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连云港市穆圩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6页江苏省连云港市穆圩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物质不能用作干燥剂的是A. 硅胶 B. 浓硫酸 C. Fe2O3 D. 固体 NaOH参考答案:C【分析】具有吸水性的物质才可以用作干燥剂,据此判断详解】A. 硅胶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干燥剂,A不选;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干燥剂,B不选;C. Fe2O3没有吸水性,不能用作干燥剂,C选;D. 固体NaOH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干燥剂,D不选;答案选C2. 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50mL稀盐酸 B.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mLNaOH溶液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碱溶液的pH为12.7 D.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NaCl固体参考答案:B略3. 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碎瓷片B.蒸馏操作中,烧瓶可直接加热 C.冷水从冷凝管的下口入,上口出 D.收集冷凝水时,应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参考答案:B略4. 参考答案:B略5. 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A.苯中的苯酚(浓溴水) B.乙烷中的乙烯(酸性KMnO4溶液)C.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 D.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饱和NaHCO3溶液)参考答案:D略6. 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Ca2+、Na+、NO3﹣、CO32﹣ B.Mg2+、Cl﹣、Na+、SO42﹣C.K+、Cl﹣、HCO3﹣、NO3﹣ D.Ca2+、Na+、Fe3+、NO3﹣参考答案:B【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强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A.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B.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都是无色离子;C.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D.铁离子为有色离子.【解答】解:强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A.Ca2+、CO32﹣之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Mg2+、Cl﹣、Na+、SO42﹣之间不反应,都是无色离子,都不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C.HCO3﹣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Fe3+为有色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2D与H2T互为同素异形体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C. U和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D.短周期第IVA与第VIIA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参考答案:D 8. 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钿”,tián),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 B. 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 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D. 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符号是117176Ts参考答案:DA. 第七周期的0族元素是118号元素,所以 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故A正确;B. 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所以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故B正确;C. 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Ts在同族元素中处在最下方,所以Ts非金属性最弱,故C正确;D. 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的质量数是176+117=293,该核素符号是,故D不正确 9. 外围电子构型为4f75d16s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 四周期ⅦB族 B 五周期ⅢB族 C 六周期ⅦB族 D 六周期ⅢB族参考答案:D10. 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Fe2++Br2=2Fe3++2Br﹣②2Br﹣+Cl2=Br2+2Cl﹣③2Fe3++2I﹣=2Fe2++I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③中被氧化B.反应②中当有1mol Cl2被氧化时,有2mol Br﹣被还原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I2>Br2>Fe3+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Br﹣>Cl﹣参考答案:D【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分析】A.根据化合价变化进行判断;B.根据化合价变化及方程式进行判断;C.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D.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解答】解:A.在2Fe2++Br2=2Fe3++2Br﹣中,铁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2Fe3++2I﹣=2Fe2++I2中,铁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A错误;B.在2Br﹣+Cl2=Br2+2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溴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有1molCl2被还原时,则有2molBr﹣被氧化,故B错误;C.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在反应2Fe2++Br2=2Fe3++2Br﹣中,氧化剂是Br2,氧化产物是Fe3+,所以氧化性Br2>Fe3+,在反应2Br﹣+Cl2=Br2+2Cl﹣中,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Br2,所以氧化性Cl2>Br2,在反应2Fe3++2I﹣=2Fe2++I2中,氧化剂是Fe3+,氧化产物是I2,所以氧化性Fe3+>I2,故氧化性顺序是:Cl2>Br2>Fe3+>I2,故C错误;D.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在反应2Fe2++Br2=2Fe3++2Br﹣中,还原剂是Fe2+,还原产物是Br﹣,所以还原性Fe2+>Br﹣,在反应2Br﹣+Cl2=Br2+2Cl﹣中,还原剂是Br﹣,还原产物是Cl﹣,所以还原性Br﹣>Cl﹣,在反应2Fe3++2I﹣=2Fe2++I2中,还原剂是I﹣,还原产物是Fe2+,所以还原性I﹣>Fe2+,故还原性顺序是:I﹣>Fe2+>Br﹣>Cl﹣,故D正确,故选D.1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6g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NA H2B.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C.标准状况下,11.2 L二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0.5 NA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NA参考答案:D略12. 右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则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A.使紫色石蕊变红 B.与钠反应 C.发生酯化反应 D.发生氧化反应 参考答案:A13. 右图是可逆反应X2 + 3Y2 2Z2 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B.t2时,反应未到达最大限度C.t2- t3,反应不再发生D.t2- 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参考答案:D略14.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应该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参考答案:D略15.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氮 B.硅 C.碳 D.氧参考答案:A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和H2O反应的结论是:a.有氧气生成;b. 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右图套管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①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方法是 ②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 (3)实验(2)往试管中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取出试管,往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振荡后,红色消褪为探究此现象,该小组同学从查阅有关资料中得知:Na2O2与水反应可生成H2O2,H2O2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试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上述观点;(可选用试剂有:Na2SO3、Na2S、FeSO4、MnO2)Na2O2和足量的H2O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H2O2存在(只要求列出实验所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可选用的试剂是 ;实验现象为 参考答案: (1)Na2O2和H2O反应是放热反应;2Na2O2+2H2O=4NaOH+O2↑ (2)①在P处放一带火星的木条,如复燃,则说明有O2生成 ②把q导管伸入到带有水的水槽中,如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放热 (3)Na2S或MnO2;有淡黄色沉淀或有气泡产生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如图中的每一方框内表示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D、E、F在通常情况下均为气体,且A与C物质的量之比为11.B为常见液体.试回答下列问题(1)X是 ; F是 (都填化学式).(2)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G与Cu的反应中,G表现得性质有 .(4)X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加热)的离子方程式: .(5)C与G的反应产物的阳离子的检验方法 .(6)以C、B、D为原料可生产G,若使a mol C 完全转化为G,理论上至少需要D mol.参考答案:(1)NH4HCO3;NO2(2)4NH3+5O24NO+6H2O (3)酸性和氧化性 (4)NH4++HCO3﹣+2OH﹣2H2O+CO32-+NH3↑(5)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说明含有NH4+(6)2a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分析:X能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都生成气体,应为弱酸铵盐,与盐酸反应得到气体A,A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D,则A为CO2、D为O2,X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气体C为NH3,A与C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且B为常见液体,可以推知X为NH4HCO3、B为H2O,C(氨气)与D(氧气)反应生成E为NO,E与氧气反应生成F为NO2,F与水反应得到G能与Cu反应生成NO、NO2,则G为HNO3,据此解答.解答:解:X能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都生成气体,应为弱酸铵盐,与盐酸反应得到气体A,A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