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内容说明 (新版)冀教版.doc
8页2022年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内容说明 (新版)冀教版(一)单元教育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会读写加法和减法算式,能口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能发现和提出熟悉情境中的简单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3、对熟悉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感兴趣,积极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二)教材编写说明本单元是学生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的基础上学习的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为大数的加减计算都要归结为不同数位上的数的加减计算本单元内容编排分为三个知识块:“加法和减法”“6~10的加减法”“0的加减法”,然后安排了以“动物乐园”为问题情境的提问题并解决简单问题的综合应用本单元还安排了加减法算式的“整理与复习”结合单元内容,还安排了“有趣的数字”综合与实践活动根据整套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单元教材每课都设计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以“情境十问题”的方式呈现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二是加减计算的直观图本单元共11课时,综合与实践1课时,内容设计和编排如下:知识块课时内容素材与活动第1课时1.认识+和加法算式,会读写加 法算式。
2.一图一式,根据直观图写出5 以内加法算式的得数1.做纸花2.小花直观图5以内的加减法第2课时1.同一个加法问题写出两个加法 算式根据情景图提出用加法 计算的问题2.一图二式,根据图口算5以内 的加法1.兔子一家2.集合圈呈现的实物图第3课时1.认识-和减法算式,会读写减 法算式2.一图一式,看直观图口算5以 内的减法1.送画片2.4幅减法示意图第1课时1.6、7的加减法根据情景图提 出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2.一图二式,根据集合图口算6、 7的加减法1.放风筝2.集合圈呈现的蝴蝶图6~10的加减法第2课时1.8、9的加减法根据情景图提 出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2.看括线图口算8、9的加减法1.海滨游泳2.实际情境的括线图第3课时1.10的加减法根据情景图提出 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2.一图四式,看直观图口算10的 加减法1.猴子上树图2.两色花图0的加减法1课时1.0的加减法算式2.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1.小猫和鱼2.减法的直观示意图解决问题1课时选择信息提出10以内的加减问题,并写出算式动物乐园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1.10以内的加法算式的整理2.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整理活动和填写加法表第2课时1.10以内的减法算式的整理2.发现减法表中的简单规律整理活动和填写减法表综合与实践l课时1.0~9各数的不同书写形式2.用小棒拼数字、拼算式1.各种字体2.小棒拼数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是学生认识数学符号和算式的开始因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和学习10以内的组成时,初步具有了两部分合在一起是多少的计算经验本单元加法和减法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并把他们已有的经验和算式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共安排了3个课时第1课时,加法的初步认识教材选取了学生非常喜欢的做纸花的事例,设计了3个小朋友围在桌前做纸花和对话的情境,并给出了“做了3朵红花2朵黄花”的数学信息,问题是“一共做了几朵花”兔博士说的“用花片摆一摆,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这句话指导学生做两个活动一是让学生动手操作,二是让学生交流摆的结果然后,根据摆花片的情况写出加法算式,认识“+”,介绍算式的读法在认识加法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两个“一图一式”题,看图计算5以内的加法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看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课堂活动中,要先让学生看图了解图上的信息,再提出问题。
要给学生充分的摆花片和交流的时间,在“3个红色花片,2个黄色花片,合起来一共有5个花片”的认知基础上,教师重点介绍算式的写法、“+”和算式的读法算一算”中,教材给出了两幅图,每幅图中都有两种颜色的花,下面写出加法算式,要求学生计算出得数教学活动中,首先指导学生看懂图,再计算并填出得数第2课时,同一个加法问题可以写出两个算式教材选择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小兔子的事例,呈现了一幅兔子一家“3只小兔子、2只大兔子和5个兔窝”的生活情境问题是“一共有几只兔子”,接着教材通过蓝灵鼠提出“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的要求,并呈现出两个同学列的不同算式使学生了解,同一个加法问题,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在解决了“一共有几只兔子”的问题后,兔博士又提出“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鼓励学生从图中发现其他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计算出来画面给出的信息是多方面的, 兔子的大小、颜色,兔窝的大小、位置、周边的树等学生可以根据图中不同的信息去思考,提出问题并列出不同的算式然后,教材设计了“算一算”,通过“一图二式”的呈现方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使练习形式丰富多样化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列出不同的算式。
