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园区两年大总结.doc
12页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工作总结2008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杨凌示范区认真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批复》精神,按照“现 代农业看杨凌”的定位,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为目标, 以集聚创新国内外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探索现代农业新模式、 新机制为重点,突出标准化、专业化、整装化、板块化、全覆 盖的特点,规划建设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积极探索发展现 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途径,取得了 明显成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占地100平方公里,由八个功能园区组成,其中现代农业创新园、 国际合作园以及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基本建成,标准化生产示 范园、种苗产业园区逐步壮大,设施农业、小麦良种、精品苗 木、经济林果、花卉、食用菌、生猪及奶肉牛繁育等八类产业 已发展到5.28万亩,其中设施农业1.5万亩(建成大棚5000 座,中棚5000亩),经济林果1.1万亩,精品种苗4000亩, 名优花卉300亩,露地蔬菜1.5万亩,小麦良种3000亩,食 用菌400亩,建成生猪标准化养殖实训基地、万头生猪繁育 基地和万头奶肉牛繁育、养殖基地,本香集团、秦宝牧业、 森淼公司等42家涉农龙头企业入园发展,累计完成投资7亿 元。
园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社会效益初步显现, 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和现代农业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生产经营机制逐步完善园区八类产业均采取“公司(专 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企业为龙头,建基地、带 农户、拓市场、促销售,基本形成了从技术、生产、加工到物 流的产业链条,促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陕西秦川牛业有 限公司万头秦川牛种牛养殖和育肥基地项目采取“公司+小区+ 基地+专业户”的模式,推行“核心区+辐射区+带动区”的连 接机制,实行100头秦川牛进入核心区、10头以上进入小区、 3-9头进入专业村的递进养殖方式,辐射带动杨凌及周边农民 发展秦川牛养殖小区10个,基地22处,养殖户1300多户, 总产值980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500多万元同时,我们通 过组建“土地银行”解决园区用地如何集中的问题,通过组建 专业合作社解决园区建设主体的问题,通过项目捆绑解决资金 筹集难题,有效推动了园区建设顺利开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成立园区建设专家指导委员 会,一大批专家教授全程参与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生产,并 在园区建立实验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创新园和国际科技合作园 为积聚展示国际国内农工业新品种、新技术提供平台,省果树 中心、省油菜研究中心、宁夏林业研究所、台湾美庭公司、台 湾今日花卉集团、秦宝牧业、赛德公司、靖杨果蔬批发市场等 国内外30多家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入园发展,展示智能温室、 节水灌溉、气象监测、精准农业等当前最先进的农业设施和技 术,推广各类作物新品种17类1200多个。
示范带动效应日益增强III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 益增强截止目前,园区累计接待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直辖市1000多批次、5万多人次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来 园区参观学习,接待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 报、光明日报,香港、台湾主流媒体采访团和跨越关中-天水 经济区专题采访团等新闻媒体100多批次,杨陵与山东寿光、 甘肃清水等地缔结友好市县区,重点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开展 交流合作,杨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得到各方面的 积极评价iVl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快速发展,不仅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力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2009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44元,较上年增长了 21.3%,增幅居全省第一,其中仅设施农业一项带动农民人均 增收914元同时,园区建设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劳务 用工需求迅速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实现了在家门 口就业增收2010年三季度,全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348元, 同比增长21.3%,增速居全省第一,其中经营性收入3281元, 占总收入的61.4%。
预计2010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800 元,设施农业、经济林果等八类产业发展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 主要推动力—、主要做法我们按照“扩展规模、提升水平、创新机制、健全体系” 的总体思路,坚持“政府组织、政策引导、科技支撑、企业带 动、农户实施”的原则,全面推进八大园区建设发展,在产业 规模推进、核心示范载体搭建、聚集创新平台建设和体制机制 探索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理清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我们 立足杨凌发展定位,邀请省发改委、农业厅、农林科大等有关 专家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高标准、高起点编制现代农业示范 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即:“一轴一心八园”),根据总体规划制 定了控制性详规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原则,在标 准化生产示范园和种苗产业园区内,科学布局设施农业、经济 林果等八类产业,实现了产业在整个园区的全覆盖同时坚持 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统一规划设计,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完 整性和可操作性,为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二) 深入宣传动员,调动农民建设园区积极性2008 年以来,先后6次组织区、乡干部群众1500多人(次)赴四川 成都、山东寿光、北京房山等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地区考察学习, 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多次组织区内农业大户现身 