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国两晋南北朝哲学解读.ppt

18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75944630
  • 上传时间:2024-08-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5M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国两晋南北朝哲学解读三国两晋南北朝哲学解读 第一节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儒学三国两晋南北朝儒学滚滚滚滚长长江江东东逝逝水水,,浪浪花花淘尽英雄淘尽英雄 是非成是非成败转头败转头空:青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红 白白发渔发渔樵江渚上,樵江渚上,惯惯看秋月春看秋月春风风 一一壶浊壶浊酒喜相逢:古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今多少事,都付笑谈谈中 一、魏晋玄学一、魏晋玄学•(一)时代背景(一)时代背景•曹丕代汉称帝(公元曹丕代汉称帝(公元220年)-西晋灭亡年)-西晋灭亡((316年)年)•经济经济•政治政治•文化文化•(二)主要发展阶段(二)主要发展阶段和主要人物和主要人物•1、正始之音(、正始之音(240--249)) 何宴、王弼何宴、王弼•2、竹林七贤:魏晋、竹林七贤:魏晋之际•3、西晋时期:裴頠、、西晋时期:裴頠、郭象 (三)玄学的含义、特征及形成(三)玄学的含义、特征及形成•1、玄学的含义玄学的含义•玄远:玄远:•((1)远离实际事物,讲形而上学和体用哲)远离实际事物,讲形而上学和体用哲学•((2)远离辞章讲义理,进而远离语言文字,)远离辞章讲义理,进而远离语言文字,讲言意关系和语言哲学。

      讲言意关系和语言哲学•((3)远离世俗生活,讲情性,讲名教和自)远离世俗生活,讲情性,讲名教和自然,讲出世与入世然,讲出世与入世 特征及形成特征及形成•2、玄学的特点(和汉学的区别)玄学的特点(和汉学的区别)•简单-简单-•抽象-抽象-•合理化-合理化-•3、汉学-名理学(清议-清谈)-玄学、汉学-名理学(清议-清谈)-玄学的转化的转化 (四)玄学主题(四)玄学主题•A、本末有无之争、本末有无之争 B、认识论方面的言意之、认识论方面的言意之辨辨和心事之和心事之辩辩 •1、王弼:得意在忘象的认识论王弼:得意在忘象的认识论•2、裴頠、裴頠:心事论208页•3、欧阳建:言尽意论欧阳建:言尽意论211--222页•4、郭象:冥然自合郭象:冥然自合220--222页 C、名教和自然的道德论•1、、 王弼王弼:名教本于自然名教本于自然•2、裴頠:越名教而任自然裴頠:越名教而任自然•3、郭象:名教即自然郭象:名教即自然 (二)儒释冲突(二)儒释冲突:范缜和排佛斗争范缜和排佛斗争•夷夏和伦理之辨夷夏和伦理之辨•本末之争本末之争•形神之争形神之争•范缜之《神灭论》范缜之《神灭论》248--254•((1)形神相即)形神相即•((2)形质神用)形质神用•((3)人之质有知)人之质有知•((4)知虑皆是神之分)知虑皆是神之分 第二节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佛学三国两晋南北朝佛学 一、前期格义学和六家七宗一、前期格义学和六家七宗•格义学:格义学:•所谓格义就是量度经所谓格义就是量度经文,正明义理,也就文,正明义理,也就是用中国固有哲学的是用中国固有哲学的概念、词汇和观念来概念、词汇和观念来比附和解释印度佛教比附和解释印度佛教经典及其思想,由此经典及其思想,由此也就形成了格义佛教也就形成了格义佛教哲学,后面所讲则是哲学,后面所讲则是玄学化的大乘般若学玄学化的大乘般若学。

      六家七宗:六家七宗:•本无宗本无宗——道安性空宗义性空宗义•本无异宗本无异宗——竺法深、竺法汰心、境二本无,本体空无、竺法深、竺法汰心、境二本无,本体空无、静寂•即色即色——支道林,色不自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色即是空支道林,色不自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色即是空•识含识含——于法开三界为梦,是惑识;觉则以空为真三界为梦,是惑识;觉则以空为真•幻化幻化——道一神不空,俗谛为幻化神不空,俗谛为幻化•心无心无——支愍度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缘会缘会——色空 (二)后期的慧远和僧肇(二)后期的慧远和僧肇 慧远哲学•法性实在论法性实在论•三报论和沙门不敬王者三报论和沙门不敬王者论论•念佛禅念佛禅 僧肇哲学僧肇哲学•一、不真空论一、不真空论•二、物不迁论二、物不迁论•人的时间性存在及其超人的时间性存在及其超越《存在与时间》、越《存在与时间》、《金刚经》马克思《金刚经》马克思•三、般若无知论三、般若无知论 (三)南北朝佛教哲学(三)南北朝佛教哲学•1、政治化进程加快•2、外国人来华和外出求法运动蓬勃发展•3、佛经的全面翻译•4、形成了三论学、涅槃学、毗昙学、成实学、地论学、律学、禅学。

      •5、中国著述蓬勃发展 第三节三国两晋道学第三节三国两晋道学•(一)葛洪和《抱朴子》(一)葛洪和《抱朴子》•第第259--264页•1、原始天真、原始天真•2、玄、道、一玄、道、一•3、守玄、守道、守真一守玄、守道、守真一•4、练形和练神、炼丹练形和练神、炼丹•(二)陶弘景(二)陶弘景•1、三教合流三教合流•2、道生元气道生元气•3、真灵位业图真灵位业图 结束结束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