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10-LTE RF优化.ppt
44页LTE RF优化,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主要内容,新站点接入,单站点验证,簇站点准备好?,RF优化,业务测试和参数优化,是否达到优化目标?,N,Y,Y,N,网络优化流程图,优化结束,网络优化流程,单站点验证单站点验证是优化第一阶段,涉及每个新建站点的功能验证 单站点验证工作的目标是确保站点安装和参数配置的正确RF优化一旦规划区域内的所有站点安装和验证工作完毕,RF(或者Cluster)优化工作随即开始这是优化的主要阶段之一,目的是在优化信号覆盖的同时控制导频污染,梳理切换关系提高切换成功率,保证下一步业务参数优化时无线信号的分布是正常的具体工作包括了天馈参数及邻区列表的优化调整 在第一次RF优化测试时,要尽量遍历区域内所有的小区,以排除硬件故障的情况RF优化的基本流程图,,RF优化准备—簇划分,在单站优化之后,即可照簇(Cluster)来对LTE网络进行优化,簇优化是指对某个范围内的数个独立基站进行具体条目的优化(每个簇一般包含15~30个基站)簇划分的主要依据:地形地貌、区域环境特征、相同的TAC区域等信息每个簇所包含的基站数目不宜过多,并且各个簇的覆盖区域应该有相应的重叠区域,从而防止在Cluster的边缘位置形成孤岛站点。
当簇内基站开通比例超过85%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簇的优化另外,可以根据重要性给簇定义优先级,优先级高的簇可以优先安排优化工作因为在实际网络建设过程中,各个簇的基站开通进展都不一样,所以单站优化和簇优化两种活动会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同时存在RF优化准备—测试路线确认,簇优化之前,应该首先和客户确认路测验收路线,在 路测验收路线确定时应该包含客户预定的测试验收路线如果由于不能完全满足客户预订测试路线覆盖要求,应及时说明路测验收路线是RF优化测试路线中的核心路线,它的优化是RF优化工作的核心任务在此基础上,优化测试路线还应该包括主要街道、重要地点和VIP测试路线应该经过簇内所有开通的站点如果测试区域内存在主干道或高速公路,这些路线也需要被选择作为测试路线测试路线应该经过与相邻簇重叠区域,以便测试簇交叠区域的网络性能,包括邻区关系的正确性测试路线应该标明车辆行驶的方向,测试路线尽量考虑当地的行车习惯测试路线需要用Mapinfo的tab格式保存,以便后续进行优化验证测试时能保持同样的测试路线RF优化准备—测试路线确认,某项目测试路线,RF优化准备—工具,软/硬件准备,RF优化准备—工具,资料准备,RF优化准备—测试前设备检查,设备检查优化的前提要保证簇( cluster )内站点运行正常及基本业务正常。
所以测试之前应该和安装工程师核实待测基站是否存在异常,比如关闭、闭塞、拥塞、告警等判断是否会对测试结果数据真实性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有,需要排除异常现象后再安排测试保证测试的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由于个别异常的影响,导致优化效率降低,做无用功浪费资源 设备检查主要包括:基站告警检查、小区状态检查、无线参数检查主要内容,LTE RF优化对象,LTE与3G的优化有什么不同呢?,,RSRP (电平),,,,SINR(信号质量),切换成功率,这些指标是如何定义的?,LTE RF优化对象,RSRP(单子载波下RS导频信号功率),TD-LTE系统区别于以往GSM或TD-SCDMA系统,其存在多子载波复用的情况,因此导频信号强度测量值取单个子载波(15kHz)的平均功率,即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而非整个频点的全带宽功率RSRP近、中、远点取值需要根据整个网络的信号强度分布来判断,对于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近点:-85dBm /中点:-95dBm /远点:-105dBm目前网络参数中设置的UE驻留在小区的最低RSRP为-110dBm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RSRP), is determined for a considered cell as the linear average over the power contributions (in [W]) of the resource elements that carry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 within the considered measurement frequency bandwidth.,协议定义,SINR(信干噪比),目前协议没有对SINR的具体定义,通用表达方式如下SINR=Signal/(Interference+Noise); S: 测量到的有用信号的功率,主要关注的信号和信道包括:RS、PDSCH; I: 测量到的信号或信道干扰信号的功率,包括本系统其他小区的干扰,以及异系统的干扰; N: 底噪,与具体测量带宽和接收机噪声系数有关。
SINR 边缘经验取值一般要求:SINR>-3dBSINR表征了网络信号的质量LTE网络的性能严重依赖于SINR切换成功率,根据协议36.331的信令流程,切换成功率=完成次数/尝试次数×100% ;尝试次数:eNB下发的用于切换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的个数 ;完成次数:eNB收到的用于切换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消息的个数;切换成功率:目前一般要求成功率>98%,网络优化基本方法,,,,,,,,,,,,网络优化,调整方向角,调整下倾角,各制式特性配置,重选、切换参数调整,功率调整,天线高度,各个制式的优化方式中工程手段基本相同,RF优化包括调整方位角,调整下倾角,天线高度、基站发射功率,以及通过各自的特性算法,性能参数等进行优化调整主要内容,覆盖问题信号质量问题切换问题,覆盖问题分类(RSRP占主导),,,,,弱覆盖(覆盖空洞),越区覆盖,上下行不平衡,无主导小区,保证网络的连续覆盖;,使实际覆盖与规划一致,解决孤岛效应导致的切换掉话问题;,从上行和下行链路损耗是否平衡角度出发,解决因为上下行覆盖不一致的问题;,使网络中每个小区都具有主导覆盖区域,防止出现因无线信号波动产生频繁重选或切换问题。
