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政治理科教学教案.doc
4页高二政治理科教学教案趣事中的哲理 提起哲学,有的同学就觉得是“竹篮上吊水桶——玄(悬)之又玄(悬)”,颇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感其实,哲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只要留心,我们在生活中随处都可以发现哲学的影子反过来讲,当我们有意识地运用哲学道理去观察、剖析、理解和感悟生活时,才更能发现生活的真谛和奥秘,也更能发现哲学的魅力生活——哲学——生活,相互阐发、相互诠释,奇妙无限,其乐无穷!量变与质变哲理小故事:“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 “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在公元前五~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诡辩论者欧布里德等人提出了如下哲学论题:一粒谷子是否可以形成一堆谷子?少一根头发能否成为一个秃头?这就是西方古代哲学跑上的饶有趣味的“谷堆论证”和“秃顶论证”谷堆论证”的具体内容是:一颗谷粒不能形成谷堆,再加一颗也不能形成谷堆,如果每次都加一颗谷粒,而每增加的一颗又都不能形成谷堆,那么怎么形成谷堆呢?“秃顶论证”认为:掉一根头发不能成为一个秃顶,再掉一根也不能成为秃顶,那么如果每次掉一根,而掉的每根又不能形成一个秃顶,那么何以形成秃顶呢?很明显,上述两个论证是与事实不相符的虽然这种观点在那个生产力、科学技术、人类思维水平都很低的年代,能把量变和质变的矛盾及其转化的问题提出来,是很不容易的,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但是,论证本身在性质上却是错误的、诡辩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事物量的变化,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一”虽然不是多,但是“一”的不断重复或积累,就会形成向多的转化显然,欧布里德的论点是割裂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他只看到了“一”只看到了谷堆增加“一”或头发掉了“一”根,而没有看到“一”的不断增加或减少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从矛盾角度分析,谷堆是由一粒一粒的谷子堆积而成的,是“一”这一矛盾方面向“多”的矛盾方面转化的必然结果;秃顶的形成是一根一根头发不断减少造成的,是“多”这一矛盾方面向“一”的矛盾方面转化的必然结果它们都是矛盾方面在量变的过程中的转化,是量变引起了矛盾的方面在地位、作用和性质上的转变几千年前的这一诡辩论的错误,今天是不会再重演了但是,犯类似的方法论的错误的现象是存在的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笨人吃饼”和“愚人吃盐” 在佛教文学作品《百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两则故事:一则是“愚人吃盐”,讲的是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作客,吃菜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了吗?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又苦又涩。
另一则是“笨人吃饼”,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肚子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 子他觉得没有饱,又一连吃了五个,还是没有饱,于是,便吃第七个饼子,刚吃到一半,便觉得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心想;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都浪费了如果早知道吃这半个饼子就会饱,我先吃这半个就好了当然,这两则故事都是笑话,今人是不会再有此愚笨之举了,但是,其中包含的哲理却永远给人以启迪这两个故事的主人翁都犯有同样一个错误,即形而上学具体地说,“愚人吃盐”是不懂人食用盐是要适量的,一定数量的盐会使食物味道有滋有味,但过了量,就会转变为又苦又涩了笨人吃饼”虽然和“愚人”吃盐不同,但也是不懂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他吃饼吃饱了其本身就是一口一口吃饼的量的积累过程,吃饱了不仅是最后那半个饼子的作用,而是吃的全部饼子的作用,最后的那半个饼子只不过是由量变到质变发生转化的关节点他不懂得这一点,就像“愚人吃盐”一样,只是看到了质变和量变的某一方面,割裂了两者辩证关系他们一个只强调和看到了量变看不到质变;另一个只意识到了质变而没看到量变,都是割裂了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这种思维方法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危害是极大的。
田忌赛马战国时齐威王和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等马三匹,比赛时,以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珠马无论哪一等都比田忌的马强,结果田忌三战三败田忌的好友、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膑得知此事,帮他出了一个好主意,并请求齐威王再比一次比赛又开始了,这时田忌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二胜一负,这次田忌胜利了这则故事包含了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排列顺序上不同而产生质变的哲学道理唯物辩证认为,事物的质变,就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尺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田忌采纳孙膑的意见,马仍然是原来的马,只是改变了与对方赛马的“排列顺序”,所以就由输变赢这就是启示我们,要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的发生质的变化,不但要注意量的积累,循序渐进,而且还要把握“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杨长避短,发挥优势,这样才能夺取胜利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况,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而引起质变;二是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引起质变。
