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看云识天气》说课稿.docx

60页
  • 卖家[上传人]:印***
  • 文档编号:344141013
  • 上传时间:2023-0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6.06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看云识天气》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普文,本单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单元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体裁、题材等丰富多样,主题集中,以对自然界进行科学探索为内容组成《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从写作上看:层次清楚,有纲有目;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说明;语言准确,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云写得生动形象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立体化的教学,因此,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  2.抓住关键语句,深入体会本文条理清晰的结构特点,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特色  3.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重点难点:  考虑到《看云识天气》是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说明文,阅读此类文章,学生会无从下手于是,我决定从文章内容入手,将重点确定为概括内容要点、理清写作思路,把说明文和记叙文紧紧衔接起来。

      十一二岁的孩子,对种类繁多的云可能会眼花缭乱,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就在于学会怎样看云识天气  三、学情分析  《看云识天气》一文,选取的对象是学生们熟知的一种自然现象——云,对于这一熟悉的自然现象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初一年级的学生们了解得甚少;再者这篇文章也是他们初次接触的说明文,对学习说明文没有经验上的储备但他们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并且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因此本篇文章学习要多鼓励,告诉他们学习的方法,多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告诉他们“探究”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导读法――创设情景,指导、点拨图表法——筛选信息,完成表格,把握内容  圈点勾画法——抓住重点语句,品读赏析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合作展示,质疑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激趣导入  1. 猜猜下面这则谜语,说说它打的是哪几种自然现象?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大哥最爱跑,二哥最爱哭,三哥最爱叫,四哥把灯照,五哥摸不着,模样最花哨  大哥____ 二哥____ 三哥_____四哥____ 五哥____  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生活积累,请准确指出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

        ﹙二﹚明确目标,提出任务  (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欣赏课文朗读视频,理清文章的思路多媒体播放视频)  出示问题:  (1)哪句话能概括出云和天气的关系?  (2)自主学习,完成晴天云简表;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光彩和天气情况简表  晴天云彩简表  名称 形态变化 位置 厚度 天气征兆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名称 形状变化过程 位置 天气征兆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光彩和天气情况简表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晕  华  虹  霞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完成图表的过程,了解各种云的特征,重点训练学生抓住内容要点,筛选信息的能力了解云的特征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摘录关键词语,二是根据具体描述进行概括,三是联系上下文进行归纳;在掌握了这一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学生自学完成表格,进一步训练这种阅读能力  ﹙四)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1.模拟讲述:  自读课文,认识各种云的特点及其和天气的关系,并任选一种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  温馨提示:①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②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教师示例:“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  2.品味欣赏:  (1)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2)本文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印证分析  (设计意图:本文虽是一篇科普文章,条理清楚,此题目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另一方面体会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的有效使用同时作为一篇说明文,本文语言既有准确严密的特点,又不失生动形象,学习时自然少不了引导学生从语言上来品味此环节重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感受本课写作特色在此过程中,教师有的放矢进行指导,让学生了解一些令文章语言生动起来的方法,为自己今后的写作服务  (五)读写训练,拓展延伸  1.交流课下搜集的反应天气变化的谚语  2. 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六﹚总结: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看云识天气》说课稿2 教材分析:   本课特点: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会出现什么天气;重点介绍了怎样看云识天气,从两个方面来看:看云;看云上的光彩最后说了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本文介绍了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云的名字较多且容易混淆,学习时,搜集信息是重要步骤;本文结构清楚严密,语言生动形象,因此,学习写作方法也是一个重点  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第四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内容以科学探索自然为主题,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与兴趣这一课时本书的第一篇说明文,要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掌握一定的说明文阅读方法  学生分析:  说明文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可以举一些实例,让学生注意身边的说明文,理解说明文的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都很强,对什么都充满兴趣,在学了本文后,可以引导他们每天注意观察天上的云。

      对课文,搜集信息不难,但是要概括大意并有条理地归类,对学生来说有些难语言赏析环节,学生对比喻、拟人等手法已经很熟悉,但是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些修辞在说明文中的名称和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识记“峰峦、预兆、轻盈、匀称、崩塌、弥漫、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搜集、筛选信息,了解如何“看云识天气”;  4、认识说明文,掌握简单的说明方法;  5、品味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结合语境,理解、识记词语;  2、抓住关键语句,梳理结构;  3、列表格,归纳整理云与天气的关系;  4、从词语、修辞等方面赏析语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大自然,关注民间,关心生活  教学重点:1、积累词语;2、快速默读,梳理结构;3、搜集、筛选信息,列表格4、掌握简单说明方法5、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1、速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梳理结构;  2、鉴赏语句,学习写法  教学方法:  1、速读法:快速阅读,用笔勾画关键语句,如云的名字及其预示的天气,光彩的名称等;  2、列表格:搜集、筛选信息,最终完成表格,掌握文章内容;  3、讲授展示: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等展示,举例讲述;  4、分享交流:展示一些图片、谚语,帮学生理解;  6、尝试写作:仿照第一段,用比喻、排比写一段话。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记词语,理思路,列表格,认识云和天气  第2课时:了解说明文,掌握简单的说明方法,品味语言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对照课件进行讲解】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化石,化石是会说话的石头,化石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对,化石告诉了我们那些远古的语句逝去的生命的信息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有它独特的语言,天上的云会告诉我们什么呢?【看屏幕上云的图片】【板书:看云识天气】  二、看题目:“看云识天气”,大家想知道什么呢?这篇课文,作者会写到什么呢?  三、展示目标:提醒学生记住关键词,如识记、筛选、概括等  四、预习检测:在文中划出下列词语,朗读、解释并造句  峰峦 一霎间 预兆 轻盈 匀称 崩塌  弥漫 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  五、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组朗读,用笔勾画每段的关键语句:如云的名字,总结性概括性的语句等  2、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两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修正,最终确定】  3、强调结构:总——分——总  六、细读课文,整理归纳:怎样看云识天气?  1、最基本的经验是:_______【从文中找】  2、具体的方法,请同学们设计一张表格。

      投影展示表格,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表格】  3、形象的展示:看云层图,填上云的名称  七、合上课本,检验本领:【展示图片,学生看云识天气,要说明理由】  八、走向课外,感受民间:【展示关于看云识天气的谚语、解释】  九、小结:看云识天气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我们是看着文字来看云、看天气的,以后,我们要把这种智慧用到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关于作者是如何让为我们说明的,下节课来看  七、作业:A: 1、积累词语;2、完成《全效学习》  B:收集有关天气的谚语并解释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回顾结构图【课件展示,叫学生来填】  由结构图导入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二、文体知识补充:  1、说明文定义:介绍事物或事理,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2、说明文特点:知识性  3、说明文分类: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重点讲述】  5、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作诠释、引用(诗文)【举例介绍】  三、在文中找一找锁用到的说明方法:  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引用、打比方  四、品味赏析:品味文中写的最生动的片段或语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象。

      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  【区别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  示例:卷云丝丝缕缕的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修辞手法:比喻——作用:生动形象  说明方法:打比方——作用:清楚的说明卷云的形状,洁白和轻盈  五、小试牛刀:  1、选举赏析【学生自由选句、赏析】  2、仿写第一段:夜暮四合,周围的群山  【示例】夜暮四合,周围的群山,形态各异,宁静无比它们有的像瘦弱的骆驼,被背上的重物压得挪不开步;有的像卧佛,神态安详的打着盹;有的像巨莽,在流云的映衬下慢慢潜行;还有的像一堵闸门,像天上倒挂的垂幔,像高高的谷堆?  六、作业:仿写第一段《看云识天气》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看云识天气》是人教社中语室组织编写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