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陕西省近五年(2008-2012)中考数学试卷分析及2013年中考复习策略五年.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45537973
  • 上传时间:2023-01-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8.0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陕西省近五年(2008-2012)中考数学试卷分析及2013年中考复习策略陕西省近五年(2008-2012)中考数学试卷分析(一)命题说明   首先,陕西省近5年中考数学卷在考试方式、试卷结构及试题涵盖的知识点大分布没有发生变化   考试方式: 全省统一命题,采取闭卷笔试形式; 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总分120分   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题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他们所占分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5%,15%,60%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是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图、做图题和应用题等解答题按要求写出文字解答或证明以及演算步骤或是推理过程,解答题将分步赋分   知识点大分布: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大领域所占分数的百分比与他们在数学中所占的课时的百分比大致相同数与代数约占42.5%,空间与图形约占42.5%,统计与概率约占15%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在前面三个领域的考查中渗透考查二)试题的内涵及特点   若把试题由浅入深划为3个等级(基本题,中档题,压轴题),则近五年的陕西省中考卷在题目难度的设置上基本处于基本题:中档题:压轴题=6.5:2.5:1的难度比例,基本题占的比例较高,并且基本题的落点较低,与压轴题之间的跨度非常大,所以在考查学生们解决难题的思想方法时,更考查了同学们对基本知识点掌握的熟练性及全面性,还有同学们在做题时是否够仔细。

      但需要指出的是,压轴题也不是每一分都很难得,至少一般第一问的分是很容易拿到手的   按照近几年陕西数学卷的发展轨迹,整个试卷越来越注重能力并兼顾考查学生思想方法立意对知识点的覆盖程度,不强调全面覆盖,注重对支撑学科的知识点的掌握题型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更加注重知识的生活化、实用性现实背景问题揭示数学本质和内涵的试题较为突出试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化归转化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试卷编排设计平和,难度逐渐增加,有利于学生在考场上的正常发挥,考出优异成绩增加开放性试题、跨学科题型的联系,对学生分析解决能力的锻炼试题虽更加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个别题目也会考查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及对复杂图形的辨识能力,需要学生们真正具有全面的数学能力和素养才能彻底笑傲陕西中考数学陕西省中考数学近五年选择、填空和解答题的考点及其规律:一·选择题考点对比     分析总结:  就选择题而言,近五年来的难度有一个小幅的上升,主要是综合性的增加,但起伏不算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题目的背景越来越与现实接轨,脱离以往纯数学的弊病每年都是以基本题占大部分,只有2道题左右会稍微增加难度,多数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仔细、全面及有没有迅速进入考试状态。

      考察的内容分布在实数的性质、整式、分式的基本运算、三视图、数据的特征(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性质、抛物线的平移及性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垂径定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一元一次方程组等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只要多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运用,那么这部分分数会是很容易获得的具体考点分布(以出现次数排序):   实数的性质每年都作为见面题出现在试卷的第一题的位置,其中3年考了相反数,1年倒数,1年绝对值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这3个概念5年中全都考查过,每一次选一至两个考查,给出总数据大概在10个左右,数据量不大,计算平均数时也比较简单,需要强调的是在总数据为偶数个时(以10个为例),中位数为中间2个数(第5、6个)的平均数,不要误认为是第5个或第6个   二次函数及图像5年内都是在第10题出现,作为压轴题来设置难度,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平时必须要牢牢掌握二次函数的各种性质,主要要掌握其图像的开口方向,顶点,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平移等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三视图5年中出现了4次,仅有09年未出现,这个考点显然是陕西中考的一个常备考查点   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在5年中也出现了4次,仅08年未出现,可见最近4年都是必考点,主要是考查一个正比例函数经过点的情况,也会偶尔考查知道点来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普通一次函数出现过两次,08年及12年,一个是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个是求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这部分考查的内容是以较为简单的计算为主,学生只要仔细点,一般没问题   反比例函数出现了一次,在11年,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稍有难度,这要求学生要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出现了3次,但是在08、09、10年,主要是考查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对移项、及两边同乘同除时易错点的把握,有时会结合数轴表示   三角形的其它题型出现了3次,08、10、11,有判定三角形的形状,根据三边之比计算角的余弦等三角形的内容是想通的,解决这些题需要我们熟练三角形的所有性质及所有判别,毕竟三角形里的内容还是偏少,所以难度不会大   矩形、菱形的特殊性主要考查矩形和菱形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例如矩形对角线相等,菱形对角线相互垂直,通过这些性质再进行一些计算   整式、分式的运算5年中出现了3次,每次出现的题目都相对简单,掌握基本运算法则就足够应付,只是要小心负号在乘法和乘方运算中是否要变号   相似三角形的考查出现了2次,但是出现在11年及12年可以看出近年出题人喜欢将相似三角形的内容放在选择题来考查,这类题容易出现一些陷阱,让学生因思考不全面而丢分。

