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着力解决矿区群众就业、居住、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产业转型与科学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启示才能解决资源枯竭导致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城市要维护社会稳定,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提炼的共同经验在于:一是只有通过产业转型就必须进行产业转型、扩大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样才能标本兼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从根本上控制社会不稳定因素二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要根据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定位城市产业转型定位的差异是由它产业基础、区位、自然等转型条件,以及不同的转型目的造成的而产业转型定位又决定了城市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效果,并进而使社会和谐稳定也呈现不同的水平。

      三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使接续产业与替代产业共同发展,并逐步侧重替代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以发展接续产业为起点是现实的选择,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定要发展替代产业,并形成接续产业与替代产业互动发展、循环渐进的局面四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要大力加强经济体制改革,为城市转型提供保障绝大部分城市在转型过程中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采用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为产业转型提供了制度保障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机制和管理方法上的僵化、落后,致使企业创新能力微弱,这是隐藏在资源枯竭背后的危机2市城市转型存在问题因煤兴市,因煤立市由一个农业地区发展成为江西的工业重镇和江南主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开采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长期累积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经过近百年煤炭开采,一是煤炭资源严重枯竭已累计探明煤炭资源总量7.52亿吨现在可开采储量不足1.2亿吨,其中近四成为低质煤,且处于地层深部,开采难度相当大随着资源枯竭,全市煤矿数量从90年代中期的1116家急剧减少到2017年的132家,现存的132家煤矿企业中,属危机矿山的煤矿有15家,其余煤矿的剩余服务年限都不足十年,因此,10年之内就会因煤炭资源的枯竭而造成大批矿井报废或关闭,大多数煤炭企业将不复存在数万产业工人将面临失业。

      就业再就业压力大随着煤炭产业的逐步萎缩,二是下岗失业人员多产生了大量的失业下岗人员据调查,煤炭系统共有在册职工15.94万人,其中在岗4.7万人,离退休人员2.5万人,下岗8.71万人,另有下岗大集体职工近2万人,合计有下岗职工10余万人,均未改制,工作汇报《城乡产业转型工作汇报》煤炭系统下岗人员占全市下岗人员的64.66%全市煤矿伤残人员和抚恤对象共3.9万人,占全市伤残抚恤人员的63.5%就业再就业压力极大据测算要支付经济补偿、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伤残补助等改制成本达30亿元,按照现有全市企业经营状况和地方财政能力,根本无法承担这一巨额改制成本三是煤炭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欠费严重由于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矿企业普遍进入衰退期,生产经营困难,人员包袱沉重,据调查,目前,全市国有资源型企业累计拖欠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达11.8亿元;对国有资源型困难企业进行破产改制通过产业转型、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方式新增了一批税源增长点,四是财力增长缓慢但由于资源严重枯竭的影响,资源型行业提供的税收持续萎缩,固有税源不断下滑,导致全市整体增收困难2017财政总收入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

      地方财力的严重不足使在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安全生产、人员就业、可持续发展等等各方面都面临极大的财政支出压力,收支矛盾凸显恢复治理投入不足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五是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破坏趋势加剧由于煤炭开采量大面广,时间长,加上污染治理欠帐较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恢复治理投入不足三、产业转型的科学发展对策就必须把国内外城市转型的经验教训与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以上这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警示我要实现城市转型就是要立足本地实际,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探索实践,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不断转变思想观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加快发展的总开关一件事情、一项工作、一种转机想都想不到怎么可能做到对我城市转型来说,一是要向发达地区看齐重要的有三个方面的思想观念要转变首先是资源观问题日本、亚洲四小龙、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没有什么矿产资源优势,但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由此可见,有没有矿产资源、有多少矿产资源并非绝对重要,只要从人力资本、技术、资金等方面综合考虑资源问题,转型思路就豁然开朗了其次是发展观问题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说大体上采取了由沿海到沿边、沿江、内陆的梯度推移战略。

      进入新世纪我国虽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至今发展的重心仍在东南沿海,或者说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但我不能满足于消极地等待推移,而要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超常规发展第三是环境观问题从交通条件、城市建设、自然生态、市场规模、融资环境等方面看,确实比不上发达地区但发达地区由于土地价格飙升、劳动力成本高昂、市场进入门槛渐高、能源供给短缺等问题,也有其成长中的烦恼古人讲,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只要把自身的比较优势认识清楚,并能针对发达地区的软肋进行招商引资,就能通过高效优质的服务来弥补先天环境之不足着重抓好项目建设工作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出发,二是要立足实际立足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基本市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扩大投资总量,加快发展步伐认真研究国家投资导向,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相关咨询机构的协作,精心谋划和筛选一批符合本地实际、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强项目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树立机遇稍纵即逝、机遇只可抢抓不能坐等、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抓住机遇才有更多机遇的机遇意识,以敏锐的发展眼光捕捉、争取一个个项目。

      利用好自身的比较优势,既挖掘资源、土地、区位等方面的有形优势,又发挥服务、品牌等方面的无形优势通过争取国债资金、经营城市等多种手段,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一流的科技园区,改善投资硬环境努力提升传统主导产业能源、建材、花炮、电瓷等传统主导产业现在依然是市的支柱产业,三是要挖掘潜力这些产业多数起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遍存在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等问题,以致工人劳动强度大,企业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产品技术含量偏低,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对这些产业,不仅不能放松,而是要进一步加大改造提升的力度,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竞争力,再造新优势要争取新上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起点高、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工业技改项目,巩固和提升传统主导产业的地位,使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把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作为我市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重点,积极帮助资源枯竭企业内引外联,使其现有的生产加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继续支持我市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使其不断深化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的各项改革,尽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必须树立区域经济一体化意识,四是要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打破条块分割,加强区域内分工协作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调整优化存量结构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和发展上,要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既要突出高科技型,又要发展劳动密集型;既要立足本地资源进行开发,又要像珠三角、长三角的许多地方一样敢于发展两头在外产业要利用园区的孵化、辐射功能,冶金、机械制造、电子、生物制药、煤化工、非金属矿物质品、能源等领域,催生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项目,使之逐步成为接续替代产业的生力军乃至主力军千方百计借助外力求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和投资的同时,主要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