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试论80 20法则在QCC中的应用(三).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87912636
  • 上传时间:2021-07-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0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试论80 20法则在QCC中的应用 试论80/20法则在qcc中的应用 陈锡健 (东莞市新科电子厂,广东东莞523087) 摘要:所谓80/20法则是指:在原因和结果、努力和收获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的关系,典型的情况是80%的收获来自20%的付出;80%的结果,归结于20%的原因因此它主张我们应关注最重要的少数事物,同时忽略次要的多数事物作为80/20法则的一种卓有成效的量化工具,帕累托图在qcc的寻找问题的症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还对其在qcc的选题、识别根本原因、证实改进的有效性等阶段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讨另外,也简要阐述了在qcc活动的其它步骤及层面的80/20法则的应用思想 关键词:帕累托图;识别原因;量化 早在19世纪末期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研究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时发现: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这就是著名的80/20原则,也称帕累托法则、不平衡法则、最省力原则等后来80/20原则经美国朱兰等人成功地应用在品质改善上,迅速提升了产业与生活消费品的可靠度与价值80/20原则也因此成为了全球品质革命的中心思想不仅如此,它还从商业领域延伸到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体现出了神奇的力量。

      80/20法则主张以一个小的诱因、投入或努力,往往可以产生大的结果、产出或酬劳在任何事物上,主要的结果归因于少数的原因、投入和努力另外一大部分的力气,只带来微小的影响 作为80/20法则的一种卓有成效的量化工具,帕累托图因其能精确而直观地揭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而在品质改善特别是在寻找问题的症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不过有人认为在qcc活动中,不能应用帕累托图来寻找问题的主要原因我认为则刚好相反,而且它还能应用在选择课题、证实改进的有效性等阶段下面我将尝试逐一地对帕累托图在qcc各阶段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选择课题 任何组织与公司,不管是什么行业,都面对着大量的问题,我们同时进行多个qcc课题有助于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也可能耗尽企业资源或导致肤浅的分析 80/20法则告诉我们:20%的产品或20%的客户,涵盖了80%的营业额;20%的产品或顾客,通常占该企业组织80%的获利;20%的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度高达80%;企业里20%的领导占有80%的信息;生产线中20%的工序为关键工序;20%的问题造成了80%的顾客抱怨;80%的时间花在20%的工序上 因此,我们不必把精力和资源同等地分配在所有的问题上,而是在选题时借助帕累托图识别出“关键的少数”问题,并通过认真彻底的工作来解决这些问题,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

      例如:2021年的全国优秀qcc小组之一“重庆港九股份有限公司九龙坡港埠分公司qc小组”面对日益增长的集装箱通过量和自身条件的限制而导致的不能满足客户及其他相关方的需要,不是急于平均分配资源以解决所有的不满意,而是首先利用调查表、帕累托图识别出客户最不满意的事项“提、装箱等时过长”和“通过检查桥慢”-其不良感受的的本质是“码头作业能力不足”,于是集中资源、精力于“提高集装箱码头作业能力”,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并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二、分析问题的症结 按照80/20原则的说法,在生产中,20%的产品缺陷数占据所有产品缺陷的80%;20%的工序造成了80%的问题;80%的周期时间是由20%的操作决定的;80%的辅料消耗由20%的辅料构成;20%的员工完成了80%的任务因此,在qcc小组解决坏品、周期、效率、消耗等问题中,没有重点地平均分配资源于所有的问题是一种没有效率的表现,这在qcc界中几乎已成为一种共识到目前为止,帕累托图在qcc中最一般也是最有效的用处是在现状调查阶段确认症状的“关键的少数”部分统计表明,在全国第25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上发表的48个成果中,28个成果利用帕累托图来寻找问题的症结,应用率高58%在这一点应用帕累托图基本做法是首先将潜在的影响因素分成不同的类,收集数据确定与整个问题相关的每一个因素的影响,然后将每个因素按影响的程度由大到小排列,并逐步累加这些因素产生的影响,通过图表直观地展示“关键的少数”部分。

