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中医.doc
3页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中医方川源 国医一班 3130101001 摘要:看待中医应当用公认的理论作为基础,马克思主义作为唯一科学的哲学, 对看待中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依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医中药的存在 对人类健康事业, 甚至对西医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同时, 现代中医中药应当遵 循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古代中医理论予以充分的扬弃 关键词:中医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 第一, 它坚持 以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 排斥任何主观臆测和附加成分, 通过概括自然科 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成果, 正确揭示世界的物质本质, 给世界本质以唯 一科学的解释; 第二, 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 的关系, 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 的最一般规律, 强调哲学要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并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 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三, 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以及唯 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有机统一起来, 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理论体 系; 第四, 它以科学的实践观点为基础, 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哲学与人民群众 的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 强调自己的全部理论都来自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而且 都要接受人民群众的实践检验并随人民群众的实践发展而发展; 它还明确规定 自己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合理改造自然界和变 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中医文化作为中国杏林子弟千百年来实践的成果,其中当然也蕴含着马克 思基本原理近年来,关于中医存废的论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希望以马克思 主义中的基本原理来分析中医文化,表明其客观性与科学性一.中医的整体观念————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的关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 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 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就是整体观念,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 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联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 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 则相互影响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 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 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 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 和治疗等各个方面它体现着中医文化中联系的观点二.中西医的对立————矛盾的分析法在对待中医中药的态度和方法上, 当前存在两种倾向。
一类是亲西医人士 的论调, 以西医理论来衡量中医, 故而认为中医中药有百害而无一利, 必除中医而后快; 另一类论调认为, 中医不应当作为西医的附庸, 而应当回到自我①, 以中医特有的方法和标准衡量中医, 试图躲开与西医的矛盾我以为, 这两种 观点无疑都是不现实的, 也不利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世界上一切对 立的成份, 都因一定的条件, 一面互相对立, 一面又互相联结、互相依存、互 相渗透、互相贯通”②中医与西医无疑是两个对立的成份, 即两者是一对矛 盾, 学者们的论争本身就证明了这一点以矛盾论的方法考察, 中医的废除不 仅不利于中医的发展,也无益于西医的提高影响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影响 人民生命健康权的实现作为矛盾对立面的中医与西医, 两者之间的关系绝不 是简单的对立, 同时还存在着互相联结、互相渗透、互相贯通的一面西医对 中医现代化的影响自不必说, 中医界正力图利用包括西医在内的现代科学揭开 中医中药中的许多谜底很难想象, 离开了西医的解剖、生理等知识, 中医何 以能够现代化所以, 中医需要的不是简单地找回从前的自我有的学者希望 恢复的那种自我的主体意识, 事实上是想创立一个封闭的自我, 这种自我将难 免会被淘汰。
另一方面人们也不应当忽视中医对西医的积极影响和渗透中国 的西医在许多方面的缺陷还是人所共知的, 当代中国西医医学人文精神上以及 整体观上就应当向中医学习西医以科学的名义,将患者作为一架机器来修理, 在医疗实践中经常忽视患者的情志、主观能动性、环境等对疾病的影响而这 些因素的影响确是后现代医学所关注的此外, 中医在其历史长河中摸索出的 植物药材, 通过西药学方法的提纯成西药, 甚至进一步以基本化学物质合成出 成分相同西药这种中西医结合0的科研途径已经被医药卫生界广泛采用治疗 肝炎的五味子素和治疗疟疾的青蒿素都来源于中药材, 其原初思想也来源于中 药功效经验及理论这无不证明了中医药与西医药两者相互融通的事实及其重 要性从矛盾斗争性角度讲, 中医与西医彼此依存同样是双方发展的源泉和动 力只有通过对立面的斗争, 中医与西医才可能有祛腐纳新的动力和途径所 以, 从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考察, 中医与西医是共济的, 中医的缺位对中医是无 益的, 对西医的发展也没有任何好处三.中医的创新和复古————否定之否定规律当前中医学教育存在西医化的倾向, 这是很多人所反对的认为这是中医主体 性消失危险之所在甚至有人认为, 中医是越古老越可靠, 中医的前途在于复 古, 恨不能梦回大唐。
中医的出路何在哪?的确, 中医简单地西医化不是中医 的出路所在, 只能加速中医的消亡但个人认为,复古的道路更不现实复古只 是暂时回避矛盾的幻想, 却掩盖不了传统中医的固有缺点, 最终中医将不会得 到现代社会理念的认同, 并将因此而走向消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否定是事 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没有事物的否定就没有事物的发展中医中药也不例外, 没有对中医的否定就没有中医的发展在这一点上说, 近代以来出现的对中医 的质疑是有利于中医发展的, 而不是相反无庸置疑, 在西医的注视下, 中医 中药学中许多缺陷已经暴露出来例如,中药的毒性问题、中医中的迷信问题、 地道药材的客观依据问题等等, 中医界应当认真研究并力图给出正面的答案,有 则改之, 无则加勉中医只有不断地自我否定, 才能有所谓的螺旋式的上升, 在更高层面上形成新的、更完善的中医理论我以为, 只能是中医去适应现代 社会, 而不要指望现代社会来适应中医中医的最终前途应当是传统理论与现 代理论进行完美对接的创新, 而不是简单地复古否则,中医不可能为当代社会 大众接受当然这种对接不可能简单的采用西医学的方法此外, 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角度讲, 任何事物都是作为过程存在的。
凡历史上产生的东西一定要 灭亡, 而且在其发生过程中就已经包含着灭亡的因素因此, 也不能排除中医 中药在未来社会消失的可能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意义上的这种灭亡其实是事 物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 而不是简单的、人为的废除在未来中医中药消失之 时, 恰恰是新的医学理论产生之际而这种新的医学理论中必然已经吸收、包 容了中医中药中的积极因素, 它实际上不过是中医中药的进一步发展而已总结: 中医现代化任重而道远, 我们应在全面学习研究中医理论基础上, 充分利用、恰当选择消化现时代一切可利用的物质条件,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发展中医理论,实现中医现代化① 李明, 高颖. 西医) ) ) 中医挥之不去的他者[ J] . 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06, 27( 4) : 18.② 韩树英. 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107.Modern Chine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