课堂活动中,首先要让学生观察图,了解图中有哪些数据信息,看到了什么,然后再提出“有几只兔子”的问题学生看明白图以后,很自然地会想到求“有几只兔子”就是把图中的,兔子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有的学生想到把2只大兔和3只兔宝宝合起来写出加法算式2+3-5或3+2=5;还有的学生想到把4只灰兔和1只白兔合起来,写出加法算式4+1=5或1+4=5等使学生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得出四个不同的算式一方面加强对加法的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渗透“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数学规律兔博士提出的“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是教材第一次在例题中要求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一是让学生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二是要能提出问题教师可示范提出问题第3课时,减法的初步认识减法的初步认识与加法的第1课时设计思路相同,教材呈现了学生熟悉的“小明送给小妹妹2幅画片”的情境,和“小明还有几张”的问题,提出了“用花片摆一摆,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要求呈现了摆花片和直观显示减去的花片示意图,引出减法算式、“-”和算式的读法接着,教材设计了“一图一式”,给出简单的情景图和直观图,看图进行减法计算减法意义的学习与加法意义相比,对学生来讲经验少一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减法的意义,认读“-”和减法算式课堂活动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问题情境的数学信息,也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送给同学画片的情境,亲身经历从“5张画片里去掉2张,还剩3张”的事实,然后,让学生用花片摆出送画片的过程学生在摆花片的过程中直观感受,从5个花片中拿走2个,还剩3个这时教师介绍划掉或用虚线圈起来表示减去的图示,并重点教学“-”、减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算一算”的前两道题是简单的情景图,给出完整的算式,让学生填得数后两道题是图形示意图,给出的算式只有被减数教学时,让学生观察前两幅情景图,理解每幅图表示的意思后填得数后面一组图要让学生明白,用斜线划掉或用虚线圈起来都表示“去掉”,然后再把算式中空格里的数填完整●6~10的加减法教材继续采用“情境十问题”的呈现方式,并且每幅情景图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信息这样设计的目的,首先是在解决教材中的问题的时候学习基本计算,然后是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和提出熟悉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并在解决简单问题中学会计算6~10的加减法,安排了3课时第1课时,6、7的加减法教材选择小朋友放风筝的事例,设计了4个女孩3个男孩放风筝的情境,他们的风筝有5个在天上飞着,2个落在地上。
教材提出了“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的问题,在列出加法算式3+4=7之后,兔博士又提出“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鼓励学生选择情景图中的其他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教材给出亮亮提的问题“空中还剩几只风筝”,得出7的减法算式7-2=5然后,“算一算”设计了“一图二式”学习6的加减本课的重点是根据情景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加减问题课堂活动中,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再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列出加法算式计算计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学生可能列出3+4=7或4+3=7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教师要给予鼓励然后提出兔博士的问题,引导学生分别从人、风筝、树三个不同的方面提出多个不同的问题,列出算式:7-2=5、6+1=7、2+5=7、5+2=7、1+6=7、7-1=6、7-6=1、7-3= 4、7-4=3等 “算一算”的题目,左图有6只蝴蝶,左边5只,右边1只,用圈圈起来表示相加,这样的图学生已经见过右图同样是6只蝴蝶,左边4只,右边2只,左右两边用虚线隔开,表示把6分成4和2两部分这样的“一图二式’’,学生第一次见,教师要重点进行指导如,这个圈里一共有6只蝴蝶,去掉右边的2只还剩左边的4只,列出算式6-2=4。
第2课时,8、9的加减法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与6、7的加减法相同教材选取了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去海滨浴场游泳的事例情景图设计了男女人数、游泳圈等数学信息,提出“一共有几个人”的问题,由于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路,所以,由兔博士提出“可以怎样算”的指导语教材给出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种是岸上有2人,水里有7人,得出2+7=9或7+2=9另一种是老师1人,学生8人,得出1+8=9或8+1=90在用不同方式解答教材问题的基础上,兔博士提出“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根据图中的有关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如根据图中的救生圈,可以提出“一共有几个救生圈”“岸上有几个救生圈”等不同问题算一算”中,教材安排了看括线图列式计算的题目,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出现加减计算的括线图左图中的小狗分为左右两部分,在图下面有一条括线及“?”,表示求一共有几只狗括线图直观表示出,求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右图中的括线及下面的“9”表示一共有9个玉米,篮子外面有3个,篮子上面的“?”表示求篮子里有几个玉米这个括线图直观表示出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教学时,要先让学生观察图,教师重点介绍图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让学生搞清楚每一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再列式计算。
第3课时,10的加减法教材设计思路与8、9的加减法相同教材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猴子在树上玩耍的事例,给出了树上有6只猴子,树下有4只猴子,其中2只棕猴,8只黄猴的情景图,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因为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计算所以课堂活动中,要给出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或者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算一算”中,教材安排了“一图四式”的题目图中左边有7朵红花;右边有3朵蓝花,下面对应着2道加法算式,2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对学生来讲,难点不是计算,而是图和算式的对应特别是两个减法算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点指导如,10-3=7,这样指导:一共10朵花,减去右边的3朵,还剩朵●0的加减法有关0的加减法,虽然计算简单,但是用0表示一个也没有,并写在算式中,对学生来讲不易理解,所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