下举数例,都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后一种形式它们有的并未删改一字、一词,仅仅是改变、颠倒了排列次序,其结果就发生了迥然不同的转折;有的连排列的先后顺序都没有变化,只是改变了组合结构,其意义却变得完全两样▲曾国藩“屡败屡战”传说,1855年1月,曾国藩率湘军与太平天国起义军鏖战于长江沿岸的九江、湖口等地太平天国起义军锐不可挡,湘军招架不住,被打得落花流水朝廷责问战果,曾国藩的一个幕僚草拟奏章,中有“屡战屡败”字样,曾看后大为不悦,随手改为“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一个无能将帅的形象跃然纸上;“屡败屡战”,突出的则是将领们忠于朝廷、英勇顽强、余勇可贾、虽败犹荣的形象▲于右任的“墨宝”于右任先生不仅是德高望重的国民党元老,而且还是著名的书法家先生早年在国民党政府任职的时候,发现一些人很不文明,常常随处便溺,搞得院子里污秽不堪一气之下,先生随手写了一个条幅:“不可随处大小便”,贴于墙壁一位颇有心计的杂役发现:这岂不是平时不可多得的于先生的“墨宝”?于是悄悄揭回家去,剪裁粘贴为“大小处不可随便”,张挂厅堂,成了他严于律己的“座右铭”▲神奇的“标点”标点符号,在中国是近代的产物,古书里面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那个时代,读书人打开一本新书,阅读的时候就用笔把它一句句点断,或者用毛笔的笔套,蘸上朱砂印泥,逐句盖上。
由于没有标点符号,文章会产生许多歧义,人们可以作各种各样的解释;标点不同,原句的解释可以在意义上截然相反!不信,请看下面的几则故事徐渭寄食巧断句 明末著名画家徐渭(字文长),穷困潦倒、没米下锅的时候,就跑到亲戚朋友家去,赖着不走,依人生活有一次,适逢春雨绵绵,他所寄食的那户人家十分厌烦,一天,主人看到徐渭上厕所去了,就在墙上写了一行字:“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委婉地下了逐客令徐渭看到那行字,自然明白主人的意思: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但他不但不走,还笑嘻嘻地说:“既然你这样盛情留我,我就再住下去吧!”说着提笔给这行字作了圈点: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这一来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弄得主人苦笑不得将脑袋打开一毫米 美国有一间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 记录显示,前十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20%,令董事部雀跃万分 不过,业绩进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二年时,则停滞下来,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 董事部对此三年业绩表现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 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扬了扬手中的一张纸对董事部说:“我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元!” 总裁听了很生气说:“我每个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红包奖励。
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要另外要求5万元是否过分?” “总裁先生,请别误会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一毛钱也不必付年轻的经理解释说 “好!”总裁接过那张纸后,阅毕,马上签了一张5万元支票给那年轻经理 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mm 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 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多用1mm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倍呢? 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2%温顺的兔子与巨大的灾害兔子美丽、温顺、可爱,是善良、机警、洁净、活泼的象征,是上乘的观赏动物除此之外,兔毛、兔皮、兔肉味美可食为此,澳大利亚于1939年在维多利亚的季朗地区放养了一些野这是件好事,但没料想,由于天敌很少,兔群每年向北、向西扩大100公里,到1950年,就蔓延到整个澳洲大陆,据估计,约有7.5亿只野兔,等于这里人口的75倍,10只野兔就可以吃掉一只绵羊的饲料兔子泛滥成灾,糟蹋了绵羊的牧场,使誉满全球的海浪绵羊成倍减少为了和这些“可爱的兔子”进行斗争,政府竞动用了空军,使用毒剂,拨出巨款修筑栅栏,保护农田和牧场,结果无济于事最后不得不请来细菌学专家,对兔科展开“细菌战”。
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实验成功,使涎瘤炎这种恶性传染病在兔群中流行,99.8%的野兔染病身亡这才控制住了兔灾 这个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道理,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时都应把握住量与质的关系,促成好事,减少坏事尽管鱼汤鲜美无比 俄罗斯的著名寓言作家克 雷洛夫有这么一段轶事:据说,在 某个文学晚会上,有个爱好虚荣的作家在谈而特谈自已的新作,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糟蹋掉了;当别人问起 克 雷洛夫有什么新的寓言时,他就把杰米扬的汤朗诵了一遍 这篇寓言说的是:有个善做鲜鱼汤的杰米扬,不了款待朋友福卡,做了又香又稠,凝结得像琥珀似的鱼汤请客他一盆一盆在敬客人,不让休息,不让停止,一个劲地劝福卡吃得大汗如注,硬挺着吃了四盘,撑得苦不堪言,还得假装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这样的朋友我才喜欢,那帮吃东西挑剔的大人先生,我就觉得惹气杰米扬嚷道,“吃得痛快!好再来的盘吧!”结果如何呢?克雷洛夫告诉我们:老福卡虽然喜欢吃汤,却马上站起来,赶紧拿起帽子、腰带和手杖,用足全力跑回家去,再也不上杰米扬家了 寓言的结尾,克雷洛夫发了几句议论,言简意明,很富哲理性他说:“我的作家你不要以不自已是稀有的天才,可是如果你不懂得适当的节制,老是在人家的耳旁鼓噪不休,久而久之,你的朋友,你的诗歌和散文,就要比杰米扬的汤更加令人讨厌。
这个故事和作者点题的话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一定量的数量界限好客、热情也有一定的度在一定的界限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质,而一旦超出这个界限,量的变化就会引起质的变化鲜美无比鱼汤无疑是款待客人的佳品,过量了,就会好心不得好结果,存心敬客反而把客人吓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