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年中考溶解度曲线的专题.doc
3页历年中考溶解度曲线的专题 中考溶解度曲线的六种题型: 1、 根据溶解度曲线找出某一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 2、说出交点的具体意义;(某温度时,某物质与某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3、比较某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注意要求是:由大至小或由小至大) 4、根据溶解度曲线找出溶解度,结合溶解度的意义进行判断和计算; 5、根据溶解度曲线说出不同物质的结晶方法: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蒸发溶剂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6、根据溶解度曲线说出不同物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例1、 根据图1所示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2)交点M的意义为: (3)t1℃时A、B、C物质的溶解度由小至大为 (4)t1℃ 时,25g水中加入20g的A物质,充分搅拌后,溶剂 g,溶质 g,溶液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B的饱和溶液中析出B可采用 ,A的饱和溶液中析出A可采用 。
(6)A的不饱和溶液转化饱和溶液可采用: (7)t2℃时A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1℃,其中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 ,溶解度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t2℃时C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1℃,其中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 ,溶解度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图(1) 图(2)例2、根据图2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2) 交点P的意义是 , (3) t1℃时30g的A物质加入到50g的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 g的溶液 (4) 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1℃,三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 1、 我国北方有许多盐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Na2CO3和NaCl,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Na2CO3),夏天晒盐(NaCl)。
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等质量Na2CO3、NaCl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 (3) 冬天捞碱的原因是由于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__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夏天晒盐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的方法,使NaCl晶体析出 ①升高温度,使NaCl溶解度增大 ②风吹日晒.使溶剂蒸发 2、 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由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判断,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2)40℃时,Y的溶解度为 g;60℃时, 把45g的X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 该温度下X的水溶液是 (填“饱 和”或“不饱和”)溶液 (3)从Y的饱和溶液中提取Y,应采用的方法是 (填“冷却结晶”或“蒸发溶剂”)。
3、下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2)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3)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80℃时40g a物质溶于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4、 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KNO3,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④: (1)溶液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