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研究现状及产业化前景分析.doc
8页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研究现状及产业化前景分析摘 要:对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整理,并指出了工艺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工艺的不足,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对改进后的先提钒工艺流程与高炉工艺流程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认为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流程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前景关键词: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高炉工艺流程;产业化前景0 引言世界上消耗的钒主要是从钒钛磁铁矿生产出来的从钒钛磁铁矿提取五氧化二钒主要有两种工艺流程[1]:(1)先提钒工艺流程,即直接用钒钛磁铁精矿配加钠盐进行氧化钠化焙烧,提取五氧化二钒;提钒后的铁精矿进一步铁、钛分离该工艺可回收钒钛磁铁精矿中80%左右的钒,铁和钛也得到充分回收;不足之处是物料处理量大,大规模化生产困难2)高炉工艺流程,即通过高炉还原炼铁,使钒随同铁进入铁水,之后再吹炼成钒渣,从钒渣中提取五氧化二钒该工艺优点是以炼铁为主,附带回收钒渣,五氧化二钒生产成本较低;不足之处是经过高炉还原——转炉提钒——钒渣钠化提钒处理后,钒总收率较低,仅有45%左右;钛在高炉冶炼过程中进入高炉渣,含二氧化钛20%~22%的高炉渣暂未得到合理利用。
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第二种工艺为了避免因焦碳质量变化给高炉工艺流程中提钒带来系列问题,也为了更多无高炉和转炉设备的企业能够合理利用钒钛磁铁精矿,充分回收钒钛磁铁精矿中的铁、钒和钛,进行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流程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国内科研工作人员曾在1978-1982年期间进行过两次链篦机-回转窑钠化球团焙烧——球团浸出——浸出球团回转窑还原工艺的先提钒工艺流程的工业试验,基本打通了全流程如今,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以前研究的先提钒工艺流程已暴露出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进一步改进笔者针对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中的不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根据改进后的先提钒工艺流程与高炉工艺流程技术经济指标比较,认为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流程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前景1 先提钒工艺研究现状1.1研究现状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是第一代以钒钛磁铁精矿为原料回收钒的工艺 [2]国外以钒钛磁铁矿作原料生产钒的工厂主要有芬兰的奥坦梅基厂和莫斯塔瓦拉厂、南非以布什维德的钒钛磁铁矿为原科的海维尔德钢钒公司、德兰士瓦合金公司在米德尔堡的瓦帕斯克洛夫厂和联合碳化物公司的费德勒尔厂等,目前已有部分生产厂停产或改用钒渣生产。
国内在1978-1982年期间,国家组织国内多家单位共同合作,对攀西地区的钒钛磁铁精矿直接提钒工艺进行了实验室试验研究和在3000t/a的中试装置上进行了两次扩大试验[3]大量的生产数据和试验结果表明,从钒钛磁铁精矿中直接提钒,钒总收率可达80%左右国内扩大试验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指标如下[3]:添加剂种类:硫酸钠添加剂加量:6%~8%焙烧温度:1250~1280℃球团浸出温度:95℃球团浸出时间:3~5h回转窑还原温度:1150℃回转窑还原时间:4.5~7.5h焙烧钒转浸率:85%浸出液V2O5浓度:~10g/l还原金属化率:90%~92%1.2 