弱覆盖、覆盖空洞,...,,各小区的信号在某区域都小于优化基线,导致终端无法注册网络 或接入的业务无法满足Qos的要求某一片区域没有无线网络覆盖或者覆盖电平过低产生的弱覆盖区,弱覆盖区域内下行接收电平很不稳定,从而会导致的接收电平小于最小接入电平(RXLEV_ACCESS_MIN)而掉网;通话态的用户进入弱覆盖区域后无法切换到电平更强的小区,会明显感到通话质量下降,甚至因为低电平低质量而掉话弱覆盖,覆盖空洞,解决弱覆盖问题,分析地理环境,检查相邻站RxLev是否正常;结合参数配置分析周边各个扇区的EIRP,使其能够在规划允许范围内保证最大值;增强导频功率;调整天线方向角和下倾角,增加天线挂高,更换更高增益天线无法通过天线调整解决的覆盖空洞问题,应给出新建基站的建议;增加周边基站的覆盖范围,使两基站覆盖交叠深度加大,保证一定大小的切换区域;注意:覆盖范围增大后可能带来的同邻频干扰,对于电梯井、隧道、地下车库或地下室、高大建筑物内部的信号盲区可以利用RRU、室内分布系统、泄漏电缆、定向天线等方案来解决;此外需要注意分析场景和地形对覆盖的影响案例-弱覆盖,问题描述:山北路弱覆盖问题分析:该区域由晋安居住主题公园水塔-1覆盖,此站为山顶美化树,站址较高,由于规划下倾角不合理,无法有效覆盖山北路。
调整方案:晋安居住主题公园水塔-1小区方位角由70度调整为10度,下倾角由2度调整为7度优化效果:山北路RSRP覆盖有明显改善,无主导小区,...,,无主导覆盖区域指某一片区域内服务小区和邻区的接收电平相差不大,不同小区之间的下行信号在小区重选门限附近的区域,并且无主导覆盖的区域接收电平质量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不稳定,在空闲态主导小区重选更换过于频繁,连接态的终端发生切换频繁或者掉话等问题无主导覆盖也是覆盖问题的一种无主导小区,解决无主导小区问题,如果实际情况与网络规划有出入,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能够对该区域覆盖最好的小区进行工程参数的调整针对无主导小区的区域,确定网络规划时用来覆盖该区域的小区,应当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和方向角等方法,增强某一强信号小区(或近距离小区)的覆盖,削弱其他弱信号小区(或远距离小区)的覆盖现象:一段测试路线上, UE反复在几个相同小区进行小区重选或者乒乓切换分析:通过观察信令流程和PCI 分布图这里通过观察Best PCI分布图,如果是无主导小区的现象,那么图中会出现两种或几种颜色的PCI交替变换解决措施:通过确定规划阶段覆盖规划,337小区是该区域的主覆盖小区,而49小区的信号也较强,增大49小区的下倾角,保证337和49小区在十字路口交界处进行切换。
无主导小区,,案例-分析找出无主导小区区域,,案例-无主覆盖,问题描述:秀峰路高架桥下无主覆盖,RS-SINR较差问题分析:由于桥面遮挡,秀峰高架桥下信号波动较大,且周围站点规划不合理,导致该区域无主覆盖分析UE log发现,晋安中铁快运-2、晋安天宇电气旧厂-3、晋安福州七中-1在此路段信号强度相差不大,小区间干扰严重调整方案:该区域计划由晋安福州七中-1主覆盖,增强此小区功率并调整周围站点天线和功率,以达到控制干扰的目的晋安福州七中1小区RS发射功率增加3dB;晋安中铁快运2小区下倾角由2度调整为7度;晋安天宇电气旧厂3小区发射功率降2dB优化结果:问题路段无主覆盖现象消失,RS-SINR有明显改善调整前,调整后,越区覆盖,...,,越区覆盖一般是指某些基站的覆盖区域超过了规划的范围,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主导区域比如,某些大大超过周围建筑物平均高度的站点,发射信号沿丘陵地形或道路可以传播很远,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了主导覆盖,产生的“岛” 的现象 当呼叫接入到远离某基站而仍由该基站服务的“岛”形区域上,并且在小区切换参数设置中,“岛”周围的小区没有设置为该小区的邻近小区,则一旦当移动台离开该“岛”时,就会立即发生掉话。
而且即便是配置了邻区,由于“岛”的区域过小,也会容易造成切换不及时而掉话越区覆盖,解决越区覆盖问题,…,在天线方位角基本合理的情况下,调整扇区天线下倾角,或更换电子下倾更大的天线调整下倾角是最为有效的控制覆盖区域的手段下倾角的调整包括电子下倾和机械下倾两种,如果条件允许优先考虑调整电子下倾角,其次调整机械下倾角,避免扇区天线的主瓣方向正对道路传播;对于此种情况应当适当调整扇区天线的方位角,使天线主瓣方向与街道方向稍微形成斜交,利用周边建筑物的遮挡效应减少电波因街道两边的建筑反射而覆盖过远的情况,对于高站的情况,降低天线高度在不影响不小区业务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载频发射功率案例-下倾角设置不合理导致越区覆盖,现象: 右上图所示PCI为288的小区出现越区覆盖,会对其它小区造成干扰,增加掉话的机率分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出现越区覆盖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此处天线高度过高或天线下倾角设置不合理,经过核查当前的工参设置,确实发现下倾角设置偏小,建议增大下倾角设置调整措施: 调整288小区下倾角,从3->6,从右下图可以看出,下倾角调整后,288小区的越区覆盖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主要内容,覆盖问题信号质量问题切换问题,信号质量(SINR占主导),PCI规划不合理,基站选址天线挂高不合理,,SINR 问题分析思路,天线方位角不合理 天线下倾角不合理,小区布局不合理,质量问题解决思路,通过路测、话统数据有针对性对PCI进行修改和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