      学生在解答时一定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思考要全面,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多加注意这方面   圆内直角三角形及垂径定理出现了2次,08年及12年,试题均有一定的难度,但这类题模型不多,同学可以通过掌握其所有模型来了解这类题中辅助线的做法及一般思路,熟能生巧   科学计数法出现了2次,09年及11年,主要考察科学计数法的格式以及位数,只要仔细一点,知道科学计数法的规则就没问题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在09年及11年出现,学生只要知道圆与圆的每种位置关系和它们半径之间的对应关系就OK   互余、图形的旋转、解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圆锥侧面求圆锥底面半径都只出现了一次,当然初中3年还有一些考点中考中还并未出现过,但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冷门考点,虽然不是重点,但绝不能放弃,需要我们全面地掌握所有可能的考点二.填空题考点对比   分析总结:  填空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分布范围不大,前5道题的难度都不会大,主要会是在实数的运算、分解因式(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反比例函数(关于点或解析式)、平行线的性质及角的互补、特殊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特征、打折销售问题、圆内垂径定理的应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这些考点都至少出现了两次以上,还有个别考点如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整式的运算、含参一次函数的解析也偶尔会出现。

        第6题属于填空题中最具难度的一道,近几年主要是考查梯形中的面积问题及动点问题求线段之和的最值类,这主要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常规辅助线的做法  三.解答题考点对比         分析总结:  可以看到,近5年陕西的中考数学卷解答题考点相当固定:  17题是分式方程的题目,不是化简,就是求一个分式方程,要注意在求解分式方程时一定要检验根,看是不是增根   18题是以特殊四边形为载体,主要是要考查全等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这题一定要注意全等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然后根据条件去寻求需要的东西   19题是让你补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然后根据统计图去分析信息,再计算其它所求的信息   20题主要是一个实际测量问题,需要我们运用解直角三角形或者相似三角形的方式去求我们需要知道的距离这类题只是把数学放进生活里,按照所学知识解就行,没什么特别的   21题主要是一次函数的应用题,题目会给出一个一次函数的关系,让我们首先去求出一次函数,然后再改变点,让我们去求函数值   22题主要是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去求事件的概率   23题主要是圆与三角形,偶尔会有特殊四边形的综合题目,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圆、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所有性质,也要求我们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要完成证明,我们需要怎样的思路,要求解某个线段长度或某个角度时,需要我们先知道哪些或者要做哪些转化,当然,这里面也需要我们熟悉一些常规辅助线的做法。

         24题则主要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会涉及到解析式及图像(开口方向、顶点、对称轴),当然难点是在二次函数的平移问题及二次函数与图形的结合上   25题是探究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探究推理能力及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还兼考查同学们的计算能力,题目没有固定的题型,能肯定的是题目一定是数形结合,要强调的是同学们的探究推理能力此题在整个试卷中难度相当大,属压轴地位,所以同学们应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稳固了前面的题目情况下,尽可能在这道题里面搏分2013年复习备考的策略(一)重视团队意识加强集体教研, 同备课组老师经常交流看法,就能让自己在中考复习工作中少走一些弯路这也正说明了“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的道理我们倡导每一位老师应该勤于启智,真诚合作,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二)精心拟定计划,有序备考第一轮:围绕“模块”抓基础 数与代数内容分三大模块:一是数与式,二是方程与不等式,三是函数;空间和图形内容分三大模块:一是图形的认识,二是图形与变换,三是图形的证明;统计与概率内容分两大模块:一是统计,二是方概率第二轮:精选专题育能力 基于知识之上侧重培养学生三大能力,一是运算能力,二是符号意识,三是模型思想。

      第三轮:查漏补缺固体系 五月二十五—六月上旬,是最后一遍查漏补缺,有的放矢地进行综合模拟强化训练临近中考的复习中,让学生自己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理成“线”再织成“网”,做到既能分散又能集中,灵活地掌握知识,及时补缺堵漏,不留后患经过这样的解析、挖掘、创新,最终一定会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学生能力必然会有较大的发展三)用好各方资源1.用好《说明》,把握方向《考试说明》是备考的指挥性文件,也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我们应该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课程标准》对知识的考查要求,为复课备考启明导航,把握方向2.用好教材,举一反三 对于基础知识方面,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提高应考能力,同样要以课本为主,因为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应该把自己以前做过的错题再重新做一遍,要反思其错因:哪些是知识上掌握得不到位,哪些是解题方法不当,哪些是计算上的失误等可以把易错题、相近题、多解题进行归纳、整理,在对比中强化记忆,减少知识点盲区”。

      3.用好学生,发挥主动学生在所有资源中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多样和最多变的我们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对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四)研究应考方法1、定期检测反馈,展开针对训练;定期进行检测,及时批改反馈(面授与评讲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练习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  复习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要通过学生练习、作业、测试等及时批改反馈,分析出学生的薄弱环节,抓住考点、重点、难点来组织教学,要加强教师的选题,增强复习的有效性,要加强纠错训练,共性问题重点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