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三世界史第10讲西方工业文明的序幕——资本主义兴起时代(15~18世纪).doc
26页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三世界史第10讲西方工业文明的序幕——资本主义兴起时代(15~18世纪)【步步高】(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 板块三 世界史 第10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序幕——资本主义兴起时代(15~18世纪)总述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至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由传统社会迈向近代社会政治在英、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经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到工场手工业时期;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欧洲的近代科学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蕴含人文精神的文学艺术逐渐兴起一、新航路开辟1.五大促进因素(1)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白银的强烈渴望3)思想根源:人文主义倡导冒险进取精神。
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切断传统的东西方商路5)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狂热2.三个有利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3.两个推动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4.四个人物、三条航路(1)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到达“好望角”2)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绕非洲到达印度的航路3)哥伦布开辟了由欧洲到达美洲的航路4)麦哲伦及其船队进行了经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环球航行5.五点影响(1)对欧洲: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对美洲: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但是,美洲金银矿的开采和种植园经济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3)对非洲:罪恶的奴隶贸易由此开始4)对亚洲:白银大量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5)对世界:人类从各民族相对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地域性历史逐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二、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荷兰(1)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2)结果:17世纪上半叶,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2.法国(1)17世纪在国际贸易领域与荷兰商人激烈竞争。
2)17世纪下半叶,英、法在北美和印度的矛盾尖锐,英国夺取了法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3.英国(1)过程: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荷兰;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2)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劫掠;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1.“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的前因后果2.四大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的交汇融合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活动的舞台由大陆转向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给西欧社会带来了发展机遇,促进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但是也给亚洲、非洲和美洲人民带去了殖民灾难3.多视角认识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短板1 忽略材料中关键信息例1 (2013江苏单科14)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查短 忽略三个信息会增加判断难度:“18世纪→黄金→西班牙”补短 在材料信息与基础知识有机结合下判断是得分不变的原则析选项 18世纪世界霸主已是英国,故A项错,工业革命首发在英国,故B项错,贸易发达与西班牙农业国现实不符,故C项错答案 D[针对练1]阅读并分析下图,其中导致英国麦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价格革命”B.国际市场对英国小麦的过度依赖C.英国在殖民争夺中取得初步胜利D.英国在与荷兰的贸易竞争中获利答案 A解析 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使得西欧市场金银持续贬值,英国国内商品价格快速上涨,A项正确。
短板2 数据分析能力不足例2 (2016课标全国Ⅱ卷文综,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表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 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 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 200~3 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查短 对于数据分析应多角度、全方位思考,一般横向可侧重比较不同,纵向可侧重分析趋势,以上数据可从数量上看到人口总量增加快,迁出迁入地均多元化,迁入地由落后地到经济发达区,迁移人群由强制到自愿等变化补短 数据分析题的四个注意:,一要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语言,二要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三要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四要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注:看图技巧: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析选项 第(1)问,从人口迁移的数量、范围、自愿移民的目的地等角度回答答案 (1)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针对练2](2016苏州适应检测)以下是近代不同时期两国某项指标的统计数字据所学知识判断该组数据呈现的是( ) 年份国家 1570年1670年1780年荷兰232 000568 000450 000英国51 000560 0001 000 000A.殖民地面积,单位是平方千米B.商船运载能力,单位是吨C.手工工场数量,单位是家D.武装部队规模,单位是人答案 B解析 根据图表中的时间16世纪~18世纪,英国数字逐渐增加来分析,可知主要是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的相关数据因为荷兰在16世纪没有占领大面积殖民地,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荷兰、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所以商船运载能力增加,故B项正确;因为这一时期还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手工工场数量增加有限,故C项错误;因为英国和荷兰都是国土面积较小,人口较少的国家,其武装部队规模的增加有限,故D项错误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1)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国内封建制度,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2)1688年“光荣革命”改变了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关系,王权由神授变为来自议会2.内容(1)确立:《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议会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2)发展: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首相和内阁须从多数党中选出,行政权转移到内阁手中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的席位3.特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的2)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3)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4)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权力中心5)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首相拥有行政权、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背景美国独立后,建立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政局动荡不安2.标志1787年宪法的颁布,加强了中央集权3.内容(1)美国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2)美国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掌管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权力,具有分权制衡的特点3)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对选民负责,美国总统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和政府不对国会负责。
4.评价(1)积极: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确立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确立联邦制,加强中央集权2)消极:没有彻底解决人权问题1.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中的三个转移、四大特点、四个趋势(1)“三个转移”①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权利法案》颁布)②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责任内阁制形成)③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1832年议会改革),并下移到全体公民2)四大特点①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②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③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下院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由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④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3)四个趋势①延续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早期内阁的形成到责任内阁制的完善②渐进性1689年确立议会权利高于王权原则;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1832年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19世纪中期以后选举权逐步扩大到普选③创新性如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都具有开创性④法制化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变化与法制化进程密切相关2.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与妥协艺术(1)原则:联邦制(中央集权)、权力制衡(三权分立)、人民民主(主权在民)。
2)妥协艺术①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同时,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②在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利益冲突上:参议员每州两名,满足小州的利益要求;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照顾了大州的利益③在南北方关系上:这部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还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白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兼顾了南北方的利益,协调了南北方之间的矛盾3.国情差异与英美政体差异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