存在的问题国内研究的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除了湿法提钒过程中物料处理量大,难于大规模化生产的固有缺点外,其工艺本身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1)回转窑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SO2有害气体钒钛磁铁精矿在造球过程中,添加了6%~8%的无水硫酸钠;钠化球团在高温焙烧过程中,有80%~85%的硫酸钠分解释放出SO2气体随尾气排出;依此计算,以含V2O5 0.72%的白马钒钛磁铁精矿为原料,每生产1t V2O5要排放4~5.5t SO2气体2)球团浸出时间长,能耗高。
国内先提钒工艺的扩大试验浸出温度为95℃,浸出时间约为5h;芬兰的奥坦梅基厂和莫斯塔瓦拉厂浸出时间更长,在50~70℃左右的水中浸出48h[4]长时间的高温浸出不仅能耗高,也是该工艺不易大型化的主要原因之一3)用于沉钒的浸出液钒浓度低,大量沉钒废水污染环境国内先提钒工艺扩大试验得到的浸出液含V2O5浓度为10g/l左右,该溶液直接用于沉钒,产生大量的沉钒废水污染环境4)浸出后的球团在回转窑还原过程中存在粉化结圈问题回转窑结圈是由于球团还原过程中粉化、破碎造成的,而球团粉化、破碎又是因还原时球团膨胀造成的扩大试验虽然采取了措施,但只是将回转窑结圈时间延长至40天左右,未从技术上彻底解决该问题芬兰的奥坦梅基厂和莫斯塔瓦拉厂对浸出后的球团采取的是堆放和按10%的比例掺入烧结矿中2 先提钒工艺的改进1.1 钠化添加剂的种类国内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采用硫酸钠作为添加剂,主要原因是硫酸钠储量丰富,价格便宜但在目前的环保要求下,使用硫酸钠作为添加剂,焙烧产生含SO2有害气体的尾气需要处理,这样,使用硫酸钠作为添加剂的成本优势将得不到体现为了避免SO2有害气体的产生,改进后的先提钒工艺采用碳酸钠作为添加剂。
分别以碳酸钠和硫酸钠为添加剂,钒钛磁铁精矿V2O5 0.76%、SiO2 1.01%为原料进行试验,得到钒转浸率与焙烧温度的关系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以硫酸钠为添加剂时,钒转浸率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焙烧温度达到1200℃以后,钒转浸率增加幅度较小,进一步提高焙烧温度至1250℃,钒转浸率达到最大,为88.40%以碳酸钠为添加剂,焙烧温度为1150℃时,钒转浸率基本达到最大,为88.40%以碳酸钠为添加剂的钠化球团焙烧温度比以硫酸钠为添加剂的钠化球团低约100℃由此可见,以碳酸钠为添加剂,不仅可以避免产生大量含SO2有害气体的尾气,还可以适当降低钠化球团的焙烧温度,降低生产成本1.2 熟料浸出——钒溶液富集工艺国内先提钒工艺扩大试验采用球团浸出,浸出时间长;获得的浸出液V2O5浓度仅为10g/l左右,直接沉钒将产生大量的沉钒废水改进后的先提钒工艺采用焙烧熟料湿球磨、粉料浸出的方式,可大大缩短浸出时间;浸出液通过离子交换或萃取的方式使钒浓度得到富集;离子交换或萃取后的余液返回湿球磨和洗涤工序循环使用;钠离子富集后采用结晶的方式处理后再循环,部分返回造球工序使用;富集后的钒溶液以沉淀钒酸钙的方式沉钒,这样,体系中的水得到充分循环,可避免大量废水的产生。
1.3 提钒残渣的处理方法国内先提钒工艺扩大试验对浸出后的球团采用回转窑还原,只是将回转窑结圈时间延长至40天左右,未从技术上彻底解决该问题,国外采取堆存的办法为了避免浸出后的球团在还原过程中粉化结圈,改进后的先提钒工艺以浸出后的粉料(或进一步磨细)为原料,采用流态化的方式进行还原用白马钒钛磁铁精矿提钒后的粉料进行还原探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还原温度为900℃时,铁还原率达到92%,且物料未出现粘结现象有研究结果表明[5]:对于气基还原法,在700℃恒温1min,小于40μm的铁矿粉的还原率就可达到90%由此可以推断,用流态化的方式还原浸出后的铁精矿可行1.4 钒钛磁铁精矿SiO2含量要求先提钒工艺对钒钛磁铁精矿原料中SiO2含量有一定的要求,SiO2含量过高,不仅使用的钠化添加剂比例会增加,相应形成的低熔点物质也会影响钒的浸出有研究结果表明[2],当钒钛磁铁精矿中的SiO2含量大于2.5%时,随着焙烧时间的延长和焙烧温度的提高,SiO2将对钒转浸率产生明显影响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同一矿区不同SiO2含量的钒钛磁铁精矿进行硫酸钠添加剂加入量焙烧试验,试验结果见图2[3];不同矿区的钒钛磁铁精矿钠化焙烧时碳酸钠加入量与SiO2含量的关系见图3[3][4][6]。
