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数学第一章 《证明(二)》回顾与思考课件北师大版.ppt
18页在本章中你学到了什么,角的平分线,通过探索,猜想,计算和证明得到定理,与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有关的结论,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结论,与一般的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命题的逆命题及其真假,尺规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3、已知:如图,P是AOB平分线上的一点, PCOA,PDOB,垂足分别C,D. 求证:(1)OC=OD; (2)OP是CD的垂直平分线.,作业分析,提高证明能力的源泉,1、已知:如图,D,E,F分别是BC,CA,AB上的点, DEBA,DFCA. 求证:FDE=A.,2、已知:如图,ADCB,AD=CB. 求证:ABCCDA.,提高证明能力的源泉,3、已知:如图,AB=AC, ABD=ACE. 求证:(1)OB=OC; (2)BE=CD.,提高证明能力的源泉,4、已知:如图,BD,CE是ABC的高,且BD=CE. 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提高证明能力的源泉,已知如图,D为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上任意一点, AB=AC, DEAC, DFAB, CHAB,探索DE、DF、 CH的关系?,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点到两腰的距离和等于一腰上的高,DE+DF=CH,想一想,学 无 止 境,方法1: 在HC上取一点G,使FD=HG,D,E,F,H,G,DE+DF=CH,想一想,学 无 止 境,方法2:过D点作DGHF,D,E,F,H,G,DE+DF=CH,方法3:过D点作DGHF,还有好方法吗?,想一想,学 无 止 境,5、已知:如图,在ABC中, A,B,C的 度数之比是123 , . 求:AC的长.,提高证明能力的源泉,6、已知:如图,ANOB,BMOA,垂足分别为 N,M,且OM=ON. 求证:PM=PN.,提高证明能力的源泉,7、已知:如图,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C,D 是MN上的点. 求证: (1)ABC,ABD是等腰三角形; (2)CAD=CBD.,提高证明能力的源泉,8、任意作一个钝角,求作它的角平分线.,提高证明能力的源泉,9、已知线段a, 求作:以a为底,以2a为高的等腰三角形.,提高证明能力的源泉,A,B组 1.已知:如图, 在ABC中,BAC=900,AB=AC=a, AD是ABC的高. 求:AD的长.,提高证明能力的源泉,B组 2.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 平分线交AC于点E,BCE的周长为 8,AC-BC=2. 求:AB与BC的长.,提高证明能力的源泉,B组 3.用尺规作一个450的角.,提高证明能力的源泉,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