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系统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路径研究.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6754345
  • 上传时间:2022-06-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7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系统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路径研究    张彦斌 郭娇【Summary】在提倡综合素质发展的当代,不再只是以文化课为主,而是更加强调了以体育发展的重要性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全民健身已不再是空谈,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关乎着国家的未来发展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在校园内对体育运动精神的普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高职院校体育社团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在系统论视域下讨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路径,提供科学构建、合理规划社团管理模式,保障高职院校体育社团长期稳定的良好发展做全面详细的阐述Key】系统论  高职院校  体育社团  建设路径【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十三五”规划 2020年度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治理视域下的创新构建研究”(课题编号:XJKX20B123)G807.4 A 2095-3089(2021)09-0163-02一、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在系统论视域下的分析所谓的系统论视域下其实是一种研究系统的模式,主要包括系统要素、系统整体性、系统等级性体育社团是基于学生体育兴趣或自身需要自发组成的群体组织,内部由多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它与学校内各系统甚至社会大环境发生关联,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

      体育社团不仅有着自身的组织结构特征,还会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与社会进行信息、物质的交换如今在国家重视体育教育的政策下,参加体育社团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不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缩影,也是校园文化的另一种体现而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在系统论视域下的分析主要从这三方面进行:(一)体育社团的要素所谓体育社团其实就是在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基础上自发组成的一个团体社团是高校学生普遍受欢迎的组织,尤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虽说他们理论基础不强,但是很强的身体操作能力、敏捷的思考能力是他们自身的特点,而作为体育社团来说它与社会、学校、学生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二)体育社团的整体性从横向来看,体育社团具有整体性和相关性的特点,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社团作为一个大的系统要素,其中包括各种具有针对性的子社团,如篮球社、足球社、羽毛球社等等,各社团之间在独立开展活动的同时又能与其他社团之间保持紧密联系三)体育社团的等级性从纵向来看,体育社团自上而下又具有等级结构性的特点,比如体育社团由学生会统一领导并在团组织和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而在每个社团内部也存在职能部门相关工作,即社长作为社团主要负责人,社团其他部门成员负责外联、人员、经费等管理工作。

      四)体育社团的作用性随着学科压力的增加,为了保证学生在学习及身体综合素质上的提高,体育活动必不可少,而体育社团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体育社团存在的目的能够缓解学生学习和社会压力,减少精神疲劳,从而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在体育社团丰富的活动中实现与他人交流,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学习生活中将面对的发展需求二、高职院校体育社团与学校和社会的相互影响(一)校园文化对体育社团的影响分析校园文化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操,体现了一所学校独特的风貌体育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校园文化对体育社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体育社团是基于拥有相同体育爱好兴趣志向等因素而自发组成的团体,校园文化中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方面对社团成员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作为体育教学的辅助课堂,体育社团活动与校园其他教学活动共同构成了一个课程系统,是考验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一个平台;第三,不同学校的体育社团往往是该学校校园文化的缩影,从而代表了不同学校独特的体育社团文化二)社会对体育社团的影响分析毫无疑问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对高职院校势必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连带影响和制约学校中的体育社团例如,党和国家的政治方向对体育社团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社会经济力量的强有力支撑是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体育社团的某些活动也是直接面向社会开展。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中的体育社团也逐渐开始走向社会,而这一过程也是体育社团在接受着社会影响三、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和阻碍(一)自身存在的问题首先,社团成立之后的和谐发展离不开社团成员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目前社团内部成员在活动管理、经费管理、人员管理等问题上存在不专业性,因此把握不好方向就很容易出现社团人员凝聚力不够,集体荣誉感不强甚至解散的危机对于已经获得的经费使用依然不够正规,没有完备的管理模式,导致经费滥用现象出现,而在场地和设施上,社团活动选择性并不丰富,随着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高校社团也更加多样化,社团之间争拉赞助资金等其他竞争现象也层出不穷,对于社团的经费管理和活动管理也是一种考验,而很多社团内部存在缺少沟通、办事效率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体育社团的有利发展其次,高职院校的学制一般为三年,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还会安排部分学生去企业单位进行长达半年或者一年的实习活动,因此在体育社团的人员流失上较为严重,社团成员的更新换代较为频繁,这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对体育社团有效管理的难度二)与学校之间存在的问题首先,学校作为各社团有利发展的支撑,在体育社团的建设发展上、社团组织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需求,体育社团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经费少、场地有限等,并且因为体育社团的特殊性要求对于专业教师人员、专业器械、专业活动等需求的占比较大,所涉及到的经费需求较大,专业教师在社团中的作用不够明显,没有足够的经验来维持社团的正常运行,往往由于各種原因疏于社团的管理,导致社团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加大了体育社团的发展难度。