比较图2中的两条曲线可以看出,采用磁选的方式使钒钛磁铁精矿中的SiO2含量从2.09%降低到0.90%时,在钒转浸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硫酸钠添加剂的加入量可由5%减少至3%,大大减少了添加剂的用量 由图3可见,对不同矿区的钒钛磁铁精矿,碳酸钠添加剂的加入量随SiO2含量的增高而增大;尤其是SiO2含量超过2.09%以后,添加剂加入量随SiO2含量的增高而增加的更快综上所述,为了减少添加剂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应尽可能降低钒钛磁铁精矿中的SiO2含量;另外,磁选有利于钒钛磁铁精矿中钒品位的提高3 先提钒工艺产业化前景分析3.1产品质量及收率(1)钒:产品质量可达GB 3283-87标准的98以上牌号;若钒以钒酸钙形式沉淀,则钒酸钙可满足钒铁冶炼的要求湿法提钒工业生产钒总收率可达75%~80%流态化还原后的铁精矿用电炉对铁、钛分离并进一步还原后,有10%~13%的钒进入铁水钒总收率达到88%~90%2)钛:电炉熔分获得的钛渣(理论计算)TiO2 49%,FeO 10%,MFe 4.5%,V2O5 0.25%,可以与钛精矿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作为硫酸法钛白原料使用钛收率约97%3)铁:得到的铁水可直接用于炼钢;少部分含钒铁水可作为转炉提钒的冷却剂。
铁回收率约95%3.2先提钒工艺环保状况改进后的先提钒工艺流程中,废水在系统中循环,基本实现废水零排放或排放极少量离子交换树脂或萃取剂处理液;整个工艺得到铁水和钛渣,无废渣产生;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碳,该废气通过碱性循环液吸收后排空综合评价,认为该工艺基本可以满足产业化环保要求3.3与高炉工艺流程的技术经济指标比较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流程与高炉工艺流程的技术指标及特点对比见表1表1 先提钒工艺流程与高炉工艺流程的技术指标及特点项目先提钒工艺流程高炉工艺流程钒收率/%88%~90%其中有10%~13%进入铁水43%~45%钛收率/%97%产品为TiO2 49%的钛渣钛进入高炉渣,暂未得到合理利用特点湿法提钒物料处理量大,生产成本高钒渣提钒成本低;钛未得到利用由表1可以看出,与高炉工艺流程相比,先提钒工艺流程钒、钛回收率高,钒钛磁铁精矿中的钒、钛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每生产1t五氧化二钒,同时可以回收TiO2 49%的钛渣39吨,按目前钛精矿900元/吨价格计算,可获得毛利润约3.5万元在钛渣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钒钛磁铁精矿用先提钒工艺流程提钒、钛和高炉工艺流程提钒时的利润与五氧化二钒的市场价格关系见图4。
由图4可见,先提钒工艺流程钒收率按75%计,V2O5市场价格在8万元/吨以上时,湿法提钒部分有利润;V2O5市场价格在14.5万元/吨以上时, 先提钒工艺流程湿法提钒产生的利润高于高炉工艺流程提钒产生的利润与高炉工艺流程提钒产生的利润相比,只要V2O5市场价格在7.5万元/吨以上,先提钒工艺回收钒和钛产生的总利润就高于高炉工艺流程近几年来,国内钒产品的市场价格一直较好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期间,国内五氧化二钒的市场价格见图5由图5可见,自2005年以来,五氧化二钒价格一直在11万元以上,大部分时间处于更高的价位结合先提钒工艺流程和高炉工艺流程的技术指标比较、回收钒钛利润比较和五氧化二钒的市场价格可以得到,先提钒工艺流程产业化,经济上可行综合以上分析认为,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流程产业化,技术经济上可行,产业化前景较好由于湿法提钒部分物料处理量大,能耗相对较高,因此,不宜大规模化生产该工艺可以作为无高炉和转炉的企业综合利用钒钛磁铁精矿的选择4 结论(1) 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可充分回收铁、钒和钛,钒总收率为88%~90%,钛收率为97%左右,远远高于高炉工艺流程的钒、钛收率 (2) 钒钛磁铁精矿先提钒工艺改进后,废水在系统中循环,可实现废水零排放或极少量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废气经碱性循环液吸收后排空,整个工艺可以满足产业化环保要求。
3) 改进后的先提钒工艺流程产业化,技术经济上可行在目前原辅材料价格条件下,只要五氧化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