说法,对比算账,用实实在在的效益吸引带动农民参与园区建 设区级领导包乡抓点,带头深入村组宣讲园区发展优惠政策, 进一步坚定群众建设园区的信心和决心两年来,共有5个乡 镇60多个村3000多农户参与园区八类产业发展,成为现代农 业示范园区建设的主力军三) 引进龙头企业,推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按照现代农 业全链条发展要求,规划布局一轴一心八园,基本形成了从技 术研发、农业生产、产品加工、物流储运到市场营销的现代农 业产业链条组建农业招商机构,制定《杨凌示范区鼓励企业 科教人员农村经济组织等进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施办法》, 出台了园区用地、资金扶持、自主创业、公共服务等优惠政策, 吸引科技含量高、展示性强、带动能力大的龙头企业入园建设 坚持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民为主体、以产业为纽带、以效益为 中心,采用“公司+科技人员+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引进投 资过亿元项目4个,秦宝牧业、秦川牛业、生猪实训基地、省 果树中心种苗基地、靖杨果蔬交易市场等10个大项目建成投 用扶持发展的龙头企业25户,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17户、 物流企业8户,参与的各类专业合作社114个,带动农户10000 多户。
V r / * I I • L/ I I W、一J | o 八、、-U—产规范化、产品安全化、营销品牌化、管理信息化和服务专业 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园区农业标准体系,制定了 12项蔬菜生 产技术规程,完善了小麦、玉米、良种猪繁育、苗木花卉等标 准综合体,设立标准化研究推广服务中心和监测检验中心,建 成以现代农业标准化网站为基础的公共服务与信息化管理平 台探索形成了 “三型”(基地示范型、企业带动型、种养大 户带动型)“五化”(生产规范化、产品安全化、营销品牌化、 管理信息化、服务专业化)的标准化推广模式产前突出抓好 生产基地选择、基础设施建设、产地环境监测和投入品检测管 工作,产中重点抓好组织培训、生产记录、农产品检测、标准 化信息管理等工作,产后主要抓好农产品销售和质量溯源 2010年,以赛德、靖杨等6家企业为龙头,带动18个专业合 作社推广标准化生产1000多棚成立区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 心和3个乡级农产品监测站,推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五)推进机制体制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一是探 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组建 “土地银行”,推动土地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组织 有序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土 地流转仲裁委员会和乡镇土地流转办,区财政给每个“土地银 行,,每年补助运行经费1万元两年来共成立“土地银行” 36 家,涉及3个乡镇36个村1万多户农民,累计流转土地3.5 万亩,园区规划范围内土地流转率达到了 30%以上同时,对 土地流转后人均土地不足0.3亩的农户,在生活养老、子女上 学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较好解决了群众基本生活保 障问题二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指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200多个,入社社员2000多户,其中设施蔬菜类专业合作社 121个,明确了合作社土地流转、大棚建设、农资供应、技术 服务和市场销售等五大职能,覆盖园区所有设施农业大棚户 创建天和园、新华府、锦田等6个示范专业合作社,2个省级 百强示范合作社三是集中捆绑使用项目资金在不改变资金 用途的前提下,将各级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捆绑使用,主要 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既保证了涉农项目的顺利 实施,也满足园区建设资金急需两年来累计捆绑使用涉农项 目资金近2亿元四是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坚持政府引导、 企业出资、农户自筹、银行贷款等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以创建 全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验示范区为契机,出台农户建棚贷款 贴息、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设施大棚抵押贷款、期货债 券等一系列政策,盘活了固定资产,拓宽了融资渠道,撬动企 业和农户等社会投资11亿元,占园区建设总投资的73%以上。
五是推行物业化管理机制按照“市场化运行、物业化管理、 社会化服务”的原则,成立杨凌现代农业公司,组建现代农业 示范园区水电维修队、环卫队,做好园区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 管护,提高了园区管理水平六)健全各项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一是 技术服务体系成立设施农业建设专家委员会,并聘请66名 农民技术员,常年深入基层一线,指导农民开展设施农业建设 生产成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实施农民技能及创业培训 工程,培养早就了一大批科技务农的“明白人”在设施农业 建设中实行统一规划布局、设计监管、施工指导、技术服务和 农资供应,在经济林果基地建设中实行统一品种、杆架、管理 和技术培训,收效良好二是信息服务体系建成园区视频展 示中心,使各园区之间通过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做到病虫害监 测预警、视频监控、现代农业数据收集等一体化建成杨凌蔬 菜网,及时发布蔬菜价格和供求信息大寨乡西小寨村实现了 、数字电视、宽带网络的农业信息化三网融合建立村级、 专业合作社信息站106个争取科技部农村信息化工程项目投 资500万元,正在建立杨凌农业科技信息网三是市场营销体 系引进靖杨公司基本建成果蔬交易市场,在设施农业基地建 成13个产地市场,形成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
扶持奥达、创 利和好运来三家合作社(公司),以及龙头企业开展以外销为 主的深加工、精包装业务,努力打造“农科城”蔬菜品牌启 动杨凌蔬菜进万家大型活动,与上海联华、西安华润万家等多 家大型超市建立了蔬菜供销关系靖杨果蔬交易大市场投资 1.2亿元建成了 4.5万吨大型智能气调冷库、年产2.5万吨现 代化果蔬包装加工生产线、4万平方米的标准化批发交易大市 场,形成了辐射周边县区的标准化果蔬包装、储运、批发集散 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二、几点体会林科大各方面专家成立规划组,赴北京、上海等地考察学习现 代农业发展经验,在客观分析区情、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制定了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初步规划,并通过省发改委 批准立项,整个园区规划做到了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功能完 善、特色鲜明、适度超前,为各项建设顺利推进并达到预期目 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 路,制定了园区建设年度计划和产业布局规划,确保了建设有 所遵循二)农民广泛参与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基础按照 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要求,培养壮大优势主导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