      其次,学校对于体育社团的关注度较小,而体育教育符合国家教育政策的性质,体育社团更应该是提高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平台,如果学校能对此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不仅能让体育社团良好发展,同时学校还能利用体育社团创造出不一样的文化四、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建设路径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不只是高知识高学历,同时还需要身体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人才,而如今很多高职院校体育社团都在积极建设和不断发展中,学校应当重视体育社团对社会的作用,在必要情况下给予社团支持和帮助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社会人才的地方,更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将专业知识与体育社团良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将体育社团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高校还应当在体育社团和社会之间搭建桥梁,一方面体育社团通过学校开展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学校为体育社团引进社会资源;另一方面有利于为体育社团开展社会的活动空间关于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建设路径具体分析如下:(一)培养社团骨干在提倡体育社团团委的指导性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出行政管理职能,促使各相关部门的相互协作能力,从而对社团进行科学统一化的管理,因此对于社团干部来说要定期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社团干部对社团的管理工作能力,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骨干力量,在社团中形成一个有等级的组织结构,使体育社团步入规范化的管理道路,保证社团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专业指导为了促进社团整体水平的提高,高校首先应当加强对体育社团的关注度,并为社团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为社团成员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形成了正确的体育健康理念,才能为体育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有利于实现校园体育社团和社会体育的有效衔接,让社团成员在技术水平上有一个更大的提升机会,当体育社团的整体水平提高了,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扩大体育社团的规模三)制定相关管理条例学校条例:很多体育社团在经费不足、场地受限等问题上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为学校体育社团提供一些物质经济方面的帮助,比如针对开展的体育社团活动提供需要的设备和器材,尽可能地为体育社团提供活动场所、保障活动时间等,从而保障体育社团活动的正常运行社团条例:对于社团内部制度来说,要明确相关管理条例,构建完善的管理模式,严格控制相关场地、设备、器材的使用,确保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在社团管理中建立内部的评价与选拔机制,公开透明地实施选拔活动,完善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工作认真的干部要适当进行鼓励,以此来调动其工作热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四)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对于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建设路径来说,首先各高职院校应当将体育社团和体育课程相结合,这样不仅解决了体育社团部分场地和专业教师的需求问题,同时体育社团的多样化活动方式也让原本普通的体育课程更加生动化,体育课程教学也可融入体育社团的积分+奖励的方式,增强学生在体育上的积极性,提高对体育的自信心。

      五)协调体育社团和学校的关系由于国家对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但学校应在建造体育场、购买体育专业器材、招聘专业教师上将体育社团的建设纳入学校总体建设框架中,从而使有限的经费产生最大化效益;其次高职院校应明确体育社团作为体育教学中的“第二课堂”,一方面鼓励教师采取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的体育学习,比如在进行田径教学时可与其他体育项目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兴趣,老师还可在田径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竞赛小游戏,比如接力赛跑、跳高跳远等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建立体育社团指导教师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的同时,在专业技能方面也有所收获六)正确处理体育社团和社会的关系学校作为体育社团和社会之间的桥梁,是社团成员接触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学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越性,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通过在校园内开展大型体育活动吸引社会成功人士参加,为学生提供与成功人士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共享成长的经验;另一方面努力建设校外活动基地,为体育社团开辟新的活动空间五、结束语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点和条件,大力支持和配合体育社团的发展,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同时也是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国家培养全面综合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从系统论视域下角度出发去看待高职院校的体育社团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学校、自身的共同努力、相互扶持,才能让高职院校的体育社团有一个稳步良好的发展Reference:[1]胡颖蔓.论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及创新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0(5):128-129.[2]武超,陈显健,谢波飞.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研究——基于浙江省的调研[J].体育文化导刊,2020(5):104-110.[3]俞慧刚.高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建设现状及其教育功能的实现——基于浙江省18所省赛高职院校的调研[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作者簡介:张彦斌(1983年3月-),男,汉族,山西忻州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郭娇(1989年6月-),女,汉族,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生, 讲师, 研究方向:体育人文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