      这样我们在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时就能聚焦于真正重要的部分,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供电公司来说,电容器是一十分重要的部件,它的损坏将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但损坏的种类有很多种,造成损坏的原因也很多,假如花费同样的力气对每一损坏逐一地研究,可能会得不偿失然而“广电集团中山供电分公司三乡供电qc小组”针对“电容损坏次数多”这一问题,首先用帕累托图从众多的电容器故障中找出“涌流冲击”这一症结,再通过qcc活动减少涌流冲击次数从而减少电容损坏次数,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三、在众多的可能原因中识别主要原因 80/20法则认为一个问题往往包含着多个原因,并且每一个原因对问题并非有同等的影响,典型的情况是20%的原因造成了80%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区分“关键的少数”类原因与“有用的多数”类原因,帕累托图为此项工作提供了合适的工具但也有人认为“帕累托图不适合原因分析”,的确,从近年来全国、省、市的qc成果汇编来看,几乎没有找到这方面的应用实例,但我认为问题在于在这一点上应用帕累托图相对来说较为困难,原因在于量化每一原因对问题的影响程度是有难度的虽然如此,我厂的qcc在这一方面还是作了一些尝试,比如最近注册的qcc《金齿无瑕》针对“降低1dedgeblendingtool损坏”这一课题,首先利用头脑风暴法列出造成1dedgeblendingtool损坏的所有原因,再通过系统图整理出末端原因,然后在生产中要求员工当1dedgeblendingtool损坏时记录原因,这样一段时间后即可统计出由某一原因造成的坏品频率是多少,即可作出原因对结果的影响的帕累托图。

      该qcc利用帕累托图找出主要原因到如今,活动状态良好另一种应用是在fmea后,利用帕累托图识别出具有高风险系数的原因及故障,然后制定对策以消除或减少高风险系数原因及其影响 四、证实改进的有效性 一般地,在效果检查阶段,如果能够提供问题的主要症状已得到消解和根本原因已被去除或者问题的主次方面发生位置移动的证据,则可证明改进是有效的,帕累托图在这一阶段也是十分有用的工具,它在这方面的应用几乎和在“分析问题的症结”中的应用一样地频繁,这样既可形成前后的对照,又可增强改善的说服力另外,它在帮助选择下一个qcc活动课题方面也是一正确的陈述工具比如,山东青州卷烟厂企业管理qc小组针对“生产统计质量满意率低”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帕累托图分析的结果是“信息不全面”和“信息阅读不方便”是造成信息质量满意率低的主要症结,改善后,这两个项目的统计频率分别从原来的35.7和28.6降到了7.7,体现了较好的改善效果,在帕累托图上,“信息不全面”和“信息阅读不方便”也因此成为了”次要的问题”,与此相反,原来的次要问题“反应不及时”及“信息可参考性差”这时却成了“关键的少数”,这样,选择这两个问题为下一课题的改善重点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了。

      以上可以说是80/20法则在qcc中的一些量化应用但是80/20法则的意义并不仅在于其精确的数量关系,而且在于其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普遍的道理: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间,本来就是不平衡的有时我们可以通过直觉的见解找到真正重要的少数事物,同时忽略不重要的事物如果在qcc活动中创意地运用这一原则,则效果可能会大不一样,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领导的亲自参与qcc活动或者将开展qcc活动与个人利益挂钩极大地提高了qcc圈员的积极性,也使活动的成效大为增加;圈长是qcc的核心人物,在活动中起着组织、协调、领导等重要作用,因此圈长人格、能力、技巧的优劣将关系着qcc活动的成败;qcc在选题时总是优先考虑解决客户要求、上级规定或本部门存在的重大问题;在现状阶段,你不必要调查所有的数据,而是只要针对问题收集充分的重要数据就够了;目标的设定本身就是80/20法则的极佳的应用,它能够使我们把主要的时间、精力和资源用于最重要的事情上;影响问题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多种多样和不明显的,这就是为什么要我们利用“头脑风暴法”的原因,但主意太多却又使我们措手不及,这时,鱼刺图、亲和图、系统图等工具却大有用处,把我们处理的对象减到最少;我们总是针对问题的根本原因来制定对策,这样可以避免“头痛医头”的短视行为;并非所有的对策同等的重要,20%的对策可能耗去我们80%的精力;一般的qcc都不能在发布会上脱颖而出,只有少数的qcc能够展示其区别于其它qcc的独特性,因此也得到更多人的青睐;从活动的过程来看,qcc总有某些步骤起着关键作用,有时原因分析更困难,有时对策实施较棘手。

      另外,有人说qcc会议中,在20%的时间里作出了80%的决策;应用20%的统计工具可解决80%的难题;利用较短的时间解决掉了生产中长期存在的顽症;在开始做qcc时总觉得很难有进展,诸多的努力只产生一点点的效果,但一旦你坚持下去,那么一小笔额外的努力就获得丰硕的回报,甚至有人因此与qcc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个工厂一旦决定引入qcc,尽管似乎微不足道,但也许会变成“燎原之火”;有些部门的qcc越做越好,并且总比别的部门强,并非他们更聪明,而是因为成功可以催生成功,兴趣可以衍生兴趣„„总之,只要你发挥创造性思维,80/20原则也就不再局限于寻找问题的症结,而是可应用于qcc的所有过程所有的层面上 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协会.qc小组基础教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21. [2]中国质量协会.qc小组活动指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21. 第 8 页 共 8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